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曼婚

龍騰世紀 31憐憫 文 / 秋李子

    曼娘雖對徐啟說不會緊張,但坐上轎後心還是開始砰砰亂跳,沒有鏡子,就用手開始摸一下臉和發上首飾。今日穿的是中秋節時新做的衣衫,月白色的裌衣外面是杏黃衫子,穿了柳綠灑金裙。

    發上別了紅寶金簪,一支小巧的鳳頭釵上鳳嘴銜著的珍珠垂在額前,和月白色襖上的珍珠紐扣交相輝映,這身打扮很符合少女嬌嫩的容顏。曼娘曉得自己該做什麼,可年輕少女,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容貌會更美些?

    轎子已經落地,方纔那個內侍的聲音又響起:「徐小姐,已經到宮門口,還請下轎。」曼娘深深地呼吸一下,這才走出轎子,徐家派來的人也跟上來,夏風上前扶住曼娘的手。

    內侍已經笑著道:「還要委屈徐小姐跟老奴走進去,貴僕從照了規矩,是不能跟進去的。」曼娘點頭應是,對夏風微一點頭,讓她們留在這裡就隨了內侍進去。

    曼娘是從皇宮後門進去的,內侍還恭敬地道:「按例是該從安貞門入宮的,但太后娘娘想著,今兒的壽宴擺在九華園內,九華園離這邊門近,就吩咐老奴讓小姐從神武門入宮,免得小姐從安貞門進還要走好長一截路。小姐可千萬包涵。」

    曼娘淺淺一笑:「太后娘娘慈愛,我怎會不知道呢?」內侍越發笑的恭敬:「果然相府千金氣度非凡,小姐還請往這邊走。」曼娘自然不會把這樣的恭維話當真,只是又謝過內侍,這樣一路說著,曼娘的心也慢慢平靜下來,就把皇宮當做一個規矩更大、規模也更大的王府好了。

    九華園是宮中賞菊之所,遠遠就能聞見桂花香味,曼娘不由怔了下,京城桂花都已開落,怎此處還有桂花開的這樣繁盛?內侍察言觀色何等厲害,已經笑著道:「九華園內除了菊花,尚有兩棵金桂,這兩棵金桂也有百來年了,每年開花也晚,落的也遲,總要到了十月底才落。」

    說著已走進九華園,果然看見兩棵高大的桂花樹一東一西站在門口,過了這兩棵桂花樹,迎面是座菊花山,菊花山前還有幾個命婦打扮的在那品鑒菊花,看見曼娘過來,不由都往曼娘身上望去。

    曼娘見這些人裡有認得的也有不認得的,宮規森嚴,也不敢多加攀談只微微頜首就隨內侍往園中行去。過了菊花山,就是一大片菊花花圃,各種菊花開的正好。菊花花圃邊,也有命婦們在那說笑,見內侍領了曼娘來,都和菊花山邊的命婦們一樣相待,再走十來步,就來到九華園賞菊的地方。

    此處是座三層樓,宮中賞菊設宴,都是在三樓。內侍到了此處才停下腳步,對樓前的宮女道:「徐家十三小姐已經應詔而來。」宮女上樓稟報,內侍把曼娘交給一個宮女,讓她帶著曼娘歇息一會兒等待召見。

    宮女把曼娘帶到一間小屋裡,裡面已經坐了兩三個命婦,正在那喝茶聊天,看見曼娘進來,不由舉目相望。曼娘到了此時,曉得就和平日間出門應酬差不多,見那兩個人一位是禮部尚書的夫人,另一位的夫君是國子監祭酒。曼娘都曾在應酬時見過,上前行禮,口稱伯母。

    這兩位夫人乍一看曼娘進來倒嚇了一跳,今兒的壽宴全是命婦們,怎麼會來一個年輕少女,等見了是曼娘,禮部尚書的夫人倒先笑了:「若是別人我還要費思量,瞧見是徐侄女我就想起來了,太皇太妃娘家姓陳,算來侄女你還要叫太皇太妃一聲姑祖母,今兒既是正經壽宴,進宮來賀也是應當的。」

    曼娘含笑應了,還待再說宮女就走進來:「徐小姐請隨奴婢來。」曼娘對那兩位夫人點頭後才跟著宮女走出去,隱約似乎聽見那兩位夫人在讚自己,於是腰板挺的更直,面上笑容更恬靜。

    太后和陳太妃卻沒有在三樓坐著賞菊,而是在二樓閒坐,宮女帶著曼娘上了二樓,來到門邊請曼娘進去。

    曼娘走進屋裡,鼻內聞見一股桂花香,看見案頭插了一大枝桂花,兩個老年婦人正坐在上面,笑吟吟地瞧著曼娘。曼娘曾在齊王府裡見過陳太妃,那旁邊那位就是太后了,忙上前行禮參拜。

    太后已經笑著道:「說來也是親戚,快起來把。」說著已有宮女上前扶起曼娘,並在陳太妃那邊設了繡墩,請曼娘坐下,曼娘又謝過座方才歸座。

    太后已往曼娘面上瞧了一眼,笑著道:「這孩子一雙眼卻和太妃您很像。」陳太妃這才開口,她雖是今日壽宴的主角,但在這宮內還是要謹守本分,自不會在太后面前先開口。輕輕笑著道:「是,算來我都是她姑祖母了,可我瞧著這孩子,還是有兩三分隨我年輕時候。」這樣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功夫,這些人都是熟的,雖說人人都曉得陳太妃並不是陳閣老的親妹妹,可太后要這樣說,陳太妃當然也就順著。

    曼娘也笑瞇瞇地道:「記得家母生前,曾說過太皇太妃年輕時候,溫婉動人,侄孫女溫婉是有了,可別的,就比不上太皇太妃了。」太后已經笑了:「這孩子,還真會說話。聽說已經定親了?」

    陳太妃點頭:「太后記得不錯,定的是徐供奉的侄兒。」太后微閉了眼點頭:「姑母做了婆婆,看來徐尚書十分疼你。」說著太后就喚宮女:「把我那柄比目魚的如意取來,送給徐小姐。」宮女應是,曼娘忙起身行禮謝過,想著這賜了東西也就該差不多放自己走了,畢竟面前的兩位雖笑容和藹,可和真正的一般人家的老太太不一樣。

    曼娘腦中還在轉著,就聽到底下傳來喧嘩聲,這樣地方誰會喧嘩,太后眉頭微皺,已有宮女出門查看,不等宮女回來就聽到有腳步聲往這邊來,接著有人笑嘻嘻走進來:「皇祖母,今兒是太皇太妃的好日子,我們啊,也想討杯壽酒喝。」

    說話的是一個十一二歲的俊秀男孩,頭頂金冠身穿蟒袍,不等太后說話就伸出胳膊摟住太后的脖子,像尋常孩子一樣撒嬌。但進來的可不止是他,還有另兩個少年,一個是齊王世子,另一個是陳銘遠,兩人都規規矩矩地給太后她們行禮。

    太后對著那男孩,笑的十分開心,拍拍他的背:「瞧你,禮儀一點也沒有你叔叔們的好,傳出去,又要被你爹爹教訓一番。快規規矩矩坐好,今兒既來了就不許再跑,等會兒跟著我。」那男孩的嘴已經撅起:「皇祖母總是這樣,不過我還是孩子,規矩沒有叔叔們學的好也是有的。」

    聽說周貴妃所出的三皇子甚得太后喜愛,看來這位就是那位三皇子了,曼娘心中思忖著面上神情沒動,感覺到有人瞧向自己,抬頭望去見是陳銘遠,不知怎麼地,曼娘覺得他眼裡竟有幾分憐憫。

    這是怎麼回事?曼娘在心裡胡亂猜測,可和陳銘遠不過數面之識,不好開口相詢,只是低頭默坐。此時宮女已帶了如意過來,太后招呼曼娘,把那如意放入她手中:「願你此生都事事如意。」

    三皇子好奇地看著曼娘:「祖母,您為什麼送她比目魚的如意?」陳太妃笑著解釋:「曼娘已經訂婚了,明年四月就出閣。太后娘娘是願曼娘夫妻恩愛。」三皇子長長地哦了一聲:「哎,為什麼姑娘們都要定親出嫁?」太后忍不住笑了:「等你長大也會娶媳婦的。」

    齊王世子忍不住笑了,三皇子的臉騰一下紅了:「叔叔你別笑話我,我那天還聽齊王叔公和父皇說話,說要給你尋媳婦,還說看中了什麼……」不等三皇子說完,齊王世子已經伸手蒙住了他的嘴巴:「不許胡說。」

    齊王世子進來之後,陳太妃的笑容裡才添了幾分真心,此時見他這樣就笑著道:「男大當婚是應當的,你早些娶媳婦,祖母也能抱曾孫。」屋內皇家人在那說笑,曼娘和陳銘遠兩人只有陪著笑笑,曼娘只感覺陳銘遠眼裡的憐憫越來越深,卻不知道這憐憫從何而來。

    說笑一會兒,太后已經招來宮女對曼娘道:「今兒來的也有年輕少女,你先去跟她們玩耍說笑,這裡啊,還是讓我們這兩個老太婆說說話。」三皇子立即站起身:「我也要去。」太后故意拉下臉:「你不是說要陪我的?」

    曼娘起身行禮告退,那柄玉如意自有宮女重新收了和其它的賞賜一起等曼娘出宮時送到徐府。曼娘走出門時,齊王世子也和陳銘遠走出來,擦肩而過的時候,陳銘遠似乎有些想開口說什麼,但終究還是只說了句:「表妹下樓慢些。」

    曼娘甚感奇怪,但還是謝過他就隨宮女前往少女們在的地方和她們一起說笑談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