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正文 第一百章 圍城(十一) 文 / 醉臥風陵

    皇后步履匆忙的出來,見到世瑤就要行禮,世瑤忙拉住,微微搖了搖頭。

    一個皇后一個太后,不好站在宮門口說話,朱氏命人在附近找個清靜地方,引著世瑤一邊走一邊說道,「娘娘特意來見臣妾,必是已經有了對策了吧!」

    「這群情激奮的時候,怕是誰都沒有辦法了,為今之計,只能請朱將軍勸勸聖上,暫時先復了李綱和種師道的職務。」

    「哎!」朱皇后重重的歎了口氣,「娘娘有所不知,聖上對李、種兩位相公是恨之入骨,恐怕……」

    「別人去勸定是不妥的,現在也只有朱將軍說的話聖上還能聽進幾分了。」

    「娘娘!」朱氏的臉上似有難色,她附在世瑤耳邊小聲的說道,「聖上如今是越發的多疑,雖然暫時看是信得過妾身的哥哥們,但是,誰也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畢竟臣妾身邊還有太子,朱家現在可是一句話也不敢多說。」

    「正因為你身邊還有太子,所以聖上才信得過朱家,在事情變的更糟之前勸住聖上,也是你朱家大功一件。不僅是朝中的群臣,就是全城的百姓,都是會感激你們的。」

    朱氏現在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能平平安安過了這一關,讓她吃齋念佛都行。

    世瑤明白她的顧慮,便說道,「聖上的皇位正是不穩的時候,若是連李綱這些都失去了,那聖上還能依靠的人,還有誰呢,不考慮別的,總的考慮太子,只有聖上安安穩穩的,太子才有將來。」

    朱氏猛然驚醒。皇帝這樣任意妄為,最可能連累的就是太子,所以不管付出什麼代價。她也不能讓他像太上皇那樣,等到民心喪盡那天。還有誰能保著他們母子。

    「多謝那你提醒,臣妾這就去通知哥哥。」

    「你如此深明大義,群臣會銘記於心的。」

    朱氏無奈苦笑,「臣妾能做的事情不多是杯水車薪,聖上若是能夠一意抗金,這天下才算是有點希望。」

    現在大宋朝兩代皇帝都是指望不上的,反而希望都在百姓身上。只是世瑤不想讓朱氏在多擔驚受怕了,這位皇后為人還是很不錯的。

    朱氏當著皇后的面兒把要說的話讓一個太監轉達了,還特意囑咐了要小心朱慎妃的人,她看著有些不好意思。「讓娘娘見笑了。」

    宮裡的事兒還有什麼是世瑤沒見過的,並不會放在心上,反而皇后處境不妙,免不了要提她擔憂。她拍了拍皇后的手臂,「守著太子。便是你這一輩子的根本了。」

    「太后金玉良言,臣妾謹記。」

    世瑤笑了笑,這宮裡的女人不容易,哪一朝哪一代莫不是如此,朱氏這樣的為人。到真是有點可惜了。

    「太后,外面兵荒馬亂的,還是搬回宮裡來吧,臣妾每日給太上皇請安,時常看見太上皇對著太后的畫像發呆,只要太后肯回來,延福宮……」

    世瑤搖了搖頭,趙桓登基未穩就能對付李綱、種師道,等他稍微穩定一些就一定會騰出手來對付太上皇,而她如果不在宮裡,或許還有轉圜的空間,若是在宮裡,那就等著趙桓揮動屠刀好了。

    「你的好意我就謝過了,只是宮裡還有宣和太后,兩宮碰在一處難免是非,現下還是省些煩惱的好。」

    朱氏並沒有想過太上皇還會有危險,只以為太后是真的忌憚宣和太后,然而,劉太后現住在大內並不跟太上皇一處,想來,兩宮碰上的機會也不多。

    「娘娘,劉太后現在住在欽聖皇后的隆佑宮,輕易跟娘娘也碰不上,現下上皇一人獨居延福宮,臣妾看著心裡都不是個滋味。娘娘何不?」

    提起趙佶世瑤心裡就難免抑鬱,雖然分開了這麼多年,倒到底是從小到大情分,不可能完全無動於衷。

    「好了,這事情以後再說吧,我先回去,省的聖上知道了再生出事端。」

    「娘娘!」

    「李、種兩位相公事情只要朱家盡了力,朝臣們一定會心懷感激的。」

    世瑤說罷離宮,等回到瑤華宮的時候心裡還想著朱氏說的話,趙佶的情況必然是不太好,否則,朱氏那性格是絕不會多嘴的。

    「娘娘,李相公和種將軍復職了。」紅玉激動的跑進來說道。

    「這麼快!」

    「可不是!宮門的太監還被聖上杖斃了幾個,說是阻塞言論,離間君臣。聖上還褒獎了朱將軍,多虧他及時將太學生的要求上達天聽,否則,聖上還不知要被蒙蔽到什麼時候。」

    這些太監可真夠冤枉的了,陳東聲勢之大連後宮的朱皇后都聽說了,而堂堂的皇帝居然還被蒙在鼓裡,果真如此,該殺的也不是幾個太監。

    「不管真假,好歹大家都算有個台階下,這一關先過了,以後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娘娘還不知道,聖上現在是真不得人心,聖諭宣佈了恢復種將軍職務,百姓都要親眼看到種將軍才肯離去。後來果然是種將軍出面,才算把局面安撫住。」

    「只怕聖上以後更要想盡辦法陷害老將軍。」

    紅玉心中也是一驚,換了她是皇帝也受不了這個,「娘娘,這可怎麼辦?」

    「別慌,容我想想。」

    經過這件事,皇帝一定不敢明著對付種師道,暗中下手的話,他會怎麼做呢?

    種師道身處沖家軍大營,搞刺殺無異於癡人說夢,皇帝不至於那麼蠢,即便是真的蠢哭了也不要緊,種師道必然能夠安然無恙,怕的就是暗箭難防。

    「元一師太在宮裡嗎?」

    「連著幾天師太都在幫忙救治傷患,奴婢得過去看看才知道。」

    世瑤心急如焚,忙說道,「我跟你一起去。」

    她今天來的到是瞧,師太剛從外面回來,她看起來十分憔悴,顯然是累得不輕。

    「你怎麼來了?」如今她們是師徒關係,彼此說話倒也隨意。

    「有一件犯難的事情,想要請教師傅。」

    元一很驚訝,她這個徒弟不說是足智多謀吧,但是遇事兒也是個有主意的,竟然慌慌張張的求到她頭上,可是讓人費解。

    世瑤委婉的把皇帝準備對種師道不利的話透給她,小心的問道,「這種情況師太可有什麼辦法?」

    元一雖然不接觸政事,但是聯繫當下也不能猜到世瑤的意圖,她心中暗暗揣摩著,宮裡若是下毒,會用什麼樣的毒藥。

    「要是想要不動聲色,必然得是慢性的毒藥,宮裡……」元一警覺失言,忙說道,「這天下慢性毒藥何其之多,想要一一化解也不太可能。」

    世瑤才不在乎元一是不是失言,能救得了種師道要緊,「師太,我說的這位將軍身負著國家的安危,還請師太勉為其難,想辦法救他一命。」

    救人的事情,元一向來都是義不容辭,更何況,是身繫著國家安危的人,「我這裡有三枚護心丹,你先拿去,發現異常的時候先服下,至少可以緩出一點時間來。」

    「多謝師太。」

    世瑤千恩萬謝的去了,叫紅玉立刻送到種家軍答應,種師道雖然有些意外,但還是瘦了下來,如此,形勢顯得更加逼人。

    李綱雖然復職了,但是他也沒有辦法阻止皇帝議和的決心,隨著金銀物件源源不斷的運往金營,議和也算是初見成果。後面難辦的事情,就是割讓太原、河間和中山三重鎮。

    「太原乃是軍事要地,絕不能割讓給金人啊!」李綱痛心疾首的說道。

    「李相公,不割讓太原金人就不肯退兵,這個責任你擔得起嗎?」李邦彥冷笑著說道。

    李邦彥本是蔡京舊部,蔡京被新帝所不喜,一再遭到貶斥,但是,李邦彥卻幾乎沒收到影響,反而有步步高陞的意思,說到底,憑的就是議和兩個字。

    不得不說,這個人腦力或者是僅次於蔡攸的,他當年能看得出來蔡京需要什麼,現在也一眼就能看出來皇帝想要什麼,只可惜,他的才智沒有半點用在當用的地方。

    「聖上,如今城裡有種老將軍,城外有二十萬勤王之師,只要聖上一聲令下,瞬間就可打破金軍。」

    趙桓的臉色冷了幾分,大破金軍,只怕是要大破禁軍吧!

    「上次夜襲,李相公也是這樣信誓旦旦,可是結果呢,損兵折將!」李邦彥譏誚的說道,「金人現在就在眼前,京城萬一有點事閃失,李相公拿什麼來抵償。」

    「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

    「真要有事,要你人頭何用!」

    李綱是個直人,不善於口角之爭,事實上他就算是有張儀蘇秦的口才,也挽回不了皇帝要議和的決心。

    趙桓當廷下旨,割讓三鎮,並要求三鎮百姓歸附金國,不得抵抗。

    消息傳出,舉國嘩然,三鎮百姓寧死不降,在宣撫知兵王稟和太原知府張孝純的率領下,全城十六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男子皆編入守城之列,戰況慘絕人寰。

    對比太原的慘烈,汴京見見回復到了常態,文恬武嬉,歌舞昇平。

    北宋下級軍官和普通百姓的抗金鬥爭,揭開了新的一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