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李揚傳

龍騰世紀 第一百八十五章 父母 文 / 李家郎君

    更新時間:2013-05-15

    李揚與父親再一次的迎來送往,等到用飯時手裡卻是接了十幾長的貼子,不由的苦笑。

    父親自是高興,平日裡嚴刻謹慎,今日裡讓二弟去打了一斤酒來,親手斟了一杯遞於李揚之前,這讓李揚實是一驚好懸未跳起。直至父親將自己摁住,又瞧了另一桌上偷偷抹淚的母親,方知二老心中是極為高興的,這才低了頭老實的坐下。

    席間父親說了平生裡最多的一次話,到了最後竟是搖頭歎息,直嘁自己無能不能讓祖上榮光,不過到生了個好兒郎,替自己還了願,也蒙恩旨賜三等的錄事,真是讓人感歎不已。

    母親卻在那裡泣出聲來,見二位兒媳不敢動著,忙將淚擦了招呼大家用飯。

    喀秋莎身份卑微,率了二名官婢各端酒壺,侍立於小荷之後。也被母親瞧著了,說了句苦命的孩子,便去拉了喀秋莎來坐。喀秋莎哪裡敢坐,用企求的目光瞧了小荷。

    小荷出聲道:「即是婆婆讓你坐,你就坐下吧。」說罷也不去瞧她,自與母親說著寬心的話。

    喀秋莎這才從旁邊搬過一隻胡墩,閃了半個屁股陪著笑坐下,見李揚與父親酒杯裡飲盡時,忙起身去斟酒,一頓飯下來也不知道吃上一口沒有,但這心裡卻是極是興奮,終於能坐下與愛郎的父母妻妾一同用飯,看來自己的辛苦沒有白下,一時之間竟是落了淚來。

    待用過了飯,父親便喚李揚隨自己來了大屋,如母親與小荷等人則是去了別去,而喀秋莎則留下指著二娘子收拾。

    進了屋子,父親自是問了些別後之事,李揚怕將父親驚著了,便將一些危情刪節,撿了些輕快之極的話語將事情輕輕的帶過。這是這般也讓父親搖頭不已,直呼那番外之人膽大妄為,其心可誅。而又話鋒一轉,聊起了喀秋莎,直言道:「此女不同我之唐人,雖是傾身於你,但決不能入李家為妾!」

    「父親此話偏激了,此番去了邊陲,也感外番之中儘是性情中人,不能以一謬而誤十呀!」李揚知是大急,忍不住為喀秋莎爭辯了幾句。

    「混帳東西!你也敢頂撞於我!是不是你如今是老爺了,就敢不將為父放在眼裡?你與我站起來跪著,背一遍祖訓!大聲些!」果然父親拍案而起怒聲罵道。

    李揚忙跪下低頭大聲背著祖訓。

    「李長風你個挨千刀的,你這是作甚!沒當了幾天的官老爺,就拿了架子跑家裡耍威風來了。大郎,你給我起來,這個家還由不得他這流外三等的錄事亂來!」母親聽著不對,本是進來瞧瞧,又看到李揚被父親責罵,這火氣就上來,過來一手扶著李揚一手指著父親便罵。

    「這成何體統!你倒聽聽你這好大郎竟與我說些什麼?」父親這些年明顯有些懼了母親,見母親強出頭,這氣勢便弱了下來。

    母親見父親服軟,便好言對李揚說道:「大郎,你究是說了什麼,讓你父如此生氣。」

    李揚於是將那幾句話又重複了一次,父親接口說道:「你都聽的清楚?這可是你也認同的理字?」

    「我多時說了?你這個老糊塗蟲,我那是說旁人,又不是說我自家的媳婦。喀秋莎這孩子我瞧著就不錯,我認了。你下午就去祠堂那裡與她添了名去,順道去縣裡也一併入了藉。」母親瞪著眼睛就將事應承下了,「莫說你老糊塗了,你也不去想想,那村裡的癩頭閒漢哪個不是唐人,個個都偷雞摸狗不學了好去。你又瞧了縣裡的走行番商,哪個不是價錢公道,童叟無欺。這人呀,只是心正便是好人!」

    父親怒極手指抖動不已,氣的說道:「真是不可理喻,不可理喻!」

    「父親、母親,都是揚不孝惹老人生氣了。請息怒,請息怒。」李揚忙朝父親與母親嗑頭道。

    母親卻是哭了出來,扶了李揚泣道:「大郎也是我的大郎,好不容易死裡活裡的回了家,沒能疼愛一場,卻是讓惡人責罵。別人不知我的大郎,母親自是知道的,這人在外面可是受了多大罪呀,可有人偏偏還要正他的家風,不讓我兒好活。啊!大郎這是怎麼了,為何有如此多的傷疤,可真是心疼死母親了。」在拉扯間,將李揚的衣襟拽開,露出傷好後的白印來,當下母親尖叫著不住的翻看。

    「無事,不妨事的,都是兒不小心碰的。」李揚扯著衣襟去遮掩。

    父親也是瞧見了,頓時所有的怒火都消的無影無蹤,慌忙奔過來驗看。

    「滾開!這是我兒,不是你的大郎!我苦命的兒呀!」母親怒道,將父親的手推開,獨自抱了李揚大哭。

    父親被推的一愣,但看了李揚身上的傷疤,這心裡起了萬丈的悲痛,不去細想也知這幾月裡兒子經歷了何種事情,當下眼中紅腫了起來,復蹲下身子,用顫抖的手去摸兒子的頭頂。當真的摸到時,這再也忍不住心中的難過與幾個月的掛念之情,將李揚與母親摟在懷裡,悄聲的流著淚。

    「父親、母親,兒不孝讓你們傷心了。」李揚無話可說,只是痛哭著不斷的重複這一句。

    「大郎,父親錯了,你母親說的對!父親是太過迂腐了,番外之人怎樣,唐人又如何,也都是忠奸混雜,各色人品都有。父親准了喀秋莎入我李家之門,以後我兒如是看上哪家的小娘只管娶過來罷了。」父親輕聲的說道。

    「父親!」「阿郎!」李揚與母親叫了一聲,三人又是哭了起來。

    卻不知在側屋,無緣與小荷二人相待的喀秋莎,獨自咬了嘴唇流著淚無聲的笑著。

    此事就這樣定了,午後父親在族譜之下於朵兒之下另起一行添了妾外氏喀秋莎姬,又趕了縣裡將添了戶藉為妾,未加室字。也算是給了個名份,母親與小荷商議了,小荷身為正妻卻是不能犯妻妨,心裡難過不能表露出來。母親握了手說了些好話陪著落了些眼淚,又將李揚身上這傷說了出來,小荷心裡大驚之下便鬼使神差的點頭同意了。母親見說通了小荷,便尋了婆子寫了婚約交與李揚,由喀秋莎向父親與母親、小荷、朵兒敬了茶,就算正式的入了門。

    喀秋莎雖是未能被李揚用轎抬了進門,但被李家承認了這心裡終是開心極了,自是低眉順眼唯恐有什麼失過的地方,這也讓小荷長出了一口氣,對此也就順著婆婆的意思睜一眼閉一眼了。至於朵兒卻是小孩子性格,只當是自己又多了個姊妹,而且貌似自己的地位還是那般,除了正妻小荷就數著了自己這個偏房了,也不去胡思亂想什麼。

    下午,父親與母親一碰頭索性挑個好日子,用一頂花轎也將楊太真娶過來,也莫要等五月了,團團圓圓的豈不更好,於是也招了眾人當場將話說開,眾人之間各有各有心事,各有各有想法都未表示有什麼不滿之意,反倒覺得如此也好。

    見天色不早,父親與母親便雇了車,將李揚一家送到了雲中縣便回去了。劉二等人自去拿了李揚寫的條貼去了雲州團練,說明都是自己的隨從,請宋之問代為照看,等明日裡約了劉兄三人再好好相聚。

    等到快要到家時,李揚就瞧著有禁軍在巡視,這心中一緊便問了小荷。

    小荷撩了簾沒好氣的說道:「你自己惹的什麼麻煩還來問妾身,阿郎自去瞧瞧便是了。」

    後面朵兒偷偷掩嘴而笑,自是如桃花綻開,美艷非凡差些讓李揚看的呆了。

    喀秋莎自恃身份,不敢苟笑但也是忍的辛苦。

    還是朵兒無心些,笑夠了,紅著臉看了看小荷,吐了吐小舌刮了臉皮道:「家裡可是來了二位公主,也不知道是為何,自住了進來就賴著不走。」

    李揚心裡大驚,忙止了車馬苦笑道:「夫人,我們還是莫要回去的好,這要是回去了,為夫可真的要被趕了出來。」

    「這是為何,難不成不讓夫君回家了,真是怪事!」朵兒急道。

    小荷卻是偷笑了一回,拍了朵兒一把道:「不是怪事是實事,你當你我皆是婦人自是住著無事,可夫君可是男子,住了進去,你讓這大唐的顏面往哪裡放!」又笑迷迷的道,「許久未和朵兒回去看父親與母親了,不如隨了妾身回家如何?」

    「好!就依了夫人所言。」李揚想想這樣總比面對那二位公主要好,也只能如此暫借身居楊家了。

    可偏偏不能順了他的願,這時從家的門口一聲尖叫,一隊禁軍立即朝李揚衝了過來。當先一位有些面善的小將軍迎著李揚抱拳說道:「本官千牛備身裴願,奉公主之命來請李校書郎移步別館。」

    李揚這才回想起這人是誰,好似自己迷糊時見過此人,但聽了裴願的話心中卻是著急的很,也拱手道:「下官怎能當得了請字,即是公主有命,下官便隨了備身。可是,下官還有家眷隨同。」

    「呵呵,校書郎真是說笑了,諸位奶奶可是與公主為手帕之交。來,請!」裴願側了身相邀。

    這時也不知車裡說了些什麼,傳出一陣嬌笑,而李揚卻是心神不定的慢慢跟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