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李揚傳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一章 結案 文 / 李家郎君

    更新時間:2013-02-20

    卯時正刻,雲州折衝府將前營、後營二團讓左果毅都尉統率,左營、右營二團由右果毅都尉統率,各自護了由折衝都尉親率定為中軍的中營在校場點兵後,壓了雲州團練三團人馬浩浩蕩蕩、殺氣騰騰朝燕山王所處奔去。

    待到了山前,各按位置擺下陣勢。紮下營盤,各校尉、旅帥、隊正齊聚邢都尉的中軍大帳,聽候差調。

    「都尉,卑職願率本部前去攻殺。」左果毅都尉拱手說道。

    右果毅都尉自是不甘人後,出列說道:「卑職也願往。」

    「好,爾等皆為虎狼之輩。待用過飯後,陪本都尉一齊出征!」邢都尉大喜道。

    「我等謹聽號令!」

    「宋團練」邢都尉朝下看了一眼道。

    「卑職在」

    「你可準備好了嗎?要想拿下此山,你可是關鍵。」

    宋之寧郎聲說道:「卑職已是箭在弦上,隱忍而發。」

    「那就好,我也不必多說,你們都下去各自準備鼓角午時三刻出戰!」邢都尉摸著帥桌上的虎印說道。

    「是」眾人退下。

    宋之寧回了自己的軍中,將手下之人也招了過來,對下面拱手說道:「都尉已令下,午時三刻出征。此戰勝敗就看我等之努力。」又朝左邊的一夥人點頭道,「各位都是老爺身邊的近臣,此次隨我軍出戰需仰仗幾位了。」

    當先一人正是薛嵩,出列答道:「宋縣男客氣了,上陣殺敵是我等身為軍人的本分。有什麼號令,只管下發,莫要說什麼仰仗不仰仗。」

    「那好,薛嵩聽令,暫令你為雲州團練三團之統軍,你可願意?」

    「謝宋縣男提攜,卑職定不負眾望。」

    「那好,薛統軍,待大軍出征你便領了三團團練依計便宜行事。」

    薛嵩大叫回道:「得令!」

    「諸位校佐,祝我等馬到成功!」宋之寧站起大聲說道,又與薛嵩互看了一眼,輕輕點了點頭。

    洛陽上陽宮中,李隆基看著下面所跪的牛仙童道:「原來是他?我道為何這般耳熟,卻是玉真阿姊常提起這個李揚。嗯,這子這才氣倒是有些。牛仙童,他現在在何處?」

    牛仙童叩首道:「陛下,他現正在洛陽,與一妻一妾寄住在大理寺司直尉遲勇家中。陛下,是否想詔見?」

    「哦,不必了,天下之才俊亦是我李家之物,先放一放吧。」

    「是陛下。」

    「大理寺卿余嗣光有本求見陛下。」小內侍在外唱道。

    「宣!」

    「余嗣光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理寺卿伏在地上山呼道。

    李隆基瞧了一眼說道:「平身,余愛卿你有何事?」

    余嗣光低頭奏道:「雲州秋兒一案有關卷宗和人犯已到達大理寺,臣請陛下聖裁!」

    「哦,你就酌情辦吧!這等小事也要煩我!」李隆基不悅道。

    「陛下,這秋兒可是鎮國太平公主之孫,事關宗室,臣不敢枉斷!」

    李隆基罵道:「笑話!依律斷定即可,還不下去!」

    「尚書右丞韓休有本求見陛下。」

    「宣!」

    李隆基未等韓休下拜說道:「老愛卿便不要拜了,有事奏於朕即可。」

    「謝陛下,臣不為別的而來,卻是為了這雲州秋兒一案!」

    「哦,老愛卿這是為何?」

    「臣是被人所托,懇請陛下將此案交移交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共同審理。」

    「老愛卿,這又是為何?」李隆基不解道,「按律斷案即可,為何要這般麻煩!又是哪位高人能請老愛卿出面?」

    「陛下,恕罪不能直言那人是誰,但此人肯定是為我大唐著想。此案不光關係到宗親,而且還涉及一起叛國之罪,請陛下明查!」

    李隆基站了起來,急問道:「還有這事?」

    「臣也是聽那人所說,還請陛下將押送之人帶上殿來細細盤問。」

    「余愛卿,你去傳了過來。」

    「臣領旨!」

    「侍中,太子少傅、安國公源乾曜求見陛下!」

    李隆基一皺眉,心道:「這是怎麼了?」卻仍是說道:「宣吧」

    一位老人入殿,李隆基令牛仙童上前挽扶說道:「老國公為何今日上殿,也是有事與朕說?」老人受了先前來眾人的施禮,慢慢的說道:「臣這幾日哪,聽了些碎語心煩的很?自有恙在家就想了陛下,想與陛下說說。陛下,聽老臣一言,凡事要簡單一些,莫讓宵少鑽了空子,為自己添了堵。」

    李隆基笑道:「老國公說的有理,有什麼話就請老國公明言吧。」

    源乾曜左右瞧了瞧眾人道:「陛下英明神武,臣等自是不如。也不知諸位同僚這齊聚了殿上為了何事?韓右丞你我可是同殿為臣好多年了,自張丞陽去年逝去後,這同為一代人就少了許多。你這般不注重身體怕是也挺不了幾年了。有些事還是放手吧。」、

    韓休道:「老國公,即是陛下之臣子就因為陛下分憂愁。有幾年就伺候陛下幾年,也不枉為臣子的本分。」

    「呵呵,說的倒也是。我也不是別的意思,只是想晚來多清靜清靜,這盛世之年可經不得一場震盪,你說呢我的韓兄弟。」

    「兄長說的也是。不過這不平之事需有人來管,如是沒了人那就無法無天了。」

    李隆基這時也明白了過來,這一位是想大動干戈好好查查,另一位是想息事寧人大事化小,便覺得一陣頭疼,於是說道:「二位老愛卿皆是朕的膊膀,對朕也是愛護有加,還請二位老愛卿互相扶持,為我大唐的興盛繁榮齊心協力而為之。」

    二人如何聽不出這李隆基話中之意,馬上說道:「臣惶恐,臣知錯了。」

    「大理寺卿余嗣光,彭城郡公大理寺丞韋見素,大理司直尉遲勇,雲州錄事參軍事楊文定奉旨近見」

    「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四位齊身拜倒。

    「平身吧」

    「臣將此案卷宗呈於陛下,請陛下龍閱。」余嗣光將卷宗交了牛仙童。

    李隆基翻了一下,問道:「楊愛卿,你與朕說說此案的要點,說仔細了。」

    「臣遵旨。」楊父答道,「這起命案是十月十二日所發待驗屍後,發現其面容已毀,但憑所著衣服配飾與十之七八相像的臉廓來看,正是秋兒無異。」

    「哦,朕清楚了。那人犯可曾招供?」

    「回陛下,這人犯因遭了民眾的私刑,如今已是口不能言手不能寫,已是半個人了。」余嗣光搶答道。

    「這,這可讓朕如何去判斷。」

    「陛下,臣的下屬韋見素可為陛下解惑。」

    「哦,韋愛卿,你說說看。」

    韋見素看了一眼楊父說道:「這案中,一是,秋兒平時極少言語,不喜動,自就冤家少了,大抵可排除仇殺,二是,秋兒事前據人所說所證是在戶外被殺,是何原因讓她不在家裡端坐而要夜間出去,這可能證明是有人招換或引誘。三是,這秋兒原是楊參軍事家中所使的雜役,由教坊所指派,後又聽從主母之意隨了已是嫁人的楊二小姐,且這位二小姐對她也是極為親近,那為何她出走時不與楊二小姐所說呢?這也可能說明這秋兒心中有事,不想讓人知道。四是,這楊二小姐在十二日這天要去了新買的宅子過夜,據說是一道人所指的明津,這道人是誰現不知道,可見此人是關鍵,五是那日夜間有人聽的有撕殺聲,雖是有人清理了痕跡,但仔細查了卻是證實了此點。那麼這是為何,是否與此案有關連。五是,為何要將秋兒的面容毀去,看樣是怕有人認出了此女,臣懷疑怕是另有隱情。陛下,恕臣直言亂說。」

    李隆基聽後,看著楊父喝道:「楊文定,你為何不早說與你有關聯?」

    楊父嚇的跪倒叩頭回道:「雖是與臣有關聯,但臣必未涉及此案,此次押送也是使君下令,我本是推辭,但一想到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終要辨個明白,所以就來請罪了。」

    「你倒是乖巧,平身吧。朕信你清白。諸位愛卿,你們怎麼看此案。」

    韓休躬身道:「陛下,臣仍是想讓三堂會審此案,已解迷團。」

    「不可,陛下,即是有人認罪,就結案吧。」源乾曜在一旁也說道。

    李隆基瞧了還有一位七品的官員未說話,就問道:「這位愛卿,你說呢?」

    尉遲勇忙回道:「陛下,臣只是主判各州府的司直,又因與楊參軍事有姻親,所以不敢涉及此案。」

    「混賬!余嗣光,你好生讓朕失望!」

    「陛下,陛下,恕罪,臣等也是剛剛知道。」

    「你這是失察,念你守成有餘,無大錯,就賠銅二斤吧。」

    「謝陛下,謝陛下!」余嗣光在心中將二人恨死。

    「秘書少監、集賢院學士張九齡有事求見陛下」

    「他來幹什麼,宣他上來。」

    張九齡上殿拜了李隆基,與眾同僚見過後便一言不發的站在那裡。

    李隆基奇了問道:「張愛卿,你這是何意。」

    張九齡笑道:「陛下,法不傳六耳。」

    「那好,除張愛卿留下,其他眾卿家都先退下」

    眾人只得退出了大殿等候,不一會,牛仙童出來宣旨道:「陛下口喻!雲州秋兒一案情節明瞭,人贓俱全,發回刑部依律斷判!你等不可再生事端!欽此。」

    眾人除了源乾曜外皆是不解,但旨意已下,便不再說什麼了。只是韓休跺了跺腳朝源乾曜拱手道:「老國公真是好手段!」說罷,不理眾人甩袖離去。

    源乾曜笑著搖頭與各位施禮話別,回頭望了望大殿,心道:「真正好手段的不是我,我也是被耍了一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