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宗:道教派別,系五斗米道(天師道)發展到以江西龍虎山為中心的稱謂。實即五斗米道、天師派的延續。以張陵後嗣遷居龍虎山建教為標誌。但時間尚難考定。《漢天師世家》、《元史?釋老傳》等謂張魯第四子張盛於三國或西晉永嘉間去龍虎山建教。此說疑點甚多難以置信。據史籍考察,張魯降曹後,其子皆封列侯,但無張盛之名。《茅山志》卷十五載有南北朝時張陵幾個子孫之名,有九世孫一人,十世孫七人,其中二人署籍蜀郡。梁簡文帝撰《招真館碑》,記張陵第十二代孫張道裕在天監二年(503)來虞山建招真館,修道十餘年,地點在江蘇常熟。《受菉次第法信儀》收《天師治儀》,為張陵第十三工孫梁武陵王參軍張辨所撰。凡此,未有一人居龍虎山。據現存資料,大約在晚唐時,張陵子孫始入居龍虎山。《龍虎山志》卷二「上清宮」條云:該宮原本為「第四代天師自漢中歸龍虎山(所)建傳菉壇,唐會昌(841—846)中賜額真仙觀。」卷六《張諶傳》:「二十代諶,字子堅,唐會昌中,武宗召見,賜傳菉壇,額曰真仙觀。」所云第四代天師(張盛)所建傳菉壇,不可信,二十代張諶受命建傳菉壇,似近事實。五代時南唐皇帝李璟在龍虎山敕建張天師廟,時人陳喬為撰《南唐新建信州龍虎山張天師廟碑銘》,碑立於南唐保大八年(950),碑中提到的是張陵第三十一代孫張秉一。此後《漢天師世家》所列各代天師,始有史籍可資佐證。據此,張陵後嗣入居江西龍虎山建教,大約始於晚唐。此時即為龍虎宗始建的大約年代。另有一說認為張魯之弟張衛有子名張盛,不降曹氏,獨自攜妻去江西龍虎山修道,但史料亦不足。至宋代,龍虎宗獲得皇室支持,每代首領(即每代張陵嗣孫)皆被賜號為「先生」。如二十四代張正隨,賜號「真靜先生」,二十五代張乾曜,賜號「澄素先生」,二十六代張嗣宗,賜號「虛白先生」等,其教派獲得大發展,龍虎宗之名遂著稱於世,與茅山、閣皂山並稱「三山符菉」或「符菉三宗」。紹聖四年(1097),宋哲宗「別敕江寧府句容縣:三茅山經菉宗壇與信州龍虎山、臨江軍閣皂山,三山鼎峙,輔化皇圖。」(《茅山志》卷一一)入元,龍虎宗受到更大的支持。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召見張陵第三十六代孫張宗演,次年,敕封其為第三十六代天師,即正式以官方名義承認張陵子孫的「天師」稱號;又命其主領江南道教。此後龍虎宗每代首領皆如此制,得到皇帝所給的天師封號和管理江南道教的職權。從而使歷代天師的政治地位躍居其他符菉派首領之上,龍虎宗的發展也較其他符菉派為大。這樣,天師和他領導的龍虎宗漸漸成為江南諸符菉的中心。元代中後期,以它為中心集合江南諸符菉派為一體而組成符菉大派正一道。此後,龍虎宗進入另一發展時期。
正乙派:正一道支派。由清代龍虎山道士婁近垣開啟,以江西龍虎山為中心。婁近垣《重修龍虎山志》卷二《官府》條:龍虎山向分紫微、虛靖、靈陽三派,「其師長之稱,實同一脈,但無定派命名,使尊卑日久難考。因定四十字。從今至後,三派合一,依次授名。四十字完,許『辰『字輩再續四十字,完而復續,以此例垂於永世。」其所定四十派字為:「近遠資元運,久長保巨淳。道唯誠可寶,德用信為珍。秉敬宏丹菉,葆真啟世人。鴻圖贊景祚,聖澤振昌辰。」婁近垣以其名之「近」字為始,表明此派由他所開啟。據清顧沅《玄妙觀志》可略知其傳代情況。該志卷三載:惠遠謨(1697—1771)字虛中,號澹峰。五六歲讀書,過目成誦。稍長,其家送之入玄妙觀,受業於潘元珪(號梧庵)。時主席胡雲庵為延師講學,乃博覽儒書,尤潛心道藏。年三十,授道紀司,雍正九年(1731),主龍虎山玉華院事。後二年(1733),京師光明殿成,被選充焚修。時婁近垣主光明殿,遠謨師事之,受其法。十三年(1735)潘元珪死,南旋繼其方丈席。是年秋,婁近垣以龍虎山缺提點,奏准其往龍虎山署提點之職。乾隆九年(1744),婁近垣以年就衰,招之入都相贊助,明年充御前值季。遇雨腸(月字應為日字旁)愆,行法輒應。婁近垣修《龍虎山志》,參互考訂,出力為多。至乾隆十五年(1750)冬南歸。乾隆三十六年(1771)卒,年七十五。著有《學吟稿》。《玄妙觀志》又載:張資理(1712—1786),字一枝,號友桐,吳邑篁村人。本儒家子,年十一,出家朝真觀,為沈堅蒼之徒。由儒家言通道德五千之旨。符菉秘典,靡不洞貫。雍正十二年(1734),欽選入都,住光明殿,復從惠遠謨受法,為御前值季法官。乾隆十四年(1749)回蘇,奉婁近垣之命,往龍虎山領迎華院教事。乾隆四十一年(1776)請假回蘇,次年主席玄妙觀方丈。禱雨祛邪,頗著應驗。乾隆五十一年(1786)卒。張資理後之傳達室代不詳。《諸真宗派總薄》載此派之「派」字,在「辰」字之後又添二十字,似此派至作《諸真宗派總簿》時,已傳四十餘代。
玄教:玄教本為朝廷對道教的通稱。元代皇帝以張留孫掌玄教院,形成一個以玄教道官直接布道的教派,可視為道教龍虎山支派。創始於元初,創始人張留孫。張留孫(1248—1321),字師漢。信州貴溪(今屬江西)人。幼從伯父張聞詩學道於龍虎山上清宮。後以所學游江淮。至元十三年(1276),隨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赴闕,留侍闕下。次年,因為昭睿順聖皇后之疾祈禱有驗,命為上卿,賜寶劍,敕兩都各建崇真宮以居之。至元十五年(1278),賜號玄教宗師,授道教都提點,管領江北淮東淮西荊襄道教事,佩銀印。此後,「寵遇日隆,比於親臣」。所封教職也不斷提高,至仁宗延祐二年(1315),晉銜為開府儀同三司、特進上卿、玄教大宗師、大真人、領集賢院道教事。(見袁桷《玄教大宗師張公家傳》、吳澄《神德真君張公道行碑》等)從作玄教宗師起,他就不斷從龍虎山選調道士(前後幾十人)至京師,或委以京師道職,或派至各地任各級道官,從而以他們為骨幹,逐漸組織起一個規模龐大的教派,即龍虎宗支派——玄教。玄教在幾十年的發展中,組織規模是很大的。其宮觀除少數在北方外,大部遍佈於南方。計有:鎮江路、常州路、杭州路、揚州路、平江路、龍興路、撫州路、臨江路、袁州路、信州路、天臨路、惠州路等。約當今之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廣東等省區。該派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套組織領導體制。其最高首領是玄教大宗師,居大都崇真萬壽宮,負全教指揮之責。其副手是玄教嗣師,輔助大宗師工作,又是日後大宗師的合法繼承人。大都崇真萬壽宮設提點一職,協助大宗師處理日常事務。大宗師之下,設江淮荊襄都提點,為大宗師指揮各路道教的直接助手。其下的各級地方組織,根據元代行政區劃進行設置,行省設都提點,路設道錄、道判,州設道正、道判,基層各宮觀設住持、提點、提舉。玄教從成立至元末,承傳五代掌教。第一代張留孫,掌教四十三年(從至元十五年作玄教宗師算起),於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逝世,傳給第二代吳全節。全節掌教二十五年,於至正六年(1346)逝世,傳給夏文泳。文泳掌教四年,於至正九年(1349)逝世,傳給第四代張德隆。德隆掌教約五年,於至正十四年(1354)傳給第五代於有興。於有興掌教至元亡。玄教大宗師之承傳,逐漸形成一套制度。第一,除第一任掌教張留孫為元世祖任命外,其後幾代掌教皆由前任掌教提名,先作嗣師,待前任掌教逝世後,由皇帝降「璽書」加以任命。第二,歷代繼任掌教在接任時,皆須以張留孫遺留下的大宗師印和寶劍(原為皇帝賜張留孫者)相承傳。作為傳承憑證和教權象徵。玄教雖是由龍虎宗分衍出來的一個支派,但卻自成體系,對龍虎宗天師有豐當大的獨立性,即它的的教務真接受命於玄教大宗師,而不直接受命於龍虎山上清宮和天師府。玄教之信仰和所習方術,呈雜采兼收特點。除主要承傳天師龍虎宗之符菉、咒術外,兼習神霄、清微、天心雷法,也兼習內丹術。在道教理論上的建樹很少,僅吳全節所著《靈寶玉鑒》,現尚存於《道藏》。玄教存在的時間雖不長(至元亡而解體),但它卻對諸符菉派合為一個大派正一道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一方面,玄教大宗師長期居住大都崇真萬壽宮,有如江南道教首領歷代天師在京的常駐代表(歷代天師除被詔命去京師外,常年居龍虎山),江南眾多道派的不少事務,往往是通過玄教大宗師解決(有些須請示天師)。玄教大宗師對於溝通江南道教與元室的關係,溝通道教各派之間的關係,加強各派的團結,促進正一道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玄教組織的發展,又大大增強了龍虎宗的力量,為正一道的形成,作了必要的組織準備。
新武當派:清微派支派。由元代武當山道士張守清開創。據元程巨夫《均州武當山萬壽宮碑》,張守清,名洞淵,號月峽叟,峽州宜都(今湖北宜昌宜都縣)人。幼習舉子業,長作小吏。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三十一,去武當山出家,拜本山道士魯洞元(曾參訪全真道尹志平)為師。洞雲死後,率領道士修道路,建宮觀,開荒種地,頗多建樹。某年,又從本山道士張道貴、葉雲萊、劉道明等學清微法,得黃舜申之傳,其後,道名遠著,門徒眾多。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皇太后聞其道行,遣使命建金菉醮,並征至闕,賜所建宮名天下一真慶萬壽宮。元仁宗皇慶元年、二年,京師乾旱,詔命禱雨,屢有應驗。延祐元年(1314),授「體玄妙應太和真人」。張守清承傳全真、清微、正一諸派之學,既通經章符菉,清微雷法,又諳內煉丹道,而以承傳清微法為主,是元初黃舜申清微派北傳一系的重要傳人。清微派道書《清微神烈秘法》捲上所列《師派》,在黃舜申之後,即有「清微沖道使葉雲萊,清微沖和使張道貴,沖元雷使張守清,紫玄散吏張守一。」清微派明初重要傳人趙宜真云:「近世如洞淵張真人(張守清),化行四海,獨露孤峰,止以愛將神烈一階授之學士,至於諸階雷奧,與夫煉度奏章等法,雖間有得之者,亦鮮究其旨。」(《道法會元》卷五《清微符章經道》序)證明張守清對清微雷法頗多創造。故張守清之道派又可稱為武當清微派。據《大岳太和山志》等載,該派是按「守道明仁德,……字派傳代的。這一字譜與《諸真宗派總薄》所載之第三七「天師張真人正一派」、第七十「薩真君西河派」字派基本相同;其後四句又與第三七「龍虎山正乙門下天師清微派」字派基本相同。這種巧合,是這些道派與武當有某種歷史淵源,抑或僅是借用新武當派之派字?尚難判定。
全真道:又稱全真教,或全真派。為金代北方興起的三個新道派之一。創始人王囗(1112—1170)。據《全真教主碑》等載,王囗,號重陽陝西咸陽人。家世豪族。早年為儒生,曾中金熙宗武舉(或雲未中),作過小吏。後遺世隱居。金正隆四年(1159),聲言在甘河鎮遇仙,得受金丹口訣。從此棄儒為道,開始創教。於終南山南時村掘地為穴,名「活死人墓」,在其中修道兩年多。大定三年(1163),毀掉活死人墓,去劉蔣村結廬居住,邊修行邊傳教。大定七年(1167)。燒燬庵堂,前往山東傳教。先後收徒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等七人(後人稱「北七真」)又先後在文登、寧海、福山、登州(今蓬萊)、萊州(今掖縣),建立三教七寶會、三教金蓮會、三教三光會、三教玉華會、三教平等會。至此,全真道正式建成。因王囗在寧海(今牟平)自題所居庵為全真堂,故世以全真名其教。大定九年(1169),王囗率四徒西返終南,於途中患病,次年逝世。全真道是後期道教中最大的派別之一,較之舊道教有顯著特點:(一)三教合一思想比較突出。如王囗在山東所創之五會皆以「三教」二字冠首;規定以三教之經書《道德經》、《般若心經》、《孝經》為全真道士必修的經典。他和七弟子的詩文中,三教合一言論更是俯拾皆是。如「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天下無二道,聖人不兩心」,「教雖分三,道則唯一」等等。尤以融合佛教禪宗理論最為突出。馬鈺《神光燦》:「禪為宗,道為祖」,清初全真道士柳守元《玄言正旨序》:玄宗(指全真道)「與禪宗實為相近」。(二)教義中,出世思想十分濃厚。在王囗和七弟子詩文中,極力貶斥人生之價值,宣揚人生是「苦海」,家庭是「牢獄」、「火宅」,夫妻恩愛為「金枷玉鎖」,勸人捐妻捨子,「跳出樊籠」,看破功名富貴,學道煉丹,以離「苦海」。(三)在成仙信仰和修煉理論上,一返舊道肉身不死、即身成仙的追求,只追求「陽神」、「真性」不死。認為人之**是要死的,只有人的精神才能不死。王囗《金關玉鎖訣》:「唯一靈是真,肉身四大是假,」《立教十五論》:「欲永不死而離凡世者,大愚不達道理也。」劉處玄《至真語錄
》:「萬形至其百年則身死,其性不死也。……陰陽之外則其神不死也。」因此在內丹修煉理論上,與道教南宗相反,主張先性後命,以性兼命。以澄心遣欲為真功,以明心見性為首務。(四)在修煉方法上,主內丹修煉,不尚符菉,形成獨具特色的內丹理論。在教制教規上,規定道士心須出家住道觀,不許蓄妻室。為了約束道士言行,制定各項清規戒律,督促道眾嚴格遵守。這些皆與正一道有很大區別。全真道在金代的發展有限,至蒙元前期,以成吉思汗之召見、寵遇丘處機為契機,在丘處機及其弟子們的推動下,全真道發展至鼎盛。當時全真道宮觀遍佈北方各省區,「雖十室之邑,必有一席之奉」。此鼎盛局面,自丘處機起,歷經尹志平、李志常兩任掌教,大約三十年。至元憲宗五年(1255),佛道《化胡經》之爭起,元室袒佛,全真道敗北。此後元室下令焚燬除《道德經》之外的一切道經,全真教遭受沉重打擊,全真道鼎盛局面因之結束。故在張志敬、王志坦、祁志誠、張志仙幾任掌教中,處境都較困難。又經歷約三十年,元成宗即位,馳焚經之禁,全真道獲得正常發展。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平定江南,全國統一。此後,原同源異流而分傳於金與南宋的全真道和道教南宗,逐漸認同、融合,至元代中後期,二宗合併的條件漸趨成熟。在南宗道士陳致虛等人的推動下,二宗經過對祖師宗祀的調整,南宗最後併入全真道。合併後的全真道遂成為更大的道派,而與正一道分統天下道教。明代皇室對佛、道採取抑制、約束政策,對道教正一派有所崇奉,對全真道支持較少,全真道自此進和衰落時期。金元時期形成的統一領導核心(以北京白雲觀為基地)頓然解體。在此情勢下,統一的全真道漸次分解成諸多小支派。主要的有「七真派」,即宗祖馬鈺的遇仙派,宗祖譚處端的南無派,宗祖劉處玄的隨山派,宗祖丘處機的龍門派,宗祖王處一的崳山派,宗祖郝大通的華山派,宗祖孫不二的清靜派等。另外,又有一些全真道士分別組成「五祖派」,即宗祖王玄甫的少陽派,宗祖鍾離權的正陽派,宗祖呂洞賓的純陽派,宗祖劉海蟾的劉祖派,宗祖王囗的重陽派。如此眾多的全真支派出現,並不表示全真道的興旺發達,恰好反映它的衰落。它們的形成時間,最早在明代中後期,多數在明後。在明清道教衰落時期,只有龍門派因王常月的闡揚,曾經在清初一度「中興」,其餘各派,大都衰落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