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正文 第六十二章 議和(上) 文 / 醉臥風陵

    朱氏其實並算多麼不瞭解她的丈夫,但是一些明顯反常的舉動還是不難察覺出來的,至少,他絕不會無緣無故的去關心皇后。

    「皇后娘娘還是老樣子,只是比從前略清減了些,聽說殿下勤於詩書,很是替殿下高興。」

    朱氏這話說的真真假假的,趙桓也只是撿著自己需要的來聽,他忙問道,「娘娘可是身體不適,因何清減?」

    朱氏的驚詫已經無法掩飾了,她如果沒記錯的話這位王爺可是從來都不在乎皇后死活的。

    趙桓也發覺自己有些過於心急了,他低頭咳嗽了兩聲,「從前孤與娘娘有些誤會,如今誤會澄清孤心裡覺得很是愧對皇后,多虧你一直在娘娘跟前盡孝,否則,孤就更是無顏面對娘娘了。」

    朱氏猜不透趙桓到底想要做什麼,她只是順著他的意思說道,「替夫君盡孝本就是妾身應該做的事情,妾身倒覺得娘娘大度,不會跟殿下計較。」

    趙桓大喜,「果真如此就太好了,孤明日就去瑤華宮請罪。」

    趙桓是不是去請罪朱氏不想深究,他要做什麼都是他身為皇子的自由,朱氏抱了孩子回自己寢殿,也不理會趙桓瞠目結舌。

    世瑤見到趙桓其實是有些意外的,就算是為了太子之位他也應該把功夫下到李師師身上,到瑤華宮來浪費精神,可不像是趙桓的作風。而她的態度越是敷衍,趙桓就越是認真,到最後,弄得竟好像是親生的母子相隔多年似的!

    他究竟鬧得哪一出實在是令人費解。

    「祁王莫不是中了邪了?」趙桓走後世瑤淡淡的說道。

    「中邪倒是不至於,想必是有人在背後支了招吧?」朱衣一臉玩味的笑道。

    世瑤能猜到是蔡攸,卻實在是懶理這一團亂麻。「國家內憂外患迫在眉睫,他們就不能把心思往別的地方放放!」

    「娘娘何必生氣,朝廷裡事情不是一向如此!」朱衣不以為然的勸道,「奴婢前幾天倒是聽說了些有趣兒的事呢?」

    「什麼事?」世瑤雖然問了,但是明顯興致不高。

    「奴婢聽說聚集在梁山上的那伙亂軍想要被招安。娘娘猜猜他們走了誰的路子?」

    「李師師?」世瑤佯問道。

    朱衣嘟著嘴說道。「娘娘最沒意思了,一猜就中。」

    「這有什麼難猜的,能在皇帝跟前兒說上話的,他們又能接觸到的,可不就是一個李師師了!」世瑤說完卻低聲道,「李師師也算做了一回好事。」

    「娘娘成日擔心金人來犯,果真這樣的話,宋江那夥人也算有點用處。」

    世瑤卻搖頭說道,「聖上不會真的用那幫人的,只是現在還不是除之後快的時機。不過。少了他們作亂,官軍的壓力也小些。所以也不算是壞事。」

    「李家娘子的名聲如今可算是舉國盡知了。」念君笑道。

    「知就知吧,反正早晚也是要知道的。」世瑤抬頭問道,「查到蔡攸在哪裡落腳了嗎?」

    念君點了點頭,「目前算是知道了,不過,他也是一副隨時就走的模樣。」

    「人都想給自己找好退路,但是卻不見得都能如願。你叫人盯住了他。這個人早晚有用。」

    「是。」如果不是皇后有嚴令,念君早就悄悄地除掉蔡攸了,不過,即便是她深恨蔡攸,也承認他長了一顆聰明的腦袋,說不定將來,這個腦袋還有用處。「奴婢開始還以為他出京之後就會四處活動,沒想到他倒是真的遊山玩水去了,這位蔡相倒是心寬的很。」

    「也未必就是心寬。也許只是感到了回天乏術而已。」

    朱衣卻搖頭說道,「奴婢倒是覺得蔡相不像是那種能輕易放棄的人。」

    「盯緊他!」世瑤也覺得蔡攸一定另有打算,看不透的時候她也只能讓念君把人盯住。

    念君知道蔡攸的重要,她自不敢有片刻的鬆懈,當然,京中的事情她也一樣不敢鬆懈,「這幾日李邦彥可是頻繁的出入蔡府,顯見得是有所圖謀。」

    蔡京能圖什麼京城裡的三歲孩子都知道,世瑤跟他半輩子的交道還能不瞭解?她對李邦彥還是張邦昌做宰相沒有任何意見,在她看來這二人就是一丘之貉,不過,以後的事情卻證明了,她看人也有走眼的時候。

    「不必管它,只盯住蔡府是不是有金人往來。」

    「娘娘是說蔡家有可能跟金人勾結?」念君驚道!

    如今兩國正開戰,這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禍,但是,世瑤相信蔡京能做出來,區別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

    「你也不必驚慌,事情未必就到哪一步,你只管派人盯著,不要打草驚蛇。」

    「若叫奴婢抓住他們勾結金人的罪證,必叫他們永世不得翻身。」

    想要打垮蔡京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世瑤現在必須全力去對付他,失去蔡攸的蔡家就像是沒了方向的龐然巨獸,很難說他到底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來!

    「以蔡京的貪婪,就沒有他做不出來的事兒,你只要有點耐心,不難有所收穫。」

    三天後,經過蔡京的力薦,李邦彥果然順利左遷。世瑤聽說之後,默默地搖了搖頭。

    「娘娘也不必為此心煩,聖上不管任命誰,總逃不過蔡京一黨,是李邦彥、劉邦彥還是張邦彥又有什麼關係。」朱衣勸道。

    「雖然都是蔡氏一黨,但是李邦彥這個人恐怕是無恥之最了。」

    朱衣卻說道,「奴婢到覺得他們都差不多,不管他們個人有什麼想法,最後都得聽蔡京的,結果還是一樣。」

    世瑤深感驚訝,這丫頭可是快成精了,「倒是你看的透徹。」

    「娘娘之前不是說過,如果不是蔡氏一黨,那就剩下張邦昌了,張邦昌怕是還不如李邦彥?」

    世瑤啞然失笑,「朝廷如今是正經無人可用了!卻是我庸人自擾。」

    「你娘娘關心則亂!」

    「我倒是不想亂,可是朝廷早早晚晚都要亂起來,我就是想要獨善其身,那也是不可能的。」

    世瑤話音未落,魏紫就跑了進來,「娘娘,紅玉回來了。」

    世瑤猛的站起身來,對魏紫吩咐道,「帶她到內室。」

    紅玉是日夜兼程趕回來的,累得幾乎上氣不接下氣,世瑤也顧不得讓她休息,急忙問道,「你可見到韓世忠了?」

    紅玉點了點頭,「見著了,韓將軍也看過了娘娘的信。」

    「他怎麼說?」

    「韓將軍說只要朝廷沒有變故,他就是戰到一兵一卒也絕不後退。」

    「這不是廢話嗎!」世瑤怒道,「就是因為朝廷一定會有變故我才寫信給他的,他怎麼竟然全不明白!」

    「娘娘,奴婢覺得韓將軍不像是不明白的樣子。」紅玉猶豫著說道,「韓將軍一直跟奴婢說大軍是如何受朝廷的掣肘,如果朝廷沒有久戰之意,他就是想要硬撐也是撐不住的。」

    韓世忠遠在邊關卻已經感覺到了朝廷的搖擺不定,這場仗顯然是凶多吉少,世瑤無力的說道,「他很快就會知道,如果燕雲之戰他撐不住,這個國家也會一樣撐不住的。」

    「娘娘,要不奴婢再去一次,跟他陳明厲害?」紅玉覺得韓世忠不是不顧大局的人,他能夠為了國家做出正確的決定。

    「沒用的。」世瑤黯然說道,「韓世忠剛剛受到重用,在朝廷沒有根基,打仗不是憑一腔血氣,他有他自己的考量。」

    紅玉想起韓世忠之前說過的話,心中頗有幾分感慨,「韓將軍倒是跟我說了幾句,只要大軍不受挫折,聖上的心意就不會改變,他能做的,也只有拚死一戰而已。」

    世瑤冷冷笑了笑,大宋朝廷反覆無常的弱點看來已經是擺在明兒面上了,就連剛剛進入中樞的邊將都能看的明白,那麼,想要瞞住金人的耳目也就無異於癡人說夢。而韓世忠的想法很好,世瑤也曾經的確有過這種期盼,但是,她更早的清醒了過來,韓世忠就不知道了。

    「你覺得他能做到嗎?」

    紅玉出生武將之家,兵書多少也看過幾頁,「金人眼下算是銳不可當,韓世忠若是能聽娘娘的話避其鋒芒、設計周旋、或許還能緩緩圖之,急功冒進就算是能夠一時勝利,恐怕也不能長久。」

    世瑤歎了口氣,搖了搖說道,「兩軍交戰,哪有什麼勢如破竹,兵鋒過處,總有失利的時候。他若是存了百戰不殆的念頭,不能做到通觀全局,那反而更容易招致失敗。」

    其實梁紅玉也感覺出來了,韓世忠有些焦躁,她有些為他可惜,假以時日,她相信韓世忠會是一個了不起的將帥。

    「娘娘,就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皇后若有辦法,就不會坐在瑤華宮乾著急了,「根源還在朝廷上面,我寄希望於韓世忠,確有些強人所難了。他不是種師道,也不是姚古,他沒辦法在朝廷的壓力下堅持自己的看法,即使他明知道什麼是對的。其實,就算是種師道、姚古又能如何,他們做了他們認為對的事情,可是朝廷卻不那樣看,種師道現在已經回了西北,姚古很快也要到京,金宋之戰,他們都已經沒辦法為國效力了。」

    明知道前面是死路卻繞不過去,這種情況簡直是讓人絕望,紅玉急道,「娘娘,那咱們該怎麼辦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