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與美女蛇一起修行

正文 道教門派續七 文 / 百戶笑笑生

    碧洞宗: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傳播於四川。創始人陳清覺(1606—1705)。據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載,陳清覺,道號賽松,又號煙霞,湖北武昌人。少年為進士,入庶常。後辭官入道,至武當山太子坡拜龍門道士詹太林為師,為龍門派第十代弟子。清康熙八年(1669)入川(或謂康熙二十六年入川),至青城山天師,修葺殿宇,潛心修道。康熙二十六年(1687),將教務交張清湖,去成都青羊宮養靜。臬憲趙良壁遇之,事以師禮,於青羊宮旁建二仙庵以居之。康熙四十一年(1702),皇帝賜封「碧洞真人」號,並欽賜「碧洞丹台」匾額。康熙四十四年(1705)卒。傳有弟子陳一慶、吉一法、劉一貞、孟一貴、石一含、龍一泉等。其住青城山之師弟張清湖、張清仕,住三台雲台觀之師弟張青雲等亦各傳有弟子多人。這些弟子再遞相傳授,逐漸形成一個支派,尊陳清覺為開派祖師,以其碧洞真人號之「碧洞」二字名宗,稱碧洞宗。成為清至民國間對四川道教影響很大的一個宗派。碧洞宗依龍虎派所訂派字傳代。其開祖陳清覺為第十代,依次相傳,至民國時,已至第二十三代。《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記有第十一至二十三代道士之名。第十一代有陳一慶等二十八人,第十二代有王陽炳等三十七人,第十三代有吳來輝等四十三人,第十四代有萬復證等五十五人,第十五代有萬本圓等一百人,第十六代有李合邦等一百二十八人(以下各代略)。所記是否為該派道士全部,已難知曉,僅此亦可概見其規模。碧洞宗以成都二仙庵和青城山天師洞為傳播中心,逐漸向四川其他州縣發展,上引《支譜》即記有該派道士住持之州縣宮觀名,統計宮觀所在州縣有:華陽、雙流、溫州、郫縣、漢州(今廣漢)、崇慶、灌縣、大邑、彭縣、潼川(今三台)、中江、綿竹、眉山、蒲江、邛州(今邛崍)、資陽、樂至、富順、茂州(今茂汶)、汶川、天全、雷波等。上述州縣,大都在川西地區,少數在川北、川南及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以來,四川各地道教皆屬天師正一道,碧洞宗產生後,漸有取代他派的趨勢。現代,青城山和成都青羊宮已全為龍門碧洞宗道士,正一道士只零星散居於其他宮觀。碧洞宗在長期發展中,曾出現一些傑出道士。如第十三代王來通,號自明道人,清乾隆間住持灌縣二王廟。他除整飭廟規,勤於教務外,又關心地方水利建設,發起新修橫山長同堰,推廣都江堰治水經驗。他主持刊印的《灌江備考》、《灌江定考》、《彙集實錄》三書,是現存都江堰治水經驗總結的專書,有一定科學價值。第十四代陳復慧,號仲遠,住持溫州盤龍寺。博學能文,有《雅宜集》行世。對道教齋醮音樂頗有造詣,曾校正《廣成儀制》數十種傳世。被後世尊稱為道教音樂「廣成韻」之祖。第二十二代易心瑩(法名易理輪),是近代著名道教學者,著有《道學系統表》,輯有《女子道教叢書》等。

    霍山派: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創始人張宗囗。《諸真宗派總薄》載:「雲樵真人姓張名宗囗,字耕雲。系山東登州福山縣人。由光緒甲申(1884)秋間,重赴白雲觀傳法。門下弟子等因徒眾人繁,叩請願遵『宗』字為第一代號。」據《白雲觀志》,張宗囗,又名圓囗,字耕雲,為龍門派第十九代律師。光緒十三年(1887)逝世。傳法給龍門派第二十代律師劉素雲。《劉素雲道行碑》云:劉素雲,法名誠印,河北東光人。自幼好善,儒道兼優,拜十九代方丈張耕雲為師。同治十年(1871)募捐五千餘金為其師之傳戒費,受戒者三百餘人。後又募捐銀刻印經板和重勒觀內碑文。繼任龍門派第二十代律師,又為霍山派第二代傳人。光緒二十年(1894)卒。《諸真宗派總簿》載有該派「宗誠信崇緒,修善法德超,……」等四十派字。但劉誠印(素雲)之後傳給何人,不見記載。

    覺雲派:全真道龍門派支派。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由龍門雲巢派分衍而來。《龍門正宗覺雲本支道統薪傳》序:「海上覺雲為浙湖雲巢分支,於有清光緒戊子(1888)開派。」其《例言》:「光緒戊子,本壇張復誠、陳本中、沈本仁等恭詣雲巢宗壇,稟准開派,是年三月春,啟建醮典,敦請宗壇王來因、程來水、姚來鑒三師啟派,本刻故尊三師曰宗師。」該派宗承雲巢開派宗師龍門第八代陶守貞(號靖庵)和第十一代閔一得(號懶雲)之傳,對他們提倡的神仙與忠臣孝子不二,出家與在家、出仕與入山各隨方便的思想,加以發揚,使龍門派更加世俗化。上引《覺雲本支道統薪傳?後跋》云:「自閔祖啟『方便法派』而後,半多出自俗居有志之士,於是儒而道者日愈多,推行教法日益廣。今者雲壇竟遍佈於江浙。」表現出晚期全真道已不再如他們先輩那樣強調出家離俗了。該派自光緒十四年開派以後,一直承傳不絕,《覺雲本支道統薪傳》有傳系圖加以記載。如開派人之一的程來永傳第十四代湯復弼,湯傳第十五代車本鎰等,車傳第十六代邱合度、徐合建,邱傳第十七代倪教學等,倪傳第十八代沈永家。時至民國十六年(1929)。

    南五祖:道教全真道尊奉的五位宋代祖師,即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相傳張伯端於北宋熙寧二年(1069)在成都遇異人授予「金液還丹訣」,因此修煉得道,並將「金丹之道」授石泰,石泰授薛道光,薛道光授陳楠,陳楠再授白玉蟾。五祖認為儒、釋、道同源,三教一理。以修煉金丹(內丹)或謂修煉「性命」為主。其修煉理論,在道教內丹修煉理論中佔有重要地位。因其活動多在南方,所以後來被尊為南五祖。又稱「南宗」或「紫陽派」。

    北七真:即全真道創立者王重陽的7位嫡傳弟子:馬鈺(創全真道遇仙派);譚處端(創全真道南無派);劉處玄(創全真道隨山派);邱處機(創全真道龍門派);王處一(創全真道崳山派);郝大通(創全真道華山派);孫不二(創全真道清靜派)。因其皆對全真道的傳播和發展作出過貢獻,元室對他們都贈封「真人」或「真君」之號,加之其活動於北方,故被尊為北七真。北七真雖各創一派,但其宗教思想和修煉方式卻大致相同。他們提倡三教合一,以清靜寡慾為修道之本,以煉氣養氣為修煉之要,以忍恥含垢、苦己為人為宗旨。其傳世之作,均收入《正統道藏》。

    碧洞宗: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傳播於四川。創始人陳清覺(1606—1705)。據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載,陳清覺,道號賽松,又號煙霞,湖北武昌人。少年為進士,入庶常。後辭官入道,至武當山太子坡拜龍門道士詹太林為師,為龍門派第十代弟子。清康熙八年(1669)入川(或謂康熙二十六年入川),至青城山天師,修葺殿宇,潛心修道。康熙二十六年(1687),將教務交張清湖,去成都青羊宮養靜。臬憲趙良壁遇之,事以師禮,於青羊宮旁建二仙庵以居之。康熙四十一年(1702),皇帝賜封「碧洞真人」號,並欽賜「碧洞丹台」匾額。康熙四十四年(1705)卒。傳有弟子陳一慶、吉一法、劉一貞、孟一貴、石一含、龍一泉等。其住青城山之師弟張清湖、張清仕,住三台雲台觀之師弟張青雲等亦各傳有弟子多人。這些弟子再遞相傳授,逐漸形成一個支派,尊陳清覺為開派祖師,以其碧洞真人號之「碧洞」二字名宗,稱碧洞宗。成為清至民國間對四川道教影響很大的一個宗派。碧洞宗依龍虎派所訂派字傳代。其開祖陳清覺為第十代,依次相傳,至民國時,已至第二十三代。《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記有第十一至二十三代道士之名。第十一代有陳一慶等二十八人,第十二代有王陽炳等三十七人,第十三代有吳來輝等四十三人,第十四代有萬復證等五十五人,第十五代有萬本圓等一百人,第十六代有李合邦等一百二十八人(以下各代略)。所記是否為該派道士全部,已難知曉,僅此亦可概見其規模。碧洞宗以成都二仙庵和青城山天師洞為傳播中心,逐漸向四川其他州縣發展,上引《支譜》即記有該派道士住持之州縣宮觀名,統計宮觀所在州縣有:華陽、雙流、溫州、郫縣、漢州(今廣漢)、崇慶、灌縣、大邑、彭縣、潼川(今三台)、中江、綿竹、眉山、蒲江、邛州(今邛崍)、資陽、樂至、富順、茂州(今茂汶)、汶川、天全、雷波等。上述州縣,大都在川西地區,少數在川北、川南及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以來,四川各地道教皆屬天師正一道,碧洞宗產生後,漸有取代他派的趨勢。現代,青城山和成都青羊宮已全為龍門碧洞宗道士,正一道士只零星散居於其他宮觀。碧洞宗在長期發展中,曾出現一些傑出道士。如第十三代王來通,號自明道人,清乾隆間住持灌縣二王廟。他除整飭廟規,勤於教務外,又關心地方水利建設,發起新修橫山長同堰,推廣都江堰治水經驗。他主持刊印的《灌江備考》、《灌江定考》、《彙集實錄》三書,是現存都江堰治水經驗總結的專書,有一定科學價值。第十四代陳復慧,號仲遠,住持溫州盤龍寺。博學能文,有《雅宜集》行世。對道教齋醮音樂頗有造詣,曾校正《廣成儀制》數十種傳世。被後世尊稱為道教音樂「廣成韻」之祖。第二十二代易心瑩(法名易理輪),是近代著名道教學者,著有《道學系統表》,輯有《女子道教叢書》等。

    霍山派: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創始人張宗囗。《諸真宗派總薄》載:「雲樵真人姓張名宗囗,字耕雲。系山東登州福山縣人。由光緒甲申(1884)秋間,重赴白雲觀傳法。門下弟子等因徒眾人繁,叩請願遵『宗』字為第一代號。」據《白雲觀志》,張宗囗,又名圓囗,字耕雲,為龍門派第十九代律師。光緒十三年(1887)逝世。傳法給龍門派第二十代律師劉素雲。《劉素雲道行碑》云:劉素雲,法名誠印,河北東光人。自幼好善,儒道兼優,拜十九代方丈張耕雲為師。同治十年(1871)募捐五千餘金為其師之傳戒費,受戒者三百餘人。後又募捐銀刻印經板和重勒觀內碑文。繼任龍門派第二十代律師,又為霍山派第二代傳人。光緒二十年(1894)卒。《諸真宗派總簿》載有該派「宗誠信崇緒,修善法德超,……」等四十派字。但劉誠印(素雲)之後傳給何人,不見記載。

    覺雲派:全真道龍門派支派。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由龍門雲巢派分衍而來。《龍門正宗覺雲本支道統薪傳》序:「海上覺雲為浙湖雲巢分支,於有清光緒戊子(1888)開派。」其《例言》:「光緒戊子,本壇張復誠、陳本中、沈本仁等恭詣雲巢宗壇,稟准開派,是年三月春,啟建醮典,敦請宗壇王來因、程來水、姚來鑒三師啟派,本刻故尊三師曰宗師。」該派宗承雲巢開派宗師龍門第八代陶守貞(號靖庵)和第十一代閔一得(號懶雲)之傳,對他們提倡的神仙與忠臣孝子不二,出家與在家、出仕與入山各隨方便的思想,加以發揚,使龍門派更加世俗化。上引《覺雲本支道統薪傳?後跋》云:「自閔祖啟『方便法派』而後,半多出自俗居有志之士,於是儒而道者日愈多,推行教法日益廣。今者雲壇竟遍佈於江浙。」表現出晚期全真道已不再如他們先輩那樣強調出家離俗了。該派自光緒十四年開派以後,一直承傳不絕,《覺雲本支道統薪傳》有傳系圖加以記載。如開派人之一的程來永傳第十四代湯復弼,湯傳第十五代車本鎰等,車傳第十六代邱合度、徐合建,邱傳第十七代倪教學等,倪傳第十八代沈永家。時至民國十六年(1929)。

    南五祖:道教全真道尊奉的五位宋代祖師,即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相傳張伯端於北宋熙寧二年(1069)在成都遇異人授予「金液還丹訣」,因此修煉得道,並將「金丹之道」授石泰,石泰授薛道光,薛道光授陳楠,陳楠再授白玉蟾。五祖認為儒、釋、道同源,三教一理。以修煉金丹(內丹)或謂修煉「性命」為主。其修煉理論,在道教內丹修煉理論中佔有重要地位。因其活動多在南方,所以後來被尊為南五祖。又稱「南宗」或「紫陽派」。

    北七真:即全真道創立者王重陽的7位嫡傳弟子:馬鈺(創全真道遇仙派);譚處端(創全真道南無派);劉處玄(創全真道隨山派);邱處機(創全真道龍門派);王處一(創全真道崳山派);郝大通(創全真道華山派);孫不二(創全真道清靜派)。因其皆對全真道的傳播和發展作出過貢獻,元室對他們都贈封「真人」或「真君」之號,加之其活動於北方,故被尊為北七真。北七真雖各創一派,但其宗教思想和修煉方式卻大致相同。他們提倡三教合一,以清靜寡慾為修道之本,以煉氣養氣為修煉之要,以忍恥含垢、苦己為人為宗旨。其傳世之作,均收入《正統道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