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推薦一書《正邪無劍》若欲知徘徊於光明與黑暗之間的主角,如何勘破正邪,叱吒風雲,且看御姐武俠大作
當晁勇到達莫州時,大梁決意抗擊外侮,重塑漢人脊樑的消息已經傳遍河北。因為進奏院為了獲得軍功,讓驛吏晝夜不停的把邸報傳送到各州府,然後大肆印發。
河北各州府是受遼國侵害最重的地方,百姓聽得大梁要打擊入侵的遼國兵馬,頓時群情激奮,各州府敢戰士的招募處都是人山人海。
東京城中,黃潛善被以叛國罪處決,大梁又在皇宮外立下永不屈辱求和、不因言獲罪的石碑後,城中更是展開一場熱議。
不少舉子都不顧即將開始的科舉,每天往邸報投著熱血的詩詞章。進奏官也按著晁勇吩咐,不時從舉子們的章中選幾篇熱血的刊登,讓舉子們更加積極的加入到重塑漢人脊樑是事情中。
離莫州還有五里時,三人便看到一隊巡哨。
雖然兩國還未交戰,但盧俊義卻是絲毫不敢大意,四面八方都設了巡哨,以免被遼國鐵騎突然偷襲。
晁勇當即讓薛永上前詢問盧俊義大營所在。
巡哨查驗了太子令牌,慌忙分出一人去大營報信,一人帶著晁勇三人往大營而來。
晁勇也不能再策馬疾馳,那樣難免讓人懷疑是突襲檢查軍營,放緩馬速到的大營時,便見盧俊義領著諸將已在營門外迎接。
盧俊義看到晁勇只帶了兩人前來,便也知道晁勇為什麼能這般快速的抵達前線了。
晁勇看眾人都在營門口迎接,便也下馬走來。
眾人一起見過禮,便一起往中軍大帳而來。
晁勇看著營內士兵井然有序的操練著,也是暗暗點頭。
進到大帳。晁勇便問道:「遼兵可有越境?」
盧俊義皺眉道:「沒有,不過他們已在白溝河對面集結了五萬兵馬。」
「這麼說雄州還是只有叛國的宋朝禁軍了?」
盧俊義點頭道:「雄州不少將士不願歸順遼國,這幾日都逃了出來,如今城中只剩兩千多士卒。」
晁勇看著帳內眾將道:「各軍可做好出征的準備了?」
盧俊義起身道:「收到朝廷公後,我等便秣馬厲兵,隨時可戰。」
晁勇點頭道:「好,董平,你與遼兵交戰過,若是我軍和遼兵決戰。勝算幾何?」
董平起身道:「兩軍人數相當,若是我軍守城,遼兵必然無法攻下城池。」
晁勇搖頭道:「宋遼邊境漫長,便是守住幾座城池,遼兵也可直接進入河北腹地。到時我大梁百姓便要遭殃了。」
「若是野戰的話,人數相當,我軍即使勝,恐怕也是慘勝。」
晁勇看董平說的都沒多少自信,也知道遼國鐵騎戰力不可小覷。大梁兵馬戰無不勝只是因為對上的是腐朽的宋軍,並不是真的天下無敵了。
晁勇計劃的也便是給遼國迎頭痛擊,他還沒自大到認為他已經可以奪回燕雲十六州。畢竟這五萬兵馬中。梁山老兵也不到一萬,其餘也都是剛剛整編幾個月的宋朝禁軍,短短數月並不足以讓宋朝禁軍搖身一變成為強兵,何況整編後他們也沒經歷什麼戰事。而遼國雖然也是承平日久。但是經常性的跨境打草谷也讓遼兵保持了不錯的戰力。
晁勇想了想道:「營中有多少黑火藥?」
盧俊義道:「出兵後就沒用過,有五百斤。」
晁勇點頭道:「夠用了,看來我們還是得依靠黑火藥,給遼兵一個迎頭痛擊。讓他們不敢再侵犯我中原。大伙回去準備吧,明日我們便北上。奪回雄州。」
董平馬上抱拳道:「末將請為先鋒。」
晁勇笑道:「既然董一撞已經等不及了,那我便安排下。董平部為先鋒,盧俊義、張開、韓存保部為中軍,關勝合後。全軍直逼雄州城,天黑前要拿下雄州。」
董平聞言,不由道:「若是遼兵來援的話,全軍疾行,恐怕將士們體力不足,無法抵擋遼兵。」
晁勇笑道:「遼兵一直不曾入境,想必是遼國皇帝沒有下令,他們應該不會來救。探馬放遠一些便是,雄州應該有我們的探子吧?」
盧俊義點頭道:「雄州百姓被挾持投了世仇遼國,民憤極大,邊境百姓每年都要受遼兵騷擾,可說多半都有親人死在遼兵手中。因此許多百姓都想著往南逃,只是那狗官怕百姓都逃了,封鎖了城門。但是那狗官也怕我們突然北上攻擊,因此派了許多士卒哨探我軍動向,因此將士們逃了不少。我招降了一隊叛逃的將士,讓他們又回了雄州,若是遼兵南下的話,他們會想辦法通知我們。耶律大石停止向我們賣馬後,段景住也帶著幾十個北地出生的兄弟進了遼國打探消息,遼兵異動應該會向我們傳訊。」
大軍未動,哨探先行。雖然很多時候兩軍勝負都是由士兵的戰鬥力決定,但是也有很多時候是靠良將的奇謀妙計決定,而奇謀妙計成功實施必要的前提就是能夠摸清敵我形勢。不然設計再奇妙的計策,如果戰場出現未曾料到的情況,都可能會功敗垂成。
晁勇看盧俊義雖然不是將門出身,先前也未曾帶過兵,但是哨探安排的這麼周詳,也是暗暗點頭。
「糧草呢?」
「糧草不缺,宋朝計劃聯金滅遼後,便在河間府囤積了大量糧草,以備大軍攻遼。我率兵到達莫州後,便讓人運了五萬石糧食來,足可支撐大軍一月以上。」
晁勇笑道:「宋朝倒是也給我們留下不少財富。好了,大伙回去準備吧。」
次日五更,大軍便埋鍋造飯,飽食一頓,全軍集合。
晁勇一身金甲站在營寨上方,東邊剛剛跳出的旭日,綻放的紅光撒在金甲上,彷彿給晁勇加了一個柔和的光圈。加上晁勇戰無不勝的過往,在將士眼中此時晁勇便和天神一般。
「遼國欺我中原兩百年,如今又想趁我大梁立足未穩,南下劫掠。我大梁絕不和宋朝一樣獻禮求和,因為我大梁有戰無不勝的軍隊,他們永遠不會向敵人屈膝。我自領兵以來,未嘗一敗,很快我的手下敗將又會增加一個遼國。此戰希望諸軍一往無前,無令擅退者殺無赦,千夫長退,萬夫長殺之,萬夫長退,我親手殺之。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