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蕭雲並沒有生氣,劉伯溫頓時放下心來,指著紫色長衫的年長一些的書生,道:「這位叫宋濂,以學問名滿天下,最擅長的便是詩詞歌賦了,方才隨口吟唱了一首,便讓馨兒撥弄琴弦,這份學問……?」劉伯溫著實讚歎了幾聲。
一聽宋濂的名字,身子不由得一震,宋濂,大明朝文章道德第一人,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宋濂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如此名聲赫赫的人物竟然活生生站在他的面前,蕭雲大吃一驚之餘,連忙抱拳行禮道:「蕭某久聞先生大才,先生的大作《王冕傳》,蕭某早有耳聞,今日得見先生,真是三生有幸啊!」
宋濂沒想到蕭雲一介遊客也聽過自己的名聲,聽他如此讚譽,宋濂雖然不好聲名,卻也聽得臉上紅光閃閃,他連忙高興地給他介紹餘下的才子章溢。
四人一宋濂年紀最長,學問也最好,性子也較為隨和一些,倒也不客氣,衝著蕭雲一抱拳,竟率先登上了蕭雲的大船,劉伯溫見這老兄如此不客氣,衝著蕭雲搖了搖頭,便是歉意,蕭雲巴不得這四個人都上自己船上來呢?只要他們隨手寫幾個字,說唱幾句,留在後世那可是國寶啊,所以對於劉伯溫的抱歉,全然沒在意。
原本葉琛與章溢還有些不好意思,見蕭雲對於宋濂的舉動,並無絲毫的不悅之色,呵呵一笑也上了,一上來就開始往小郡主、小蝶身邊跑了,就連靠在蕭雲身邊一直想找個機會說話的謝蘭蘭也被葉琛擠到一旁,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話兒。
蕭雲眼瞧這四人,除了劉伯溫被那個劉文心拉著之外,其餘三人,雖然多是名聲在外的的學子,但放浪形骸之時,宛若一個個小痞子一般,此時正滿臉堆笑與蕭雲的幾個妻妾胡言亂語,嬉笑無狀,全然沒有一絲道貌岸然的神色,只是三人六隻眼睛散發的淡淡的綠光,讓蕭雲著實頭疼了一番。
船上添了這樣的一幹才子,自然熱鬧了不少,一番寒顫,蕭雲才想起自京都一別後,自己還沒詢問劉伯溫的近況,忙拉著劉伯溫走到一旁,細細詢問了起來。
原來,自大都一別後,劉伯溫便趕往江西高安擔任縣丞一職,對於一個報讀聖賢之書的讀書人,難得皇帝賜給他這一施展才華的機會,以實現自幼立下的宏圖大志。所以、他一出仕就抱定要用自己的全部的才華和忠誠,去幹—番大事業。
縣丞雖然是個輔佐縣令的小官。劉基並沒有因為位卑職微而敷衍塞責,他勤於職守,執法嚴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績。他深入鄉間,體察民情,發現高安縣一些豪紳地主勾結貪官污吏,無法無天,騙人錢財,奪人妻女,殺人害命無惡不作。他傾聽百姓的哭訴後,義憤填膺,決心為民除害。經過明察暗訪,掌握了真憑實據後,對幾個劣亦昭著的豪強惡霸,堅決予以嚴懲,並對縣衙內貪贓枉法的官吏也進行了整治,高安縣的社會風氣很快就有了好轉。
而他的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好名聲,也在江西一帶傳了開來。贏得了不少的讚譽。
然而,他的正直,地方豪紳對他恨之入骨,總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長官及部屬信任他的為人,才免於禍患,那段日子過得也很是愜意,可是後來災難卻接踵而來,先是他的頂頭上司被人誣告,匡啷入獄,幾個親信手下地方豪紳趁機收買了,背著他幹出欺上瞞下的gou當,耿直的劉伯溫一氣之下,辭官回了青田,居家力學,這兩年來,足跡踏遍了江浙一帶,從中結實了宋濂、葉琛、章溢三人,由於四人多是飽學之士,加上文章天下傳,漸漸的也就了浙東四先生的美譽。
這幾日四人自江浙順溜而上,一路遊山玩水,不知不覺入了應天的地界,對於秦淮河畔,自然要遊覽一番了。不巧碰上了蕭雲等人,蕭雲得知他辭官歸隱,還沒找到老闆,不禁喜出望外。在他想來,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除了朱元璋這個能重用他的老闆,再也沒第二個老闆了。
蕭雲本來還有擔心,生怕劉伯溫已經投奔陳友諒,方國珍之流,那知這幾年他只顧著遊山玩水,尚未挑好老闆,不禁動了引薦給朱元璋的心思,打定了主意,連忙拉過劉伯溫走到一旁,低聲道:「如今天下大亂,群雄四起,當此亂世,劉大哥學究天人,難道不想識得一明主,一展生平所長!」
劉伯溫自辭官歸隱後,在家中祇是耕田、鑿井,與老母妻兒,隱居在丘壑之內,期間張士誠、方國珍、徐壽輝、劉福通時常用金帛來聘他,但他查看這些人,非帝王之器,所以不是在家裝病,就是拒不上前。一來二去,張士誠、徐壽輝之流,還道他只是浪得虛名的才子而已,所以來了兩次就此作罷。
殊不知劉伯溫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學究天人,常自比諸葛武侯,若沒有三顧茅廬,豈是真心求才,是以這些年一直在等待。
這些日子,聽聞應天出了一個朱元璋,奉行徽州謀士朱升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迅速秘密擴張自己的實力,以這裡原有的《九宮八卦陣》訓練明教聖戰士,韜光養晦,以圖大業,是個不可多得的明主,早就想來一窺究竟,否則哪有這般巧,相遇在秦淮河畔。
第二更了,明天就五一了……為了不影響諸位的休假,所以小景特意上傳早一些!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