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天馬行空四部曲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漫不經心的遊記 文 / 龍吟月

    《老殘遊記》裡最擅長描寫風景的功夫,受到胡適的讚賞,《老殘遊記》最擅長的是描寫的技術,無論寫人寫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語爛調,總想熔鑄新詞,作實地的描畫。※點上,這部書可算是前無古人了。

    劉鶚(1857─1909),字鐵雲,又字公約,筆名鴻都百鍊生,原名孟鵬,字雲摶,中國清代作家。祖籍江蘇省鎮江府丹徒縣,出生於江蘇省**縣,幼年隨父親移居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楚州區)地藏寺巷。

    劉鶚青年時期不願走科舉入仕道路,而是廣泛研習水利、算學、醫學、金石、天文、音律、訓詁各種學問,從他的作品《老殘遊記》開首對黃河結冰的描述,可以看得出當年他對水利及河道工程有過一番深入研究。

    1880年,去揚州師從太谷學派李廣昕。他對西方的學問也不會抗拒,並鼓勵洋為中用。他亦曾興辦實業,但對外商多所遷就,世俗交謫,目為漢奸。

    1884年,劉鶚在淮安府城南市橋開煙草店,因不善經營而歇業,後曾去揚州行醫。又赴南京參加鄉試,未終場即回。又與人在上海合開石昌書局,也以失敗告終。

    1887年,劉鶚赴河南投東河總督吳大澂,任河圖局提調官。劉鶚歷時3年,完成《豫直魯三省黃河圖》五冊。此後曾赴山西開採煤礦,並陸續興辦過一些實業。

    因為他在作品內利用角色剛弼對當時的酷吏剛毅影射,被剛毅設計陷害,光緒26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劉鶚從俄軍處賤價購買太倉糧轉賣給居民。賑北京饑困。

    1908年,劉鶚在南京對岸的浦口購地準備開商埠,被被劾私售倉粟,發配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次年因腦溢血病死,死後歸葬於江蘇淮安。

    劉鶚著名的文學作品為《老殘遊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最初發表在《繡像小說半月刊》,後之13回時因故而止。後重刊於《天津日日新聞》,共20回,這部小說對當時不少時弊都有很深刻描述,但有專家認為後半部有偽作成份。

    劉鶚向故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家族,購買了大量殷商甲骨。作《鐵雲藏龜》一書,是第一部甲骨文集錄,奠定了後來甲骨文研究基礎。

    劉鶚在數學、水利方面亦有著作傳世,如《勾股天元草》、《孤三角術》、《歷代黃河變遷圖考》、《治河七說》、《治河續說》、《人命安和集》、《鐵雲藏陶》、《鐵雲泥封》等。

    〈明湖居聽書〉一文把音樂化為具體的部分:

    「王小玉便啟朱唇,髮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裡,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

    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綱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

    那知他於那極高的地方。尚能迴環轉折;幾轉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迭,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迭後,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裡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

    胡適說:這一段寫唱書的音韻,是很大膽的嘗試。音樂只能聽,不容易用文字寫出,所以不能不用許多具體的物事來作譬喻。白居易、歐陽修、蘇軾都用過這個法子。

    劉鶚先生在這一段裡連用了七八種不同的譬喻,用新鮮的文字,明瞭的印象,使讀者從這些逼人的印象裡,感覺那無形象的音樂的妙處,這一次的嘗試總算是很成功的了。

    《老殘遊記》中玉賢(毓賢)和剛弼(剛毅)兩位清代官員,實際就是殘忍與剛愎的代表。

    魯迅在評論《老殘遊記》時寫道:摘發所謂清官之可恨,或尤甚於贓官,言人所未嘗言,雖作者亦甚自喜。

    《老殘遊記》也並非完全寫實,例如寫莊宮保影射山東巡撫張曜時,便有不公正之描寫。《老殘遊記》一書對革命也有所反感,例如罵過孫中山領導革命是制犬、毒龍等等。

    《老殘遊記》是不經意的作品。美籍華人夏志清認為從劉鶚在《老殘遊記》中所表現出的藝術才能來看,不是不會撰述面面俱圓的故事,而是他不滿前人以情節為中心的小說,又有野心包攬更高更繁雜的完整性,以與他個人對國計民生的看法互相呼應;

    又說:《老殘遊記》文如其題,是主人翁所視、所思、所言、所行的第三人稱的遊記,這遊記對佈局或多或少是漫不經心的,又鍾意貌屬枝節或有始無終的事情,使它大類於現代的抒情小說,而不似任何型態的傳統中國小說。,結論《老殘遊記》是近乎革命式的成就。

    1903年《老殘遊記》最早刊於《繡像小說》,。自1903年至2003年以來,《老殘遊記》印行的中文版本共有186種。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劉鶚的《老殘遊記》、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和曾樸的《孽海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外文譯本1929年,《老殘遊記》就有了亞瑟韋利譯的原書第三回,刊於《亞洲》雜誌十一月號,篇名為thesinginggirl;1939年,林疑今和葛德順的rstravelogue(行醫見聞),是全譯本。

    1936年,林語堂將《老殘遊記》二集六回的譯文,題名《泰山的尼姑》(anunoftai殺n),後來林語堂在1951年又有《老殘遊記》節譯本san:澀(寡婦、尼姑和名妓)。

    楊憲益的:inanou挺,1983年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婦的譯本thetravelsoflaocan出現,但直至康奈爾大學出版社1952年由謝迪克譯本的出現,才改變了該書沒有全譯本的局面。

    謝迪克的這個譯本已作為大中華文庫之一種,由南京譯林出版社於2005年出版。

    岡崎俊夫譯有日譯本,1941年由生活社出版。捷克著名漢學家普實克於1946年出版捷克文譯本。俄譯本《老殘遊記》(莫斯科,1958)的譯者為謝馬諾夫。德國漢斯屈柏納在1989年出版德譯版。

    ∷更新快∷∷純文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