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小李子探案集

龍騰世紀 第355章 太和殿一鳴驚人 文 / 喬尼小樣兒

    同治朝的恩科進士,這次一共只取了二百八十名。今天五鼓時分,他們就在老師李鴻藻帶領下來到紫禁城覲見同治皇帝。陸潤庠是狀元公,自然走在最前面,身後一次排列著榜眼譚宗浚、探花李國樓和其他新科進士們。穿過太和門,前面就是太和殿,但見巍峨的太和殿籠罩在晨曦的金色光輝之中,讓人不由產生崇敬之意。

    御林軍士像翁仲一樣排列在兩旁石階上,一名太監揮動手裡的長鞭子,「啪啪啪!」三響,接著就是鼓樂齊鳴,從遠處傳來,又漸漸的來到太和殿前。

    莊嚴肅穆的場景讓每一名新科進士有些緊張,連大氣也不敢喘,感覺到九重天闕那皇家的威嚴。來到這裡的進士們,人人清一色的新官袍,精神抖擻,龍馬精神,十栽寒窗孤燈苦讀,就是為了邁上這一道台階。想到覲見皇帝以後的恩寵和榮譽,更讓每個人臉色憋得通紅。

    禮部事先都安排好了,二百多人行進有序、絲毫不亂,等待同治皇帝召見的那一刻。終於太和殿裡走出一位官員,躬身倒退出來,這也是覲見皇帝的規矩,不能把後背留給皇帝看。

    那名官員出來之後,轉身面南站定,肅容穩重,對著台階下的二百多名進士,朗聲道:「奉聖諭!」

    話音剛落,以陸潤庠為首的進士們,馬蹄袖翻飛,啪啪作響,全部跪倒在地,山呼海嘯:「萬歲!」隨後太和殿外面的空地上,黑壓壓一片,悄無聲息,誰也不敢抬頭。

    「著探花李國樓唱名朕臚傳,覲見面顏!」

    李國樓腦門發脹,一個激靈,渾身一顫,怎麼會讓他來唱臚的呢?在禮部演練時唱名的人,不是他呀。看來他瓊林宴上的唱歌,連同治皇帝載淳也知道了。

    倏忽之間李國樓拔地而起,劍眉一挑,朗聲道:「扎!」上前幾步,蹬上台階,接過名單,依次唱名。每唱到一名進士,這名進士就高聲答應一聲。然後低頭躬身走入太和殿,從陸潤庠開始,按照排名挨個進入太和殿。再由太監接著引路,跪到規定的地方,每個人還得屏住呼吸,不敢發出一點聲響,更不敢抬頭探看,俱都低頭趴在金磚上。

    二百多人的名字,有得好喊了,先進去的人,趴得頭昏眼花,腿腳發麻。這要多長時間,多大的忍耐力。可是這就是皇家的規矩,傳襲千年,讓新科進士知道皇家的尊嚴和儀式的隆重。有的人緊張的手心裡攥滿汗水,連額頭也滴下汗水,四月天的清晨連背後的官袍也濕透了。

    就在這時,大太監劉德印高喊:「萬歲爺駕臨了!」

    跪在地上的進士們誰也不敢抬頭看,聽見腳步聲才知道同治皇帝走入太和殿內,剛才龍椅上空無一人,他們進殿時磕的幾個頭,全部衝著空龍椅磕的。現在皇帝就從身邊走過,他們更加不敢稍動一下。但聽見靴子的聲音「卡嚓卡嚓」從耳邊劃過,李國樓也只能通過餘光瞄了那位腳穿黃色的軟底靴。

    同治皇帝載淳走得很慢,好似在幾名進士身旁駐足觀察了一番,李國樓連動也不敢動一下,那兩隻黃色的軟底靴在他身邊停留了一會兒。

    過了很長時間,陸潤庠跪在最前排,一名太監向跪地的陸潤庠示意,他明白過來。於是發出響亮的吶喊:「新科進士陸潤庠等二百八十名進士覲見吾皇陛下,恭祝吾皇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陸潤庠一聲喊聲,眾進士一起山呼海嘯,「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喊聲在太和殿裡發出隆隆回聲。這喊聲是那麼真誠,那麼響亮,那樣充滿朝氣,一張張年輕緊張的臉洋溢著青春的熱情和無比的崇拜之情。

    同治皇帝環顧階下的眾進士滿意的點頭,莞爾而笑。歷朝歷代新科進士覲見皇帝都非常重視,因為這麼人就是將來擔當起國家要職,為官為宦,或是造福一方,名垂青史,或者建功立業,彪炳萬代。這是同治皇帝大婚後,第一次開科取士,選出他最滿意的人,為他親政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他對這些新進士更添一份心,相信他的老師李鴻藻能夠公允、公正、公平的為他挑選出治國安邦的人才。

    所有的本朝重臣也全部奉命前來與聞觀禮。六皇叔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上書房大臣李鴻章和李鴻藻,體仁閣大學士文祥,協辦大學士翁同龢,禮部尚書靈桂,工部尚書榮祿,戶部尚書余書珍,刑部尚書包一同,鑾儀衛陳儀,大理寺卿王爵,等人全部到齊。恭親王奕訢一如往常坐在瓷凳上,其他大臣站在御座的下面的兩列。

    首席總理大臣恭親王奕訢是今天的司禮,他看著皇帝載淳目視於他,就長身而起,跨前一步來到御座前躬身施禮,又轉身朗聲道:「同治十二年恩科進士臚唱已畢,新進士歸聆皇上聖諭!」

    眾進士齊聲高呼:「萬歲!」

    載淳早已習慣對著上百人說話,一點也不怯場,清朗的聲音:「你們都是新科的進士,也都是讀書人。昨天夜裡朕又詳查了你們二百八十名進士的履歷,出身寒素的占一半,看來李少保取的甚是公道。十年寒窗苦讀,從童生而秀才,由秀才而舉人再到進士,憑的是文章、學識。換來今登堂入殿的時刻,是對你們最好的獎賞,你們也應當得起進士及第的榮耀。只要為官既公允且忠君又明理,利國利民利自己,就能享受富貴,享受榮華,光宗耀祖,封妻萌子。所有這些是老天賜給你們的,朕也願意把它們送給你們。將來由你們替朕澤被蒼生,替朕鎮守四方疆土,朕也願意啊。」

    說到這裡,皇帝載淳突然停下來了,掃視伏地不動的二百多位新科進士。大殿裡悄無聲息,眾進士伏首靜聽,在等皇上的下文,誰也不敢抬頭,誰也不敢出聲。整個太和殿沉浸在端莊肅穆的氣氛之中,彷彿地上掉一根針都能聽得見響聲。

    載淳語氣一變,陰深深緊咬鋼牙,吐字清晰道:「這一次朕對你們有的人很失望,也覺得很可悲。為什麼呢?一道『項羽與拿破侖』就把你們裡面三分之一的人難倒了。國家取士理應為朝廷做事,為國家分憂。子曰:學而優則仕。你們被選中理應是優秀的人才,當得起國之棟樑。朕選你們就是要用你們替朕辦事,你們或者在朝中為官,輔佐朕辦理政務,參贊籌劃。或是代朕撫綏地方,治理民事,調理民情。但現在大清帝國不是太平盛世,早被碩鼠啃食得傷痕纍纍,滿目蒼夷,藩屬國紛紛倒戈,西方列強欺壓到家門口了,國土一塊塊被分割,在我們大清帝國的領土上打仗,西方列強逼迫我們大清帝國割地賠款。國內尚在打仗,內亂不止,哲德莎爾國已經宣佈**了,四處動盪。外**艦隨便在長江內河游弋,好似閒庭信步在自己的後花園。朕一想到祖宗的家業在朕手裡敗落成這樣,就夜不能寐,無顏面對列祖列宗的遺像,愧對天下的蒼生。朕希望大清重新抖擻起精神,天公降下大才輔佐朕,朕批閱奏章時,就想看見有這樣的人才出現。國家千瘡百孔之時,正需要無數有為之士挺身而出,讓大清帝國重新傲立於東方之巔。而你們捫心自問,擔得起讓大清帝國重新崛起的重擔嗎?吟風頌月倒都是大才子,國家要養這麼多無為而治的庸才幹什麼?難道要朕舉著一隻破輪去勸眾愛卿重抖擻,獨自征戰四方嗎?」

    皇帝載淳勃然痛斥二百多名新進士,讓太和殿裡為之一震,霎那之間,哭聲一片,原本站立的群臣全部跪倒在地,啜泣著擦拭眼角,萬沒想到的事一場莊嚴隆重的典禮被同治皇帝弄成問責大會,把他們這些朝廷重臣也罵進去了。

    李鴻藻聽了這話,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是在三代皇帝身邊多年的人,按照規矩理應當做一件大喜事來辦。行了禮,磕了頭,皇帝說幾句,「你們都是國家急需的人才,回去好好辦差,不要辜負了朕的重托。」因為這是國家最重要的慶典,說些吉利話,讓場面上的人都高興,讓眾進士感恩戴德就行了。怎麼能把愛新覺羅的醜事當著這麼多「新人」面前說出來。

    李鴻藻剛入上書房,沒有多大權勢,還是眾進士的老師,不大好多說話。只能憋著內心的不滿,把求助的眼光掃向恭親王奕訢。

    話說到這裡,連恭親王奕訢也有些掛不住面子,側轉頭看向載淳,擺出「攝政王」的架勢,慍怒的神色和漾射的火花,要讓載淳別把一樁「喜事」辦成一樁「喪事」。萬一哭聲把大清的國運給哭沒了,豈不成天大的笑柄?

    載淳對於恭親王奕訢十分敬畏,不敢有稍許懈怠,咳嗽一聲,亮著嗓子,微微一笑道:「今天是你們的好日子,理應說些好聽的話,讓你們對朕感恩戴德,勤勉為朝廷辦差。而朕卻在這裡向你們說這些話,有的人以為朕不大高興,其實朕今天很高興。因為你們之中有人給朝廷上了治國方略,指出了如今的時事弊病,還給出了解決方案,雖然有些想法還有點幼稚,並不可取。但有的方略現在就可以實施,有的要緩行一段時間,總體來講好幾條治國方略可取,對社稷有功,朕要在這裡褒獎他。」

    停頓一會兒,讓太和殿的人,感覺氣氛更為凝重,壓抑克制的情緒在蔓延,誰將得到這份上天賜予的恩寵呢?

    「探花郎李國樓出列,讓眾位愛卿好生看看你。」載淳一錘定音,把所有大臣的目光聚集在一個身穿七品官袍的年輕人身上。

    「臣遵旨,恭謝天恩!」李國樓包含眼淚,磕頭之後,挺起的胸膛,讓朝堂之上那些頂戴插有花翎,掛有各式朝珠的五品以上的官員,看向一位未來之星。

    劉德印笑瞇瞇展開聖旨,尖聲細氣道:「李國樓聽宣······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新科進士探花郎李國樓,才情俱佳,乃治國安邦之俊傑,在刑部屢立戰功,可堪大用。特封為:翰林院郎中、三等侍衛、上書房內大臣之職。欽此!」

    「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國樓額頭磕地,磕得咚咚響,地上的那塊金磚還有回聲。感激涕零,無以言表,心裡知道朝廷馬上要用他的主張,到底哪幾條可以用?此時他也吃不準。

    李國樓官職等於連升四級,從七品文官升至五品文官,在品序上已經和狀元公陸潤庠一樣,為正五品。但他還有五品武職「三等侍衛」之職,更有出入紫禁城的特權「上書房內大臣」之職,仍一步登天。班列在大殿兩旁的二品、三品大員,也沒有出入紫禁城的特權,他們還要宣召才有資格進入紫禁城,平時只有上早朝以及朝廷慶典時才有資格出入皇宮。

    朝堂上百來位大臣嫉妒眼熱的瞅著李國樓,到底李國樓寫了什麼治國安邦的策略?讓兩宮太后娘娘以及皇上,恭親王奕訢,如此看中他。李鴻章不拓拔他的三名兒子,反而把一名名不見經傳的族孫提拔上來,這是為何?一名新貴一鳴驚人,突然在朝堂之上冒出,他們這些深謀遠慮的朝廷重臣怎麼事前一點消息也沒耳聞。所有的謎團讓朝堂之上變得交頭接耳,群臣互相打聽起李國樓到底是哪路神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