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天馬行空四部曲

正文 第五十七章 詩、禮、樂 文 / 龍吟月

    立信,對於孔子而言,不僅是個人的美德,而且是一個基本的政治原則。文學館: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德治,孔子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孔子深深感受到民免而無恥的社會隱憂,所以才提倡用道德倫理來教化人民,徹底洗滌人心,激發人的善性,才是經世濟民的正途。

    孔子的教育理念與教學實況孔子教學的項目有四:文、行、忠、信。

    文,指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行,是德行;忠,意指盡心盡力;信,即為誠實無欺。

    孔子對於古代文獻十分重視,尤其是詩、禮、樂。他認為這三項學問對於人的性情養成非常重要。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可以使人興起好善惡惡之心;禮,使人進退得宜,進而可以立身於世;樂,可以使人養成完美的人格。

    學不厭、教不倦,使孔子成為中國的大成至聖先師。他主張有教無類,學生多至三千人,從《論語》書上看來,他教導學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經問題的解答,以及人與人相處所必備條件的闡明。

    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然而用之於身則身修,用之於家則家齊,用之於國則國治,用之於天下則天下平。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稱七十二賢人。孔子有十位傑出弟子,號稱孔門十哲:

    在德行方面出眾的有:顏回(顏淵)、閔損(閔子騫)、冉耕(伯牛)、冉雍(仲弓)桃運無雙全文閱讀。

    在政事方面出眾的有:冉求(冉有)、仲由(子路)。

    在言語方面出眾的有:宰予(宰我)、端木賜(子貢)。

    在文學方面出眾的有:言偃(子游)、卜商(子夏)。

    十哲以外,在文學方面出眾的有顓孫師(子張)、曾參(子輿)、澹臺滅明(子羽)、原憲(子思)、公冶長(子長)、樊須(樊遲)、有若(子有)、公西赤(子華)。

    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將其學說結輯成《論語》,是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獻。漢代定型的《禮記》一書中也曾記述孔子的思想(如其中的《大學》及《中庸》等)。又有記錄孔門思想的《孔子家語》一書,傳統上被認為多偽撰,但近年漸得學界重視。

    南宋時,朱熹將《論語》以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與反映亞聖孟子思想的《孟子》一書合在一起撰寫了《四書集注》,是謂四書。

    四書與《詩》(詩經)、《)、《禮》(禮記)、《易》(易經)、《春秋》五部經典合稱四書五經,乃儒家學說之核心經典。

    秦朝以法家學說治天下,西漢武帝前推行黃老之術而以無為治國。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黷百家,表章六經,確立鞏固了孔子學說在中華文化中的主軸地位。恢復六經的正統地位,孔子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

    邵雍指出,孔子贊《易》自羲、軒而下,序《書》自堯、舜而下,刪《詩》自文、武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自羲、軒而下,祖三皇也;自堯、舜而下,宗五帝也;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自桓、文而下,孫五伯也。

    這就是說,孔子整理六經,對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以來文化的進行綜合。所謂集大成也。

    國學大師柳翼謀以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心,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

    錢穆亦認為孔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聖人。在孔子以前,中國歷史文化當已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積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後,中國歷史文化又復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演進。而孔子開其新統。在此五千多年,中國歷史進程之指示。中國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響最大貢獻者,殆無人堪與孔子相比倫。

    宋儒朱熹曾歎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朱子語類,卷九十三》。中國國父孫中山所著三民主義民生主義第二講: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歷代帝王之祀孔子者,自漢高祖始。《漢書、高帝紀》:過魯,以太牢祠孔子。而學校祀孔,自明帝始。

    尊孔與非孔孔子提倡禮義之邦的理想在後世政治上經歷代士大夫辨證取得法統地位,但獨尊儒術也成為歷代政權羈彌知識份子的手段,最具典型者為元朝,一方面將儒士貶為第九等人(乞丐為第十等),一方面又追封孔子為王,顯見歷代政權藉尊孔以鉗制思想自由的背後保守動機。

    由此就產生非孔思潮,自魏晉南北朝起直到近代西方思潮等沖激,為了爭取學術自由,不斷產生知識分子極大的反抗力量。

    孔子言論在近現代以來的新發展就是新儒學,又稱新儒家,是近代西方文明輸入中國以後,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條件下產生的新的儒家學派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到大陸文化之大革命結束是新儒學的沉寂階段,這一階段不僅中國大陸的新儒學研究歸於沉寂,海外新儒學亦甚少成績。

    大革命結束以後是新儒學的恢復和發展階段百鬼夜行。這一階段尚在進行之中。恢復階段的主要特徵是過去的一些新儒學著作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學術界開始反思和討論新儒學的功過利弊。

    社會成員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就沒有造反作亂的必要;社會成員普遍認可社會的道德秩序,遵守符合自身具體情況的道德規範,造反作亂就沒有道德依據(即沒有意識形態基礎)。

    社會成員既沒有造反作亂的必要,又沒有造反作亂的意識,社會就可以長治久安。所以儒學是一種超越社會形態和階級形態的社會統治方略和社會管理學說。

    儒學在歷史上曾經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某些諸侯國在某些時期的主流意識形態,同時又是中國整個帝制時代的主流意識形態——這一史實,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仁和禮的關係是仁禮一體。不講仁只講禮,禮就不會被社會成員普遍認可,就會遭到反對;不講禮只講仁,社會成員不受道德約束,就會由思想上的無政府狀態引發現實中的無政府狀態。

    所以仁和禮是不可分的。社會發展會使人們的道德觀念發生變化,禮的一些具體內容需要根據時代的變化而予以改變和調整,這種改變和調整是仁的體現。

    儒學仁禮一體的體系中包含了法的內容,禮和法應該很好的結合。禮的作用主要是預防犯罪,法的作用主要是懲罰犯罪。以禮為體,以法為用的禮法體系,是實現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儒學民貴君輕的思想,表明儒學不是把君置於自己學說的中心,而是把民(即人民大眾)置於自己學說的中心。

    儒學禮之用和為貴的思想,表明禮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標,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暨全社會的和諧。

    不同地位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所以,儒學文化是一種和諧文化。

    孝悌為仁之本,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等,哲學家黎鳴認為:與老子相反,孔子把道德放在仁義之後,也即忽視了人類的公德

    ,而且深信,在家為孝子的人,在朝廷也必為忠臣。事實上,這是一廂情願的推論,不是真推論。這樣只有成就了家(皇族)的天下,對整體意識影響深遠。

    忠的定義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鮑鵬山:問題是,每個人是不同的。人與人之間有相同的欲求,也有不相同的愛好,簡單地以為自己想要的別人也一定想要,從而一定讓別人要,就是強加於人,是好心而辦的壞事。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分見於《論語.子罕》與《論語.衛靈公》,原解為:人應該如好色一樣好德產了生天下烏鴉一般黑的爭議性解釋:孔子在德與色的比較之中,揭示了男人好色的普遍性或一般規律。此種解讀,媚俗且淪喪道德,但卻有史為證,儒學界皆感尷尬而避談。

    滿清入侵,明朝滅亡,滿清血腥強令剃髮易服,使自黃帝時代起綿延數千年的漢服文化遭到毀滅。

    在文化之大革命期間,**提及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夫子。至1974年,中國大陸發起批林批孔運動。

    不幸的是,這個運動流於外在形式,並沒有做真正的內在革新,黎鳴因此說到:**事實上還在繼續繼承孔丘及其儒家的親親尊尊長長的價值觀,還在繼續堅持孔丘及其儒家所倡導的說謊的文化和禁言的政治。

    中國大陸各地的孔廟的文物古跡因此遭到了很大的破壞,連孔子墓亦被炸開,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大碑被砸斷,廟碑、孔廟的泥胎塑像被搗毀。

    明代之後衍聖公的墳墓全部被扒,甚至有人將掘出的屍體掛於樹上。並有詆毀孔子的著作,例如《孔老二罪惡的一生》傳世。外國媒體多認為官方想重建中國社會秩序,標誌著中國人對孔子的一次重要反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