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李揚傳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去 文 / 李家郎君

    道人留有一謁語:一騎當頭應西征,萬馬踏胡殺古城。過事幽然莫相忘,原來應緣在故人。甩指塵而去。

    李揚見此不禁唏噓而歎,小荷等妻妾則埋怨萬分,又心中擔心圍將上來細問此事。

    方將自延王處聽來的消息說出,卻讓眾女皆是哭起,忙是手腳大亂的一一安慰著。這邊哭起那邊卻是來人,萬安公主不知如何得了消息急匆匆的趕了過來,未是說話卻是淚眼婆娑,直直的癡望著任憑自己的感情流露。這讓小荷等人俱是心裡可憐了起來,一把拉過又是哭起。

    好容易止了悲聲,小荷將那謁語交到萬安手中,哽咽道:「妹妹,即是姐姐這般喚你,便是認了你這個妹妹。你倒是看看,這次阿郎西去北庭怕是凶多吉少之象。方才大智慧的道長已是點破了此關,你也應拿個主意,可否與你的父皇求情,莫要讓夫君去了。這萬一遇著事情,可不僅僅是姐姐在傷心,妹妹的心中怕也會痛斷肝腸了。」

    「姐姐莫要著急,興許是那道人胡說而已。且問道人長像如何?」萬安公主見這字跡有些熟悉,像是在哪裡見過,便止悲聲問道。

    小荷哽咽著將那道人像貌說下,卻見萬安公主呆住,半響未說話,只是眼淚流的更急了,忙是問道:「他是哪裡的道人,妹妹可是見過。」

    「是他,是他!」萬安公主心神俱如被焚,原來想不過是人亂說,但此人說出的話卻是千准萬准,心中苦痛之極,以手抓了胸前,痛苦而道,「他,他是居於鸑鷟山登真洞,騎紙驢而行,父皇今歲二請至京後歸山不知所蹤賜號通玄先生的張果!」

    「什麼?」小荷也是聽過此道長的神通,這下坐實了是真的仙長,這心便是無邊的恐慌起來,急抓住萬安之手求道:「妹妹,求你,救上一救!」

    「娘子,你,你真是胡鬧!」李揚輕責,拱手於北道,「這如我不去,推及天下人不去,那還有誰來守,誰來護著這大唐,以及你等!」

    本是明理的小荷卻強強起來:「妾身不敢,只知仙長已道此去為凶極,你這般去了可生生的要掏了妾身等姊妹的心!」又是與萬安施禮求道,「是姐姐以往小氣了,妹妹如能辦的了此事,日後就是住與一處我也是心甘。」

    「姐姐,萬安豈是不難過,可,可天意難違!妹妹也是無法子!」萬安掩面哭起,忽是想及一人便道,「我這便去求了姑母,看看她有何辦法!」

    「回來!」李揚將萬安拉回,環看一房抹淚的眾女,心煩之極不免聲音重了些說道,「都明些事理,仙長不是說了,萬事有一麼?應是無事,你等若是再過如此,那我便走出門去!」

    聽李揚有了惱意,眾女俱是怕了,都瞧了小荷的臉。小荷怔了怔,將淚嚥入口中,閉了眼不再說話。

    至晚間用飯之前,李揚瞧了誰都是一眼的悲傷之情,這心裡除了憐愛之外怕是難以高興起來。自萬安公主走時,小荷大度的讓李揚相送,並小聲的告之:「阿郎,盡可晚些回來,妾身心裡不再恨著了。」

    心中愧死的李揚緊緊抱了一下她,掉頭隨萬安車駕而去。

    萬安公主卻未回萬安觀,直引著李揚來至鹹直別院。大抵是心情之故,放棄了矜持的她與早已等候在此的鹹直公主二人讓李揚享受了什麼是人間至樂。過後,萬安咬破食指寫了妾心屬君四字,輕柔的折好,與李揚要過先前送的香囊放了進去,與一縷青絲相依為伴,鹹直公主則是哭著輕舞一曲為之相送。

    再回院中,平靜下來的妻妾相候在一房中,坐等李揚歸來,誰心中都想獨佔夫君,但皆是說不出口,瞧郎君自門進,俱是壓抑自己的本意癡看著。

    李揚默默不語,坐下伸出手道:「都過來,讓為夫好好的抱抱。」

    無聲之時難有聲,有情之時皆是情。感受著彼此的愛戀,默然無語相擁著,直想天長地久。

    陛下制書面授李揚,改知北庭都護府司馬事為制授北庭上都護司馬,領秘書省秘書郎,升朝議大夫,除檢校刑部員外郎之職,餘者不變,八日內起赴庭州。

    知北庭之地苦寒清苦,李揚不忍妻兒受罪,上表懇求將家眷遣回雲州故里以進父母之孝道。帝准之,但以武惠妃思兒心切為由,將仁安縣主朵兒留京居鹹直公主府聽宣,又道男兒志於四方,無內賢相助恐是毛燥,許其一二相隨,其餘之女皆回雲州。

    好端端的一個家便是四分五裂了,小荷心焦之下,吐了一口血病倒,讓太醫瞧過開了方子交待不可著急需靜養數日。經了調養好些,便淚泣與眾人道:「李郎陞遷是好事,可萬沒想到是這等結果。都莫要哭了,朵兒留京也好,與多方走動,爭取阿郎早些回來。妾身福薄不能相守於阿郎身邊,茉莉你生地在西,這次你就隨阿郎去吧。其餘妹妹各回房去收拾細軟行李,等妾身身好之時,便依旨意回雲州。」

    見小荷說定,李揚心中難受之極,也交待了李蒼頭等管事老人:「李公年歲大,這次就不必跟著了,順主母回雲州,其下領劉一等三兄弟護衛。劉四、劉五你二人留於洛陽守候,脫也不花隨老爺西去,張阿牛雖是留用不久,但也其心厚道,這次再跟著本官吧。」

    李蒼頭不願,施禮道:「老爺,老朽雖是老邁,但還能ri行百里,可隨老爺左右。」

    「李公,家中諸事皆少不了你,你還是回雲州的為好。」

    李蒼頭撩衣跪倒堅持道:「家中前有劉一等人,內有眾位奶奶。再道又有太君主持,就是少了老朽也是無妨,但老爺身邊豈能少了老朽,請老爺答應,否則老爺就跪死。」

    李揚無奈,只得應下。

    臘月之末,李揚一家人分道而行,二公主與朵兒哭厥於車內,其悲切之處不能與人外道。至西行數里處,李揚駐馬回顧,茫茫處見不得相熟之人。又至十里,道邊馬車旁邊婷婷而立一人相望,近至面前聞喚聲卻是以紗罩面的楊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