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皇裔戰神

第一卷【龍鳳鐲緣】 第十二章 :冤家(3)【今日第一更】 文 / 收割天下

    更新時間:2013-01-29

    【各位大大們好,從現在的章節,可是進入波詭雲譎的人心世界,大大們欣賞的同時,一定別忘了留言,將小子的不足之處指出來,同時希望大大能夠予以收藏和推薦,高興的時候賞一張紅票,小子在這裡千恩萬謝了。】

    祖珽看到劉桃枝臉上流露出不以為然的神色,禁不住生出好勝之心。

    他話鋒一轉,接著說道:「其實丟了駿馬,也不是沒有斡旋的餘地,關鍵是如何將大丞相放在赤驥和盜驪上的心思轉移到別處。」

    劉桃枝不解的問道:「怎麼可能呢?只要我們倆一見到大丞相,他首先詢問的定是許盆的事情,而這件事有了兇手的首級作證,大丞相倒也不會兒怪罪我倆,不過,等到許盆的事情一說完,他難免會想起了盜驪和赤驥那兩匹馬。」

    祖珽點了點頭,狡黠的問道:「然後呢?」

    劉桃枝黯然道:「然後大丞相也許會問,那兩匹馬不是被刺客盜去了嗎?為何刺客捉住了,而那兩匹馬卻沒有了?如果我倆不能交代明白,沒準大丞相一怒之下,就將我倆下了大獄,唉!到那時什麼都完了。」

    他說到這裡,不覺間露出驚悚的神色。

    祖鋌微微一笑,不溫不火的說道:「既然都督和我一起辦事,現在出了岔子,自是應該同舟共濟。」

    接著,他正色道:「我且問都督,現在擺在大丞相面前的哪件事最為重要?」

    劉桃枝大有深意的瞄了一眼祖鋌,見他面色深沉,一臉的嚴肅,禁不住心裡泛起了合計,忖道:「大丞相想要篡位已是路人皆知,只不過大家都明哲保身,誰也不願先開其口,以免遭來橫禍。祖珽身為著作郎,為人極是聰慧,對於這事他心裡透著明白,此時,他如此問我,分明就在試探,看看我是否和他開誠佈公。」

    他想到這裡,佯裝吃菜,藉機瞟了一眼祖珽,見其直盯著自己,禁不住又想道:「我和他本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飛不了他,也蹦不了我。今日我若不先點破此事,他定會怪我懷有二心,即使有良策,也絕不會據實相告了。

    劉桃枝想到這裡,心思篤定。

    他將食物嚥了,放下筷子,低聲向著祖鋌說道:「其實何須要我言明,孝徽心中早就有數。」

    他故意停頓了一下,看到祖珽依然期待著他把話說完,便不再猶豫,歎道:「對於大丞相來說,眼前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登上九五之位,其餘的事情與它比起來,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祖鋌淡然一笑,低聲說道:「都督竟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難道就不怕祖鋌洩露出去,藉此高昇嗎?」

    劉桃枝哂道:「我拿孝徽真心相對,自然不信孝徽會藉此坑我!」

    說到此處,他面露笑容,淡淡的接道:「況且,除了我倆之外,再無旁證,即使孝徽言於他人,說我謀逆,又有何證據啊?」

    祖鋌擺擺手,肅然道:「都督莫要見怪,孝徽只是開一玩笑而已,當不得真的。」

    隨即,他環顧左右,見到店內除了大呼小叫的那一幫手下之外,其餘食客已經走得差不多了,唯獨離著自己這張桌子不遠處還坐著倆漢子。

    他雖看不清那倆漢子的相貌,但見二人只顧埋頭吃喝,對自己這邊渾不在意,便放下心來。

    他低聲對劉桃枝說道:「我倆要想將丟馬的事情隱去,只有轉移大丞相的注意力,而最能吸引大丞相的事,正是剛才都督所言的事情。如今大丞相蒞臨寶座只差一步之遙,若有人順勢推一把,自然水到渠成。王晞之輩固是謀略出眾,可惜天生膽小怕事,並且愛惜羽毛,決不能將心中所想盡付於大丞相。就比如怎樣掃清御座前的障礙,王晞就不會說。因為趙道德私下裡與王晞交情甚篤,王晞豈肯為了成全大丞相的帝位,而將好友置於刀斧之下?然而,我們卻沒有這樣的顧忌,尤其是都督,身負絕世武功,並且善於」

    他說道這裡,忽然停住,眼角眉梢儘是揶揄的神色。

    劉桃枝面色陰冷,祖鋌的言下之意他自是再明白不過了。

    當年文宣帝篡位,也有許多東魏的大臣反對,可是那些大臣不是死了,就是在一夜之間掉轉了口風,誰都知道此事與他有著莫大的關係,作為高洋的御用殺手,不知道有多少無辜的人死在了他的劍下。

    祖鋌雖未明說,卻是在點播劉桃枝重操舊業,拿起他的巨劍,為高演掃平登上寶座的障礙。

    劉桃枝悶「哼」了一聲,黑著臉低聲問道:「孝徽的意思,無非是想讓我再當一回屠夫罷了,我劉桃枝為了身家性命,坦然應對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我倒要問一句,孝徽給我安排了這麼好的差事,不知孝徽自己將如何處之呢?要知道此去鄭州可不止我劉桃枝一個人哪!」

    祖鋌知道他心中不忿,便道:「都督請放寬心,祖孝徽絕不會獨善其身的。」

    他摸了摸受傷的肋骨,又直了直腰,好整以暇的接道:「為大丞相掃清障礙,需要一明一暗。都督真刀真槍的衝鋒陷陣,我豈會落在都督的後面。現在朝中除了趙道德一幫大臣之外,宮中的阻力也不容小覷。別人不說,只是皇太后李祖娥,就不會心甘情願的將她兒子的帝位拱手讓人。」

    劉桃枝點頭應道:「半年前,楊愔等人引頸受戮,其實就和李祖娥有著莫大的關係。」

    見到祖珽眼中露出讚許的目光,他不禁心中得意,滔滔不絕的低聲說道:「李祖娥身為文宣帝的遺孀,自是希望當今皇上能長治久安。可是,她也看得出來,自從文宣帝駕崩之後,大丞相和長廣王位高權重,對於皇上很有威脅。於是,她才串通楊愔等人企圖驅逐兩位親王,甚至將腦筋用到了太皇太后的身上,想在兩位親王離京之後,罷黜了太皇太后。然而,令她沒想到的是,看似易如反掌的事情,結果卻功敗垂成,不但楊愔等人被殺,而且她和太皇太后之間也萌生了芥蒂,若非太皇太后很是寵愛皇上,只怕早就將他們母子罷黜了。」

    祖鋌撫掌輕笑,說道:「都督一言中的。沉痾鬱結,豈可輕易解決。我們只要在李祖娥和太皇太后之間再下點猛藥,將她們原本快要崩潰的關係弄脫了節,太皇太后自然會傾向於大丞相了。有了太皇太后的支持,大丞相又政權獨攬,並且在都督的輔佐之下,朝廷上下再無人羈絆,罷黜皇上母子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嗎?到那時,大丞相既已化身為九五之尊,豈還會因為兩匹馬而難為我們?他不給咱們加官?呵呵呵!」

    祖鋌意猶未盡,卻發出連聲的淺笑,住口不說了。

    不過任誰都知道他言下之意,自然是:高演不給他和劉桃枝加官進爵,便如何如之何了。

    劉桃枝面露喜色,讚道:「好一個圍魏救趙、混水摸魚的妙計,也只有著作郎這樣的智者才能避重就輕,想出如此的好辦法。」

    他說話之時,就見旁邊坐著的那兩個漢子低著頭匆匆忙忙的要向外走,雖然他覺得倆人似曾相識,但因他正沉浸在無限的遐想之中,所以並沒怎麼在意。

    忽聽店家猛然向那倆人喊道:「客官留步,這酒飯錢實有多餘,待我找給兩位。」

    那倆人聞聽此話,其中的壯漢下意識的回過頭來,說道:「不用找了,某家急著趕路呢!」

    劉桃枝心中疑惑,什麼人這麼大方,忙循聲望去,卻與那大漢對個眼熟兒。

    他正思忖間,只見另一個漢子扯了一把壯漢,神色有點不對勁兒。

    壯漢飛快的瞧了一眼劉桃枝,忙不迭的轉過頭去,隨著另一個漢字匆匆向外走去。

    劉桃枝覺得倆人形色可疑,便下意識地喊道:「兀那倆人站住,我有話要問!」

    他不說則已,經他一說,那倆人恍若未覺,竟是走得更加快了。

    劉桃枝腦袋靈光一閃,猛地想起來這倆人是誰了,禁不住重重喝道:「漏網賊人哪裡去?」

    他抽出巨劍便追了出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