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曼婚

龍騰世紀 244心境 文 / 秋李子

    童言童語讓大家都笑起來,曼娘又和舅舅舅母說了會兒話,也就告辭回家。陳七太太曉得明日就是三小姐的滿月酒,曼娘是當家奶奶,諸般事宜都要她去忙碌,也沒挽留她。況且就在這左右住著,從花園裡走過去,連車都不用坐,來往十分方便。

    辦滿月酒這樣的事,曼娘已經辦了不曉得多少回,也不會覺得十分勞碌。趙氏出了月子房,梳洗完了穿上新衣,抱了女兒就對曼娘道:「也不曉得小九在祖父那裡過的好不好。」九阿公領孩子,特別又是男孩子,當然不會像趙氏一樣小心翼翼連一步都不敢讓孩子多走。九少爺去了九阿公那裡個把月,不肯吃飯也沒人哄他,哭鬧也沒人理,漸漸那些嬌氣就少了。

    九阿公每日早晨還帶著重孫在花園裡圍著荷花池走一圈,至於原先那些被趙氏禁止的爬高上低,九阿公更是鼓勵九少爺多做一些。孩子家哪有不喜歡玩耍的?九少爺原先是被自己娘拘束緊了,這會兒既然曾祖父允許,就跟從籠子裡放出的鳥一樣,在假山上爬上爬下,又嚷著讓小廝帶他學爬樹。

    也就個把月,九少爺瞧著比原先個子也要高些,吃飯也多吃些,面色也紅潤不少,九阿公還說等九少爺學會寫字,還要讓九少爺去和哥哥們練練騎射。

    這些曼娘曉得是不能告訴趙氏的,不然趙氏又心疼兒子成日爬高上低,只是笑著說:「自然是好的,祖父還……」剛說了這麼幾個字,就聽到九少爺喊娘,趙氏面上歡喜,見兒子掀起簾子跑進來,忙一把拉住,上下瞧瞧,見兒子比原先高了些,身上似乎也有些肉,這才放心:「你不曉得娘這個月,多麼想你。」

    九少爺伸手把自己娘也抱一下:「娘,我也想你。」趙氏擦一下淚才想起去問兒子吃的好不好,住的怎樣,下人們服侍的精心不精心。九少爺很想炫耀自己這段時間在曾祖父那裡過的十分自在,可臨過來前曾祖父已經叮囑過,如果說出來,只怕就不會再回到曾祖父那裡了,話到嘴邊就變了:「娘,我就在家裡,哪會不好?」

    曼娘也笑著道:「雖說是祖父帶了去,可也是住在家裡,那些下人們怎會不精心?」趙氏站起身:「三嫂說的是,也怪我,太著急了。」九少爺嘻嘻一笑就去看襁褓裡的孩子:「娘,這就是妹妹啊,怎麼沒有二妹妹那麼漂亮。」

    屋內的人全都笑了,奶娘笑著道:「九少爺,二小姐都三歲了,三小姐剛生下一個月呢,長長就好看了,再說您瞧三小姐,這小嘴生的多美。」九少爺睜大眼看著妹妹,三小姐突然露出一個笑,九少爺登時歡喜起來:「哎呀,妹妹就是愛笑,我是你九哥哥,你知道嗎?」屋內的人笑的更歡,也就簇擁著趙氏出去外面坐席。

    辦滿月酒來的人中,多有帶孩子的,睞姐兒已經十三,自然是由她去招待那些來赴席的小姐們。曼娘在席上轉一圈,應酬一番,問過丫鬟,曉得睞姐兒那邊也沒什麼事,也就坐下。陳二奶奶已經笑著道:「睞侄女聰明伶俐,這些事早已精通,三嬸子你也不必太過擔心。」

    曼娘笑著應是,陳二奶奶身邊的一個婦人已經道:「三奶奶真不愧相府出身,這大家風範,真是誰都比不上。」這婦人就是陳二奶奶的長姐,嫁的夫君姓初,曼娘忙笑道:「姨奶奶謬讚了,我不過是錯少些罷了。令妹和我妯娌多年,不說出來罷了。」

    初娘子見曼娘和陳二奶奶相視一笑,手不由在袖中握緊,當初還嘲笑過自己這個庶妹不過嫁了個庶出子,陳家這支又不過是因外戚而富貴,比不得陳閣老那支是真正的書香傳家。這十多年過來,重返京中見到自己妹妹過的日子,才覺得自己當初是真的想錯了。

    妹妹雖嫁了個庶出,可嫡母待這個庶子媳婦好,吃的用的穿的,都是上上等的,那日見自己幾個孩子,給自己大兒子的是一方端硯,二兒子的是十支湖筆,兩個女兒都是兩匹上用的緞子,除此每位都四個金錁子。出手之大方,都嚇了自己一跳,可妹妹竟還笑著說禮物簡薄,拿不出手。

    今日來陳家赴席,聽來赴席的人,既有閣老、尚書的夫人,郡主、縣主也有。不過是過個滿月酒罷了,來赴席的竟是這樣的人,陳家這支也早不止因外戚而富貴,這家的三爺已是朝中重臣。

    看著陳二奶奶和人在那談笑,初娘子垂下眼,二十年前,都是自己和人在那談笑,而妹妹們在那羨慕,不過二十年,就已易地而處了。

    陳二奶奶笑著和旁邊人說了句話,回頭見初娘子在那不動筷子,忙拿起筷子布一筷菜:「清蒸桂魚記得姐姐昔日愛吃,也不知道這十來年沒見,姐姐口味變了沒有?」

    初娘子忙謝過陳二奶奶,已有人笑著問道:「原來是二奶奶的姐姐,這些年來這邊赴席,竟是少見二奶奶這邊的親眷。」初娘子聽了這話,不知怎的臉就紅起來,陳二奶奶笑道:「家父十來年前就已告老,舉家還鄉,路途遙遠,來往不便。再說中間就算來過,也沒有恰好遇到家裡有什麼事的。」

    旁邊有人哎呀一聲:「說的是,這路太遠了,親戚們都少了不少來往,說起來,要再來早半個來月,不就趕上二奶奶您公子下聘的事。」初娘子到了此時,才勉強讓自己說話:「來的匆忙,也不知外甥恰在這月定親,要曉得的話,就早早趕來。」

    已有見過齊姑娘的對陳二奶奶誇讚起來,還有人問初娘子夫家是做什麼,初娘子半遮半掩地答了。聽到初娘子丈夫已經亡故,兒子要赴明年的會試,不免有人歎上幾句,安慰說這失父長子,定會撐起門戶的。

    雖然這邊說的也算熱鬧,可初娘子明明白白地知道,眾人和她說話,大都看在陳二奶奶份上。見陳二奶奶又發出笑聲,初娘子的手又握起,當初爹爹也不過就是六品官員,這邊的妹夫也是六品,還是個閒職,可娘當初帶自己出去應酬時,可沒有這麼熱鬧,更沒有像現在這樣,有人瞧著陳二奶奶眉間眼梢過日子。

    難道說這世家的庶出子,遠高過那些小官的嫡出子?當初娘是有心把三妹妹嫁過來的,只是自己在三妹妹耳邊說了一句,庶子媳婦可是比嫡子媳婦難做的,三妹妹這才找娘撒嬌,不要嫁進來。若當時三妹妹嫁進來,自己是她同母姐姐,也不會被冷待,而不是像這回自己進京,陳家沒有主動提出讓自己住下,只能厚著臉皮去投靠堂兄家,可堂嫂的臉嘴也夠難看的。只有在見到這位妹妹時,臉色才好看些。

    原來,是因為這位妹妹現在日子過的比自己好了一百倍都不止,初娘子壓下心中對陳二奶奶的嫉恨,笑著和旁邊的人慢慢說話。

    陳二奶奶承認,請姐姐來未必沒有在她面前顯擺的意思,當年在娘家時候,受這個姐姐的氣不可謂不多。定親待嫁之時,每當她歸寧,說的話就是庶子媳婦可沒有嫡子媳婦好做,天下嫡母哪有真心疼愛庶子的,更何況還是個遠到沒邊的庶子媳婦。不過呢,一個庶出女兒,能嫁到那樣人家,也算是高攀,到時只要伺候好了婆婆,什麼都不怕。

    此時陳二奶奶偶一掃眼,看見姐姐臉上飄過的那些灰色,陳二奶奶只覺得這幾十年的郁氣一掃而空,面上對初娘子笑的更加親熱:「姐姐以後住在京城,若有什麼事我能幫忙的,還請姐姐別客氣。」

    若是二十年前陳二奶奶對自己一口一個姐姐,還笑成這樣,那時自己身邊的丫鬟就會出言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自己也要掛上笑容,擺出一副姐妹情深的樣子。畢竟自己的堂兄也就是個六品官,要靠堂嫂為兒子尋門好親事那叫難上難,更何況真有好的,堂嫂就搶先拿走,怎會留給自己兒子?

    要揚眉吐氣,只有自己兒子考上進士,攀一門好親,才能真正地揚眉吐氣,受眾人的讚揚,而不是現在坐在這些太太奶奶堆裡,借了一向自己看不上眼的妹妹的光和她們攀談。

    滿月酒歷來只吃一頓,過了午眾人也紛紛告辭,初娘子是陳二奶奶姐姐,陳二奶奶吩咐了車送她們回去,初娘子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不需出回去的車錢,憂的是這賞錢要怎麼給?

    初娘子在心裡盤算著,一路都沒說話,倒是她的女兒滿面喜悅,在那顯擺各種東西:「娘,這都是今兒我去拜見這邊的親家太太和那幾位奶奶時,她們給的見面禮,娘您瞧,這鐲子,好不好看?」

    初娘子低頭一瞧,見是個絞絲金鐲,掂在手裡也有一兩來重,伸手拿過來:「好看,這鐲子這麼貴,你也別拿著,留給娘保管。」初小姐撒嬌地去扯她的袖子:「娘,我今兒來瞧來赴席的各位小姐,個個身上穿的戴的都和我不一樣,這個鐲子,您留給我,我要出門做客也好戴。」

    初娘子白女兒一眼:「出門做客?你當這是在家時候,那麼多的親戚,京城居大不易,這出門一趟就是銀子,再說這京城,除了你姨母家和你堂舅舅家,又有什麼親戚?」初小姐歎氣,手還是去摸那鐲子:「娘,姨母說起來比堂舅舅還親呢,為什麼不住姨母這邊?姨母家的花園好大,下人好多,我見連丫鬟都戴金耳環呢,堂舅舅那邊,宅子還沒有我們在家時候的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