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曼婚

龍騰世紀 74歡喜 文 / 秋李子

    曼娘順著徐老太太的手看過去,看見的是鬢邊濃霜,記得曾祖母過世那年,祖母回去奔喪,那時一頭黑髮還挑不出幾根白的,現在也不多幾年,這發邊的霜意就濃的讓人看不下去,曼娘不由輕喚一聲祖母。

    徐大太太瞭然地拍拍她的手:「人總歸是會老的,人老了,別的事就不去想了,只盼著兒孫們好。」曼娘覺得眼睛有些酸,眨眨眼睛讓那種酸消失才揚起笑容對徐老太太道:「不管遇到什麼,孫女,一定會讓自己過好。」徐老太太笑容裡滿是欣慰,祖孫再沒說話,出去坐席聽戲。

    酒席來的照例就是這些人,互相攀談問候,有沒定親兒女的,這樣時候自然要趁機給兒女們尋摸一門親事。來赴宴的沒出閣的姑娘們,就湊在一起嘰嘰喳喳,不時還有太太奶奶們往她們身上望去,尋思打量著。

    曼娘現在已經是出了閣的人,只是坐在自己位子上看著那些少女們說笑,不知道自己臉上現在也滿是微笑。坐一會兒席,聽幾出戲,也就過了午時,按習俗曼娘就該回陳家了,剛起身準備去辭就見新安郡主身後來了個婆子,面上神色有些慌張,來到新安郡主耳邊說了幾句。

    曼娘認出這是新安郡主得用的,還在訝異是什麼事能她這樣慌張就見新安郡主已站起身,袖子拂過桌上,帶的酒壺倒了,酒流了出來也不管就匆匆離去。這樣動作別說曼娘,席上不少人都看清了,不由彼此對視,都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新安郡主出現這樣失禮舉動。

    徐老太太使個眼神,已有伺候的人上前把酒壺拿走,桌布換掉,很快就跟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徐老太太對曼娘道:「我雖捨不得你,可禮上如此,已過午時了。」曼娘起身,正待要拜別時就見那婆子又走進來,悄悄來到林琉玫身邊,說兩句後林琉玫也匆匆起身離去。

    能讓她們母女都驚訝的,只怕是福王出事了,曼娘沉吟一下,徐老太太的眉皺起,和曼娘想的也差不多,福王雖然身子骨一向還算好,但畢竟已經是七十多的人了,若有個萬一也是常見的。

    林琉玫一出去,席上的人大半都停了談笑,有幾個以目互視起來。原先的三奶奶,現在的三太太已經笑著道:「怎麼,各位都嫌這戲不好?這班子可是我費了不少功夫才請來的,你們都不聽了,難道是嫌我去了家鄉那麼幾年,不曉得京城這幾年喜歡什麼戲,請錯了班子你們不好笑話我,就這樣什麼都不說?」

    三太太是生長在京城的人,今日來赴席的多半也都認得,聽了這話已有人笑道:「六妹妹嫁人這麼多年,還是這麼爽快,我們啊,不是嫌你點的戲不好,是太好了,都聽迷了。」說著已有人附和,三太太順手就把戲單遞過去:「既這麼著,你們就再多點兩出,我啊,去送我侄女去。」

    席上重又說笑起來,曼娘起身和三太太一起出去,走出廳就有人迎上前對三太太道:「方纔福王府來人,說福王用過午飯後有些不舒坦,說要歇歇,誰知剛扶他躺下,就舌頭僵起來說不出來話,嚇得忙去請太醫又命人來請郡主回去主持。」

    果然是福王出事了,三太太點一點頭就對曼娘道:「這件事,郡主既沒說出來,你也就當不知道。」曼娘應是:「三伯母,我曉得的。」三太太輕輕地拍下曼娘的肩:「哎,你這樣聰明的孩子,一點就透,你十六妹妹要有你一半的通透,我也就放心了。」

    三太太對十六小姐疼愛非常,真是含到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為她擇婿這些日子,總是能挑出對方一些毛病出來。曼娘不由笑了:「十六妹妹聰明靈秀,哪是我能比的?」三奶奶又是一笑,拍下曼娘的肩:「你去和八叔叔道聲別吧,陳家也不是那樣不講道理的人家,以後你要歸寧的機會還多的是。」

    曼娘又行一禮也就往另一邊去,剛走出幾步就看見徐啟帶了陳銘遠和徐明晉走出來,瞧見曼娘徐啟就停了腳步,有些匆忙地道:「福王府那裡,你母親已帶了玫兒去了,我送了你們也要帶你阿弟去。曼娘,我……」曼娘已經微微嘟唇:「爹爹,女兒難道是那樣不知道輕重緩急,自己尊若菩薩別人都是糞土的人嗎?您先過去福王府,若有什麼,女兒也很該過去的。」

    徐啟欣慰一笑,匆匆又交代幾句也就一起出去,各自上車往各人的方向去。曼娘上了車,掀簾望了眼街景突然想起什麼似的,回頭瞧著丈夫:「你方才笑什麼?」陳銘遠順手一扯就把曼娘扯到懷中,曼娘用手肘拐他一下:「快說,不許笑。」

    陳銘遠笑的似乎連眉毛都要飛起來:「唐相裴炎曾說,妻有可畏者三:少妙之時,視之如生菩薩。安有人不畏生菩薩?」不等陳銘遠說完曼娘就道:「好啊,你變著法拐彎罵我是老虎呢,」

    陳銘遠握住妻子的手,嘗過軟玉溫香滋味,才曉得旁人為何會這樣說,嘴都湊到妻子耳邊:「不,我方才只是聽你說,自己尊若菩薩才想起的,少妙之時若生菩薩,等你有了孩子,就是九子母菩薩了,等……」

    曼娘聽了有了孩子的話,耳朵更紅起來,推開丈夫的手佯作惱怒:「我不和你說了,越說越沒譜,我還是瞧街景罷,此時正是春日,春日景色好看。」陳銘遠見妻子掀起簾子往外看,自己也湊過去:「夫妻居室,說話哪有個譜?曼娘,等再過兩日,這些應酬完了,我帶你去三皇子的別莊好不好?那裡種了不少花木,我和三皇子商量了,在那裡住上幾日,好好地賞花。」

    三皇子的別莊頗有名氣,太宗時曾賞賜給一位將軍做養傷之所,原本這位將軍頂多只有三年性命,住進那所別莊之後,竟又活了十五年,京城都傳說這所別莊地氣充足,對人最好。

    那位將軍過世後沒有子女,被皇家收回,一直都當做春日遊興之所,自然種了無數名貴花木,每到春日,皇后定會在這所別莊舉行賞花宴,京中各名門淑女,都已被邀請為榮。誰也沒想到今上竟把這所別莊賞賜給三皇子,這樣的榮耀讓眾人覺得,三皇子是板上釘釘的太子人選,畢竟皇后今年已近四旬,嫡子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小。

    曼娘也曾聽說過這所別莊,不過實在不巧,每次皇后開賞花宴時都錯過,此時聽的可以去那所別莊小住,況且丈夫口裡呵出的氣噴在耳邊,讓曼娘覺得耳根好癢,只是小小應了聲。陳銘遠往窗外看去,只見街上繁華,行人絡繹不絕,懷中是彼此傾心的人。

    生來就富貴榮華,又生在這太平盛世,能娶到自己喜歡的人做妻子,此等幸福,又有幾人可得?曼娘回頭,和丈夫眼對視,兩人微微一笑,只覺心中甜蜜滿溢。

    到了陳府,例行先去給陳大太太問安,並且把徐家的回禮送上。這些回禮都是常例備的,陳大太太看過禮單,打賞了徐家送禮來的人,讓陳銘遠先下去歇息,把曼娘留在這。陳銘遠雖嘴裡答應著,但眼還是瞧著曼娘,陳大太太不由笑了:「雖是你的媳婦,卻也是娘的兒媳,娘尋兒媳說幾句話也是常事,定不會欺負她的。」

    陳銘遠不由尷尬一笑,趕緊行禮離開,走出門時還聽到屋裡伺候的丫鬟們忍不住的笑,陳銘遠覺得臉上**辣的,可很快又直起背,男子漢疼自己媳婦,那是天經地義的事,別人要笑就由他們笑去。

    只是要挑哪天去別莊呢,等應酬完也差不多要半個月後,索性就挑三月去,那地方比京城涼一些,那時桃花盛開,綠草如茵,和妻子攜手走在桃花樹下,走累了就可以隨地而坐,如果沒人的話,或者還可以稍效鴛鴦。陳銘遠想的眉飛色舞,想的面紅耳赤,巴不得一下就飛到別院去。

    陳大太太和曼娘說了幾句話,見曼娘畢恭畢敬中又對自己露出幾分親熱,也忍不住讚一聲,除了相貌,曼娘真是無可挑剔,這才道:「你是個聰明靈秀懂事的孩子,這家裡你也瞧見了,人多事多,能幫我的沒有幾個,等你滿了月,每日就幫我料理一些家務,這眼看著你四叔就要娶媳婦了,到時有你幫忙,我也能鬆快鬆快。」

    幫著婆婆料理家務,這本就是做長媳的職責,曼娘自從和俞泠定親之後,就一直被教導要如何料理家務,應酬幫忙,聽了這話就道:「這是媳婦的本分,媳婦也不會推辭。」陳大太太又笑了:「難怪遠兒非你不娶,這不扭扭捏捏的樣,才是真正真正的大家閨秀呢。平日裡,你也幫我教導教導你小姑,她啊,被我寵壞了,我就發愁,等以後她嫁人後怎麼去別人家做人?」

    裡屋傳來一聲響,接著雪琳只披了件外衫,趿了鞋走出來,整個人撲到陳大太太懷裡,雪白胳膊摟住大太太的脖子撒嬌:「娘,你以為我睡著了就在背後說我壞話,你這樣,要嫂嫂怎麼瞧我?」陳大太太讓丫鬟拿過梳子給女兒梳著頭:「你都十四了,吳家那邊已經說好,等後年就娶你過門,還這樣一團孩子氣,可怎麼辦?」

    雪琳只是嘻嘻笑:「等女兒嫁過去,成了大人就自然會了。」陳大太太抿唇一笑對曼娘搖頭:「瞧瞧你這妹妹,從來都以為撒個嬌就能混過去。」曼娘順著陳大太太的話說了幾句也就告辭回屋。

    進屋剛要把發上首飾去掉,就聽到床上傳來打

    作者有話要說:我是寫完兩章後一起上傳,所以,不用等待。馬上就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