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東方通天的過錯,老國主聽了大王兒東方通善的勸諫。舒榒駑襻在宣告新國君後,老國君面向大臣們宣佈對東方通天不賞不罰,令其三年內熟讀大仁大義之書,以慰天德。
退朝後,諾大的大殿上除了衛兵鎮守外,僅餘下東方通善、東方通天和武天道。三人良久無語,最後還是跪在地上的東方通天打破了沉默,朝著大殿上方的王位說道:「哥,弟若在,你東神王權無人敢逆!說完便起身揚長而去。這句話擲地有聲,東方通善與武天道聽後面面相覷,想張口說些什麼,卻始終沒有說出來。他們望著東方通天遠去的背影時,心中很是愴然,恨只恨不能與之相擔。
一個王子,打了勝仗,不獎不罰已是打擊。但因為這而生生剝奪了正常繼承王位的權力。這其中的委屈、失落、憤慨,任誰去安慰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且有徒勞不堪。而此時繼承王權的東方通善此時也是最痛苦的,他好像說什麼都有「汲汲於王位」的嫌疑。這時候天底下最失意的人與天底下最悱惻難說的人同時出現在東神國——東方通天與東方通善。
有時候,說的唯心點兒,親兄弟之間就像好像是冤家一樣,矛盾與衝突極多。而生在王族的兄弟之間尤為複雜與突出。
那一夜,皓月無缺,老國君急召東方通善入寢宮,吩咐完一些事兒,托付完一些東西後,便哀哀長薨於世。待二王子東方通天趕往寢宮時,其父已經體寒如凍,其兄披髮長跪,甚為淒楚。那時東方通天沒有嚎啕大哭以示悲愴,而是與兄並跪一夜,靜默成尊。
第二日天明,新國君東方通善宣旨東神:國之三日無喜,披麻以孝先王。
待三日國喪期已過,新王登位,東神國一派新氣象。所有人都期盼東神國新的「通神師」的出現。於是新王東方通善一聲令下,東神國境內數百名修行者按照慣例以武勝任。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弟弟東方通天與武天道。
一個月的「優中選優」,最後昂首在大殿之上的正是東方通天與武天道兩人。其實這早在新王東方通善所料之中。但是各國歷來無「雙師」之說,所以這兩人必有一戰,以見強者。這也是新王所不願見的,可現在只有這樣了,歷朝歷代無不是如此選賢而用。
那時的比武選師,十二年後的東方通善歷歷在目。千頃之闊的校武場上僅是東方通天與武天道對峙於中央,其他王孫貴胄,功績大臣隨新王東方通善在城樓上正襟危坐。
東方通天當時所施展之術除了老通神師所授之術外,還有王族秘術「御風之術」。此法術創於東神開國君主東方氏,源於蓬萊之境的仙人高士。可御風直上百丈,日行八千里。善從上至下突襲,似天石急落勢大力沉,如滾雷直下防不勝防。世人只知道「五式御風,無與爭鋒」,殊不知「御風術」本有九式,那是因為開國君主東方氏傳授給王族子孫的只有「五式」,對外宣稱的版本也只是《御風五式》,而《御風九式》的秘笈只傳授給歷代國君,是東神國絕高秘密,僅新舊國君知道。這樣的目的是防止王族有邪念者練成《御風五式》後,犯上凌君。所以後「四式」法術只有王知道。王若通學《御風九式》之後,天下能與之齊肩者恐怕只有另外三國的國君了。
而當時的武天道除了老通神師所授的法術之外,也有家傳秘笈《幻影十八式》。因此戰東方通天他自然無畏無葸。
武天道本是東神國的附屬國國主之子。其祖當年戰功彪炳,蒙當時東神國國君賜封為一附屬國國主,國名千影。
武氏迄今已國傳十代,是東神國所有附屬國之中一姓主國時間最長,威名長盛不衰的國家。這是何等的榮耀與傳奇——除了對宗主國無比的忠誠與功績輝煌外,靠的就是這家傳秘笈《幻影十八式》獨步於各附屬國之外。
如今武天道是武氏一脈第十一代傳人,自是有心延續傳奇。那時他的弟弟已被自己的父親選為下一代千影國國主繼承人,而沒有選他的原因是他早年志在東神國通神師之職。所以他的父親傾囊相授絕技已成他武天道的夙,也以成就武氏家族至高榮譽。
所謂《幻影十八式》,顧名思義善化幻身。若到關鍵時候,分身千百,合圍攻擊,然真身藏於幻影之中突襲,一擊必中。其詭異難防罕逢敵手,連東神國歷代國君也不免歎其精絕。
當東方通天對上武天道時,猶如針尖對麥芒一般,強強對刺,不留餘地。那一戰鬥得是精彩絕倫,兩位年齡相仿的少年連戰三日難見勝負,當比到最後雙方不得不使用必殺技時,城樓上的王親、大臣們一時驚為天人:東方通天聚全身之氣已把所站之地壓成了數丈直徑的圓坑,以作最後縱天一躍;武天道這時候已分身數百,個個恍若天神,只待一擊必中。就在這天雷與地火搏命之際,東神國國君東方通善合陰陽之氣訇然一聲大吼:「住手——」。
這一吼宛若霹靂在耳,那樓上的諸位王親、大臣們哪受得了這般巨吼,靡跪者連連一時無站立者。他們胸喘股顫,面如槁灰,好似將死之人。
當東方通天與武天道聽聞此吼時,心中不免大為訝然。這猶如天帝之吼直插內耳,一時間便震亂了心神,兩人不得不同時收了法術,都駭然地望向城樓之上。只見遠處城樓上新王東方通善屹立於城樓中央,可瞥見他那些許青發輕逸飛揚,一襲寬鬆的王袍聚風而動,乍一看,似仙風道骨之輩。
這時的東方通善眉頭微蹙,而後以真氣又復說道:兩位今日比武可謂龍虎之爭,其法術修為東神駭然。縱使再比三日也分不出高低之手。孤王今令其住手,實不忍兩敗俱傷的慘景。今日停手,翌日大殿之上聽其敕封。
一席話後,東方通善轉身回宮。餘下城樓上的袞袞諸公匆忙起身跟隨。而校武場上的東方通天與武天道聽完話後,面面相覷好一會,各自眼中也不免流露出惺惺相惜之情。
第二日,大殿上眾臣低首畏君,只見左右大臣之中東方通天與武天道並肩昂首望君。良久後,君主東方通善面露難色的說:「昨日比武,眾賢臣可曾佩服兩位修行者的通天手段?」
「回國主,我等無比佩服!」眾臣答道。
「那眾賢臣最欽佩的是哪一位英傑啊?」東方通善又復問道。
此問一出,大殿上靜默一片,而後議論之聲四起,但沒有人直接回答國主東方通善。
其實東方通善早就想到會這樣,沒有人會說的出誰比誰有優秀。因為東方通天與武天道這兩人的實力猶如自己跟自己打,說不上誰比誰強,也給不出一個絕對答案。因此議論爭辯之聲的存在著實正常。
一陣聒噪後,國主東方通善繼續說道「既然眾卿給不出一個絕對答案,那孤王就「不法古,不修今」尊兩位修行者同為東神國「通神師」。這樣既有孤王賢弟輔佐,又有武氏英傑盡忠,實乃良策啊!」說完後,東方通善稍展眉頭。以待大臣們的意見。
這時下面開始沸沸揚揚了,對於兩修行者的能力大家毋庸置疑。然而國主要破「祖宗之法」實乃一石驚起千層浪。連東方通天與武天道都感到吃驚。
「國主,祖宗之法不可破,若有二師,必將架空王權,我東神基業危矣!」一老臣似痛心疾首的說道。後面人云亦云的人也跟著多了。
強聒後,東方通善深知此提議必遭阻挫。一時間他沉默不語,由著下面的大臣依舊強聒不捨。
良久後,一個聲音壓下了所有人的云云。站在大殿中央的東方通天開腔了:「我早對我王兄說過,弟若在,你東神王權無人敢逆。今我與武天道歷經磨難,同為「通神師」有何不可?況且我乃國主之弟,輔佐王兄當是天經地義,何來與外人架空我王兄之王權的邪念?
東方通神說完後,卻看著武天道的眼睛,似乎有什麼深意。武天道好像讀懂了什麼,頓時一跪向國主,高聲說道「當誓死效忠明主,不負天恩!」
這兩人的話字字珠璣,大臣們聽罷沉思不語。特別是東方通天的寥寥幾句,暫時打消了守舊大臣們的些許疑慮。
是啊,東方通天與東方通善同為王族至親,沒道理合同外人奪自己祖宗基業。一些大臣們如是想。
國主東方通善見眾卿此時沉吟,不免心中大喜,急忙起身宣召:東方通天與武天道實屬奇才賢臣,可同為通神師,以順天意,以承王恩,以塑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