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順之鋼鐵世紀

龍騰世紀 138遠東大鐵路 文 / 克裡斯韋伯

    「我的上帝呀,救救我們吧!」一旁的娜塔莎絕望的仰首看著牆壁上的耶穌受難像,在胸口劃著十字。

    歐內爾。邦吉看著悲傷的伊萬諾夫娜和娜塔莎,但在他的內心深處,卻有一個冷靜的聲音在大聲的叫喊著:「這是對於邦吉家族來說一個機會,一個發財致富的機會。」這個冷靜的聲音和他表面的悲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並不是說歐內爾。邦吉是個偽君子,只是多年以來的訓練讓他的理智早已不受感情的影響了。

    「伊萬娜,能給我一支筆還有一些紙嗎?我需要寫一封信給倫敦,我的父親在那兒!」

    「當然,邦吉先生!」伊萬諾夫娜擦了擦自己的眼角,輕敏的站起身來,走過過道,將歐內爾。邦奇帶到了一個房間門口,她推開房門:「這是我的書房,歐內爾你可以隨意使用!」

    「多謝了!」歐內爾。邦吉走到書桌前,坐了下來,很快他的心情就平復了下來,開始在信紙上書寫起來:

    「親愛的父親,我剛剛在聖彼得堡得知沙皇政府即將開始動工從莫斯科通往太平洋東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鑒於中俄雙方在東北亞的緊張形勢,我認為在近期發生一場中俄雙方的大規模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乘這條鐵路通車前,發動一場戰爭來徹底改善自己的北方邊境形勢——這樣一個想法對於中國的北方統帥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正如你我所共知的,與西歐尤其是英國的大規模糧食貿易是沙皇政府取得財政平衡的基礎,而無論是修建這條鐵路還是與中國人的戰爭,都將耗費巨額的金錢,這將打破沙皇政府脆弱的財政平衡。而為了彌補這一虧空,俄國人的唯一選擇就是增加更多的出口糧食,以換取發動戰爭和建設鐵路的金錢。在現有俄國的村社制度下,農民沒有動力、也沒有多餘的資金來改進耕作技術、改良土壤,所以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沙皇政府將發動一場由上而下的土地改革,將現有的村社制度予以解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富有耕作經驗並且有資金的農場主以獲取更多的出口糧食。作為俄國糧食商人的競爭對手,我覺得加入到這場改革中來,無論是對於公司還是家族都是非常有益處的,鑒於以上原因,我希望能夠在俄羅斯進行一場半年左右的考察旅行,希望可以得到您和公司董事會的同意!

    您的兒子:歐內爾。邦吉

    1891年十一月九日於聖彼得堡」

    寫完書信後,歐內爾。邦吉快樂的吹著口哨,將信封粘好,他準備待會就到邦吉公司駐聖彼得堡辦事處,托付對方將這封書信帶到倫敦。如果董事會接受了自己的提議,那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呆在伊萬諾夫娜身邊半年了,他相信這足夠讓對方同意成為自己的妻子。

    六天後,歐內爾。邦吉高興的收到了從倫敦發過來的回信,他小心的拆開信封,只見裡面放著一張信紙和一張支票,他抽出信一看,上面寫著寥寥兩行字:

    「親愛的歐內爾,我為你的遠見和勇氣感到驕傲,你是一個真正的邦吉人,隨信來有一張三千英鎊的支票,祝你這半年過得愉快,這是你應得的!」

    幽州留守府。

    高廷玉坐在書房中,臉色陰沉。三年的時間在他本就已經蒼老的臉龐上留下了更多的痕跡,但雙眼中的光芒卻犀利依舊。

    「你確認這個消息屬實?」高廷玉放下單片眼鏡,如果歐內爾。邦吉也在這裡,他將會驚訝的發現放在高廷玉面前的那張報紙的封一頁也是那張皇儲正拿著鐵鍬挖開車站奠基的第一鍬土的圖片,只不過這張《生意人報》是十餘天前的,而且在行間寫滿了同樣內容的漢語。

    「是的,完全屬實!」覺羅的語氣十分堅定:「除了這份報紙,我還從另外幾個消息渠道獲得了證實,其實這個沒有什麼好保密的,在英、法、德幾國的報紙上也都有刊登這個消息!」

    「嗯!」高廷玉點了點頭,老人的臉色顯得有些疲倦。

    「你出去一下,讓我單獨呆一會!」

    「是!大帥!」覺羅臉色有些訝異,不過他還是立即服從了上司的命令,向高廷玉行了一個軍禮,轉身退了出去。高廷玉站起身來,拿著蠟燭走到牆邊,開始費力的在地圖上尋找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位置,然後在地圖上用鉛筆劃了長長的一段——從符拉迪沃斯托克到莫斯科,然後就呆呆看著這條線,半響之後,他終於歎了口氣:「看來太平日子到頭了,終於要打大仗了!」

    漢京。

    長江的水是永遠不枯的,即便是冬天枯水季節也不枯,頂多落淺那麼些許,繡出兩道綿長皺折的花邊般的沙岸,使豪放的長江又具一番婉約的韻致。而連續幾年的夏天雨水都較少,到了秋天,在北岸不遠處便露出一個沙洲,等到了十一月,那沙洲伸出一角來,與岸連接上了。成了長江中前所未有的一片大沙灘。這片沙灘是溫暖的鴿灰色,平坦光潔猶如躺在水中的偌大一片一片鏡子,成群的沙鷗悠閒在上面躑躅,它們細碎的腳印愈發顯出沙灘的寥闊。也許是這裡靜寥與漢京的繁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有些達官貴人反倒喜歡來這裡遊覽,這沙洲反倒成了漢京的一景。

    一葉扁舟緩慢的駛過沙洲,船尾的艄公懶洋洋的搖著長梢,這種小船在這一帶江面很常見,有打漁的,也有被人雇來遊覽江景的。

    狹小的船艙中只有兩人:陳再興、沈宏茂,唯一的一個護衛站在後甲板,百無聊賴的陪著那個正在划船的艄公。陳沈兩人都盤膝而坐,兩人中間放著一隻紅陶茶爐,上面一隻天青色的小陶甕裡水已經煮沸了,一股股水汽從甕蓋縫隙冒出來,被外間的江風一吹,立即變成幾縷白霧,更將兩人的臉遮的模模糊糊。

    「陳兄你這次來漢京是為了修船廠和通商局那二十多條船吧?」沈宏茂的聲音打破了船艙裡的靜寂。

    陳再興微微一笑,隨手拿起一旁的鐵釬捅了一下紅陶炭爐,爐火立即旺了起來,鮮紅色的火苗一衝,幾乎舔到了陶甕的把手上。

    「是,但不全是!」陳再興隨後將鐵釬放到一旁,開始小心的準備茶末、器皿,興致勃勃的準備烹製茶湯。

    沈宏茂看了看對方那興致勃勃的樣子,冷笑了一聲:「陳兄你這三年在緬甸家大業大,我還以為早已忘了自己是大順子民了!怎的,有好處就又回來了,幾個月前在上海你可是牙關緊的很!」

    「在商言商,勢所難免!」陳再興小心的用鐵夾夾住陶甕的兩邊,將沸水倒入茶碗中,沸水與茶末混合,立即變成了淡青色的茶湯,恰好咬住了碗沿,一股讓人愉悅的茶香立即充滿了狹小的船艙,饒是沈宏茂一直冷著臉,此時鼻翼也不禁本能的抽動了兩下。

    「沈兄,其實我這次來找你並非是為了修船廠與那些客貨船的事情。」陳再興小心的將放在小木托上的茶碗向對方推了過去。沈宏茂拿起茶碗,抿了一口,冷笑道:「那還能為了什麼,莫非陳貴人你千里迢迢從緬甸回來是為了探望舊友不成?」

    「探望舊友也是有的,不過——」說到這裡,陳再興臉上的笑容消失了:「我想要的不是修船廠與那些舊船,而是漢陽鐵廠!」

    「呵呵!」沈宏茂突然大笑起來:「陳復生呀陳復生!我果然沒有看錯你,不過你胃口也忒大了些,連漢陽鐵廠的主意都打上了,要不要把天子的寶座也讓給你坐坐?」也無怪沈宏茂如此表現,漢陽鐵廠始建於1812年,是大順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使用近代化設備的鋼鐵廠,大順軍械局、大順炮廠、漢陽造船廠這些干係帝國命運的軍工企業所使用的鋼鐵幾乎都是由漢陽鐵廠提供的。像這樣重要的鋼鐵企業,即使是以沈宏茂的大膽也沒有想過可以將其出售給私人。

    陳再興沒有對沈宏茂的反應說什麼,他只是從懷中取出一份電報文,遞了過去,道:「沈兄,你先看看這個再說話,想必這時候宮裡面也已經知道了。」

    沈宏茂接過那封抄報文一看,臉色微變,隨即便將那抄報文往地上一丟,冷笑道:「這又算什麼,毛子皇儲去了海參崴一趟,就得把漢陽鐵廠賣給你,只怕朝廷還沒這麼多鐵廠可賣!」

    「宏茂你也是明白人,尼古拉親王可不只是去了海參崴一趟,那條鐵路若是通車,接下來就是俄國大軍南下,奪取南方不凍港!」陳再興說道這裡,冷冷一笑:「如是我沒猜錯,高侯爺的請戰折子恐怕已經要到了。」

    「那又與漢陽鐵廠有甚關係?」

    「呵呵,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大軍未動,糧草先行,要麼修鐵路,要麼造船走海路。」說到這裡,陳再興臉上已經滿是自信滿滿的神色:「本朝定都漢京,離北疆有萬里之遙,鞭長莫及,此番時後,我敢打賭,未來十年,朝廷肯定會傾盡全力,修建東北、蒙古、華北的鐵路線,所需的鋼鐵何止億萬,無論是所需的金錢還是鋼鐵,朝廷都要將官營鐵廠改為鼓勵民辦,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