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順之鋼鐵世紀

第三卷 利維坦 第73章 出兵 文 / 克裡斯韋伯

    「木下,這你就不懂了!」伊東佑亨壓低了聲音:「自從兩年前井上君登上首相寶座後,國會裡的撥款就已經偏向我們海軍了,更不要說英國人的特別貸款,指定就是購買英國海軍的舊軍艦的。面對這個局面,陸軍長州藩的大佬們早就不滿意了,在背地裡讓井上君倒閣。這次出兵琉球,就是井上君『脫亞入歐』政策的第一步,我們一定要做好,只要做好了,海軍得益自然最大。你明白了嗎?」

    「下屬明白了!」那個海軍軍官臉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大局為重呀!」

    「明白了就好!木下君,你馬上帶領『浪速』、『扶桑』兩艦,封鎖琉球通往台灣的航路,一定不能讓琉球王室逃走!」

    「是,伊東閣下!」

    漢京,皇宮,文淵閣。

    已經是凌晨時分,當日值班的江清月打了個哈欠,站起身來,她準備先去小憩一會。這時外間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秉筆推門進來,急聲道:「娘娘,福州急電,琉球出事了!」

    「什麼?」江清月伸手接過電文,拆開一看,臉色大變:「快通知林娘娘,還有讓下面的人準備一下,內閣的幾位相公也要知會一聲。」

    「是,娘娘!」那秉筆向江清月微微一福,便退了出去。江清月歎了口氣,將那份電文放回書桌上,歎道:「多事之秋呀!」

    天剛濛濛亮,大順帝國的首腦們便集中在了集英殿,開始商議如何應對日本的入侵。

    「江娘娘,你將電文跟幾位相公再說一遍!」

    「是,太后!」江清月向鄧太后微微一躬,沉聲道:「八天前,日本派出大艦十餘艘入侵琉球。我方監事與五十名士兵被日方包圍,日方在解除了所有人的武裝後,將其送上一條船送歸台灣。根據監事事後所說,事發突然,琉球國王攜帶王室逃至監事府內,雙方力量懸殊,琉球國王與王室現在都已經在日方控制之下。」

    「愚鈍!」珠簾外王啟年低聲罵道:「日人入侵事先定有徵兆,他卻毫無察覺。入侵時,明明琉球國王與王室都已經逃到他那兒了,就算國王帶不走,好歹帶個兒子或者女兒回來呀!竟然不發一彈,束手就擒,荒唐!」說到這裡,王啟年起身向鄧太后行禮道:「臣敢情對此人嚴加懲處,為後來者戒!」

    鄧太后微微點了點頭:「王相公所言甚是,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應對!」

    「出兵!」王啟年大聲答道:「日人挑釁在先,唯有出兵一途,琉球視天朝如父母,持禮甚恭,若是我大順置之不理,諸多藩國當作何想?」

    「林娘娘以為當如何呢?」鄧太后轉頭問道。

    「妾身以為王相公所言甚是,日人這些年來養兵造船,還與英人聯盟,對我天朝早有覬覦之心,這次入侵琉球不過是試探罷了。若是我方軟弱,只怕將來朝鮮、台灣都會成為日人的目標!」

    「嗯!」鄧太后點了點頭,看到內外廷的首腦意見一致,她的心也放下來了,畢竟日本相對於大順,並非是一個多麼強大的對手,無論從歷史和現實來看,日本的軍力和國力都遠遠不及大順,應該不難對付。

    「王相公可有方略?」

    「太后,老臣以為當先以早國權為節度台灣、琉球諸軍事,福建節度使,以大兵臨之,迫使日本人迅速退兵為上!」

    林晚晴笑道:「王相公所言甚是!」顯然在這方面,內廷與外廷的領袖又達成了共識,即盡快以足夠強大的實力壓倒日本,將問題在還沒有完全發酵的情況下加以解決。這兩個經驗豐富的政治家都看到了這次日本入侵琉球事件並不單純,在其後影影綽綽還有著其他列強的影子,只有快刀斬亂麻的將問題解決掉,才能不給其他國家插手其中的機會。

    「列位,要出兵,錢從哪裡來呢!」一個聲音突然打斷王、林兩人的商討。眾人回過頭來,說話的卻是戶部尚書胡克勤,只見其起身問道:「琉球孤懸海中,相距中土兩千餘里,日人又有十餘艘大艦。南洋、北洋艦隊只怕都要出動,要花的錢海了去了。我事先聲明,戶部的銀子可已經花的差不多了,最多能擠出來個一百多萬兩,多的可就被指望我了。」

    聽到錢的問題,集英殿內每一個人的眉頭都皺了起來,三年前的兩場仗打下來,就已經把大順的國庫打得空空蕩蕩,還欠了不少債。這三年胡克勤苦心經營下,總算好點了,可現在又要打仗了,還要出動海軍,這花費可就更大了。這沒錢可怎麼打仗呀!

    「胡相公!」鄧太后柔聲問道:「這國庫當真是如此不寬裕嗎?」

    「太后陛下,國庫的情況您是清楚地,每年最多能多個一兩百萬兩,稍微那裡有點水旱災害只怕就要虧空,就這一百多萬兩都是老臣東截西扣弄下來的。您要是不信,大可換個人來當這個戶部尚書,老臣無能!」這胡克勤脾氣可不小,說著說著就要請辭。

    「胡相公的話哀家自然是信得過的!」鄧太后有些狼狽的答道,她皺了皺眉頭。這仗是一定要打的,而錢又不夠,收稅肯定是來不及得了,現在看來只有最後一條路了。她看了看胡克勤,問道:「胡尚書,那看來只有再多發行一些國債了!」

    「太后聖明!」

    「發行國債的確是最好的辦法!」集英殿眾人紛紛表示贊同,在他們看來現在也只有發行國債才是唯一出路了。

    「太后,老臣以為應當慎重斟酌一番!」一個聲音在一眾贊同聲中顯得各位突兀。眾人回過頭來,說話的原來正是戶部尚書胡克勤。只見其捋了捋鬍須,沉聲道:「太后,我並非是反對發行國債募款。只是歷年來發債累計算來也有九百餘萬兩,由於還舊債發新債,新債總比舊債多,其實朝廷不但沒有還債,反而越借越多,老臣總是有些忐忑。現在一下子又要發新債,該發多少,定多少利息,才會不出差錯,還望朝廷有個章程,不能像現在這樣,平日裡沒準備,到用錢的時候又亂作一團,像個沒頭蒼蠅一般。畢竟古人有雲,國家之信,是乃重寶呀!」

    鄧太后聽了胡克勤這番話,不禁暗自頷首,歎道:「胡相公果然是老成謀國之言,這樣吧,這次發行國債之事,便讓胡相公你一力主持,要好生定下個章程來,為後世垂范!」

    「太后陛下,若是要我主持也可以,不過我有個條件!」

    「條件?」鄧太后饒有興趣的笑道:「胡相公請講!」

    「讓工部侍郎沈宏茂來當我的副手!」

    「沈宏茂?」

    「不錯,此人在督任漢陽鐵廠和機器局其間,這些工廠不但無須朝廷發款補貼,每年還能盈利數萬兩銀子,可見是個敢於任事的幹員,老臣若是負責國債之事,便請太后陛下將此人交給老臣當副手!」

    「原來如此,那便應了胡相公所請吧!」

    「多謝太后恩准!」

    兩天後,上海。柳家公館。

    陳再興正斜倚在沙發上,逗弄著一旁架子上的一隻綠毛鸚鵡,那只鸚鵡頗為機靈,學舌學的惟妙惟肖,將旁邊侍立的幾個婢女引得不住掩口發笑。

    「陳先生,陳先生!」外間傳來柳治平的聲音,陳再興坐起身來,只見柳治平快步進得廳來,手裡拿著一張抄報,平日裡總是喜怒不形於顏色的老臉上卻滿是激動地神情。屋內的婢女們趕忙向其躬身行禮:「老爺!」

    「下去吧,都下去吧!」柳治平不耐煩的擺了擺手臂,快步走到陳再興面前,低聲道:「陳先生,當真被你猜中了!」

    「猜中了?」陳再興聞言一愣,他在上海這些天都寄宿在柳家公館,雖然這柳家公館論規模宏大,富麗堂皇上的確無法與曼德勒的緬甸王宮,但論起江南數千年來的文物集粹、舒適小意,卻不是曼德勒能夠享受得到的,尤其是柳家公館在整個江南都有名的「三絕」——廚子、園林、評彈昆曲,更是讓陳再興讚不絕口,他在上海呆了的這兩個多月,都讓他有點樂不思蜀了。

    「朝廷果然要增發國債了!看來是日本入侵琉球要對外用兵!」說到這裡,柳治平不自禁雙手合什祝禱道:「佛祖菩薩保佑,佛祖菩薩保佑!」

    陳再興這才醒過身來,卻被柳治平這般舉動弄得哭笑不得:「柳叔父,您這事恐怕求菩薩不太合適吧!不管怎麼說打仗都是要死人的,佛祖菩薩慈悲為懷,恐怕不會應你的求吧!」

    「呵呵,陳先生你這就不知道了,佛祖菩薩也要塑金身,立佛塔,哪樁事能夠少得了白花花的銀子。我柳治平平日裡逢年過節可沒少佈施,他們豈能不應我的求?」

    「這——」陳再興倒被柳治平這一番話駁斥的啞口無言,他倒不是沒讀過佛經,也知道對方完全是歪理,但想起無論是緬甸還是大順,和尚都是見錢眼開,便覺得要開口駁斥心虛的很。

    「既然朝廷要發行新國債,你肚裡有了打算沒有?」

    「陳先生你就放心吧,主管發行債卷的是吏部尚書胡克勤,若是論治國理政,十個我也及不上他,但如果比起做買賣、銀錢上的事情,他就不如我了。你放心,只要朝廷要新發國債,我肯定就能把事情給你辦成了,還能大大的掙上一筆!」

    「那在下就靜候柳叔父佳音了!」

    今天第二更,待會去上班了,希望大家繼續支持韋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