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李揚傳

正文 第五百零三章 觀中 文 / 李家郎君

    六月中旬,陛下忽是傳詔李揚之妾楊氏入太真觀會親,李揚接旨車載楊太真至觀,楊玉出觀而迎,見阿姊至便是抱頭哭起。李揚yu是避去,正抹著眼淚的楊玉喚道:「姊夫且慢行去,本真人觀中有一人在侯。」

    「哦」李揚施著禮,被女童引至後殿,至門女童不語施禮而去。李揚推門進去,見一人負手背負望上清之像對視,聽聲響回轉身來笑著:「怎麼,不認得朕了?」

    李揚哪裡是不認得,是驚呆動不得,早就風聞太真真人與至尊之間有不可言語之事,可那畢竟是傳聞而已,今日真是在此見著,又瞧陛下身穿家居之袍豈是不明瞭?如今被自己撞見,這心中便是害怕起來,不由的跪倒於地叩頭慌不擇詞的言道:「陛下,陛下,臣,臣稽首恭拜!」

    「平身吧,過來與朕相看一下這滿天的神聖。」李隆基心情甚好,指了壁上之萬神圖道,「也許朕百年之後,添為一員也是不可。」只有天下之主才能如此藐視眾多的神明。

    「陛下為天子,自是受萬民朝拜,豈可為此等小神。」

    李隆基臉色沉下道:「不得無禮!」

    「臣有罪!」

    「哈哈,子仁有何罪,不妨說說。」李隆基不知為何忽然心情極差,大聲冷笑著說道,「你該死麼?你該如何去死!你大膽!私與朕之女相通,真是朕的好臣子,你倒是讓朕如何罰你!」

    「什麼?」李揚如同被重棍當頭砸下,腦中被駭得一片空白,不由得復又跪下叩頭道:「陛下,臣與鹹直公主之事陛下是知道的,臣,臣,臣也是情非得已!」半響擠出個理由,這身子已是被冷汗浸透,但心中之害怕卻是更甚。

    李隆基緩緩走至李揚之身邊,抬腳將其踢翻在地,指鼻大罵:「逆臣!朕是問你,朕的好女兒萬安公主又該如解釋!該死!鹹直兒已是弄的滿城風雨,但她已是嫁出的女兒是那楊家之人,朕管不了。可萬安我兒是為道門之人,你為何又去擾她?該死,你真是該死!」說著心中更是氣惱,盛怒之下連連用腳踢著。

    「臣該死!臣該死!」被踢翻在地灰頭灰腦的李揚努力想使自己好好的跪著,但一次次的被踢倒終是做了無用之功,只得以手護了頭不斷的說著罪已之話。事到臨頭心中惶恐之極,只覺得天地為之崩塌,萬事俱滅,活了半生的自己只怕今日在劫活逃,落個家破人亡的境地。真是不甘心!但已是如此,悔恨又有何用?只可恨,是誰透了口風,是誰?猛然想及陛下已是知曉為何不斬了自己,反而要在觀中責問打罵,這便如同深未央之時忽劃一道閃電使天色為之一亮,頓時這死去的心又活泛了過來,陛下不會殺了自己!如是要殺或密捕或網羅其罪賜死,豈能還與自己做這些之事,以萬金之龍體親手打臣下,這倒像是個普通孩兒家中大人怒火沖心的做派。於是只想等陛下發洩怒火過畢,好留得性命。

    「該死,你著實該死!」李隆基累極,一手撫著起伏不定的胸前,一手指著李揚罵道,「壞了朕二個女兒的名節,你實是該死!」

    李揚這時方是跪好,也不敢去擦頭上的血跡,不住的叩頭道:「臣是該死,該死之極,但懇請陛下息怒!就算現在將臣拉出去斬首,也不可氣壞了龍身。陛下為大唐萬民之主,不可有一絲的閃失!陛下,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臣臨死之前有一言要說了出來,否則臣就是死後也不會瞑目!陛下,臣萬死懇請陛下准許。」

    「說!」這位大唐至尊許是出了氣,也許是聽了李揚至此仍是為他著想,稍稍平緩了怒火壓聲喝道,「朕倒要看看你還有何臉面說出個道理出來。」

    「陛下,臣與二位公主之事,旁人以為是年少之人兩相勾引所致,其實臣是想說臣與二位公主實是患難之情!」叩頭小心的偷看,見其認真聽著,忙是以頭伏地接著道,「開元二十年,臣方授校書郎隨裴左僕射出幽州公幹,臣為先行,與二公主遇之。公主遭刺危難,臣身為臣子禮應拚死護之,然賊勢強盛,臣受創頗深」

    「這些朕知道,說別的!」李隆基打斷其話頭,怒聲說道,「是否在那次,你等便是生情了?」

    李揚怔了怔,猛叩頭道:「陛下聖明。臣與二公翻入河水之中,又因受了冷水所傾,臣便是臨死不遠。是公主大義捨身救了臣之命!陛下,陛下!如是沒有公主那臣早已死去,便不可能以此身再會陛下了。」雖是未說明白,但想以至尊之心定是會想到內裡發生的事情。

    「狗賊!你為何不去死!」李隆基豈不知捨身二字的含義,怒火及心上前便又是一腳將李揚踢翻在地,「無恥,無恥之徒!今日朕便要打死你這個無恥之徒!」

    前院殿中,楊太真心神不定的與楊玉說道:「妹妹,是誰要見李郎呢?」

    「哦,是,是個熟識之人,只因不便露面,便私下求至了我這裡。阿姊,你就不必想了,大抵是說上一會話便好。」楊玉笑著回道,但話語卻是有些吞吐。

    一時之間楊太真也未想到哪裡去,哦了一聲便道,「妹妹今日可是尋我有事?但凡派人去便是了,為何還驚到了聖上?」

    「這,阿姊多心了。陛下向道之心天下皆知,日前來觀中與我禮法,讚過幾聲,又知玉環這些日子未見了阿姊心中難免想念,陛下便施好心下了那道旨意。」楊玉莞爾笑著,「這樣難道不好麼?讓這京兆中人也是瞧瞧我楊家可是深受皇恩,是極為受寵的,不然京中眾多權貴豈能將我放在眼裡。」

    太真想想搖頭道:「妹妹,你還是那般的好勝。如今楊家可是不比以前了,家中老人皆是不理事又無個出彩之人,難以領袖族中。我已是嫁了人,現在只想好好的陪著阿郎安穩的過活,至老相伴而去。妹妹,這難道不是我等女子的心聲嗎?我是此生知足了,能與阿郎同生共死那便是最大的幸福。」

    楊玉不語,心中卻是翻來覆去想了許久,見太真那一臉的幸福樣子,心中便是酸楚起來。誰言她所說的不是自己至生所追求的嚮往呢?可是,一切都晚了,自從暗下決官做了決定後,便是永無回頭之路。好恨,真是好恨自己,為何那時機會放於面前而不去把握,若是早時大膽一些,也許自己也如她一般的滿足,但現在卻是悔恨莫及!李郎,今生不能與你同生死,那便相守下輩子吧。只有我在一ri,便是默然祝福你一生。也許待死的那一天,你是否會想起那個可憐的我呢?君見妾身笑,未知奴家哭。夜夜思君起,心痛難以書。至晨復為思,四下自身孤。撫顏歎流華,心已恨當初。罷了,我這一生只當是個夢吧,就如那日你我做下美好夫妻之事時那個夢吧。心中不免亂想起,便是淚落了下來。

    「妹妹,你怎麼了,是哪裡心傷了?快與阿姊說說,阿姊為你想法子。」太真見她如此,心中憐惜之心大起,感到妹妹實是可憐,少時被人擄去不說,好容易長成嫁了壽王,原想是苦盡甘來,但萬萬沒想動天意弄人,竟會接旨入道祈福,真是說不盡的苦,道不完的痛。

    「沒事,是落了塵迷眼了。」楊玉豈能將心中所想訴於她,這是自己一個人的秘密,豈能與人說了去,忙是推辭道,「謝阿姊關心,妹妹真的沒事。」說罷急用帕子沾去淚花,笑著說道,「阿姊,今日來看妹妹,妹妹實是開心。來,妹妹與阿姊茶。」

    此時一童入內,臉色難看之極,著急的自門外奔了起來。

    「退下,如此不懂規矩!掌嘴!」楊玉身側之老道姑怒起喝道。

    楊玉擺手:「罷了,你不與後殿之中服侍,可是有事要說。」因她看清了,這道童是放於後殿的人,心知必是有事發生。

    小童急是上前欲言又瞧了太真便不敢言說了。

    「哦,你過來。」楊玉招手讓她伏耳輕言。方聽之下猛然站起,急聲問道:「你說之事可是當真!」

    「回娘子的話,句句是實!」小童伏首低眉說道。

    楊玉臉色數變,一旁的楊太真瞧的分明,心中不知為何慌亂了起來,也是問道:「妹妹,可是有事?」

    「哦,阿姊,無事。」楊玉的臉慘白怕人卻是急急擺手道,「你先坐著等了妹妹,妹妹有事出去一會。」又吩咐了左右道,「你等好生的服侍,若是怠慢了那便自己改製出觀吧。」說罷,拎了小童之衣領匆忙而去。

    楊太真心中不安,站起身來相望,兩側之女道皆是請禮道:「娘子請稍侯,真人一會便回。」無奈之得坐下,心中掛念別事,飲這茶水卻是無味之極。

    行色著急且快哭出來的楊玉早已忙了方寸,誰能知道陛下竟會責打李揚,本來說好是會面聊以安慰,到了自己入主宮中時當了主家之人,這下可好真是糟糕之極。心痛之下暗道,不能傷了李郎,如是那般自己便是死了也難以心安。還未至殿門,便聽裡面李隆基聲聲責問,而李揚卻是只呼了臣該死。這心便是由急轉為怒火,反手將小童推出院門道:「你守在這裡,任憑誰人都不許進來!再有此間之事切不可傳聲出去,若是讓人聽去了,焉有你的命在!」說罷將門關上,吸了一口氣,上了階將門推開。

    「你,你來作甚,退下!」李隆基氣喘吁吁的望進來的楊玉說道。

    楊玉見著裡面之景,見李揚規矩跪於地上,身上傷跡纍纍,一身上好的錦衣如今哪裡能看出本來顏色,見不到臉卻是見其已散了發,弄的狼狽之極。心中已是痛極,緩緩跪倒求道:「陛下,奴家懇請陛下饒了奴家堂姊夫!」一頭叩於地上,卻是發了脆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