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正文 第十二章 密會(下) 文 / 醉臥風陵

    談到軍事,種師道顯得謹慎的多,世瑤從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所說的既不是事實也不是事實的全部。

    「其實……」皇后打斷種師道,「我所要知道的,並不是行軍也不是策略。」

    種師道愣住了,他不明白皇后想知道的究竟是什麼,而他又是否可以給她真實的答案。

    「我想知道的,只是將軍對於這場戰爭的看法而已。」

    種師道其實還是不明白皇后真正的意圖,不過,這個問題顯然容易回答的多,「回皇后娘娘,末將看來,這場戰爭已是十拿九穩。」

    這樣的結果,世瑤也能看到,但是,他想知道更遠的。

    「然後呢?」皇后又問道。

    「然後?」種師道沉吟著,他不知道然後跟她有什麼關係?

    「滅遼之後呢,將軍可想過後果?」

    滅遼之後他就該加官進爵了,種師道覺得他沒有理由不喜歡這樣的後果,「回娘娘,滅遼之後,我們將奪回燕雲十六州,其他的土地,將歸女真所有。」

    「所以我們就有了一個新的鄰居,女真?」

    「正是。」種師道這才明白皇后原來是一個廢話連篇的人。

    「那麼,我們該如何保證這位新鄰居能跟我們和睦相處?」皇后突然嚴肅的問道。

    種師道馬上發現自己剛剛給皇后下的評語應該收回來了,他是個軍人,他知道女真跟大宋絕不可能和睦相處,也正因為如此,這個國家才會繼續需要軍人。即使軍人自己也認為戰爭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沒有戰爭就代表著他們毫無價值。

    「我大宋的軍隊會讓他們知道該怎麼和睦相處的。」

    「將軍有這個信念讓我十分欣慰。」世瑤很希望他不是在空口說白話,但是,對於大宋軍隊的戰鬥力,她的確是並不看好,「只是,要怎麼施行我倒想聽聽將軍的看法。」

    種師道對這個還真是沒什麼看法,他現在唯一的看法就是怎麼打贏眼前的這場戰爭。至於皇后的杞人憂天,並不是他應該負責的東西。

    「娘娘,現在全軍上下的目標就是打敗遼邦,女真是我們盟友。」

    「我聽說這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今日的朋友可能就是明日的仇敵,將軍一心都在對遼作戰上面的時候。怎麼知道女真人不是在悄悄地算計著大宋呢?」

    「女真人攻遼不過是為了生存,他們沒必要與我大宋為敵。」

    世瑤認真的看著種師道,突然笑了。只不過,那笑容滿是無奈的味道,「將軍說的不錯,女真攻遼的確是為了生存,可是當他們知道再往南一點會生存的更好的時候,他們還會不會滿足?」

    種師道覺得自己快被皇后繞暈了,他也聽說了皇后反對這場戰爭,甚至因為這個跟皇帝翻了臉,可是,如果每個人都這樣無休無止的庸人自擾。那太祖也就不會騎兵,連大宋朝都不會存在。

    「邊境之上戰爭從來都是無法避免的。無論是金還是遼,我們大宋的軍隊,都會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呆在塞外的。」

    「既然不是金就是遼,那我們為何還要大費周章的除掉已經沒落的遼,而給自己引來一個更加強大的敵人?」

    皇后的問題讓種師道語塞不安,他比皇后更清楚戰爭意味著什麼。那是無數和獻血和生命的代價,那是數不盡的母親和妻子的哀嚎,雖然,他已經看慣,他已經麻木,他已經在功名的道路上走的太遠,他已經慣用接受而無法質疑。但是,他也沒辦法欺騙自己說是為了燕雲十六州,為了一百年前就已經割讓的領地。

    種師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甚至,他想讓皇后去問皇帝,也許,這場戰爭真的沒有任何意義,但是,「末將只是執行皇命,這些問題不是末將該想的。」

    皇命難違,這是任何人都可以採用的完美借口,不過,世瑤卻知道還有一句話叫做,「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種師道猛然受驚,不自覺的抬頭看了眼皇后,雖然萬分失禮,不過他還是想從皇后的眼睛裡看出點什麼來。但是,他看見的只有坦蕩和無畏。他馬上低下頭,喃喃的說道,「戰爭並不是末將一個人能夠決定的。」

    世瑤知道不是他一個人能決定的,但是,種家軍絕對是最主要的力量,雖然,還有一個姚古。想到姚古世瑤忍不住搖了搖頭,那個人就更不用想,他只會一絲不苟的執行皇帝的命令。

    「這場仗到底要怎麼打,將軍自己考慮,不過,我作為皇后,還是要鄭重的請求將軍,在對遼作戰的時候好好考慮一下如果對手換成了女真人,又該如何應對。」

    「這……」

    「因為我相信在你們共同對付遼邦的時候,女真人一定在琢磨怎麼對付你。」

    皇后說完帶上斗篷就就準備往外走,臨去之時對又對種師道說道,「不管將軍作何打算,將軍今日都不曾見過我。」

    「是。」這會兒種師道回答的倒是很痛快,他也真心的希望自己並沒有見過皇后。

    魏紫扶著皇后上了車,走了許久兩人都沒有開口,皇后似乎很累,她並不確信這番話對種師道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娘娘!」魏紫突然叫了一聲。

    「怎麼了?」世瑤緩緩的睜開眼,只見車簾被撩開了一個縫隙,魏紫的眼睛緊緊的盯著外面。「看見什麼了?」皇后再一次問道。

    「應該是皇長子的車架。」

    「有是往蔡攸府上去的!」世瑤幾乎是肯定的問道。

    「應該是。」

    「趙桓實在是可惜了,若不是晚生了幾年,這天大的功勞也是有他一份兒的。」世瑤冷冷的說道。

    「皇長子頻繁出入蔡攸府上,竟然全不避諱!」

    世瑤淡淡的說道,「是狼早晚都要露出他的尖牙的。」

    「可是,他如此作為就不怕聖上忌諱嗎?」

    「他有什麼可怕的,他又不是太子,而且,蔡京的書法冠絕天下,誰能說他去蔡府不是去拜會蔡京的呢?」

    「蔡相公這幾年幾乎都不問政事了,他能去拜會他才怪呢,聖上那樣精明的人,怎麼可能相信。」

    「聖上相不相信都已經不要緊了。」

    「嗯?」魏紫聽了十分疑惑,「相當太子不就是得靠聖上的喜愛嗎,可是喜愛的前提不就是信任?」

    「他不需要了。」世瑤輕輕地撫摸這自己的小腹,也許,這孩子要改變很多人的命運,「趙桓心裡很清楚,如果我生了兒子,皇帝就絕不會再有立他為太子的念頭,那時他若是還想登上皇位,他所能依靠的就是朝中的這些大臣,當然,如果我又生了一個公主,那他不過就是白白的擔驚受怕一場,太子之位是無論如何也跑不掉的,那時候若是再加上蔡攸的支持,也是錦上添花的一樁美事。」

    「蔡攸會幫他嗎?」

    「一定會。」世瑤斬釘截鐵的說道。

    「那娘娘還堅持要留著蔡攸嗎?」魏紫擔憂的說道。她行事的方法一向簡單——提前除掉所有的危險。

    「現在只能這樣。」

    世瑤前世第一次跟隨宣仁皇后,她學會的是順從,而今生再次侍奉太皇太后的時候,她學會了大局和犧牲,這一切在哲宗朝時並不明顯,因為那個時候的孟氏心中只有仇恨,可是,跟趙佶成親之後有些事情開始變的不一樣,她仍然沒有那種如烈焰一般熾熱的感情,但是她學會了如何去替皇帝考慮,怎樣做才對皇帝最能有利。

    「金人還沒到,雖然他離我們已經不算太遠,但是,我不能讓大宋朝內部先自殺自滅起來,那樣的話,等於把這一切都拱手讓給金人,我百年之後,青史上也只能留下罵名。」

    「娘娘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聖上,怎麼會留下罵名呢?」魏紫小心的反駁道。

    世瑤突然之間有些傷感,她淡淡的說道,「其實,我並不在乎後人如何議論,若是有一天為了皇帝我需要去背負這個名聲,我也是義不容辭,但是,我必須要值確信我所做的一起,對將來是有益處的。」

    「娘娘的意思是除掉蔡攸對國家並沒有好處?」

    「我之前也曾經後悔過,如果我早兩年把蔡攸趕出朝廷,或許就沒有今天這場禍事,可是仔細想來,這也算是天意使然,女真族一步一步強大起來,遼邦是無法阻止他們的腳步的,事實上,不管有沒有宋金的這場結盟,戰爭都是無可避免。」

    「可是,沒有蔡攸我們就不會參與進去。」

    「遼已經腐朽到不堪一擊,十幾年前哲宗皇帝攻夏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遼國式微,那時候他們遲遲都沒有援助西夏。我相信,若不是哲宗皇帝沒的那樣早,對遼的戰爭早就開始了。」

    趙煦和趙佶這對兄弟雖然在性格上南轅北轍,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對戰爭幾乎一無所知的時候,就開始神往祖輩的功勳,只不過,世瑤並不看好那結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