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方臘(上) 文 / 醉臥風陵

    戰爭進行了三年,基本上是大局已定,滅遼不過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以後才是對大宋王朝真正的考驗。此即,世瑤對於戰場上的情況基本上沒有什麼興趣,她只是淡淡的問道,「什麼消息?」

    忠厚很清楚皇后在想什麼,但是有些情況還不能不報,「姚、種兩位將軍已經逼近上京,金人已經直達中京。」

    世瑤對這樣的消息真的已經麻木了,她都能想像得到宮裡是怎樣的一派歌舞昇平,「知道了。」

    「娘娘,大事不好了!」念君跌跌撞撞的衝了進來。

    世瑤的心猛的一緊,她不知道除了戰事還有什麼能不好!「怎麼了?」

    「青溪一個叫方臘的人反了!」

    世瑤覺得頭腦一陣眩暈,一個金人還不夠,老天爺有派了個方臘出來,難道,真是天亡大宋!

    「因為朱勉?」

    雲纖點了點頭,更詳細的情況她也不知道,但是,東南一帶的事情就一定跟朱勉有關,或者還有一個蔡京。

    「蔡京、朱勉給聖上搜羅花石綱,整個東南民不聊生,方臘以摩尼教為掩護,來勢洶洶。」

    世瑤覺得渾身的血都快要涼了,她黯然說道,「著人仔細打探。」

    「是,娘娘。」

    念君去後,忠厚見皇后臉色慘白慘白的,於是便小心勸道,「娘娘,方臘之流不過是些烏合之眾,我大軍所向披靡。一定很快就可以平定叛亂。」

    世瑤卻道,「你哪兒知道這中間的厲害,仗打了這麼多年,財力上已是捉襟見肘。將來就是舉全國之力也未必能對付得了金人,若是自己先自殺自滅起來,還哪有能力抵抗金人!」

    忠厚聞言沉默不語,他對金人的認知已經不必從前,他深信金人的目標一定不僅僅是遼邦而已,對於方臘簡直是恨之入骨。

    宋人深恨方臘,金人卻恰恰相反,在完顏宗翰看來,方臘簡直就是上天賜給女真人的禮物。

    「你也不必那麼高興,方臘早晚會失敗的。」曹隱娘淡淡的說道。

    完顏宗翰仔細的端詳了她半天。像是看什麼奇怪的東西。「種族認同真的是一個奇妙的東西。你在我大金國生活了十來年了,竟然還是一心向著宋朝,可是。你心心唸唸的宋朝,卻早就沒有一個人還記得你了。」

    「記不記得有什麼關係,我早就死了。」

    十幾年了,完顏宗翰已經習慣了曹氏的冷漠,他甚至不會再為她的任何舉動感到生氣,但是,他卻依然執著的把她帶在身邊,哪怕是在戰場上。至於原因,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我很快就會帶你回汴梁去的,你就等著吧!」

    「那又如何?」曹氏滿是嘲諷的笑道。「你們就是進入了中原,也不會是蒙古人的魚肉而已。」

    完顏宗翰不以為然的笑了笑,蒙古人離他太遠了,他現在只想消滅契丹人,然後是那些漢人,他不會給趙構機會,就算偏安江南都不行。「你就等著看吧!」他附在曹氏耳邊陰測測的說道。

    一個月後,方臘叛軍迅速壯大,他們佔領了十數州縣,人數接近百萬。皇帝情急之下罷黜朱勉,任命童貫為江淮荊浙宣撫使,調集西軍精兵十五萬,水陸並進鎮壓叛軍。

    童貫出兵之前,特意到瑤華宮請了個安,世瑤無話可說,只覺得心苦。

    「娘娘,奴才這一去便不能時常過來伺候了,還請娘娘多多保重。」

    童貫倒是個有心的人,這些年宮裡這個妃那個嬪走馬燈似的輪換,但是他心裡倒還是始終惦著皇后,不管皇帝有沒有吩咐,他時常會過來瞧瞧,只不過某些事情,他也是有心無力。

    世瑤想囑咐他點什麼,又覺得有些心浮氣躁,到底是什麼也沒說,童貫低頭言道,「奴才出宮之前剛去看了延慶公主,公主一切都好,鄭淑妃照料公主很是用心,淑慶公主每天都會過去探望。」

    延慶公主就是皇后名義上的女兒趙福金,年前的時候,秦太妃薨了,還是童貫費了些周折交給了鄭淑妃撫養,實際上,皇后連鄭淑妃長的時圓時扁都不知道,但是,世瑤相信,任何一個有點腦子,並且想要跟孫氏爭寵的女人,都會善待公主。

    「娘娘!聖上這些日子十分焦慮,身體也不算太好,聖上嘴上雖然沒說,但是奴才看得出來,聖上還是希望娘娘回宮的。」

    皇帝做事是越來越離譜,世瑤的心也是越來越涼,她知道自己勸不了,也就只能選擇眼不見為淨,「你若是還當我是皇后,就記住我今天說的話,方臘反叛固然罪在不赦,但是朱勉激起民變才是罪魁禍首。你若是想早日平叛,只能是竭盡全力安撫民心。」

    「奴才明白,聖上已經下了旨意,停運花石綱,撤銷造作局。」

    童貫不提聖上世瑤的心情還能好一點,一提到趙佶她就氣不打一處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皇后對皇帝的不滿早就不加掩飾了,童貫聽的也還算習慣,他低著頭,權當聽不見。

    世瑤發了兩句牢騷,回頭想想卻覺得更沒意思,「西軍雖然勇猛,卻不該屠戮自己的百姓,方臘逆賊雖然人數眾多,但是絕大多數不過影從,你若是能區別對待,勢必事半功倍。」

    童貫大小戰役經歷了不少,他知道在金人虎視眈眈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速戰速決,方臘拖得起,可是他們不行,「多謝娘娘提點。」

    「朱勉本身不足為患,但依附蔡氏父子,聖上心中也難免有所偏袒,你當權重輕重,一切以大局為要。」

    世瑤不知道她的話童貫能聽進去多少,她漸漸開始厭惡這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娘娘,太夫人叫人傳話過來,請娘娘得空過去一趟。」

    於老夫人近年極少出門,想要見皇后就命人到瑤華宮來傳話,而世瑤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有空的,第二天就可以過去。

    「我就知道外祖母要說這個。」世瑤坐在于氏的床邊笑著說道。

    「左衛將軍曾夤年少有為,祖上那也是戰功赫赫,我在大相國寺見過一次,配咱們金羅兒一點也差。」

    「真有那樣好我倒要見一見。」

    「你見不見倒在其次,先讓念君好好查一查要緊,眼見著就要亂起來了,公主的婚事可不是要趕緊!」

    於老夫人就算是不說,世瑤心裡也挺著急的,可是她都看了好些年了,也沒相中一個合適的。

    「我知道了,今兒回去就讓念君去查,只是今時不同往日,這也不是我一個人就能做主的事情。」

    于氏卻不覺得,皇后算計皇帝還是有些辦法的,前提就是她得樂意,「你跟聖上鬧的這麼僵,聖上也沒虧了淑慶公主,說明聖上心裡還是掛念著你的,只是到現在了都沒有台階下。」

    現在的問題早就不是台階不台階了,世瑤卻也不太容易解釋,「柔福公主的婚期就要到了,等她嫁出去我就跟聖上提。」

    說到柔福公主,于氏卻想起了祁王趙桓,「皇帝倒是給他們兄妹倆找了兩門好婚事!」

    趙桓的太子之路異常坎坷,雖然最終皇后生了女兒讓他鬆了口氣,但是,孫氏卻生了個兒子,不但出生之日就封了郡王,就連孫氏也成了貴妃,從此以後,他就多了個異常強勁的對手。他現在雖然是親王,但是離太子卻越發的遙不可及。

    「武康軍節度使朱伯達的女兒的確是不錯,但是蔡京的兒子能是什麼好樣兒的?」世瑤不屑的說道。

    「雖說蔡鞗連他哥哥蔡攸一個手指都比不上,可是他畢竟也姓蔡,柔福公主為了幫她哥哥,可是什麼都豁出去了。」

    如今,世瑤都不得不佩服趙多富了,明知道蔡鞗是個什麼都東西,為了自己的哥哥竟然義無反顧的嫁了,妹妹做到這個份兒上,天底下也算是獨一無二。

    「如今,倒是貴妃為難了。」

    趙桓一直以來跟蔡氏的關係都不錯,雖然蔡氏在太子一事上表現的模稜兩可,但是,趙桓似乎並不在意。現在,柔福公主義無反顧的嫁給了蔡家最最浪蕩無能的兒子,算是徹徹底底的釜底抽薪了,孫氏想要得到蔡家的支持,可得另想些絕招才行。

    于氏冷冷的笑了笑,「孫氏也不看看自己什麼出身,竟然敢覬覦太子之位!」說著說著,她又生氣皇后的起來,「這也都是你的不是,好好的兒子竟然藏起來!」

    「不藏起來怎麼行,他比趙桓小了十四歲呢,金人若真的打來,皇帝必然要立趙桓為太子的。那以後,這孩子就太危險了。」

    「金人若是不打來呢?」

    「我也希望他們不來。」

    皇后這話讓于氏的心也驀然沉重了起來,「原本還覺得南邊安全,金人若是真的來了咱們也可以躲到南方去,可現在竟然反了個什麼方臘,就是南邊也去不得了。」

    世瑤笑道,「倒也不至於去不得,只是還不到時候罷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