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曼婚

龍騰世紀 27喜事 文 / 秋李子

    離放榜的時候越來越近,別人猶可,五姑姑一來年紀小,二來這些年也受了些別人的冷言冷語,手心都有汗出,腳在地上不自覺地滑動出聲。只滑了一下,十二小姐就抬頭瞧了一眼,眼裡寫滿不屑,縱中了,也不過就是入了仕途,以後如何還不知道。三年一次開科取士,一百多人能當到高官的又有幾個?

    五姑姑被自己嚇了一跳,倒沒注意十二小姐的眼神,還在呆呆想著心事時手心裡就被塞進一塊帕子,這時五姑姑才曉得自己手心全是汗。看著曼娘的笑容,五姑姑讓自己鎮定下來,縱不中又如何?再等三年阿爹也才三十五歲,三十五歲的進士還是十分年輕的。

    有人在廳門口露了下頭,倒是五奶奶先問出來:「有消息了?」那人被五奶奶的急切嚇了一跳,只是搖頭:「廚房裡來問,都午飯時候了,要不要傳午飯?」

    這會兒日頭正正照在頭頂,確已是午飯時候,可沒有信誰有心去吃午飯。還是二少爺開口:「都這會兒了,就傳午飯吧,別人倒罷了,幾位妹妹餓不得,還有娘子也不能餓。」二少奶奶不能挨餓?四奶奶的眉不自覺地豎起來,當著這麼多長輩,說自己媳婦不能挨餓,這也未免有些太過。

    五奶奶敏銳地看見二少奶奶臉上泛起的紅暈,難道說二少奶奶有喜了?這可是樁喜事,二少奶奶過門也有兩年多了,若那進門就有喜的,現在孩子都該滿地跑了,可二少奶奶一直都沒動靜,二奶奶還托人尋好醫者來打算給二少奶奶調理身子呢。

    想到這五奶奶不由笑了:「先抱子也是好事。」這下除那些懵懂不知的孩子外,別人全都曉得了,二少奶奶臉上更紅,四奶奶已經道:「這是好事,二少奶奶,願你一舉得……」那個男字已在嘴邊,四奶奶生生嚥下去,對徐家的媳婦來說,一舉得男絕不是什麼好話。遠的是四太太,生了九爺沒多久,就添了個庶子,然後四老爺一病不起四太太就此守寡。

    近得是大少奶奶,生了徐首輔的第一個玄孫兒,可還沒歡喜幾天家裡就接二連三出事。反觀先開花後結果的那些,個個都平安無事夫妻恩愛。四奶奶在那僵住,五奶奶笑著道:「二嫂要知道能得個孫女,那才叫十分歡喜。」

    這下廳內氣氛重又活躍些,女眷們雖不好直接道喜,可也紛紛笑著看向二少奶奶。廚房已經把午飯送上來,男女分做兩桌胡亂吃些,徐啟心裡奇怪,雖說三人都中的可能性不大,可絕不會三人都落榜,畢竟徐首輔還有幾分面子在那。當了眾人,徐啟也不好說出,只悶悶地用湯泡了一碗飯,夾了幾筷菜就準備下桌。

    徐啟手裡的筷子還沒放下,管家就氣喘吁吁跑進來:「報子已經到了。」到了,一家子等了這麼些時候終於等到這兩個字,徐啟拿著筷子就站起來:「是誰中了?」管家還在喘,又跑進來一個小廝,對著徐啟打一拱:「恭喜八爺、賀喜八爺,得中第二十三名。」

    徐啟一顆心這才算完全落下,二少爺面色有些黯然地上前對徐啟說恭喜,徐啟剛要安慰他幾句就見自己要稱一聲七叔的七老爺面色更加黯然,他們名雖叔侄,年紀相近,連開蒙都是一個先生開的,金榜題名對徐啟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但對七老爺來說,卻是改變家人命運的希望所在。

    徐啟忙撇下侄兒走到七老爺身邊,剛說了句七叔,七老爺就已笑了:「恭喜仲明,我沒事,這麼多年,習慣了。」話裡的落寞徐啟聽得出來,剛要再安慰就又有人跑進來:「給七老爺賀喜,得中第十一名。」

    真的?七老爺眼裡閃出驚喜,雖然已曾無數次想過得中後的情形,可當美夢成真的時候,竟不知道怎麼回答。和七老爺的驚喜相比,二少爺臉上的黯然神色更重,已經報到第十一名,那自己準是落第了,畢竟自己的才學是知道的。

    肩上被輕輕拍了下,看著妻子安慰的眼,二少爺淺淺一笑,沒事,自己才二十歲,一個叔祖,一個叔叔都是三十多才中的,自己再等一科又何妨?二少爺拍拍妻子的手走上前去給徐啟和七老爺倒恭喜。

    一家子中了兩個,這是莫大的喜事,門外已經放起鞭炮,四奶奶再不高興,也讓人在原來預備好的兩百兩賞銀之外,額外添了一百兩替七老爺付了賞銀。畢竟這中了在族內話語權就會增加,若在公公面前隨便多說了一句,自己就要吃苦頭了。

    熱鬧說笑了一會兒,女眷們各自回去,四奶奶是要預備今晚的慶賀宴席,其他人是要打點賀禮。曼娘回了屋,就讓春雨取出一百兩銀子,再加上兩匹尺頭一對金釵,額外又加上十個各樣的金銀錁子給七老爺那邊送去。

    春雨聽了倒嚇一跳:「小姐,怎麼送那麼多,若是平常,送尺頭和金釵就夠了。」夏風走過來:「讓你送就去送,若是二少爺中了,自然是送這些,可七老爺家說句不好聽的,已經窮了這麼久,這會兒去道賀的人必然多,但送現銀子的不多,小姐預備這些,也是要七太太賞人用的。」

    冬雪也走過來:「小姐不是常說一句,該花的就花,春雨姐姐,趕緊收拾吧。」曼娘抿唇笑了:「你和冬雪恰是一對兒,日後都是好管家婆。」屋裡的人都一笑,春雨已經收拾好東西,曼娘帶了她去給七老爺那邊送去。

    兩座宅子之間在花園處有道角門直通過去,曼娘也不需坐車,出了角門就是那邊花園,出了花園就是徐家在京族人住的地方。和幽深的徐府相比,這座宅子不過三進三間的宅子,現住在這裡的有六家人,人多屋子小,吵鬧的多。

    七老爺一家子除了他們夫婦,還有四個孩子和一個婆子一個丫鬟,總共八口人住了四間屋子。此時那屋子十分熱鬧,內外都擠滿了人,全是來給七老爺道喜的,畢竟住徐家族內提供宅子的,都是些連會館租金都付不起的窮族人。住這裡不用出一個銅板,每個月還有族內供給的米面柴火。

    本熱鬧說話的人瞧見曼娘帶了人走過來,有人忙說了句:「十三小姐來了。」於是全閉了嘴,分開一條道請曼娘進去。曼娘倒有些不好意思,只得對能認得出的人稱呼幾聲,不外就是些嬸子嫂嫂姐姐妹妹。

    五姑姑已經迎出來,曼娘忙對她行禮問安,五姑姑臉上的興奮之色沒退,再看見曼娘身後的春雨抱了那麼大一包東西,眼圈不由有些發紅,忙挽起曼娘進屋。見曼娘進來,別的人急忙退出去。曼娘見狀更不好意思,讓春雨把東西放下就對七太太道:「不過一點小小心意,還望嬸婆千萬別推辭。我在這久待也有不便,嬸婆千萬別說我輕狂。」

    七太太眼裡本就有淚,此時不免又流下:「這一家子,就是大嫂這邊為人最好。曼娘你也是這般,倒讓我什麼話都難以說出。五丫頭,好好送你侄女出去。」曼娘知道七太太總難免有些怨氣,但這些事曼娘做晚輩的不好說,口裡推辭著不敢方才離開。

    五姑姑在門口又和曼娘說了幾句,兩人彼此心照也不好再多說也就各自告辭。曼娘往回走的時候遇到張婆子帶人送東西過來,曼娘曉得這是四奶奶吩咐的,其實真要示好,自是親自過來才好,畢竟這邊怎麼說都是長輩。不過曼娘這些日子也明白四奶奶的脾氣,也不再多說,只帶了人逕自離去。

    到晚間徐啟把曼娘叫去,雖忙碌一日,徐啟面上喜悅之情並沒消失。曼娘進了屋才笑著道:「給爹爹道喜了。」徐啟叫女兒坐下,問了幾句今日收禮送禮的情況,聽到曼娘往七老爺那邊送去的東西就點頭:「你能這麼想最好。我叫你來,是有件事和你商量,等赴過殿試授官之後我會回鄉祭祖,到時算了時候,也差不多能給你娘做法事,你也該出孝了。臨來之前,你祖父和我商量過,這次不管中不中,都要說續絃的事了。你跟我一起回鄉,除了給你娘做法事你脫孝之外,也要,」

    曼娘雖心裡一直有準備,但聽到徐啟親口說他要續絃的事,還是有些許傷心,只低垂著頭不說話。徐啟心中當然也有不少的大道理要告訴女兒,可看見一向乖巧的女兒只低頭不語,那些話怎麼說的出口,只輕聲道:「曼娘,爹曾經和你說過,定會護住你們姐弟,這句話,爹從不曾忘。新人雖好,哪及舊人情深?」

    曼娘抬頭,眼裡的淚已經被逼回去,只是淺淺一笑:「爹,我明白,縱然爹這句話是騙女兒的,女兒也相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