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曼婚

龍騰世紀 96準備(下) 文 / 秋李子

    曼娘嫁妝豐厚,那些傢俱搬不走,可是首飾衣料各樣擺設,都是既輕巧又不便宜的。錢媽媽擦了擦淚才道:「我也曉得這是小姐您倚重我,可是……」曼娘輕輕拍一下她的肩:「沒什麼可是的,你帶了夏露秋霜她們好好替我守著家。那些小丫鬟們,我已和婆婆說過,若我們去的日子長,她們到年紀該配人了,你和夏露她們就看著有合適的給她們尋個人家。」

    去的日子長,長到那些十一二歲的小丫鬟們都已到了配人的年齡,錢媽媽的淚又落下。曼娘沒有再勸她:「這些細軟,哪個箱子有什麼,都有本帳,上面貼了封條。這本帳你和我各拿一本。鋪子和莊子的帳,我會交給婆婆。」

    曼娘說一句,錢媽媽跟著應一聲,聽到鋪子和莊子的帳,不由微微愣一下,接著就道:「小姐您想的周到,鋪子和莊子的帳,交給太太是正理,可是太太畢竟年紀已經大了,這些年精力不濟,再過些年,只怕就是四奶奶掌家,到時這……」

    錢媽媽這樣想曼娘是明白的,不過曼娘也有主意:「我明白你的心,想的是不讓我吃虧,可是這些東西,不放在妥當人手上,難道我要拿回去讓母親管?這不是白白地讓婆婆和我之間生嫌隙?現在交給婆婆,以後婆婆沒有精力,讓四嬸子管著,不過就是幾年的利息,別的她敢貪墨了不成?若她真能這麼做,到時我也是有法子的。」

    既然曼娘有主意,錢媽媽也就不再勸,曼娘又叮囑她們幾句,不外就是自己不在,除必要的,別的事都不要去沾,橫豎該得的,她們也不會少。錢媽媽和夏露她們應是,曼娘又拿出一個匣子交給錢媽媽:「這裡有兩百兩銀子,錢媽媽你拿著,若有個萬一,你們也好填補著些。」

    這是擔心有個萬一,畢竟雖有月例,但要遇到那種捧高踩低的管事故意刁難也是有的,這些銀子是留給錢媽媽她們防身用的。錢媽媽和夏露等人不由垂淚。秋霜嗚咽著道:「小姐,您為何不要我跟了你去,冬雪比我還小呢。」

    曼娘淡淡一笑:「我曉得,可是你的公公婆婆都不方便跟了我去。你啊,還是好好地在這,和錢媽媽一起看著我這些東西,若少了……」秋霜的唇嘟起:「若少了一樣,小姐回來就殺了我的頭。」

    曼娘不由一笑,春雨已經進來,面上神色有些焦急:「奶奶,老太妃來了。太太請您趕緊過去。」這件事是要瞞著陳太妃的,總要等到陳銘遠出門後,再讓齊王世子緩緩地告訴她,那時木已成舟,再有眾人勸慰著,太妃慢慢也就好了,可這時太妃怎會突然來到?

    曼娘匆匆理一下頭面衣衫就往前面去,剛進院子韓氏就迎出來,對曼娘使個眼色,曼娘會意,腳步放的更輕,面上神色也更恭敬,剛低頭走進屋不及行禮。陳太妃就道:「你們都出去,留遠兒媳婦在這。」

    陳大太太已經收起面上笑容:「姑媽,這,」陳太妃抬眼一瞧:「怎麼,我還能吃了她不成?」陳大太太忙又賠笑:「自然是不能了。」陳太妃沒再說,陳大太太曉得自己不能再在這,只得帶著人出去。

    等只剩的陳太妃和曼娘兩個,陳太妃才猛地一拍桌子:「我竟看錯了你,以為你是個溫柔賢惠的,誰曉得,誰曉得膽子竟比天大。這樣事情,哪是臣子好能沾惹的?你們,真是要活活氣死我。」

    曼娘沒有下跪求情,而是緩緩地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當年太妃於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才有今日之富貴。夫君是男子,又是這支長子,自然也要如此,才能博得長遠富貴。」陳太妃的唇張一張,那後面的話竟然說不出來,當年若不是一搏,又怎有今日富貴?過了許久才道:「可是你難道不曉得,這是怎樣的大事,哪能隨意張口?今日不過是被貶官,異日呢?這京中,今日還是萬人之上,明日就成階下囚的,我難道看的還少嗎?」

    曼娘看著陳太妃毫不動搖:「太妃當日把夫君送去給三皇子做伴讀時候,夫君就已……」曼娘停下沒有說,陳太妃的手也頓在那裡,當日送陳銘遠為皇子伴讀,不過是希望陳銘遠能多得一個靠山,畢竟宗室王哪有皇子離皇帝近。可是誰也沒想到,一年後大皇子去世,二皇子多病,原本非嫡非長的三皇子,竟一下被推到這麼重要的位置。

    世上的事哪有那麼多想得到?陳太妃也是六十多的老人了,看一眼曼娘的肚子就道:「你坐下吧,哎,如果早知道,或者我就不會讓遠兒去做什麼伴讀,也不會牽扯進這麼多的是非。」不管陳太妃是怎麼想的,她心疼陳銘遠這點是沒有錯的,曼娘走到陳太妃身邊輕聲道:「太妃也是心疼夫君,可是太妃,孩子總是會長大的。夫君已然是三皇子這邊的,怎麼都撇不清楚。」

    陳太妃怎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世間事哪裡去買早知道,真要論起來,一切肇因都是自己,又有什麼立場去責怪他們?過了好一會兒才道:「福建那邊,天高地遠,陛下,實在也是太狠心了。」

    既這樣說,表明太妃的怒氣就散了,曼娘又是淺淺一笑:「雷霆雨露,都是天恩。陛下既要殺雞給猴看,自然也要貶的越遠越好。」背後的話曼娘沒有說出來,陳太妃已經知道了,不光是越遠越好,還要越來越難管。聽不懂當地的話還是末節,風俗吃食都不習慣,甚至有被貶的官因這些而死在當地。

    陳太妃覺得眼裡的淚怎麼都止不住,陳銘遠一個從小嬌生慣養,沒經過多少風雨的京城的貴公子,去了那種地方,到底?曼娘也沒有上前去勸說,只是站在那。陳太妃覺得哭夠了,擦了擦淚才道:「我聽說你和郡主要了個嬤嬤,大概就是跟著去的。若你不是去要這個嬤嬤,我也不會曉得。這件事,已成定局,我也沒法扭轉。你既有了個嬤嬤,我也再給你個人。」

    說著陳太妃頓住,不會是要給自己一個美貌的,經過□的女子?曼娘心裡暗忖,可嘴上還道:「太妃要給的,定是好的,只怕她受不了那邊的苦。」陳太妃眼神裡帶上一絲趣味:「你們做主人的都能受苦,更何況是他們?不過是當年我初入宮時遇到的一個小宦官,伺候我一直很盡心。原本說的是他就在王府養老,可是聽說你們要去福建,觸動了他的鄉念,他家鄉也是那邊的,七歲那年被拐子拐了,後來進的宮。這輩子原本是不打算回鄉的,遇到這個機會,就求我成全。我怎能不成全?」

    原來是個宦官,這就簡單,曼娘急忙又謝過陳太妃,陳太妃瞧著她:「你們夫妻情深,外人自然也插不進去,可等到以後,若有個什麼,你也別做出那樣的事來。」太妃語焉不詳,但曼娘已經明白太妃話裡是什麼意思,恭敬行禮道:「太妃的意思,我明白,可是我的丈夫,您的侄孫,也不是那樣淺薄的人。」

    陳太妃的眉微微一挑就沒再說,只是輕聲道:「把她們都請進來吧,不然我見你婆婆,都快急的沒法了。其實,我老了,還能做什麼呢?」當初那個敢站出來自請入宮,為弟弟博一個一帆風順前程的少女,現在已經鬢邊白髮叢生,額上臉上有深深的皺紋,做事會左思右想。其實宮廷,雖然是天下最富貴的地方,可也是天下最危險的地方,當時她不怕,而現在,卻為侄孫的被貶各種焦慮。

    曼娘往陳太妃臉上細細望去,過了好一會兒才道:「太妃不是老了,而是經過的事情多了,想的多了。江湖越老,膽子越小。」只有少年人才會那樣不顧一切,老人總是會慎重思慮,陳太妃的唇微微一彎:「你肯陪他去,也算同甘共苦,要好好地照顧他,多少被貶的人,去之前豪情萬丈,回來後一蹶不振。」

    曼娘鄭重點頭,那是她的丈夫,她和孩子們一輩子的依靠。陳太妃的眼漸漸有些濕潤,孩子們總算長大了,再捨不得也長大了,有了主見,老人家就沒多少能說的了。

    陳大太太一干人等走進來,見曼娘好好的,太妃也好好的,這才算放心下來,又陪著陳太妃說了會兒話,曼娘也就告辭回去繼續收拾行裝。

    到了晚間,陳太妃讓人把那位老宦官送過來,陳銘遠接了,安置他在外院住下,等到時一起啟程就是。

    親友們知道了消息的,也要各自來送些東西,有送福建風土人情的冊子的,也有送上給福建各級官員手書的。送人送物的就更多,曼娘和陳銘遠既然打算輕車簡從,也就一概卻了不收。

    十天時光轉眼就過,行李都被捆上車,跟隨的人也準備妥當,曼娘和陳銘遠拜別父母,上車離去。睞姐兒並不曉得要去很遠,上車後還指著外面說個不停,陳銘遠抱著她,耐心地解釋外面都是些什麼東西。睞姐兒小腦袋直點,好像什麼都知道。

    有了女兒,果然是能讓人開心的,曼娘點下女兒的鼻子,這回離開前,沒有去父親面前辭行,只讓新安郡主轉交了一封信,怕的就是見到父親會捨不得離開。現在父親只怕已經收到自己的信了吧?曼娘還在想就聽到外面傳來春雨的聲音:「小姐,老爺來了,還有,還有七老爺。」

    爹爹?曼娘掀起簾子,果然看見徐明晉陪了徐啟站在前面,旁邊的陳七老爺還伸長脖子往車上看。

    作者有話要說:在查福建的風土人情什麼的……可是明朝到現在,分明已經大不同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