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李揚傳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宮 文 / 李家郎君

    更新時間:2013-06-11

    李揚等人隨著內謁者從興慶宮的通陽門經查驗後進入今歲剛修好的夾城,不入明光門順著兩城之間的走道自西走去,到了金明門外,內謁者與守門的內典引尖聲說道:「壽昌令李揚率娘子數人奉娘娘教諭入宮覲見。」

    內典引躬身回道:「煩勞了,奴自去引進便是了。」又朝李揚拱手,「李壽昌,請隨奴來。」與內謁者交接後,讓陪著的丫頭留下,喚寺人數名自領著李揚與妻妾入了門,路經宮中女官幾番盤問,又交待了幾句宮中的規矩,不知不覺就來到一池春水之邊。內典引隨停下回身朝李揚道,「你等稍候,奴去稟報。」

    自進了宮中,小荷等女便將罩紗除去,如今站在足有百餘畝大小的碧色池水旁,看著遠處隱約的宮殿,又瞧了近處各色的牡丹、芍葯,再加上穿梭來回的美艷宮女,直道來了天上人間,喜的四下不住的相顧。

    「讓李壽昌久候了,娘娘發下話來,請諸位娘子上沉香亭相見。至於李壽昌請跟小的們在這園子裡游上一遊,阿丑,你去陪著李壽昌。」內典引不時出來拱手道。

    小荷在身後抓了李揚的胳膊一下,輕輕的問道:「阿郎,妾身不想去。」

    李揚回頭看著小荷等女皆是畏縮,但寬以安慰的笑道,「娘子們且去,我在這裡候著罷是。」又朝內典引及那寺人拱手,「煩勞了各位內官公了。」

    看著小荷等女不情願的離去,李揚的心裡煩躁起來,也不想去四下走動,就呆在這小道之上,無所事事的看著池水。

    「李壽昌,不若與奴就近在這裡走走。」阿丑躬身言道。

    「不必了,就在這裡等上少許時辰吧。」李揚笑著謝絕了阿醜的相邀,復轉身看了池水。

    阿丑陪笑在旁指了其西一樓道:「那是花萼相輝樓,方才進的金明門正好其相對,緊挨著的是勤政務本堂,又名勤政務本樓。」見李揚仍是看著東北邊,笑笑又道,「至於眾娘子去的沉香亭則在這龍池的那頭百花園裡,這裡是看不到內裡的。」

    「哦,呵呵」李揚見自己之態讓這寺人看的清楚,回過頭笑笑隨口問道,「敢問內官公俗名?家住哪裡?」

    「奴原名關三郎,至於家居,奴已是個廢人,就不要讓先人蒙羞了。」阿丑神色不自然的說道。

    李揚見狀拱手說道:「三郎莫怪。」

    阿丑笑笑卻是不在說話,靜悄悄的陪在一邊。

    「香菱,娘娘可是與你說了些什麼?為何你這般的高興,莫不是放你出宮了。」從花徑處傳來女子的調笑聲。

    另一女子哎呀的嗔怪道:「忘秋,你老是這樣,我可真是懷疑你是不是真的忘記過去了。真是討厭!」

    「來嘛,與我說說。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你若是不說,一會就要你好看!」

    「做什麼?莫要搔我的癢,我說,我說不就是了嗎?」女子嘻鬧著漸漸的轉出了花徑,見池邊有人,忙驚叫了一聲,「有人!」忙規規矩矩的低頭站在那裡。

    「你們過來,一點規矩都不懂,是哪個娘娘宮裡的?」阿丑看是二個下等的宮女,就神氣了起來,自覺著自己身旁還站著一名從七品上的職官,便拿了一絲的氣概出來喝道。

    二位宮女眼看著腳尖,慢慢的踱來萬福道:「奴婢是江才人宮裡的,奴是香菱,她是忘秋。敢問二位哥哥有何事?」

    「瞎說什麼,這位可不是哥哥,這位是奉娘娘教諭而來壽昌縣令。二個不開眼的死妮子,過後定稟了宮正,好好的調教調教。」阿丑罵道。

    二女聽到如此嚇的身子一抖,將頭低的更低隨即齊齊哀求道:「都是奴婢瞎了眼有所不知,請哥哥與壽昌令莫要怪罪了。」

    「不行,哪能這樣放過你們,奴還要告了娘娘,就說江娘娘宮裡調教的可真是好宮女!」阿丑狠聲說道,但那得間的樣子是掩不去的。

    這下二女更是惶恐,竟是哭泣出聲來說道:「莫要去,哥哥想讓奴婢做些什麼就直說吧,奴婢照做就是了,可不能攀上了江娘娘。」

    「江娘娘」李揚本不欲說些什麼,但聽了這江娘娘三個字,又瞧著這二位宮女有些眼熟,就想起一位娘娘來,忙出口問道:「二位仙娥說的可是江才人娘娘。」

    阿丑不滿的看了一眼李揚,暗道多嘴,這宮裡哪裡能論的你來插嘴,但也不敢得罪了,要是讓娘娘或是高將軍知道自己在刁難宮女,還不披了自己的皮,於是翻翻眼睛不說話,氣鼓鼓的看著。

    「當然是別號梅妃的江娘娘了,還能有幾個江娘娘。」一女聽得李揚之意不敬,又想到自己二人玩笑了幾句,高聲了些就讓這個惡人聽去,還要連累了娘娘,便豁了出去,抬起頭掛著眼花說道,沒想到卻看到了李揚那張臉頓時驚呼出聲,「是你!是你!李郎!」

    李揚則是大叫一聲,直直的盯著那女,指了她遲遲不能說話,滿眼都是驚異,而且心中狂叫,不可能,不可能,她不是死了嗎?

    眾人被李揚的大叫嚇的一跳,齊齊看著李揚。那香菱也是慢慢的看著李揚,眼睛轉動呼起來,掩了口小聲的說道:「呀,這不是洛陽見過的李小郎君麼?」又指了忘秋道,「李郎,你們認得?」

    李揚回過了神搖頭連稱不可能,不可能,又道:「太像,真是太像了,簡直一般無二。」

    而那忘秋則是自說了那一句後便臉色慘白,豆大的汗珠從身上滾落,身子顫抖了幾下,好似沒有瞳孔眼睛往上一翻竟是背過氣朝後倒去。

    香菱眼看著不對,急將她扶住,朝阿丑叫道:「哥哥,快幫奴婢一把。」

    阿丑也被這下驚的不輕,也伸手拉住。李揚則因是男子乾著急不能伸手,只能一旁呼道:「快些扶她回去。」這時又有一雙宮女路過,也趕了過來,問清了香菱是哪個宮裡的,便七手八腳的將忘秋抬了回去。

    香菱走時深深的看了站在那裡的李揚一眼,又看了仍是昏迷的忘秋,皺了眉頭暗道,這二人之間肯定有事,回去告了娘娘再說。

    「真是晦氣,好端端的人為何要昏死過去。」阿丑擦了臉上的驚出的汗,看著幾人漸遠的背影對李揚道。

    李揚到如今還是腦中想著那張臉,鎖了眉頭連連搖頭道:「不可能,真是太像了。」

    「李壽昌,李壽昌。你這是怎麼了,莫非白日見了鬼?」阿丑見李揚還是嘴裡嘟囔著,忙在一旁叫道,「李壽昌,你可是瞧見了是她自己倒的,可不干奴的事。」

    「哦,是,是,本官是瞧見了。絲,真是太像了。」李揚仍是不惑的說道,轉臉又問阿丑,「敢問內官公,這仙娥叫什麼,籍上在何處?」

    「哦,她,江才人宮裡的,方才說了叫忘秋,那裡的人氐這不大清楚,那得去尚宮局找司薄去。不過奴還是勸李壽昌莫要去的為好,恐惹了麻煩。」

    李揚笑笑拱手謝道:「我只是好奇,她不過與我一位故人相似而已。」

    「這就是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沒準宮外的就有與奴一模一樣的人呢!」阿丑掩了嘴偷笑,那個樣子有多許與娘子一樣,讓李揚身上生起陣陣惡寒。

    沉香亭中,武惠妃現如今正拉著小荷說著話:「常頭鹹直說認著幾位好姐姐,今日這一看,這俊俏的模樣倒好讓本宮嫉妒了。今歲有十八了吧?」

    小荷拜了幾次未能拜下去,也就隨著惠妃了,聽惠妃讚自己,羞紅了臉回道:「回娘娘的話,奴家十八了。」

    「莫要稱奴了,就當本宮是你姨母吧。」惠妃笑著又面朝了朵兒道,「老天爺也不知是怎麼生的,這天下竟能生出個精靈來,這想必就是張氏朵兒?怪不得,怪不得。」

    朵兒跪倒道:「娘娘過譽了,奴家正是李郎的妾室張氏。」」起來吧,不必拘束了,只當是在自己家中。」武惠妃讓朵兒起來,又去看了楊太真笑著道,「好好好,太真這個丫頭真是好命,雖是命裡早早的沒了父親,但還是尋了你們當了姊妹。太真,你往這邊坐,讓本宮好好瞧瞧,怕是有一年未曾見你了。」

    楊太真卻不怕真的過來坐,也跪倒回道:「見過惠妃娘娘,娘娘萬福。」

    「好了,都別盡那些俗氣虛禮了。來人,快扶太真起來。」惠妃忽又好好的看了看,笑道,「你的郎君可真是疼你,如今你竟還是個完璧之身!」

    「娘娘——」說的太真羞得無法抬頭,臉上紅的能滴出水來。

    「呵呵,本宮不取笑你了,過來坐下,怎麼嫁了人後與本宮倒是生份了。一會鹹直過來你們也好好敘敘。」惠妃又是招手喚道,太真看小荷點頭,這才在惠妃下手半坐了。

    惠妃又瞧了身穿穿五品,禮衣兩博鬢飾以五樹寶鈿的外命婦,奇道:「這位卿家莫非也是你等姊妹?」

    「饒樂都督府都督、歸義王之女,清河鄉君,壽昌令之妾李氏見過娘娘,娘娘金安。」不等小荷說話,柳葉兒萬福道。

    惠妃「哦」了一聲:「看看,本宮是想了起來,大家曾經說過,倒是本宮忘記了。你父王可好?」

    「妾身替父王謝過娘娘的掛念,父王一向敬重娘娘,自饒樂來時就讓妾身如有緣就向娘娘問好。」

    「好好,來人,給鄉君賜坐。」惠妃笑道,見最後一位竟是金髮碧眼的美貌番夷娘子,心中便是有些鄙視,只是淡淡的說了句,「想必這位就是迷人的喀秋莎姬了。」

    喀秋莎忙跪了說道:「李氏給娘娘問安。」

    惠妃聽喀秋莎說唐朝話倒是說的暢通,心中厭惡之感稍去,又見其腰身有些粗壯,怕是有孕了,便露了一絲笑容道:「快些起來吧,來人,給張氏、李氏二位娘子賜座。」

    二女將錦墩往後移了移,規規矩矩的斜坐了半個。

    認識了眾女,惠妃娘娘雖是與她們說著話,但心中卻是暗道,這個李揚真也不簡單,不說這正妻楊氏生就一幅美艷之模樣,就單說那隱隱透出的富貴之像就不是什麼人可以享受的,不過也難怪,這楊氏生於官宦之家,其父雖是官小位卑,但祖上卻是先隋的重臣,這大戶人家所出之女果不名不虛傳。單看那妾張氏精緻的小臉,雖是小戶人家出身,但這等妖嬈,也不知道生生的要氣煞多少紅顏,本朝不敢說有人能出了其的左右,就說我見過的那安樂小妖精李裹兒,也是稍輸一籌!真不知道這妙人兒是如何長的,老天可真會造化。再說這太真,別人不知,我還能不知,本是洛陽的千金難見的嬌嬌女,本就心高氣傲眼裡容不得凡人,卻是甘居人後,做了側室小妾。自聽說嫁入李家,不說那些個紅綃少年,就是單單陛下也是歎了好幾聲氣,只道天妨紅顏入蓬門,恨罷不得貴慼顏。又道這歸義王這個老狐狸也不知是如何想的,早就知道他有幾女各個口貌不凡,連帶著本朝劉才人所生的那個小畜生光王李涺與外番之王子所求已是一個也不剩,誰能知道竟還藏了這麼一個小美人,不封不賞,直到要兵指東北才慌了,來個陣前托孤麼,哈哈,真是好笑,竟嫁了個小小的校書郎。最後的這蠻夷之女,不知什麼來路,只知是輾轉了好幾手,本是這老狐狸離下要自己享用的,沒想到讓本朝的都護府的錄事算計了,給送進了李揚帳裡。不過這李揚真是好命,這樣一個吸取精氣的美人,他也能消受的起,也不怕少活幾年。

    正在亂想時,就聽有人朝這邊跑來,有人急叫:「公主,公主,你慢些。」

    那公主卻是朝這邊大叫道:「母后,母后,姐妹們在哪裡?李壽昌又在哪裡?」

    武惠妃一聽聲音便知道是自己的寶貝女兒鹹直來了,只是聽到喊李壽晶這三個字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ps:這幾天心情不好,為了不斷更就硬著頭皮寫,所以寫的糙了,請大家多擔待些,對不住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