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伐清

正文 第六十四節 平息(下) 文 / 灰熊貓

    /

    九江的官員看到身後站滿了手執武器的士兵,哪裡有人敢反對董衛國,不過支持董衛國的聲音也不響亮,稀稀拉拉地幾聲而已。倉促之間,大家都權衡不好利弊,誰也不敢說張朝就不能帶兵打回來。

    不過董衛國倒也沒有急著逼大家表態,而是又請了一個人出來。

    「樂領事!」

    不少將領都驚呼出聲,滿臉微笑走進來的這個人正是四川常駐九江的江西領事樂韶華,頓時就有人猜到董衛國已經得到成都的支持。

    「根據北京條約,清廷不能在成都反對的情況下更換總督或巡撫。」樂韶華慢悠悠地說道。康熙六年,得知從天津登陸的明軍逼近北京後,太皇太后帶著皇上逃去承德,命令安親王岳樂死守北京——沒想到鄧名居然不趕盡殺絕,而且還答應大軍不進北京;不甘心做替死鬼的岳樂和其他留守的滿洲太君一咬牙,把鄧名提出的條件統統答應了下來,甚至連討價還價都沒有:「現在你們的朝廷認為張朝已經不適合當江西巡撫了,而帝國也認可了。」

    說著樂韶華就拿出一份文書,對著在場的眾將說道:「這是你們朝廷給董布政使的密旨,剝奪張朝的一切職務,由董布政使接任,我已經看過了,確實是密旨。」

    趙天霸作為院會的特使,全權負責處理此次兩江的危機。雖然保留張朝也不是不可以,但趙天霸給樂韶華的指示是——如果董衛國想推翻張朝自立,那帝國應該全力配合,因為這樣可以進一步削弱江西巡撫衙門的權威和凝聚力。董衛國就算順利奪位,下面的人也會有很多口服心不服的,這樣,未來幾年董衛國就和梁化鳳一樣,全部精力都得放在鞏固自己的位置上了,不會有餘力去發動戰爭,或是膽敢違抗帝國的指示。

    等張朝抵達邊境後,就會與江南軍發生對峙。他面對的是已經統一在梁化鳳旗下的軍隊,而董衛國肯定不會發去援軍和糧草——張朝的一萬軍隊必定會陷入進退不能的窘境,這點在場的軍官沒有看不出來的。而樂韶華還保證,剿鄧總理衙門也會站在董衛國這邊,張朝順流而下固然舒服,但想克服重重攔阻返回九江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討伐張逆!」突然有人奮力高呼一聲。

    「張逆!我與你不共戴天!」

    「董大人,末將就聽您的了。」

    會場的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這次大夥兒表現的比最開始可要熱情多了。

    「其實本官是不想做這個巡撫的。」董衛國照例要謙虛一下。

    「董大人,您可不能不做啊。」

    頓時下面就響起一片哀求聲,不少人當即捶胸頓足,表示誓死擁戴董衛國來造福江西。

    「既然兄弟們都這麼看得起我,那我也只好勉為其難了。」董衛國知道現在不是客氣的時候,剛才已經交代了幾句場面話,那就趕快言歸正傳:「這些鈔票都是本官的一點心意,大家拿回去給弟兄們買杯酒喝吧。」

    ……

    張朝得到消息已經是五天以後了。和蔣國柱一樣,他身邊的軍隊頓時也是亂成一團。很快,江西的遠征部隊不但知道了九江發生了什麼事,也聽說蔣國柱在池州下野一事。他們不但無家可歸,而且前方也是無隙可乘。短短兩天功夫,張朝的一萬精兵就散去了五千多人,大批軍官帶著部下不辭而別,返回江西,去董衛國的麾下當兵吃糧去了。

    「散了吧,散了吧。」張朝眼看軍心已去,無可奈何地宣佈解散軍隊。江西部隊垂頭喪氣地站在周圍,聽完張巡撫的最後一次訓話後,就成群結隊地返回江西。

    張朝看著離去的軍隊,苦笑一聲:「合著這一萬官兵,就是專門給我送行的啊;我辛辛苦苦把他們帶出九江,就是為了在這裡把他們解散。」

    張朝的船票,周培公一樣也早給賣好了。董衛國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某天也得去四川,自然不會苦苦相逼,主動讓張朝的家人把他的財產全數帶走;除此以外,董衛國還送了一筆儀金,算是感謝張朝多年的提攜之恩。

    滿腹惆悵的張朝在安慶登上了船。

    這條船不會在江西停靠,而且全程戒備,駛入夔門後才允許張朝上岸活動——這也是周培公與董衛國協議的一部分。

    給張朝預備的一間船艙相當舒適,打掃得乾乾淨淨,被褥都是嶄新的,還預備了新鮮的茶葉和水果。坐在窗邊等著開船的時候,張朝回憶起這十年來的風光,真如南柯一夢。正在張朝陷入回憶的時候,他突然聽到輕輕的叩門聲,接著就有人在外面問道:「張翁在嗎?」

    「進來吧。」張朝應道。

    門呀地一聲被推開了,一個人笑容可掬地踱了進來,衝著張朝拱拱手:「張翁,多年不見,風采依舊啊。」

    張朝定睛看了半響,突然「啊」的一聲大叫起來,急忙起身還禮:「蔣總督,別來無恙!」

    「閒雲野鶴,哪裡還是什麼總督?」蔣國柱也要坐這條船去四川。雖然把梁化鳳恨到了骨子裡,但他得知了張朝的遭遇,對張朝的敵意就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請坐,蔣翁請坐。」張朝客氣地招呼道。和蔣國柱一樣,面對勾心頭角十多年的大敵,張朝突然放下了以往全部的恩怨。

    說了一會兒話,張朝就取出一副圍棋來:「路上無事,不知蔣翁可願意和老夫手談一二?」

    「敢不從命?」

    ……

    看著載有這一對冤家的船隻升起風帆,拔錨啟程向上游開去,趙天霸輕輕呼出了一口氣,對周培公說道:「院會的命令,總算是圓滿完成了。」

    康熙六年,鄧名統領大軍在天津登陸時趙天霸也在軍中,得知清廷的太皇太后和皇帝一起出逃後,明軍上下士氣振奮,都感覺清廷的覆滅就在眼前了。不過同行的鞏煜卻堅決反對鄧名立刻攻破北京。鞏煜指出,若是拿下北京,鄧名就必須要守住,而北京和川西相距實在太遠,鄧名勢難分身;鞏煜更進一步指出,一旦清廷失去了北京,那麼在天下人眼中就和覆滅沒有什麼區別了,各地的野心家都會乘勢而起,鄧名不但要保衛北京和成都,還要鎮壓這些與他爭奪天下的人;最後,本來對清廷滿懷戒備的東南督撫們,會立刻把鄧名視為頭號大敵,擔心鄧名要奪去他們的地盤,沒有了清廷的威懾後,這些督撫就能把全部力量都用來對抗鄧名。

    所以,鞏煜認為,暫時保存一個威信掃地的清廷是很有必要的。只要清廷還有可能反攻倒算,那東南的督撫們就不能專心致志地對抗鄧名;清廷的存在對野心家同樣也是一種壓制,而清廷甚至會抱著「寧予外敵、不予家賊」的念頭壓制各個藩王,如果清廷覺得鄧名可能給他們留一條活路的話,更會這樣做。

    當時很多人都忍不住質問鞏煜,那什麼時候才是合適的推翻清廷的時機?

    鞏煜答道,需要等鄧名進一步消磨藩王和督撫的野心。等到鄧名實際控制了半個天下,或是藩王和督撫從心底裡認可了鄧名的權威,喪失了與鄧名逐鹿的信心,時機也就成熟了。

    當岳樂在合約上簽字,明軍即將履約退兵時,趙天霸看到鞏煜望著北京的城牆看了很久,歎道:「老夫大概是不能第三次再來北京城前了。等到大將軍(當時鄧名的職務)收復了北京後……讓老夫的兒子替老夫來看一看吧。」

    ……

    「應該快了。」趙天霸在心裡回憶著鞏煜在北京城前的話。鞏煜的兒孫都從陝西被接到四川,現在有的在書院教書,有的則在政府中任職。東南的督撫們看上去已經失去了割據的信心,距離鞏煜提出的條件越來越近了,這次的兩江危機平息後,清廷和督撫搖搖欲墜的威信又會受到進一步的打擊:「提督說,這次出征回來,他就能夠贖買湖北百姓的所有權力,而以後每年的貿易收入也至少能贖買一個省。」

    周培公同樣是喜形於色,這次衝突的規模相當小,對長江的運輸幾乎沒有造成任何影響。而且雙方的軍隊也只是跟著蔣國柱和張朝遊行了一圈而已,沒有侵入鄰省的土地,所以也沒有導致地方遭到洗劫,沒有大批百姓流離失所——對江南和江西的經濟也沒有不利影響。

    正在趙天霸和周培公彈冠相慶的時候,又有一份緊急報告從杭州傳來,這是趙國祚的求救文書。

    「耿精忠宣佈反清復明瞭?」看完書信後,趙天霸頓時怒形於色:「他還攻入了浙江?」

    雖然趙天霸已經知道耿精忠圖謀不軌,不過他以為兩江的危機這麼快就解決了,耿精忠一定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入侵浙江。不過趙天霸低估了耿精忠的雄心。剛剛得知蔣國柱準備兵發江西的消息,耿精忠就斷定此戰必定曠日持久,這場兩江大戰,勢必會把成都、北京的注意力都長期地吸引在那裡。既然浙江短期內肯定是孤立無援的,那耿精忠覺得沒有必要耽誤時間,當機立斷宣佈反正回大明,立刻出兵,討伐偽清的浙江總督趙國祚。

    自從三王內訌後,耿精忠還是第一個公開反正的重量級人物。耿精忠覺得,憑借這個「首義」的份量,再加上與鄭經合作攻擊南京的約定,浙東軍肯定會保持中立;等拿下了半個浙江後,耿精忠也就打通了前往兩江的道路。那個時候,估計尚之信也出兵江西了,整個南方都會打成一鍋粥。就算南京給了鄭經,自己能得到江南南部的幾個府也是好的啊。再說,只要耿精忠行動迅速,他還有機會在江西分一杯羹。

    在公開反正的同時,耿精忠還讓化妝來給他送信的皇上的太監趕回北京一趟。耿精忠給康熙的密信裡稱,他對皇上忠心耿耿,此次號稱反正也是迫不得已的下策。因為很多逆賊,比如趙國祚都托庇於鄧名羽翼之下,而耿精忠雙拳難敵四手;為了達成各個擊破的效果,耿精忠只好化裝成明軍,去討伐化妝成清軍的趙國祚。耿精忠懇請皇上一定要體諒他的苦心——雖然不看好大清,但如果只需要說點漂亮話就能兩面下注的話,耿精忠也不會慳吝這麼幾句話。

    「我暫時還不能回四川,東南的危機還沒有完全平息。」趙天霸繃著臉說道。

    趙國祚肯定不是耿精忠的對手。現在浙江分成了三塊,其中一塊是浙東軍的地盤,他們當然不會聽從杭州的調遣;而浙北的莊廷鉞、朱念紹和趙國祚也是互相提防,之前進行了幾次談判,但浙北的前靖難軍堅決不肯去南部服從杭州的指揮。靠著三分之一的浙江,趙國祚哪裡能頂住耿精忠的進攻。但趙天霸絕不能看著趙國祚失敗,因為杭州是院會眼中的模範省,離開四川前,院會還特別叮囑趙天霸要確保杭州的安全。更不用說如果耿精忠得手,就會進一步助長藩王和督撫們的野心,說不定又會萌生出與四川逐鹿的念頭來。所以不能讓想擴大地盤的藩王或督撫如願以償,否則其他人就會忍不住也想試試看——誰敢挑事就滅了誰,這就是趙天霸出發前向院會提出的戰略,也得到了院會的首肯。

    不過耿精忠是首義,第一個站出來反正,帝國軍隊不能去打他。這樣吧,江南和江西都是大清的忠臣孝子,他們剛剛驅逐了『通鄧』的蔣國柱和張朝,如果他們出兵討伐反正的耿精忠,總是合情合理的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