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文 / 醉臥風陵

    「這是何意?」世瑤疑惑問道。

    「到時候娘娘自然知道,稍往東一點就是宋莊,莊上百姓大多逃難去了,委屈娘娘在哪兒稍等一日。」

    世瑤點了點頭,「鑾駕行得慢,怎麼也得兩天才能進城,你也不必著急,我在哪兒等你三天。」

    童貫連連稱是,他也擔心是發生意料之外的事情,「娘娘要務必要一路南行,且不可冒險。這場仗打到最後拼的就是財力,縱使金人沿路劫掠,最終的花費也是不小,娘娘要等到他們打不起的那一天。」

    「好。」

    「娘娘請多珍重吧!」

    童貫走後,世瑤一直也沒想明白他到底要送什麼給她,等到第三天的時候大隊軍士押著十幾輛大車到了宋莊,直接就要見太后。

    「這是童指揮使命末將送過來的,請太后斟酌安排。」

    世瑤一看每輛車上都整整齊齊的碼著四個大箱子,而且上面還貼著封條,想必,這就是童貫這些年搜刮的錢財了。

    「他還有什麼交代?」

    「指揮使命末將等人今後就追隨著太后,不必再回京城。」

    這兵荒馬亂的時候童貫還敢派他們押送這麼大的一筆錢財,可見是深以為信的,而且,他們也的確是沒出任何紕漏,童貫看人的眼光倒是不錯。

    「好,諸位怎麼稱呼!」

    「末將苗傅,末將劉正彥,轄下五百軍士,請太后差遣。」

    「好!眾位請起。」

    「指揮使請娘娘火速南下。」

    世瑤未置可否,只是問道,「京城情況如何?」

    「太上皇御駕昨天下午就進了城,聖上見過了郭京之後深信不疑。任命郭京為武略大夫、光州刺史,並賜金帛數萬,讓他自主募兵。」

    世瑤有一種天要亡宋的感覺。「朝中大臣就沒有異議嗎?」

    「現在朝中唐恪、耿南仲主政,專注議和。對郭京神兵似覺得可有可無。有大臣主張用少數人先試一下,等效果明顯後再重用他,結果被聖上治了一個破壞軍心之罪。其他人,已經不敢說話了。」

    「議和?議和也得有資本,要是連城都守不住,拿什麼去跟金人和談?」

    「指揮使也是這麼說的,只是這朝廷已經是黑白顛倒了。聖上為了能跟金人順利議和。命令各地宋軍不得擅動!不過就算是這樣,單憑著開封堅固的城牆和火炮,也能守上一段時間,可是。換了郭京守城,後果就很難預料了。指揮使在太上皇跟前力諫,反而讓太上皇動了肝火,雖然沒有治罪,但是輕易也不得覲見了。」

    苗傅心中憤懣。也顧不得此刻是在跟太后說話,世瑤倒不計較這些,這個世界早就黑白顛倒了。

    「城內現在守軍有多少?」

    劉正彥說道,「加上剛剛回城的常捷軍大概七萬,然而。指揮使只管太上皇一人,今上也信不過常捷軍,所以,現在負責城防的還是原來的那些人,只不過,很快就要換上郭京了。」

    苗傅繼續說道,「郭京不用武將,只按生日時辰募兵,汴梁城裡好些個地痞流氓都加入他的六甲神兵,只等募到七千七百七十七人,便要與金人開戰。」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啊!」世瑤無奈武說道。

    「只恨在杭州的時候,沒有誅那狗賊!」

    世瑤此刻真覺得可能就是天意如此,死在童貫手裡的人不計其數,好的壞的,善的惡的,無辜的有罪的,不管什麼樣,他殺人可從來沒有手軟過。偏偏一個道士,在他眼皮子底下擺佈了趙佶,他卻只有乾著急的份兒,可不是天要亡宋嘛!

    「聖上跟太上皇一向如此,娘娘莫要氣壞了身子。」紅玉附在世瑤耳邊低聲的說著,「咱們還是聽童都知的勸,趕緊南下吧!」

    這兵荒馬亂的年頭,帶著幾十萬的金銀山路,就是有苗傅、劉正彥也不夠安全,世瑤得等到援軍到來,「咱們先進山。」

    岳飛聽著暗自點頭,之前他們只有五個人,只要小心謹慎,倒是可保平安,但是加上苗傅、劉正彥這些人,那就太引人注意了,到時候恐怕是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了。

    「末將先送娘娘進山,然後到京城附近打探消息。」

    世瑤不能躲到山裡做睜眼瞎子,自然沒有不同意的,然岳飛走後,劉正彥卻說道,「娘娘,岳飛他……」

    世瑤明白他的顧慮,但是用人不疑,若是連出生入死的人都不可信,還談什麼匡扶宋室。

    「劉將軍放心,岳飛為人處事絕無差錯。」

    「末將也是為了以防萬一。」劉正彥畢竟不熟悉岳飛,他倒也是為了太后著想,「娘娘先帶著幾位姑娘換一處躲避,末將留在這裡等岳飛,他若是獨自回來,末將就帶他去見娘娘,若是……」

    世瑤搖了搖頭,「我知道你是好意,但是你跟岳飛接觸多了就會知道,此人赤膽忠心,就算被金人擒住也不會出賣我們。」

    劉正彥心中頗不以為然,但是他是新來,也不好深勸,只是他每日也都出哨探,岳飛若有異舉他必能率先發現。

    世瑤感激他的用心,雖覺得沒有必要卻也不曾阻攔,信任這種東西,需要時間來建立。

    過了七八天的功夫,岳飛終於回來了。

    「金人已經圍了汴梁。」

    意料之中的事情,自然無驚無喜,世瑤只是歎了口氣,「又是百姓受苦了。」

    「朝廷一心議和,並不積極防禦,此一番,怕是凶多吉少了。」岳飛說道。

    世瑤卻冷笑說道,「上次圍城若不是李綱一力主站,各路援軍又來的及時,只怕那時候就凶多吉少了。」

    「這一次可能真的沒人能來救援了。」

    「皇帝又下旨了?」

    「聖上嚴令各路宋軍不得妄動,否則以謀反論處。康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名義發佈命令,將河北兵力全部集中於大名,說是蓄勢待發,一舉擊潰金軍,但是末將看來,康王未必有意救援汴梁。」

    「聖上也不需要誰來救他,他只等著金人接受議和就夠了。」

    「娘娘有何打算?」

    「靜觀其變吧!」

    雖然形勢不容樂觀,但是她心裡還是有所期待,總不至於全國二十三路的指揮使,沒有一路人馬來救國都。

    「可是,天氣漸寒,這山裡已經住不得了。」

    「城中百姓深受煎熬,尚且能夠忍耐,我在這裡平安無慮,又有什麼不能忍的。你只管去打探,有要事再來回報。」

    岳飛再來回報的時候,金人已經進城了。郭京率他的六甲神兵自宣化門出,命令城牆上的守兵全部撤離,不得偷看他作法。結果,六甲神兵不堪一擊,不斷敗退,郭京帶領餘眾南逃。就在此時,由於城牆上已無守兵,金人登上城牆,汴京頃刻陷落。

    聽到這樣的消息,眾人皆沉默不語,雖然大家都知道汴京陷落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就因為一個跳樑小丑,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汴梁百姓三十萬人,要求與金人巷戰,但是,不知皇帝出於何種考慮,不准軍民妄動。」

    「皇帝的想法早就不是常人能夠理解的了,也不必管他,只看金人下一步如何行動吧!」

    岳飛說道,「聖上已經入金營納了降表,還派禁軍朝臣一起搜刮了全城,鄭太后的娘家也遭了難,就連寺廟道觀都沒有放過。金兵不但搜去大量金銀財寶,還將珍貴的古玩器皿、皇室藏書也一搶而空,就連天子儀仗,也被他們搜走了。」

    都到這個時候,世瑤不會去在意他們搶走了多少東西,她卻想起了大相國寺的方丈禪師,方丈曾經請她保護闔寺僧眾的,可是她卻躲在深山裡不敢出頭,實在是有負所托。

    「金人現在還想要什麼?」世瑤問道。

    皇帝也投降了,城裡能搜刮的東西也搜的差不多了,金人卻還不肯撤兵,顯然是另有圖謀的,那他們圖什麼呢!

    「恐怕就連金人自己都沒想清楚還要什麼吧!」岳飛恨恨地說道,「金人提出割讓河東、河北,聖上都答應了,他們大概是想要跟多的土地吧!」

    如今的大宋朝徹底是金人砧板上的肉,還不是想怎麼宰割就怎麼宰割,「在看幾日,看看金人還有什麼要求。」

    「是。」

    沒過幾日,金人廢黜太上皇為昏德公,廢皇帝為重昏侯,世瑤聽了似笑非笑,「倒也對得起他們二人,只是金人還不退去,卻是苦了汴京百姓了。」

    岳飛言道,「城中受困多日,缺食少糧,金人燒殺劫掠,無惡不作,百姓實在是苦不堪言。」

    世瑤低聲歎道,「現在也只能等待金人退去再作打算,然他們即是燒殺不斷,很快就要有疫病,當務之急是運些藥材進城。」

    「此時我去安排。」

    世瑤點了點頭,「還有何事?」

    「金人立了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這是詔書。」

    「太宰張邦昌,天毓疏通,神姿睿哲,處位著忠良之譽,居家聞孝友之名,實天命之有歸,乃人情之所傒,擇其賢者,非子而誰?是用冊命爾為皇帝,國號大楚,都於金陵。自黃河以外,除西夏封圻,疆場仍舊。世輔王室,永作藩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