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曼婚

《》章 節目錄 293口舌 文 / 秋李子

    可這京城辦婚事,也有一定之規,不能想怎麼辦就怎麼辦。曼娘看著陳二奶奶,久久沒有說話。陳二奶奶笑了:「別總覺得我委屈,三嬸子,我掏心窩子說一句,我在陳家這些年的日子,是過的越來越好的,我又何必為了爭一時之長短,鬧的大家都不歡喜?」曼娘點一下頭就道:「那等過完年,就讓人去算日子,齊家六月任滿,這婚事總不能晚了七月。」

    任滿後在京城短暫滯留一段時間辦女兒婚事,這也是常見的,可這滯留的時間不能太長,畢竟王官比不得地方官,全靠了俸祿過日子,而京城什麼東西都貴,總不能叫齊家在京城停的日子長把老底全給花光。那還怎麼回家鄉過日子?

    陳二奶奶也點頭,妯娌倆商量定了,也就去回陳大太太。

    陳大太太對振哥兒的關切程度是遠遠趕不上那幾個別的孫兒,不過偶爾遇到事了提一句罷了,此時聽的婚事要提前,不過說了句,太年輕了些也就丟開,吩咐曼娘先支一萬銀子辦喜事,不夠的話,再添補一些就是。

    曼娘應是,趙氏正好也過來尋陳大太太,聽了這話先恭喜了陳二奶奶就對陳大太太笑著道:「這一眨眼振侄兒就要娶親了,我這也有樁喜事想請婆婆幫襯幫襯。」陳大太太哦了一聲:「你那邊的幾個孫兒年紀都小,哪有什麼喜事,你別唬我。」

    趙氏抿唇一笑:「是我娘家侄兒,今年十四了,算著年紀,和大姐姐那邊的外甥女差不多,我嫂子也瞧過外甥女,讚不絕口的,我就想求婆婆幫襯幫襯,把這婚事給定了。」說的是雅言,陳大太太不由盤算起來,曼娘微微詫異,但見趙氏笑容滿面也不好說,只是輕聲道:「這門親,總要先問問大姐姐的意思。」

    陳大太太嗯了聲就道:「說的是,你們這就把你們大姐姐請回來,我問問她的意思。說起來,四奶奶的侄兒我也見過,很清俊的一個孩子。」趙氏又加上一句:「也不是我王婆賣瓜,我那侄兒,雖比不上徐小舅爺那般英俊非凡,相貌也算出眾,人品也不差,不然我怎好意思和婆婆開口。」

    話都到這份上,曼娘也就讓人去請陳銘眉,自己和陳二奶奶繼續去忙家務。等出了門陳二奶奶才道:「說起來,只怕是絃歌外甥女當日出閣時候大姐姐露了些家財,才被四嬸子瞧上的吧?」趙氏喜斂財,不過因前面有韓氏這個例子在那,於是趙氏也只能多說些好話,斂些小財罷了。

    曼娘不由淡淡一笑:「這也平常,世間人挑媳婦挑女婿,哪個不是望著嫁妝多些、家資豐厚些?不然我也不會在這頭疼你侄兒的婚事。」向睞姐兒求親的人家不少,可曼娘總要細細衡量,再加上有新安郡主在旁,多是被婉言回絕了。

    那些被回絕的人家裡面,也有因不滿而有流言傳出的,不外就是陳家這麼挑剔,到頭來只怕尋個癩頭女婿。這些話曼娘偶有耳聞,都叮囑眾人把這些話壓下,但以女兒的聰明,誰知道她聽到多少?

    陳二奶奶已經笑道:「為女兒尋門中意的親事倒也常見,你何必在這煩惱這個?再說了,那些得不到就在外面怒而說些別話的人,侄女沒嫁過去,那是侄女的福氣。」曼娘笑著應是,睞姐兒已經從外面走進來:「娘,方才戚府送來年禮,女兒收了,又備了回禮,還請娘過目。」

    曼娘接過禮單細瞧,陳二奶奶也湊過來瞧,瞧完就笑著說:「侄女真是百伶百俐,這份回禮,回的真是半分錯都沒。」曼娘也含笑應是,睞姐兒被讚的已經習慣,接過禮單也就出去讓人準備。

    陳二奶奶笑著道:「侄女這麼聰明伶俐,三嬸子有什麼好操心的?」這話只讓曼娘淡淡一笑,沒有再說別的什麼。

    除夕之夜,一家子聚在一起,自是熱鬧非凡。等過了子時散過紅包也就各自去歇息。

    曼娘只覺剛合上眼皮就被冬雪焦急的聲音吵醒:「奶奶,快些起來,宮中方才傳詔天下,冊立太子妃。奶奶您也要趕緊準備入宮賀喜。」元旦之日,按例命婦們本就該入宮朝賀。曼娘急忙掀起簾子,陳銘遠動了一下,嘟囔著道:「陛下是想雙喜臨門,可我只想睡覺。」

    過年誰不忙?曼娘就著燈見丈夫眼圈裡全是紅絲,心疼地摸下他的臉:「等進宮朝賀過了,那幾家的酒,也就不去,你好好在家歇著吧。」陳銘遠用手狠狠地往臉上搓了搓,覺得精神好些,點頭披衣下床。

    兩人的衣服是早就準備好的,梳洗完後各自換上衣服,曼娘才算抽空問道:「冊的是誰家千金?」不等冬雪回答,陳銘遠已經把衣服拿過來穿上:「定是戚家的那位小姐,這些日子,我都聽說了。」冊立太子妃,之前沒點風聲是不可能,曼娘也只想明確一下,冬雪已經道:「的確是戚家千金,算起來,還是二姑奶奶那邊的表少爺定的那位的姑姑。」

    陳銘遠的手頓了頓,心裡盤算一下才道:「還有這麼一層關係我倒忘了,你讓人送賀禮的時候再加三成。」曼娘應是,讓人去預備賀禮,自己和丈夫收拾停當來到廳上。

    陳家有資格入宮朝賀的人不少,到廳上時韓氏已在那等候,陳四爺是五品外官,無需進宮朝賀,但韓氏是五品命婦,恰恰能進宮朝賀。曼娘還未及和韓氏打招呼,已有個小丫鬟跑進來,手裡拿著一個手爐:「四奶奶,四爺說,天比往常冷,讓奶奶別忘了帶手爐。」

    當了兄嫂的面,韓氏的臉不由紅了下,不等曼娘問,陳大太太已經走進來,想來這送手爐的事她已聽見,並沒說話只是拍拍韓氏的手,就帶著眾人出門上轎往宮裡行去。

    這讓曼娘心裡更加稀奇,難道說韓氏和陳四爺之間,現在已經比原先和緩多了,如果這樣的話,難怪陳大太太會十分歡喜。

    入宮時候天還黑著,等見到皇后,太陽早已升的老高,眾命婦們依次對皇后行禮恭賀,今日皇后座旁,多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雖然是侍立之姿,可是有見過的自然明白,她就是那位新冊的太子妃戚氏。

    皇后雖沒讓眾命婦給戚氏行禮,但這個姿態已經擺的十足,眾命婦自然對這位未來太子妃十分恭敬。

    眾命婦行禮畢,也就如往常一樣,退入側殿歇息。曼娘問過陳大太太,曉得她還好,也就在旁坐著。陳大太太和幾個熟人應酬一番,曼娘也和人笑著說幾句,就見一個宮女走進來,先給陳大太太行禮才對曼娘道:「三奶奶,齊王世子夫人請您過去呢。」

    宗室進宮,例是可以帶侍女的,曼娘往外一瞧,見秦婉柔的侍女站在門外,對陳大太太說了一聲曼娘也就跟侍女離去,等曼娘走了,才有人對陳大太太道:「府上的三奶奶和齊王府的世子夫人,關係好的真讓人羨慕,只是這麼好的關係,兩邊都有合適的,怎麼不見齊王府上書再結一門親?」這前面一句還算正常,後面一句就跟飛來似的,陳大太太的眉不由皺緊,不等說話就有人笑道:「皇家擇媳,哪是這麼輕易的,光有美貌可是不成?再說誰不知道陳府上的那位千金,美則美矣,脾性卻有些不好,我總覺著,陳府只怕也是怕這表面光露了,才不敢答應那麼多年輕才俊的求親。」

    說著這人故意遮口一笑:「陳夫人,我這人口快,您別……」話已經被韓氏打斷:「不知貴府是什麼來頭,在這宮裡也亂傳起話來,閨閣女兒的名聲,何等要緊,難道這位夫人不怕我這會兒就去和你求見娘娘,為我侄女討個說法?」韓氏久在外任,這裡面和她熟的人並不多,見韓氏別的不說,直接說自己誣陷,那人的臉色已經有些發白。

    旁人急忙打圓場:「陳四奶奶您不曉得,石夫人素來愛說玩笑話,因她口直心快,在娘娘面前也曾失儀過,這話也不過我們幾個人在這說,您又何必生氣?」玩笑話?韓氏抬眼看著石夫人:「石夫人既然愛說玩笑話,那我也和夫人說幾句玩笑話,就說夫人您教女不嚴,以致令千金……」

    「夠了。」石夫人已經站起身看著韓氏:「你不過一個宜人,有什麼資格教訓我?」韓氏緩緩起身:「品級來說,我確實要讓你,可這人情來說,我說這話卻恰如其分。今兒來的人多,我盡可以找人評評理。」見韓氏分毫不讓,石夫人的臉色變的更加難看,側殿之中並不是沒有宮女內侍的,見這邊衝突起來,宮女急忙上前:「各位夫人還請各自坐下,不然,若奴婢回稟了娘娘,到時眾位都沒有了臉。」

    石夫人已被身邊人按下,陳大太太也拉了自己兒媳坐下才對宮女道:「言語差池,有時也難免,姑娘還請行個方便。」見她們各自坐下,宮女這才對陳大太太道:「您放心,孰是孰非我們瞧在眼裡,這宮裡,還沒有誰能隨隨便便說話。」石夫人的面色登時變的煞白,想對宮女說幾句,宮女已經退到門邊重新站好。

    秦婉柔和齊王妃佔了一間,比起那屋小人多的地方要寬敞許多。曼娘正在和齊王妃說話,已有侍女進來,在秦婉柔耳邊說了幾句。秦婉柔嗯了一聲就道:「在宮中喧嘩,那位石夫人的膽子也太大了。只是我不曉得什麼時候,你和你那位四嬸子如此和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