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正文 第四十二章 戰事(下) 文 / 醉臥風陵

    趙氏夫人回府之後本來就氣不順,見不著兒媳婦就更是火大,略等了一會兒之後,氣沖沖的又殺回了娘家。眾人費勁心機也沒勸住她,逼的小趙氏要找老太爺主持公道。

    「你竟也是大家出身,就連何謂賢孝都不知道嗎?」趙氏厲聲喝道。

    小趙氏並沒有被她嚇到,她不卑不亢的說道,「夫君的事情若果然如皇后娘娘的預料,老太爺知道了也沒什麼妨礙。若是朝廷要降罪,老太爺也是遲早會知道。事關夫君前途性命,我就是拚個不孝的罪名,也得請老太爺出面住持大局。」

    她們婆媳雖然不和,小趙氏也從來不敢公然頂撞,趙氏給她氣得一時說不出話來,指著自己的兒媳婦手指都直哆嗦,「你……」

    「你這是說的什麼胡話,還不趕緊給你婆婆賠罪!」

    趙母怕事情越鬧越大,急得是無可奈何,她管不了小姑子,就只能說自己的女兒。可是,眼下不是為了家務瑣事,小趙氏是絕不肯任由婆婆胡來的。「母親請息怒,但是此事非同小可,一步走錯就要滿盤皆輸,所以,我只能去見老太爺。」

    小趙氏什麼都不管就要往外走,趙母怕她激怒婆婆只能上前拉著,這邊正亂著,就聽外面傳話兩位公子回來了。

    開封府那邊的事情了了,小趙氏的心才算是放了下來,但是她還是要把事情告知老太爺,她不想在節外生枝了。

    「你做的對。就讓聖上自己去裁決吧。」孟元歎了口氣說道。

    小趙氏點了點頭,「婆婆擔心夫君安慰,難免有些焦躁……」

    「我知道的,你回去吧。」

    孟元發了話。小趙氏算是把心放下了,剩下的,恐怕還真就的看皇帝的意思。

    幾日之後,趙家將事情的始末緣由都打探出了一個大概,趙子偁的確是接到中軍將令才出擊的,但是中軍帳對此卻一無所知,而趙子偁已死,親近的將校也沒留下一個活口,此事就算是徹底的死無對證。不過,忠厚當天一直在姚古身邊。至少可以免去一半的嫌疑。至於另一半。就看皇帝怎麼決斷了。

    這事情怎麼都透著詭異,趙子偁顯然是被算計的,而他的身份不算輕也不是頂重要。算是十分微妙的一個棋子,至於目標,不是皇后就是姚古。

    世瑤的心雖然有些沉重,但是對小趙氏倒是十分讚賞,不過,她卻不知道她經歷了多少動魄驚心。

    「娘娘,聽說聖上重賞了慶國公,卻沒提夫君的事情,是不是就這麼過去了?」小趙氏戰戰兢兢的問道。

    世瑤許久沒見過皇帝了,也不是那麼容易推斷的。而且,很多跡象表明,蔡攸已經把目標從她這裡轉到姚古和種師道那裡。

    「我會盡快讓忠厚回京。」

    世瑤打發走小趙氏,心裡就開始盤算怎麼把忠厚弄回來,忠厚如果繼續留在軍中,恐怕就連姚古都會危險。而蔡攸的野心現在是越來越大,她決不能讓他得逞。

    姚古和種師道現在都很清楚金人的目的,戰事上一定會有所抉擇,若是換上蔡攸的人,那可就不好說了。無論出於哪種考慮,世瑤都要趕緊想辦法平息這場風波。

    然而,她現在想見都不那麼容易,該從哪兒下手才好呢!

    「娘娘若是真想見聖上,那還不是容易的很!」念君低聲的說道。

    不過,她說的容易跟皇后想的容易是兩回事兒,「別惦記那些有的沒的,琮兒都還好嗎?」

    念君忙點頭,「說起來也怪,太子跟老師傅竟然不哭不鬧的,寺裡找了個婦人每天白天過去餵奶,晚上的時候就喂些羊奶米湯什麼的,奴婢瞧著還胖了些許。」

    「那就好。」世瑤低歎著說道,「我倒是知道怎麼能讓聖上主動過來了。」

    「娘娘有什麼好主意?」雲纖忙問道。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世瑤淡淡說道,「眼下就只能等著了,希望姚古不要在讓蔡攸鑽了空子才好。」

    這個四十九天比她自己想的難熬得多,但是不管怎麼樣總算是平安無事的到了。很快京中就傳遍了,大相國寺的住持親自把一個孩子送到了皇后手裡。

    關於那個孩子身世,京中有許多自相矛盾的說法,至於他的將來,那就更是傳的神乎其神,很快,有些話就到了皇帝的耳朵裡。

    孫氏是最不願意讓皇帝想起皇后來的人,但是她管不了童貫,她有能力把司宮令換上自己人,卻動不了童貫半分毫。就算是把銀牙咬碎,皇帝還是到於府去了。

    世瑤操心的事兒太多,恢復的並不算好,看在皇帝的眼裡,就是另一番滋味,夫妻倒也不像之前那樣劍拔弩張,「這就是廣德大師送來的那個孩子?」

    世瑤點了點頭,卻並沒有看皇帝,她的全部精神都在自己兒子身上,若不是為了忠厚她連皇帝都不想見。

    「大師幾十年不問世事,竟然把個孩子托付給你,還真是讓人驚訝!」

    「也不是托付給我的,外祖母篤信佛教,跟大師頗有幾分淵源,所以大師才把孩子送到這裡。外祖母年紀大了,不便照管,而我又閒的很,所以才帶在了身邊。」世瑤瞥見皇帝專注的神情,心中微微一動,「聖上可要抱抱。」

    趙佶見皇后如此喜愛這個孩子,心裡也挺不是滋味的,想想福金剛出生就讓他抱回宮去了,多少也有歉疚,他伸手把那孩子抱在懷裡,竟覺得這孩子竟然如此面善,「這孩子竟然跟朕就幾分像啊!」

    親生父子,哪兒能一點不像,世瑤直接說道,「血緣之親,怎麼會不像!」

    趙佶一聽就愣住了,驚疑不定的打量著懷裡的孩子。

    「趙子偁的夫人張氏失蹤幾個月了,京中各種傳言甚囂塵上,不過,這等小事聖上怕是很難聽說。」

    趙佶的確是沒聽過,聽世瑤說完也是將信將疑,「竟然有這樣的事兒!」

    「這是子偁生前寄給張氏的信,大師也交給我了。」

    趙佶展開一看,便多信了幾分,「既是慶國公的孫子,理當還給他才是,子偁為國捐軀,便讓這孩子襲了爵也就是了。」

    世瑤冷冷笑道,「子偁活著的時候尚且不能保住妻子,現在人都不再了送這麼小的孩子回去不是羊入虎口。」

    「有朕的旨意在,他們必定不敢。」

    「慶國公府離大相國寺也不算遠,大師卻特特的送到這邊,想來也是另有些用意的,聖上何不靜觀其變呢?」

    趙佶聞言笑道,「難道還真如坊間傳聞一般,這孩子是有些來歷的?」

    來歷這東西可是把雙刃劍,用好了所向披靡,用不好傷及自身,世瑤可不敢用力太過。這孩子是文曲星轉世也好,武曲星臨凡也罷,哪怕是太白金星呢,只要別是紫微星就都可以。

    「坊間的傳言如何能信,大師可是什麼都沒說!」

    「你若是願意帶在身邊你就帶著,只是早晚要跟慶國公有個交代的。」

    「我心裡想著倒是得跟子偁得有個交代才行,而且,張氏是草草葬了的,孩子大了也得讓她知道。」

    「這些你就自己決定吧。」趙佶對那孩子的興致突然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他想跟皇后說回宮之類的話,卻怎麼也開不了那個口。

    「那些倒也不急,等孩子長大了在說,但是還有一事,卻是拖不得的。」

    「什麼?」

    「子偁殉國似乎有些隱情,我聽說好像跟忠厚有關,我不知道他到底惹下什麼禍事,很是焦慮不安。」

    世瑤不錯眼的盯著皇帝,這讓趙佶有些窘迫,他是瞭解孟忠厚的,知道那事情跟她沒有半點關係。「不過是些謠言,當不得真。」

    「言出必有因,聖上想必也十分明白。」世瑤冷冷的看著趙佶,倒要瞧瞧他能不能明白,「而且這件事情現在隱隱的指向了姚將軍,所圖為何還請聖上斟酌!」

    事發多日,皇帝不是沒斟酌過,不過,他身邊能說上話的除了蔡攸就是孫氏,他可是越想越糊塗,「朕會考慮的。」

    世瑤看趙佶那個樣子,簡直是怒火攻心,「為了構陷主帥,竟然拿皇室宗親和三千將士的性命做賭注,這樣的人在聖上身邊,我不得不替聖上擔憂。」

    趙佶跟世瑤有再多的分歧,他也知道誰是真正為她擔憂的人,但是,他不想再任由妻子「擺佈」,這個決心是任何人都無法動搖的。

    「朝廷上的事朕自會斟酌,你若是不放心忠厚,我就讓他回京。」

    「多謝聖上,我正要回瑤華宮,還請聖上讓他前去守衛吧。」

    皇后又提瑤華宮,這讓皇帝怒不可遏,他冷冷說道,「那就如你所願。」

    不管他是真心還是假意,世瑤還真的是如願了,姚古保住了他的帥印,忠厚也回了京城。蔡攸大概是被潑了冷水,從此以後消停了許多。

    戰爭持續了三年,雖然互有勝負,但是總體上還是宋軍佔了優勢。比起滅遼,兩位大帥似乎更注重練兵,這大概是這場戰爭最大的收穫。

    「娘娘,前方又有戰報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