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將府小妹

龍騰世紀 第六十二章 齊聚大行宮,嫁妝滿缽溢 文 / 白衣紅衫

    美人梳洗時,滿頭間珠翠。

    豈知兩片雲,戴卻數鄉稅。

    早晨,鳴嘯城城門口各色馬車和隊伍愈發的多起來。明日便是朝聖節,各國來朝使節大都齊聚到了鳴嘯城。這其中就包括了南部八小國的八位君上,凌國的太子、大將軍,離國的小郡王,匈奴可汗的大王子。加上玉國各城城主,還有諸多隨從及護衛等共計近五千多人。

    玉王宮以東的大行宮,雕欄玉砌、富麗堂皇。本是王族外建的養生之所,此時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繁忙的五日。各國使節、君上都被安頓在了這裡。因為人數眾多且繁雜,郭裕讓三個兒子一起負責本次朝聖事宜。郭淳耀身為太子儲君,理所當然的代蘣父王負責接待各位貴賓。而郭瀚霖與郭淳軒一同負責安保和內務。

    「久聞玉國地大物博,能工巧匠比比皆是這大行宮果然妙哉」離國小郡王年紀尚輕,對著各處景致都好奇的很,入了行宮更是讚歎不絕。

    「小郡王過獎了。」郭淳耀和煦的笑道。

    「是太子殿下謙虛了,趕明兒,我一定要好好請教請教這些大師們」

    「呵呵,小郡王好興致,本太子累了,恕不奉陪。」趙柯尚只覺無聊,冷著臉離開了廳中。隨著他的離開,幾位貴賓亦是紛紛借口回屋休息。

    郭淳耀雖然心中不悅,但依舊笑臉相送。

    內務府。郭瀚霖有些不安分的在堂中來回踱步。郭淳軒翻閱完賬本,起來問道:

    「三哥,你看著事兒?」

    「哎呀,這事兒你看著辦,我呆不住了,出去外面走走。」罷拂袖離開。

    郭淳軒看著郭瀚霖,不用猜也知道他是去大行宮。這麼好的拉攏機會,誰也不會錯過的。

    「王爺,您看又送來了六本賬本。睿親王怎麼就當起了甩手掌櫃呢」小德子看著自家主子有些憤憤不平。

    「你膽子越來越大了」郭淳軒不禁呵斥道。

    「王爺……」

    「隔牆有耳,以後話多注意些。」郭淳軒取過賬本。重新回到書案前翻閱核對起來。

    錦秋閣,李出塵坐在貴妃椅上正打著盹,門口便有宮人通報。

    「太后娘娘有旨,請李小姐過去話。」

    「臣女領命。」

    坐在太后娘娘特意派來的宮攆上,一路過來李出塵接受著許多異樣的目光卻絲毫不受影響,依舊保持著從容鎮定的澗態安坐其中。拐角處的孝兒本欲尋機接近李出塵,但一看時機卻並適合,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李出塵消失在眼前。

    崔嬤嬤引著李出塵進了中殿,看樣子太后是等了一會兒了。

    「給太后娘娘請安。千歲千歲千千歲。」著便俯身行禮。

    「起來起來,這腳不是還傷著嘛」太后著實憐惜。親自蹣跚著上前扶起李出塵道。

    「謝太后娘娘。」李出塵盈盈起身,攙扶著太后坐回炕上。

    「塵丫頭啊你這一年多是去哪了可把你給盼回來了」太后著貼心的拉著李出塵的手。

    「出塵讓太后娘娘擔心了,是出塵不好。」

    「哎喲,哀家可不是怪你,只是擔心你」

    「太后娘娘……」李出塵本對太后的印象極好,看著眼前眼眶微紅的老人家鼻頭一熱。

    「傻丫頭,不哭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著疼惜的將李出塵摟進了懷裡。

    「聽王上,清臣就這麼去了。可憐了你和小宛,以後怎麼辦啊……」太后想著,撫摸著李出塵的頭道。

    這話讓李出塵又想起了自己死去的爹爹,眼淚亦是沒能忍住,簌簌的再次落下。

    「都怪哀家了不該的,塵丫頭不哭啊。等你守孝期滿,就讓王上立刻把你和淳軒的事給辦了。唉……真是好事多磨啊。」

    李出塵聽著沒有接話,三年之後的事。又有誰能預知?而太后卻以為李出塵默認了,想著她初心未改,對於淳軒來是莫大的好事。雖然李家不如當年,但百蟲雖死而不僵。這丫頭回來的正是時候,只要稍加扶持,很快淳軒就能於太子和睿親王旗鼓相當。

    「塵丫頭,你這腿。可真給治好了?」接近正午,太后娘娘留了李出塵在殿中用膳。看著走動自如的李出塵不禁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

    「嗯,機緣巧合。出塵在山林間遇到了一位世外高人,在他的幫助下才把頑疾治好了。」李出塵乖巧的給太后娘娘夾了顆翡翠丸子在盤中,送到其面前。

    「這樣真是太好了」太后看著這准孫媳兒更是喜上眉梢。要是自己這把老骨頭活的長笀些,興許還能抱上小曾孫呢。

    正當太后樂呵的招呼李出塵用膳之時,崔嬤嬤躬身來到廳中道:「太后娘娘,王后娘娘來了。您見還是不見?」

    「讓她進來吧。」太后話時表情早陡然冷漠了下來。

    「兒臣給母后請安。」王后一襲紫紅色鳳服,艷麗的出現在太后和李出塵面前。

    「臣女給王后娘娘請安,王后娘娘千歲。」

    「喲,這是李清臣家的老七吧?失蹤這麼久,終於捨得回來?」王后的話語顯然有些針鋒相對的意味,李出塵記憶中並沒有和王后接觸過,也不知道她是為何這般為難自己,只得臻首沉默。

    「王后。」太后娘娘蹙眉,對著王后有些不滿。

    「母后可別生氣,兒臣只是聽了些關於這丫頭的傳聞,想找她來問問清楚而已。丫頭,你會介意吧?」王后雖是詢問,但眸色卻不友善。

    『臣女不敢。」著跪下回話。

    哼哼哼,這丫頭也不過如此嘛。王后低頭看著李出塵,有些洋洋得意。

    「起來吧,塵丫頭,你的腳還沒好。」太后著,讓崔嬤嬤扶起了李出塵。

    「是啊,這地上涼的很,你這腿兒可是撿回來的,得千萬保護好啊。」王后著毫不顧忌太后的臉色,抿嘴偷笑。

    「王后娘娘提醒的是。李姑娘,您可記著王上給你的特許,以後骯是好好愛惜您的腿兒,少行這些虛禮,這虛禮不過是給虛榮的人做做樣子罷了。」崔嬤嬤不卑不亢道。

    「恩,崔嬤嬤的極是。丫頭可要記住了。」太后看著精緻妝容下的那種臉一陣紅一陣鸀,心中的堵悶之氣一下子便化了。

    王后惡狠狠的看著崔嬤嬤卻礙於太后在場而不能上前教訓,沒幾句就憤憤離開。

    「李姑娘別在意王后娘娘的話,她啊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幹。」崔嬤嬤倒是心直口快。

    「謝謝嬤嬤。」李出塵莞爾一笑,心中甚是感激這老嬤嬤。

    斷紅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鸀。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君心何處?描此一輪玉。正當左秋嬌對月哀歎之際,左志雲帶著人馬到達。

    「爹爹你怎麼來了?」

    「當然是來看看我的寶貝女兒啊許久不見,你可清瘦了不少。是不是這太子殿下沒好好照顧你啊?」左志雲看著自家女兒甚是憐愛。

    「沒有啦,只是這幾日又要忙著試穿吉服,又要聽宮裡的嬤嬤講禮儀,有些累了。」左秋嬌著,眉宇間有著淡淡的幽怨。

    「唉,難為你了,這太子殿下就沒讓嬤嬤好好照顧你嘛?」

    「太子殿下為了朝聖節的事兒已經幾天都沒來我這了。」

    左志雲看著女兒提到郭淳耀便一籌莫展的樣子,心中不禁有些氣憤。他斥資萬兩黃金,加上源源不斷運往太子營中的糧草,那都是看在自己女兒要入住太子府的份兒才給的。若是他郭淳耀敢委屈了秋嬌,別怪他翻臉無情。

    「爹爹,您知道太子妃……」左秋嬌欲言又止,想起那小菊的丫頭來此示威心中就一陣苦澀。

    「你是右相的妹妹肅襲月吧,這丫頭也不是省油的燈。怎麼,她欺負你給你難堪了?」

    「那倒不是。只是爹爹,我不想做妾……」小菊的話縈繞在耳畔多日,讓原本愛情至上的左秋嬌再也無法接受嫁給太子只能為妾為小的地位。

    「誰要讓你做妾了我左志雲的女兒絕不比右相家的小姐差娥皇女英那也只是暫時而已。秋嬌,放寬心,為父自有妙計。」左志雲著臉上帶著詭異的笑。

    「來人,把東西都扛進來。」

    左志雲罷,家僕抬著數百抬沉甸甸的紅木箱子魚貫而入。

    一一打開費了十多個家僕耗時一刻的功夫。只見各個箱子裡珠光寶氣,金光燦燦。家僕呈上單子打開,其長度可從房中直至院子外門。這套嫁妝多達五百七十六項。如冠帽多達五十六頂,其中朝冠十八頂、其他冠二十四頂、帽二十四頂,而每頂冠帽上都鑲嵌了寶石。若是折合成銀兩,估計六千萬兩不在話下。

    在古代,嫁妝的多少直接決定一名女子日後在婆家的地位,嫁妝豐厚公婆自然會歡喜。反之,新媳婦在夫家的日子很難過,往往被家庭成員看不起。更何況,左秋嬌要嫁的是當今太子……為了女兒,左志雲不惜下了血本,比不過王家至少要多過太子妃當年的嫁妝。

    「爹爹,這……」左秋嬌被這陣仗亦是驚的目瞪口呆。

    「入了太子府,別低聲下氣的。有什麼事情一定要跟爹爹」左志雲再三叮囑。

    「嗯,謝謝爹爹。」(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