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唐風流行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六章 明爭暗鬥 文 / 鍾離昧

    武則天的聖旨本來已經擬好了,但是就在關頭,她卻突然地改變了想法。武則天把聖旨留在自己的案頭上,不作處理。把武承嗣和來俊臣等人急得抓耳撓腮上躥下跳,但武則天仍然不做反應。

    到了第二天,季驚風的使者李少章更加進入了鄴城,向皇帝請求派兵夾攻乙冤羽的殘部,武承嗣等人密謀加害李少章,逼迫武則天對季驚風進行表態,武則天似乎也預料到了這一點,所以一直派罪人天絕對李少章進行保護,武承嗣等人遂失去了加害的機會。

    武則天下令,命泉獻誠、田歸道,率領五萬兵馬前往迎擊乙冤羽,更加賞賜李少章大量的金銀財寶,以收買季驚風的軍心,讓他返回大營。

    李少章回到大營之後,把所有的財寶和絲綢全都拿出來上交給河隴鎮都護府,季驚風更加以節度使的名義,將所有的金銀全都賞賜給將士們,自己一分錢也沒有留下。這裡面於是就出現了一個貓膩,季驚風在賞賜金銀犒勞士卒的時候,並沒有提起皇帝,而是把這份人情全都算在了自己的頭上。

    另外,季驚風還下令自己帳下的首席大將段攢率領五萬人馬沿著一條小路繞過鄴城和乙冤羽,直接奔著黃河靈昌渡口去了,準備要從這裡渡過黃河,前往睢陽,會通淮南道行軍大總管張皋,一起防守江淮。

    季驚風自己則帥軍展開了對乙冤羽的最後絞殺。

    乙冤羽錯誤的估計了形勢,當他進入河北道的時候,沒有能夠成功的和大=祚榮的勁旅會師,反而成了一隻孤軍,徹底的進入了周軍的口袋陣之中,就算他手眼通天也不可能翻跟斗了,再說,他的身邊還有一個大大的奸細——蕭觀音。

    蕭觀音現在是恨透了乙冤羽了,再加上女人水性善變,她跟季驚風動了真情,自然再也不把乙冤羽這個負心人放在眼裡,千方百計想的就是怎麼在被他殺死之前把他殺死的計劃,而乙冤羽完全的蒙在鼓裡,每天只知道和黨項美女回紇美女還有林柔一起喝酒廝混。

    就在他自己為很安全的時候,鄴城方面已經派出了大軍,在通往黃河渡口的地方,對他進行攔截。乙冤羽是一個紅心兩手準備,他希望能夠盡快的和黑水靺鞨軍會合,但是如果不能會和,他就準備從靈昌渡口強渡黃河,前往陳留和孫萬榮會和。

    問題是,段攢想要渡過黃河並不困難,因為靈昌渡口一直都掌握在周軍的手中,高真行很早就在這裡駐防,雖然說高真行和季驚風不睦,但是他也不敢阻擋河隴軍的去勢,不過要說困難一點沒有也不可能,因為前者說過,當初婁師德為了防備契丹人渡河,夾攻鄴城,已經把黃河大橋給拆除了。

    段攢最大的困難就是重建大橋,等到渡河之後,再拆除,以此來徹底的阻斷契丹人北上的野心。渡過黃河之後,他會沿著曲線前往濟陰郡,然後才到睢陽,這樣一來,就不會遭到契丹人的截殺。不過路程會遠了不少。

    季驚風的主力大軍沿著太行山西麓向前挺進,而泉獻誠和田歸道則逆流而上,頓時就把乙冤羽給夾在了中間,一場大戰一觸即發。而震天可汗這時候還在進攻巨鹿郡,恐怕還有兩三天的時間才能夠到達鄴城。

    武則天的心情到了此時不但沒有變得很壞,反而變得很不錯哩。因為季驚風這個大救星距離他越來越近了,她的安全感正在成倍成倍的增長,儘管杜審言和張易之,日夜不停地在她面前說:季驚風有不臣之心。但是她根本一點都不信。

    武則天覺得自己對季驚風一向都是深恩厚意,季驚風根本沒有半點理由反叛,而且他即使是反叛也不見得就能成功,所以像他這種聰明人是不會反叛的,一定會為自己盡忠到底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更加重要的事,御醫沈南璆和季驚風的老友沙朗,私交甚厚,每次陪著皇上上床的時候,都會信誓旦旦的向皇帝表示,季驚風面貌忠厚,一臉忠誠,絕對沒有可能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來,於是,張易之的讒言也就和沈南璆相互的抵消了。再加上上官婉兒一個勁兒的替季驚風周旋,倒是季驚風佔得便宜還比較多一點。張易之有時候非常的沮喪,覺得自己被一個隱形人打敗了。

    不過張易之和季驚風有殺弟之仇,他怎麼可能如此的善罷甘休,趁著沈南璆不注意的時候,再次向武則天建議,讓張懷安到季驚風的軍中去『觀軍容』也就是讓他去做監軍,武則天頓時眼前一亮,但沒有最後做決定。

    大戰開始之前,武則天還做了一個特別錯誤的決定,這個錯誤的決定來源於張易之,張易之向武則天進言,請求讓廬陵王李顯,擔任江南道行軍大總管,負責防禦江南一帶,轄境在長江之南,故名,東臨海,西抵蜀,南極嶺,北帶江蘇,包括今天的安徽、湖北之大江以南貴州東北部之地。

    季驚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覺得非常鬱悶,不用說他可以斷定,不久之後,韋後必然反叛,中國的亂局,將會從黃河流域,擴散到長江流域,武則天的天下將徹底的不能夠保全了,而自己要把這支離破碎的地圖重新拼接起來,也必定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為什麼要這樣,自己本來可以在控制了淮南道之後,很輕鬆的沿著揚州下江東,奪江南,繼而把實力擴展到劍南道的益州地區,這樣的話,天下就有五分之三落在了自己的手中,可是韋後的出現讓他的計劃不得不有些改變,看來得天下也並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

    歷史書上曾經記載過,韋皇后和張易之有曖昧的關係,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張易之絕對沒有這麼好心,替李顯跑官,這裡面肯定還是李顯那個厲害老婆使了手段了。

    就在大戰即將開始的晚上,季驚風草擬了一份奏章,派張善柔緊急進京,將奏章交給吏部天官韋巨源的手上,讓韋巨源給皇帝呈遞上去。

    之所以選擇韋巨源,那是因為季驚風覺得韋巨源很危險,萬一李顯在江南道宣佈**,那麼武則天勢必要拿韋巨源來開刀,所以,這個時候韋巨源站出來「大義滅親」是最合適不多了的。

    韋巨源在拿到聖旨之後也是頗為躊躇,季驚風的意思很明白,若是武則天真的讓李顯坐上『江南道行軍大總管』的職位,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甚至他還可以撤銷江南道所有的刺史、都督這些官職,直接把李顯封為『節度使』,讓他統籌江南的一切軍事和物資,一方面防備胡人作亂,另外一方面,也防止有人利用亂世興兵作亂。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條件,就是徵調李顯的老婆韋皇后進進入鄴城,表面上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李顯的妻兒老小,實際上他們根本就是人質。

    韋巨源一夜沒睡,拿著奏章發呆,最後還是在第二天清晨的時候,攜帶著奏折進入了太極殿,之所以最後下定了決心,那是因為韋巨源認為,以李顯的才能不可能有什麼作為,就算他在江南道造反,最後也必然是以失敗告終,人家都說徐=敬業徒有虛名,李顯比起徐=敬業來卻又差了很多。

    果然,這封奏折到了武則天的手上之後,頓時就引起了她的重視,幾乎是立即宣佈照方抓藥。這正好對了她的胃口。

    張易之氣的咬牙切齒,在朝堂之上和韋巨源據理力爭,怎奈,六大門閥之一的韋氏家族,實力雄厚,門生故吏遍天下,即便他和杜氏家族的杜審言聯合起來,也沒有能夠真正和韋巨源抗衡,而且皇上都已經默許了,所以最後還是以韋巨源勝利而告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