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順之鋼鐵世紀

正文 186出兵 文 / 克裡斯韋伯

    大順旅順港。

    這座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的港口東臨黃海、西瀕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扼守渤海口,拱衛大順的北京幽州府。地勢極為緊要,乃是大順北方艦隊的母港。尤其是在大順完成了從旅順到大連,從大連到瀋陽的鐵路後,這座軍港對於大順對俄戰爭的重要性就更為緊要了。由於當時高廷玉已經年近七旬,無論是精力和體力都已經無法支撐對俄戰爭的需要,所以雖然名義上他還是北方的順軍的最高軍事首長,但實際上這場戰爭的策劃者和實際指揮者卻是擔任首席參議的石懷沙,為了更好地協調海陸兩軍的行動,他便將指揮部設置在了北方艦隊的司令部中。

    司令部裡,一片忙亂,電報的按鍵聲與參謀軍官的報告聲不絕於耳。根據順軍的計劃,對俄軍太平洋艦隊的突襲將由順軍的北方艦隊發動,突襲成功後,北方艦隊將擔任封鎖海參崴港口、保護海上交通線的任務,因為大順這幾年雖然幾乎使用瘋狂的速度修建鐵路,但距離石懷沙計劃中的將鐵路修到中俄邊境還是有一段距離,更不要說從中俄邊境到海參崴所在的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基半島還有一段距離,這段距離順軍就不得不用馬拉大車來完成補給,這對順軍後勤將是一個巨大的困難。所以石懷沙打算如果「閉塞」作戰成功的話,就直接用海船向圍攻海參崴運送補給品,在海參崴的附近有很多條件不錯的天然避風港,完全可以用工兵建立臨時棧橋的辦法來完成轉運貨物,至少像攻城重炮這一類重武器通過水運要比陸運要方便的多了。由此可見順軍北方艦隊擔負的責任之重。更重要的是,由於地形的原因,大順北方艦隊要突襲海參崴就必須進入日本海,而要進入日本海一共有六條間宮海峽(韃靼海峽)、宗谷海峽、津輕海峽、關門海峽、對馬海峽還有朝鮮海峽。而宗谷海峽、津輕海峽、關門海峽是屬於日本內海,在現有的情況下大順艦隊很難通過,最近的途徑就是通過對馬海峽。要想把艦隊在不驚動俄國人的情況下進入日本海,是一件非常複雜困難的事情。所以隨著開戰日期的臨近,石懷沙幾乎整日都呆在北方艦隊的指揮所裡,與海軍的軍官們商議調動的問題,卻始終沒有結果。

    一個海軍軍官在地圖上用手指劃了一個大圈子,大聲道:「我們乾脆走遠道,繞過日本,然後從韃靼海峽進入日本海吧,俄國人一定盯著對馬和朝鮮海峽,薩哈林島上和陸地上最多就幾個零星的殖民點,只要我們選在半夜通過,一定沒事的!」

    另外一個軍官搖頭道:「我看不行,我們的艦隊數量雖然不少,但是新舊不一,速度也不一樣,還要帶上運煤船,這樣的行動肯定瞞不過日本人,日本人一定會通知俄國人的,繞了這麼大個圈子,去襲擊兵力佔有優勢的敵方艦隊,太冒險了!」

    「那你說怎麼辦?直接從對馬海峽?我敢打賭,那裡一定有成打的俄國漁船在那邊晃蕩,我們的艦隊剛剛過對馬海峽就會被發現!」

    幾個海軍軍官朝成一團,石懷沙與海軍北方艦隊統領容征卻是臉色凝重,一言不發,只是定定的看著眼前的地圖。像他們這個位置的人,已經不是可以隨便表態的了。這時,外間突然一名軍官從外間衝了進來,大聲道:「稟告二位大人,朝鮮漢城發來急電!」

    石懷沙與容征從地圖上抬起頭來,同時向那名軍官望去,容征下意識的看了石懷沙一眼,石懷沙微微一笑,後退了半步,站在容征的側後方。容征一愣,旋即向石懷沙報以笑容。

    「念!」容征沉聲道。

    「是,大人!朝鮮南部全羅道發生大規模民變,起事亂民自稱東學道徒,所到之處,殺死官吏貴族,將官倉中的糧食分給百姓。朝鮮李王派出官兵進剿,卻被亂民擊敗,器械皆為亂民所有。現在亂民的人數已經增長到了兩萬餘人,形勢十分危急,朝鮮李王派出使者前往我大順駐漢城巡署,請求我大順出兵助剿!」

    「什麼?」容征臉色微變,他側過頭看了一旁的石懷沙一眼,由於鐵路還遠遠沒有修到中朝邊境,所以大順與朝鮮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走海路,一旦出兵,無論是運兵還是護航,都是北方艦隊的手尾,不過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了東學道這樁事,倒是麻煩的很。

    「知道了,你先退下吧,若有其他情況,再來稟告!」容征揮手讓那軍官退下,向石懷沙做了個手勢,石懷沙會意的跟著他走到一旁僻靜處。

    「石大人,出了這檔子事,看樣子要推遲了!」

    石懷沙沒有立即回答,過了一會,他突然道:「其實這東學道倒也未必是壞事。」

    「怎麼說?」容征皺眉問道。

    「剛才你我不是還在為難如何才能不引起俄國人注意的情況下將艦隊進入日本海嗎?這難道不是一個好機會?」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容征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好你個石懷沙,高大帥對你如此信重,你倒也對得起他!」

    兩天後,上海街頭。

    「號外,號外!」一名報童揮舞著手中的報紙大聲叫喊道:「朝鮮東學道叛賊起事,我大順精兵登陸釜山平亂,北方艦隊封鎖對馬海峽,預知詳細內容,兩個大子買一份《申報》便全部知曉!」

    「小子,給我一份!」蔣志清從馬車上探出頭來,將一個銀角子丟到報童的懷裡,那報童趕忙將找錢和報紙送了上去:「先生,您的報紙,要再來份《滬上新聞》嗎?」

    「算了!」蔣志清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縮回車廂裡,將報紙遞給陳再興,笑道:「老爺,報紙!」

    「嗯!」陳再興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看起報紙來,突然他低聲問道:「志清呀!碼頭邊那塊廠房你準備的怎麼樣了,水、交通都要抓緊,算起來再過十來天吉林斯的設備就要到了,脫脂棉的事情早一天開工就早一天好!」

    「稟告老爺,小人上午剛剛去看過一次,房子都修補好了,場地也平整好了,自來水的事情已經和水廠的人說過了,應該就是這兩天。廠裡打了兩口井,水質都不錯的,實在不行也可以先頂一陣。」蔣志清小心的答道,他看了看陳再興的臉色,低聲道:「老爺,據小人所知,這脫脂棉最主要是用來包紮傷口的,您催的這麼緊,難道真的和俄國人要打起來了?可朝鮮不是鬧了東學道嗎?」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是戰是和,不是我們這些做生意的能夠知曉的,早做些準備總是沒有錯的!」陳再興的聲音從報紙後面出傳了過來:「不過——」陳再興的聲音到這裡突然停住了。

    「不過什麼?」蔣志清趕忙接口道。

    「沒什麼,不過朝鮮那點東學道亂黨用得著這般大動干戈嗎?我可不記得當年拔都這般沒有一點靜氣了。」陳再興將報紙放了下來,嘴角帶著一絲譏諷的微笑。

    日本,東京,山縣有朋宅邸。

    「山縣閣下,朝鮮的同志們已經起事了!」秋山好古的背脊挺得筆直,大聲喊道:「中國人已經要出兵了,我們什麼時候行動呢?」

    山縣有朋一身和服,跪坐在榻榻米上,雙目微閉,彷彿根本沒有聽見秋山好古的問話,一名下女在為他按摩著肩膀,他不是發出輕微的嗯嗯聲,指示下女按摩的強度和地點。

    「閣下!」秋山好古見山縣有朋這般模樣,白皙的臉龐上已經漲紅的如同番茄一般:「每一分鐘都有同志在流血呀!光是前往全羅道的日本同志就有二十多人,更不要說東學道的朝鮮志士們了,如果中國的軍隊封鎖了對馬海峽,將軍隊投入朝鮮,就會有千萬人死於他們的槍下,我們不能對這一切坐視不理呀!」

    山縣有朋終於享受夠了按摩,他睜開雙眼擺了擺手,那下女跪下伏地行了一禮,膝行退出門外,拉上紙門,山縣有朋活動了一下胳膊,突然問道:「秋山君,你要怎麼行動?」

    「當然是出兵啦,我們應該渡過對馬海峽,支持東學黨的志士們,推翻腐朽的李家王朝,幫助朝鮮人建立一個富強文明的新國家!」

    「那你認為現在是出兵的好時機嗎?」山縣有朋不待秋山好古回答:「中國人在東北至少有八萬訓練良好的常備軍,在開戰的三十天內就可以擴編到二十五萬人;而大日本帝國一共有六個常備師團,大約有十二萬人左右,而且中國人還可以從帝國的其他地方調來至少一倍以上的兵力,你覺得這就是好時機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