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晉朝當屠夫

龍騰世紀 第418章 南是羌人敵,北有孤狼嚎(三) 文 / 卷風

    冉閔的擔心很快就消除了。

    針對燕國人的舉動,石虎最終做出的決定,竟然是派石斌和李農,率軍開赴高句麗,以應對燕人的進攻。

    石虎做出這樣的決定,讓石趙朝堂上不少人心中涼了半截,在大家看來,如此危機關頭,石虎就算是御駕親征也不為過,可偏偏派出去的是燕公石斌,那豈不是說,在石虎的心中,基本上已經將石斌擬定為太子了?

    對於投靠其他皇子的朝官武將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的信號。然而在事實上,如今石趙可謂是兵鋒不斷,幾個皇子當中,也只有燕公石斌的能力還算出色,更重要的是在石斌手中還有李農和麻秋這兩個在石趙排的上號的大將。

    在確定出徵人選之後,石虎將鄴城周邊能夠調動的五萬軍隊全數交給了石斌,並且同意了石斌征發民夫的建議,在石斌看來,五萬軍隊並不足以跟燕國進行一場大戰,況且這五萬兵馬調動之後,鄴城周圍的軍事力量就變得薄弱起來。

    而征發民夫的聖旨一下,頓時讓整個石趙國哀鴻遍野。羯人征發,可不是什麼「十戶一丁」這種後世還算人性化的標準,在石虎的聖旨當中很是明確,一家人但凡有三個男丁以上的,抽一個,五個以上的抽兩個。當然,若是實在抽不出來,也可以用錢來買。

    這已經是個非常殘酷的征發計劃,但落到執行人手中時,又變得更加殘酷。下層的酷吏們擅自將其改為「兩丁抽一」,不僅僅可以更好的完成任務,更重要的是多出來的丁口,還能賣給那些有錢卻不願意打仗的富人,何樂而不為呢?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在石趙國東部靠近高句麗的地區,征發的民夫數量就達到了恐怖的三十萬!

    別看稱謂是民夫,實際上若是兩軍開戰,這些民夫當中的漢人、窮人,就會成為例行的炮灰,所以對那些被抽走了親人的家庭,尤其是漢人家庭來說,他們的親人基本上是沒有機會再回來了!

    三十萬的民夫,朝廷是不會全額承擔糧草的,民夫們吃的還需要自己準備,當然也可以在行軍的路上就地購買,可誰都知道,大軍所過之處,物價飛漲,一場戰鬥下來,這些民夫需要多少錢才能將自己的肚子填飽?

    沒有吃的,就挖樹皮草根來填肚子,民夫大軍所過之處,猶若遭了蝗災,殘酷無比。

    就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石斌和李農等人終於率領著五萬精兵,到達了高句麗的邊境,青州附近。

    高句麗如今實際的版圖,其實就是三國時期的青州沿海區域,北起南皮,南至蘭陵郡,陸地上跟石趙交界的邊境幾乎是一條垂直的直線。因為漢族式微,而胡族興起,那高句麗也興匆匆的來中原大地搶了一口肉吃。

    當初石勒還在的時候,曾經跟高句麗王有過協議,故而還算是勉強能夠和平共處。事實上高句麗人口數量稀少,能夠控制目前這樣大面積已經是高句麗的極限,給他再多的土地,他也管不了了。

    然而等到石勒過世,石虎登位之後,立馬就撕毀了石勒當初跟高句麗王簽訂的協議,陳兵邊界,只是因為一直沒有得空,所以才始終沒有對高句麗採取軍事行動。但雙方那種和平友好的合作態度算是徹底完蛋了,高句麗王也是非常擔心軍事力量強大的趙國。

    這個年代的高句麗跟後世的棒子可沒有什麼關係,高句麗是高句麗,棒子是棒子,大家千萬不要將兩者相提並論。

    高句麗王很擔憂石趙,然而讓高句麗上上下下都深感意外的是,首先攻殲他們的,竟然不是石趙,而是同樣接壤的燕國!

    原本高句麗一直認為,燕國和石趙這對生死冤家在沒有分出真正的勝負之前,將會無暇顧及高句麗這樣一個小國,他們還能在夾縫當中生存,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事情會突然發生轉變!

    燕人的動作很快,大軍在東牟郡,也就是後世很有名的威海市一線登陸之後,就迅速突破,一路上殺得高句麗軍隊猶如切菜砍瓜一般,三日之內連下三城,將整個高句麗朝野都震動了。

    而在這個時候,石斌率領五萬大軍和三十萬民夫衝破邊境的消息,也同時傳到了高句麗王的耳朵當中。

    前有狼後有虎,一時之間,高句麗朝廷和高句麗王都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好在高句麗還一項優勢,那就是航海能力。

    因為在遼東半島上的優勢高句麗始終沒有放棄,合計之下,高句麗王做出了一件讓燕趙兩國同時傻眼的事情——他們跑了!

    從長廣郡,也就是後世的青島市附近登船,高句麗王極其身邊的重要大臣,以及高句麗最精銳的軍隊,紛紛乘著大船出海,回遼東半島去了!

    石斌率領的精銳趙軍從南皮城進入高句麗,攻城掠地的速度也是不輸燕軍,結果雙雙被高句麗王放了鴿子,反而在一個月之後,兩支宿敵狠狠的碰撞在了一起!

    這是一場昏天黑地的戰鬥,就在北海郡,李農率領的一萬步卒,首先跟燕軍大部隊相遇,雙方狠狠的干了兩天,誰也不能佔據明顯的優勢,而雙方又都在等著後續部隊的開進,結果終於三天之後,在北海郡城外,一場趙國與燕國的主力會戰,發生了!

    從士兵數量上來說,燕國人是佔據了優勢的,畢竟燕國一開始的戰略目標就很明確——打通海邊到石趙的通道,從而可以利用海運,對石趙的腹地進行打擊,當然,順手將高句麗的土地弄到手中那也是燕人的戰略目標。

    若石斌手中全是步卒的話,那麼恐怕北海郡的這場戰鬥,即便有李農這樣的名將,也同樣會毫無懸念的輸掉。可是,石斌手中除了三萬的步卒之外,還有兩萬的騎兵,以及三十萬的民夫,說到這三十萬的民夫,不得加個註釋,一個月前的三十萬的民夫。

    這些朝廷不提供食物的民夫在行軍一個月之後,數量已經銳減,如今還能勉強跟在軍隊後面的,大概只有三分之二。消失的民夫有一半是死了,有部分是生病或者受傷被遺棄,當然也有膽子大,沒啥牽掛的溜走了。

    即便民夫損失了三分之二,但是對於燕軍來說,趙軍在正面戰場上突然投入如此數量巨大的民夫,加上更富有攻擊力的騎兵,哪怕燕軍的步卒隊伍再精銳,也無法取得勝利,唯一值得燕軍高興的事情,就是他們在混戰當中,因為慕容恪優異的指揮,拿下了北海郡這座城池。

    在冷兵器時代,一座巨大的城池就是一個難以攻陷的堡壘,只要城池裡有足夠的士兵和食水,那麼攻城一方就絕對無法輕易獲勝。

    慕容恪依仗的籌碼就是北海郡,以及後方通過海運源源不斷的支援,單從種族人口數量來說,羯人是不如鮮卑人的,若不是因為鮮卑人自己內部分支太多,始終沒有整合成功,恐怕早就沒有石趙什麼事了。

    因為高句麗王的突然逃跑,以至於石趙和燕國竟然在北海郡對持起來,實在是大跌周邊國家人的眼鏡。

    一邊是現有七萬大軍加上通過海船源源不斷送來的人力物力支援,並且佔據了沿海一線的燕軍;一邊是有五萬精銳士兵加上近二十萬民夫,背靠本國龐大戰爭潛力的趙軍。這石趙跟燕國在北海郡一僵持起來,遼西在石趙朝堂之上就再沒有什麼吸引人眼球的地方,以至於冉閔直到五月份都沒有發兵攻打上谷郡都沒有人站出來質疑。

    冉閔放棄進攻上谷郡就等於是給了石塗等人充足的發展時間,利用現有的資源,將上谷郡牢牢的抓在了自己手中。上谷郡,作為石趙與鮮卑燕國邊境上一個重要的城鎮,其性質跟去年被石塗佔領的漁陽郡類似,既是邊防城市,同時也是貿易城市,當然,上谷郡裡面的常住人口,事實上卻是超過漁陽郡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