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男人混蛋不是罪

龍騰世紀 【377】超出想像 文 / 橘林

    聽張樹森說這些,林飛也有些漠然,自己見過的生死也不是一個兩個,可是跟他們不一樣,雖然比賽的時候是對手,但同為跑酷愛好者,大家對跑酷的熱忱是不變的,只有對手,不是敵人,所以看到對手因為意外死去,難過是肯定的。

    「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有好多,就是不知道你願不願意聽我嘮叨了!」張樹森笑著說道。

    林飛點點頭,說道:「你說吧,把你心裡的話說出來,或許會好受點!」

    張樹森一個瞭然的表情,笑著說道:「其實我接受這個教練的工作,也是因為愛好,但我也不像看著這些隊員們有什麼閃失,記得那時候在美國,我已經擔任了美國跑酷協會的外籍顧問,那時候美國很少有黑人跑酷,因為在美國社會的眼裡,這跑酷運動,是白人的專屬運動,就和高爾夫一樣!」

    林飛默認,很多地方的歧視還不是一般的厲害,不光是運動上,好幾個方面都是,就比如美國的電影,李安的一部電影因為出現了黑人上戰場的片段就被禁播了,到了現代,單反是那種諜戰類的電影,威猛的男主角一定有個黑人上司和黑人朋友,否則就不叫英雄。

    「那時候有一個叫喬的黑人,他是黑人跑酷運動的發起者之一,也就是因為他,美國的黑人們才有了機會玩跑酷這種運動,他在參加跑酷運動前是一位格鬥高手,酒後在街頭跑酷時被撞。唉,還有一個算是我的美國學生吧,他是一個普通的跑酷學員,在私下練習跑酷時發生墜落事件,我當時很吃驚,也因為這件事,我決定回國,但是就在回國的前夜,本來準備接替我顧問位置的一個跑酷協會成員,在爬一座五十一米高的高塔時墜落喪生。」

    張樹森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回國後我還很關注跑酷運動,尤其是國際上的,而因為跑酷失去生命的也知道很多,有的速降時被碎玻璃割斷動脈死了,有的訓練時發生墜落事件死了,還有的只學了一個月,還是個學員,卻在一次活動中死於墜落事件!這些都是小例子,大事也有很多,有一個愛爾蘭跑酷發起者,是一名跑酷高手,參加跑酷運動前是一名軍人,死因同樣是墜落事件,還有一個是登山健將,死因是劇烈運動後飲食,他的的搭檔,也在當日死於墜落。」

    聽了這些,林飛後背有些著涼,看著那些正在刻苦訓練的學員們,不知道他們的未來會如何。

    要想動作是困難的事情,如果沒有一個肯定的信念,要像動物一樣移動,像水一樣流動,來找運自己的平衡點,這是很難做到的,但這就是跑酷訓練者得道路。

    在練習中,專注自己比在乎外在環境更重要。

    最重要的跑酷忠告就是依循自己的信仰,按照步驟慢慢進行。

    一個人獨自的訓練沒多大好處,人一定要互相的聯繫,如果你在練習跑酷的時候發現了什麼積極的東西,應該傳達給其他人。

    不要忘記要有愉悅的心情,這也是跑酷的重點。

    不要忘了在訓練的過程中找尋屬於自己的道路。在建立在快樂和瞭解跑酷的內容中,你可以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節拍。

    張樹森說道,當人正視死亡的恐懼時,真實的屬己的自我,才會顯露出來。在真正屬已的狀態中,「我」總是居先的。如果一個人被畏懼壓倒,通過沒入於眾人或匿名的「人們」來保護自己,正如人們通常所做的那樣,他就進入了「不真誠的」生存狀態。

    「勇氣」是對個人對自身的本質,自身內在目標的肯定。勇敢的人必能將自己「高尚的理想及德性的目標」付諸實際行動。

    勇氣是「不顧一切」地自我肯定,不顧-一切阻礙它完成自我肯定因素,而肯定自身。

    勇氣通常被解釋為,克服恐懼的心靈力量。

    憂慮乃是存有覺察到它本身有虛無的可能性狀態,是虛無的存在覺醒,也是人類有限性的自覺。

    所以勇氣可以對抗一切恐懼憂慮的物件。恐懼與憂慮雖是不同,卻是不可分離。

    跑酷讓人明白,人必須正視死亡的恐懼,從恐懼中明白,自己活著的重要性。

    為自己計劃未來時,必須包括死亡。人不該只接受生命,而拒絕接受死亡。

    死亡的恐懼,決定各種恐懼的憂慮因素,純粹的憂慮一定是對絕對虛無的憂慮,而憂慮的主體建造恐懼的物件,因此恐懼才可為勇氣所擊破。

    生活就像是由障礙和挑戰所組成的,要克服這個過程,如果你精通跑酷,那你的人生就會得到更多的東西。

    瞭解跑酷的哲學比表現出簡單的動作重要得多,這可以算是一生中重要的課程。

    根據陰陽說,跑酷是有兩種形態的:首先,流暢和利落的動作就是「陰」,第二,衝擊性的動作是「陽」,你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跑酷不是空翻,空翻只是跑酷的一個點綴,真正的跑酷是把跑酷中的障礙當做生活中的障礙,他是一種生活方式。

    除了自己戰勝心魔之外,還要到類似室內訓練館的地方練習,因為這種地方備有墊子,在練前空翻、後空翻、牆壁翻轉時,不容易受傷。

    找到自信後,就可以出去實戰了。

    跑酷的動作結合了所有自由的動作,提升創意,並且鼓勵人們去找到屬於自己的信仰。

    跑酷的熱衷者傾向於把它看成是一種青年亞文化所倡導生活方式。

    它能使跑酷練習者用本身的力量穿越障礙,到達目的地,跑酷並不局限於某些固定的動作,跑酷練習者可以把自己的「獨門武功」加到parkour動作裡面,追求出其不意的效果,且往往超出常人的想像。

    總之,跑酷不僅是一門運動的藝術,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跑跳攀爬中的自由靈魂在運動中無限伸展

    跑酷亦稱作「城市疾走」,它誕生於80年代的法國,跑酷的法國單詞直譯就是「到處跑」,此外它還含有「超越障礙訓練場」的意思。

    跑酷把整個城市當作一個大訓練場,一切圍牆、屋頂都成為可以攀爬、穿越的對象,特別是廢棄的房屋這項街頭疾走極限運動,非常具有觀賞性。

    跑酷常被歸類為是一種極限運動,以日常生活的環境為運動的場所。

    它並沒有既定規則,做這項運動的人只是將各種日常設施當作障礙物或輔助,在其間跑跳穿行。

    目前有多種中文譯法,除「跑酷」外,還有「暴酷」、「城市疾走」、「位移的藝術」,香港譯作「飛躍道」。

    這個運動能使人通過敏捷的運動來增強身心對緊急情況的應變能力,這點和武術近似。

    不同之處,武術虛擬格鬥反擊,而跑酷虛擬緊急脫逃。

    跑酷配合出其不意的動作絕對超出了常人的想像絕對是視聽盛宴!不過這項運動的熱衷者倒更願意把它看成是一種青年亞文化所倡導生活方式。跑酷不只是對身體有利,思想也是很重要的。當在練跑酷的時候,你要非常的專注。

    學跑酷會讓人明白,怎麼克服自己的恐懼,和加強克服困難的能力。人是不斷提升自己和突破障礙的。

    跑酷最初由越戰中的法國士兵們發起,2002年在英國開始盛行,後來大衛?貝爾把它發揚光大。

    法國電影暴力13區即是展示跑酷街頭文化,主角就是大衛?貝爾。

    大衛?貝爾出生在法國,小時候常喜歡在學校的屋頂上跑跑跳跳。

    他的父親是一位軍人,他受到父親的啟發,進而開創出parkour這種運動。

    他們創造出新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受到了亞洲哲學的影響,決定要將本身的信念,從對抗負面的力量,轉換成「像水一樣的流動」。

    他之後選擇用自己的信念,開創出新的哲學。

    而這個立點是建立在自由的理念上,他一直在傳達他自己的哲學並推廣跑酷這項運動,已經成為了跑酷這項運動的國際代言人之一。

    張樹森說道:「沒有人開發什麼,你是被啟發,而且你有的時候還能夠提升你自己。探索人類潛能激發身體與心靈極限的一種哲學他們想成為心智堅定身提強健的強者,那是天生的、自然而然的,他們七個人小時候就認識,當時他們一起玩、一起跑跳,便約定試著去探索體能的極限。他們進行這樣的體能訓練只是想變得更強壯、保護家人,而不是想和別人打架。」

    跑酷的動作結合了所有自由的動作從而大大提升了創意,並且鼓勵人們去找到屬於自己的信仰。在parkour的領域裡,不少跑酷練習者極力想表現一些未收錄的的動作,這也表達出了跑酷並不局限於某些固定的動作,甚至也能夠把自己的「獨門武功」加入到跑酷的裡面。

    跑酷的動作追求的是自由、出其不意的效果,它們往往超出了常人的想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