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正文 第六十三章 議和(中) 文 / 醉臥風陵

    怎麼辦?世瑤還真不知道,廢掉皇帝?扯旗造反?顯然這些都是不可能,她能做的,最多就是學學光獻皇后。

    光獻皇后曹氏傲立後宮數十年,也不是個沒手段的人。但是面對神宗皇帝變法,她也就剩下一招,那就是哭。她哭的倒也頗為講究,主要是她選的地點非同一般,她從來不把眼淚留在後宮,她要哭也是去太廟。

    曹氏每每一邊哭仁宗皇帝,一邊替神宗皇帝謝罪,皇帝擅變祖宗法度,都是她教導無方,這樣的壓力,神宗皇帝作為繼子的兒子還真是有些受不了。可是,作為丈夫的趙佶,就沒那麼大的壓力了,這點世瑤也很明白,所以,哭之前她還得好好衡量衡量。

    從勢如破竹到節節失利,有時候只需要一個小小的觸點,而世瑤聽到議和的消息也完全沒有意外,基本上符合他們君臣的做派。

    「娘娘真的要去見聖上嗎?」朱衣猶疑的問道。

    世瑤對於前路也並不看好,但是有些事情她還不能不做,誰讓她是大宋皇后,誰讓她一手把趙佶推上皇位。

    「不去見他還能怎麼辦,我總不能眼看著他自毀長城。」

    「可是娘娘,那些反對議和的大臣都被聖上申飭了,蔡京一黨現在正在想盡辦法栽贓陷害,忠臣良將都是岌岌可危。娘娘跟聖上素有心結,只怕去了也是無濟於事啊。」

    「試一試吧,總不能眼看著皇帝越做越錯。」世瑤的語氣的很是無奈,顯然,她並沒有抱著太大的希望,盡人事聽天命一向都不是她的作風,只是現在。也只能如此了。

    「娘娘,奴婢有一個請求。」

    朱衣突然跪下了,世瑤十分驚訝,「這是做什麼,起來說話。」

    「娘娘不答應奴婢就不起來。」

    「你這丫頭,有話快說。我這馬上就要進宮了。」

    朱衣深吸了一口氣,「請娘娘凡事多為公子考慮。」

    世瑤眼角有些濕潤,朱衣是看出來她此去是凶多吉少,事實上,她也的確是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了。這並不是說她已經忘了自己還有一個可憐無辜的兒子,只是覆巢之下無完卵。她先得先想辦法保住這個巢。

    「娘娘!」朱衣含淚道,「太子還在杭州等著娘娘呢!」

    「好,我答應你。」世瑤流淚說道,「快起來吧!」

    「請娘娘務必小心行事。」

    朱衣那個意思無非就是能勸就勸勸,實在勸不了就由著皇帝去吧。她們早早把退路想好,將來守著公子過日子也是不錯的。

    世瑤點點算是應了,一行人的心情都是十分沉重。她們對皇帝是滿腹怨言,殊不知,皇帝的怨氣可比誰都大。

    「你既然負氣離宮,又何必再管朕的事情。」

    皇帝的眼睛不似從前清亮,顯出幾分酒色過度的徵兆,世瑤此刻也說不上自己是生氣還是失望,總之,她是真心不太想看見趙佶。她也希望把什麼都放下一走了之,但是,她總還顧念著自己那一份責任,身為大宋皇后的責任。

    「若是聖上一人之事,臣妾自然不會過問,可是議和之舉關乎江山社稷,臣妾不敢不勸。」

    「不敢!」趙佶冷冷笑了笑,「你有什麼不敢,你身為皇后卻常住道觀,讓朕一國之君顏面掃地。你到底還有什麼不敢的。」

    這也不怪趙佶耿耿於懷,世瑤也承認她多年不回宮的確有悖禮法,而趙佶一直都沒有廢她,說起來也算有情有義,但是,一碼歸一碼,這跟議和不相干。

    「臣妾行為失當聖上可以隨意處罰,但是金人狼子野心必須予以痛擊。」

    「說不該戰的是你,說不該和的也是你,你到底想讓朕怎麼樣?」

    世瑤氣結,她差點就衝口而出,要戰的是你,要和的也是你,一國之君反覆無常,你到底想要怎樣!

    可是,她今日前來不是跟皇帝賭氣的,她得讓皇帝明白議和就是將國家陷於絕境。她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聖上,金人的野心不會滿足於遼的那一點歲幣,他們佔據燕雲也只是一個初步的試探,只有堅決的回擊,才能徹底消滅他們的野心。韓世忠雖然一時失利,但是實力尚在,種師道對金軍十分熟悉,調其北上聯合韓世忠,攻克金軍只是時間問題。」

    世瑤不提種師道皇帝還不算生氣,提到種師道他簡直怒不可遏,「種師道陽奉陰違,抗命不遵,若不是因為他貽誤戰機,金人何至於佔據燕雲,朕若不是看他老邁,必定……」

    這個罪名實在是太大了,種師道可扛不起,世瑤忙說道,「聖上,金人佔據燕州乃是趁了方臘之亂,十數萬大軍南征方臘才讓金人有機可乘,種將軍尾隨遼軍無暇他顧,這些朝廷都是知道的呀!」

    世瑤所言沒有半句虛詞,趙佶也很明白他不過是遷怒而已,但是,他已經不習慣有人當面頂撞了,就算是皇后也一樣不行,「朝廷的事情你能知道多少,朕不過是隱忍不發就是了。」

    「聖上,種將軍忠心耿耿……」

    「夠了,朕不想再聽這些,議和也是為了國家安定,你就不必在多言了。」

    世瑤覺得被氣得頭昏眼花的,皇帝怎麼就在這件事情如此的一意孤行,「聖上若真的希望國家安定,就得打服金人,讓他們再也沒有膽量南下,那才是最根本的辦法。」

    趙佶的心裡何嘗不想打,他也不願意這般窩囊,可是,實力不濟他又能怎麼樣,若能花錢買個安定,怎麼說也是值得的,「澶淵之盟換來上百年的安定祥和,難道不是於國有利?」

    「聖上可是覺得把給遼的歲幣轉給金人,他們就會像遼一樣不再進犯?」

    「自當如此。」趙佶想都沒想說道。

    不考慮其他因素,白銀十萬,絹二十萬,對比一場小規模的戰爭也要上百萬的軍費,的確不是不可以接受。但是,情況不同,結局也必然會不同,世瑤從來都不認為澶淵之盟之後的和平是錢買來的。

    「聖上,澶淵之盟可是在我宋軍大勝的情況下訂立的,契丹心存畏懼才百年不敢犯邊,金人現在正是食髓知味,他們怎麼絕不可能輕易滿足?」

    趙佶無言以對,其實他也並不是那麼確信女真人拿了錢之後就一定會退兵,但是,他希望事情會如此發展。

    「金人背棄前言,也多因種師道作戰不利,但是此番得了好處,他們也該滿足了。」

    又是種師道,看來這個黑鍋他是背定了,然而世瑤現在也顧不上他,她追問道,「誰敢保證?」

    世瑤咄咄逼人,這讓趙佶很是生氣,「朝廷上的事情,你無需過問。」

    世瑤忍不住冷笑,「海上盟約墨跡未乾,金人就敢佔據燕雲,聖上憑什麼相信他們會信守承諾!」

    趙佶並不相信金人一定會信守承諾,但是他沒有更好的辦法化解眼前的危機,或許,在他更深層的意識當中,他並不相信宋軍能徹底戰勝。

    趙家先祖也是馬上得的天下,卻不知怎麼就生出這許多一味求和的子孫,然而,世瑤現在見到還不是最令她氣憤的那一個。

    「聖上,即便金軍今日退出燕雲,明日他們卻更有可能南下汴梁。到那時生靈塗炭,將悔之晚矣!」

    「娘娘未免太過危言聳聽了。」一個嬌俏的聲音突然插了進來。

    如今這宮裡早不似從前,就是玉牒上有名字的她也認不出來,那些上不了玉牒,據說數不勝數。世瑤頭都沒有回,她也不想知道來的是誰,「本宮說話,何人擅自插嘴?」

    那女子倒還鎮定,穩穩當當的給帝后二人行了禮,「臣妾孫氏,參見皇后娘娘。」

    貴妃孫氏,世瑤對這封號再熟悉不過了,「起來吧。」她淡淡說道。

    「臣妾適才言語冒失,還請娘娘恕罪,只是臣妾一心關心聖上,忍不住才冒犯了娘娘。」

    孫氏在世瑤的心裡跟其他嬪妃還是不太一樣的,她是在他們夫妻還沒有徹底決裂時出現在皇帝身邊的女人,她多多少少會對她有點影響,但是現在她沒那份功夫與她糾纏。

    世瑤淡淡說了句,「恕你無罪,退下吧。」

    「謝娘娘,臣妾尚有一言,想要當面進諫。」

    世瑤轉過頭,冷冷的看著她,那孫氏卻是一無所懼,看著世瑤說道,「娘娘離宮數載,聖上雖然不常相見,心中卻時時掛念,妾身敢問娘娘一句,娘娘可曾同樣惦記聖上?聖上因為燕州戰事,殫精竭慮幾乎夜不能寐,兩國議和本該皆大歡喜,娘娘為何又來指責聖上?」

    孫氏說著說著都快要哭了,好一副情深意重的嘴臉,若不是情況危急,世瑤也想跟她討論討論,可是現在,她只是淡淡笑了笑,「你說完了?」

    皇后難斗孫氏心裡早有準備,但是她如此挑釁她都沒有半點回應,這可是有些出乎意料了。但是孫氏也不是一般人,她馬上說道,「臣妾關心則亂,言行無狀,還請娘娘降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