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順之鋼鐵世紀

第三卷 利維坦 94菩提寺 文 / 克裡斯韋伯

    日本鹿兒島縣。這裡位於日本的最南端,位於九州島的南部,由薩摩半島和大隅半島和諸多孤島組成,由於這裡相距東亞大陸和朝鮮半島最近,所以從古代時,它和中國、韓國、琉球,還有亞太地區各國都有著非常頻繁的交流。16世紀西洋文化傳入到了鹿兒島,在日本戰國史上著名的「種子島火槍」便是屬於此地,當時控制整個鹿兒島的島津藩主積極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成為聞名全日本的強大大名。推進明治維新的兩大強藩之一的薩摩藩便是位於此地,這裡可謂是引導日本風氣的福地。

    島津家菩提寺,此地原本是世代為薩摩國藩守的島津家的家廟,雖然經過維新後的「版籍奉還」和「廢藩立縣」之後,島津家已經失去了實權,但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島津家統治鹿兒島數百年的餘威猶在。加上作為維新的發源地,很多出身薩摩維新功臣都是島津家的世代家臣,是以此處在鹿兒島縣百姓眼中依然有著極為崇高的地位。平日裡菩提寺周邊往來的行人經過時都本能的保持肅靜,騎馬或者乘轎的人們還會在經過門口時下馬下轎,以表示對鹿兒島舊日主人的尊敬。

    可是這幾天的島津家菩提寺卻和往日不同,路口就有戴著大蓋帽和打著白色綁腿、土黃色軍裝的士兵把守,士兵背上步槍上的刺刀發出刺眼的和寒光,離得好遠就可以聽到軍隊裡特有的粗聲大氣的口令聲。經過的行人們不禁本能的加快了腳步,走遠了才向寺廟投以好奇的目光:難道有什麼大人物來寺院上香了嗎?

    菩提寺後殿,茶室,茶香撲鼻。一名老僧小心的為面前的客人們布茶,碧綠色的茶湯流入茶碗中,彷彿碧玉一般。老僧做了個手勢,客人們默默的拿起茶碗,品起茶湯來。

    「如何?陛下!」

    「茶好,器皿好,人更好!」品茶的人放下茶碗歎道,只見他鬚眉皆白,身著紫色袍服,頭戴黑色紗帽,正是琉球國王尚泰。

    「那世子呢?」老僧的目光轉向一旁的年輕人,那年輕人正是琉球王國的世子尚雲,他臉上滿是悻悻之色,將手中的茶碗往榻榻米上一頓,冷笑道:「我看倒是平常,遠不及大順的好茶!」

    老僧笑了笑:「大順的茶自然是極好的,正是現在世子您在這裡,大順在千里之外,再好的茶也是喝不到的!」

    尚雲硬著脖子反駁道:「今日喝不到,明日喝不到,總有一天可以喝到的!寧可天天喝白開水,也不喝你們日本茶!」

    「雲兒,不要說了!」尚泰對兒子低語了一句,轉身對老僧擠出一臉笑容:「大師,我這孩兒年紀還小,說話不知分寸,您可別與他一般見識!」

    「無妨,無妨!」老僧笑道:「世子閣下朝氣蓬勃,讓我這老人只有羨慕的份。」

    「那就好,那就好!」尚泰自從被日軍俘虜後,就被日軍從沖繩島運回日本,關押在這寺院之中,整日裡擔心受怕,生怕日本人會對自己和兒子下毒手,今日菩提寺的主持請自己和兒子出來品茶,他處處小心翼翼,避免激怒日本人,又想從對方的隻言片語裡找到外部的信息,實在是憋屈到了極點。

    「父王,不要忘記大順才是我們琉球的父母之邦!」尚雲再也按捺不住胸中的怒氣,猛的一下站起身來,拉開房門衝了出去,屋內只留下那老僧與尚泰二人。

    「大師請見諒!」尚泰趕忙道歉。老僧擺了擺手:「我已經是一個方外之人,這等貪嗔之毒自然是要戒去的,陛下請放心。說一句題外話,您可知道這些日子您住在什麼地方?」

    「不知!」

    老僧笑道:「陛下一定聽說過鹿兒島的島津菩提寺吧,此地便是!」

    尚泰聞言臉色大變,半響之後方才苦笑道:「原來此地便是島津菩提寺,寡人早就聽說過了,倒是未曾親眼見過,想不到被關押在這裡!」原來由於島津所在鹿兒島位於日本的南大門,自古以來便是通往中國、琉球、朝鮮等地的要道,在相當長時間內,島津藩經常派出軍隊和海盜入侵搶掠琉球王國,而琉球王國則以中國為保護國,抵抗日人的入侵。在1624年,島津藩趁當時大明勢力衰弱的機會,入侵琉球,將當時還只有十二歲的琉球王子尚成擄到島津作為人質,便囚禁在這座島津藩主的家廟之中。當時不甘心為仇人人質的尚成數次脫逃,都因為無人相助而被抓回,一直到大順一統中原後,得到琉球國使臣的書信,派出使節向當時的德川幕府要求島津藩退兵並釋放被囚禁在菩提寺的尚成,在德川幕府的壓力下,島津藩不得不從琉球退兵並釋放尚成。尚成拋下在日本娶的妻子和生下的三個兒女回到琉球,這個故事在琉球王室中廣為流傳,菩提寺在他們的詞典裡就是監獄、恥辱地的代名詞。

    「陛下,我提起這個並非是要羞辱你!」老僧肅容道:「老僧的意思是,不管事情的結果如何,活下去才是重要。要知道那時候大明國勢衰頹,對付東虜都忙不過來,哪裡還顧得上遠在海外的琉球。可是誰能想到不過三十年後,大順就如此昌盛,東征西討,國勢遠邁漢唐,一紙敕書就能讓島津家放人呢?」

    尚泰聽了那老僧這一番意味深長的話,心中不由得一動,重新打量了一會這老僧,低聲問道:「多謝長老提點,尚泰敢問一句,您出家前的身份?」

    那老僧微微一笑,道:「老僧的俗家名為島津忠彬,乃島津忠義之弟,島津久光是我的父親!」

    「啊?」尚泰聞言不由得大吃了一驚,如果說島津忠彬這個名字他還沒有聽說過的話,島津忠義與島津久光這兩個人就簡直是如雷貫耳。島津忠義是薩摩藩的最後一任藩主,在戊辰戰爭中統領這作為討幕主力軍的薩摩藩軍。其後出任鹿兒島藩知事、雖然在後來被架空,只成為貴族院議員,但也是明治時期的名人;而島津久光則是上上一任家督島津齊彬的異母弟,齊彬死後按其遺訓由久光之子忠義繼任藩主,久光作為國父掌握實權,1874年官至任左大臣。這兩人在幕末掌握著天下第一強藩薩摩藩,後來名震天下的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山本權兵衛、大山巖等人都曾經是他們的藩士。琉球與日本相距很近,商人往來極多,作為琉球的國王,尚泰自然沒少聽到這兩人的名字。

    「原來是一位殿下!小王失敬了!」尚泰趕忙躬身行禮。

    「陛下不必如此!」老僧伸手扶住尚泰:「我從小體弱多病,五歲就被送到菩提寺當和尚,自從記事就是面對著青燈古佛,沒有當過一天武士,您這般稱呼我還真有些不好意思!在世人看來,相比起我的哥哥和父親來,我忠彬是個沒用的人,但現在我的父親早在幾年前就因為被天皇趕回鹿兒島而鬱鬱而死了,而我的哥哥現在也身患重病,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他們引以為自豪並為之奮鬥終身的薩摩藩也不復存在了,倒是我這個沒用的人還活的好好的。其實我今天請您來喝茶不是為了別的,是希望您能夠忍耐下去,像我這樣開開心心的活下去,這樣才能看到未來。相比起琉球王國來,日本是大國,大順也是大國,小國的命運並不是由自己決定的,所以您只需像您的祖先一樣,在這座寺廟裡靜靜的等待就好了,這樣對您才是最有利的選擇!」

    聽了這番話,尚泰不禁默然,良久之後,他向對方俯身下拜道:「多謝大師提點!」

    上海,裕興紗廠外的空地上。

    「大家不要擠了,不要擠了,慢慢來,都有份的,都有份的!」

    一個拿著鐵皮喇叭的工頭站在大車上大聲叫喊著,在他的四周,黑壓壓的戴著舊氈帽的人頭擠成一團,都是搶購大米的工人。外圍十幾個特別挑選出來的腰圓膀粗的漢子拿著短棍竭力將擁擠過來的人推開,但還在不斷增加的壓力下不斷後退。在他們的身後是七八個黑布包頭的印度兵,他們手中的步槍上的刺刀在陽光下閃著亮光,這些印度兵並沒有因為被這麼多人包圍而感覺到恐慌,有的人甚至連步槍都沒有從肩膀上取下來,顯然他們都是經歷過真正戰場的老兵了。

    余志恆有些猶豫的看著前面擁擠的人群,他也是剛剛得到這裡有便宜米買的消息,雖然他的家裡還有夠吃兩個多月的米,但看現在的局勢,多存點糧食總是沒有錯的。可到了地點,看到這麼多人,他不禁又開始猶豫是否要擠進去了。

    「志恆兄弟,志恆兄弟!」

    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余志恆轉過身去,正好看到徐大成,他身後背著米的是他那兩個兒子,正朝余志恆裂開嘴笑著。

    例行求打賞,收藏、推薦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