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明海寇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 落荒而逃 文 / 寒風拂劍

    於孝天點頭答應了下來,接著孫元化又問了於孝天不少有關這個世界的地理問題,就著這張於孝天手繪的世界地圖,詢問了好長時間,於孝天也盡可能的給他進行了一番解答,讓孫元化對這個世界的地理情況,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說完這些之後,孫元化似乎談興還很足,接著拉著於孝天又說起了一些幾何代數方面的學術問題,於孝天畢竟也是大學本科出身,雖未畢業,可是這方面的知識,還是相當豐富的,和孫元化交流了一番,讓孫元化大感驚訝。

    他沒有想到,於孝天在這方面的知識居然還如此豐富,許多定理連他都沒有聽說過,於是趕緊那筆記錄下來,準備回頭好好的參詳研究一番。

    最終孫元化托出了前段時間有人送給他的那本抄錄的機械學原理,問這些東西出自誰手,於孝天當然告訴他,乃是他於某人所寫。

    孫元化露出一副驚為天人的表情,對於孝天的學識,可謂是敬佩到了極點,最終捧出了他用了兩個月重新整理出來的那套機械學原理,交給了於孝天觀看。

    於孝天僅僅是稍微翻閱了幾頁,便看出來這幾個月時間裡,孫元化對他零敲碎打記錄的這些不全面的機械學原理,進行了一番細緻的整理,其中添加了不少有關他的看法以及許多缺失之處,雖然其中不少東西,有所謬誤,但是卻也可以看出來,孫元化在這套資料中,傾注了多少心血。

    於是他當即鄭重的表態,會用最快的時間,把這套東西看完,並且會對其中一些東西,進行再一次的修改,許多東西,他可以和孫元化進行更深層次的討論,孫元化聽罷之後,甚為高興,這才放於孝天離開休息。

    當於孝天走出孫元化住處的時候,這時天邊已經露出了魚肚白。

    於孝天在淡水城僅僅停留了數天時間,便啟程離開了淡水,也沒有再前往高雄巡視,直接率船趕回了福州城。

    這次他北上平叛,回來之後,自然少不了先去拜見一下現在的新任的福建巡撫,雖然現如今他在福建,早已是一手遮天,可是面子上的事情,卻還是要做的。

    這一趟他其實走了個來回路,在他回來的時候,就先經過了閩江口,那時候他就考慮過,是否先到福州城走一趟,但是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先去淡水城看看,見一下孫元化之後再說。

    這幾天時間,他基本上都和孫元化呆在一起,天天討論各種學術方面的問題,其中幾何、代數和機械方面,涉獵最多,孫元化畢竟學富五車,肚子裡面裝了不少東西,談及的許多學術問題,都很有深度。

    甚至於孝天這個未來的大學本科生,在一些問題上,也被他問住了,不得不承認,孫元化確實是一個相當具有學識之人,這次費這麼大力氣,把他弄回來,總算是沒白費力氣。

    但是同時孫元化對于于孝天的學識,也相當的佩服,特別是有關機械方面的問題,他非常感興趣,於孝天在拿到了他修編過的那套機械學原喇後,用最快的時間看了一遍,並且對其中孫元化的一些謬誤之處,進行了修改。

    之後重新拿給孫元化,兩個人進行了一番深入的討論,於孝天點出了其中不少孫元化錯誤的地方,孫元化有點不太服氣,於是便和於孝天進行了爭論,但是最終卻也不得不承認,是他錯了。

    對此孫元化對待於孝天,再也端不起任何架子,都說人相輕,但是孫元化對待於孝天比他強的地方,卻還是表現出了強烈的求知慾,完全放下了架子,不斷的拉著於孝天詢問各種問題,後來搞得於孝天一個頭兩個大,不得不以公務在身為由,帶著手下逃離了淡水城,這才躲開了孫元化。

    但是孫元化還是要求於孝天,只要抽出時間,就要趕緊回淡水城見他,他還有太多問題,要和於孝天進行探討,太多的問題,要請教於孝天。

    直到於孝天點頭答應了之後,孫元化才放走了於孝天,轉身回屋,便一頭又扎入到了學海之中,開始鑽研起來了那本於孝天再次修正過的機械學原喇中。

    孫元化不是一個合格的官員,但是卻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合格的學者,一旦發現了他感興趣的東西之後,他便會將全身心都投入到其中,完全可以做到廢寢忘食,這也正是於孝天敬重他的原因。

    在於孝天離開淡水城的時候,特意吩咐手下,一定要善待孫元化,為其盡可能的提供各種研究學術的方便,並且一定要安排人,照顧好孫元化的身體,甚至於還給他安排了一個專職的醫官,隔三差五的替孫元化把脈,注意調理他的身體,這樣的人,最好多活一些年頭,他所能產出的價值,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得到的。

    現如今大明像孫元化這樣的學者,實在是太少太少了,好不容易碰上一個,於孝天可不想讓他早早的就累死,他希望在孫元化有生之年,能更多的著書立說,做出一些有用的學術著作,流傳後世的同時,也教育更多的學生。

    孫元化甚至於接受了於孝天的委託,答應抽時間,兼任海狼陸軍學堂以及海軍學堂的幾何課程的教諭,每個月抽出專門的幾天時間,前往海軍和陸軍學堂,給那些預備軍官們傳授幾何學。

    這時代幾何學,可是牽扯到炮術的問題,大炮打得准打不準,可是需要有相當的幾何知識的,以前海狼對這方面的人才極度缺乏,只能通過實踐,來傳授軍官們一些實用簡單的炮術原理,許多方面存在不少問題,但是孫元化的到來,卻解決了於孝天長期以來,面臨的缺乏教師的問題。

    雖然孫元化只是兼職,但是他在幾何學方面卻很有建樹,完全可以傳授給那些預備軍官們,不少有關幾何學原理的知識,在學會了一些幾何學原喇後,再去學炮術,就變得簡單了許多,這也就解決了於孝天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所以雖然這幾天他被孫元化折磨的要瘋了,可是內心之中卻還是相當愉快的,能在這個時代,找到這麼一名具有相當學識的學者,對他來說,比他平白得了一支艦隊都要高興,所以這次北上營救孫元化的行動,雖然投入很大,但是卻太值了!

    其實於孝天率部返回福建的消息,早在半個月之前,就已經傳至了福州巡撫衙門新任巡撫鄒維璉的耳中,鄒維璉這些日子一直都在等於孝天返回福建謁見於他。

    可是左等右等,他聽聞於孝天麾下船隊,已經有一批越過閩江口,南返回了圍頭灣,卻還是不見於孝天前來福州謁見於他,不由得便有些不喜。

    本來鄒維璉對於孝天就沒有什麼好感,熊燦在福建任事的時候,將於孝天視作心腹,處處加以維護,使得於孝天在福建這些年來不說橫行無忌,但是起碼也沒人敢招惹,而且熊燦對于于孝天的各種要求,也盡可能的給予滿足。

    這麼一來,於孝天行事作風,在福建著實得罪了不少人,以前熊燦在福建的時候,這些人狀告無門,只能坐等時機,現如今熊燦調至兩廣擔當兩廣總督,主持兩廣軍務,這些於孝天曾經得罪過的人,立即便開始想盡辦法,托關係走門路,在鄒維璉面前給於孝天下眼藥。

    鄒維璉這個人在官員之中,算是一個正直之人,但是他屬於東林黨的人,另外他以前在南京兵部任事,對於福建這邊的具體情況並不是非常瞭解。

    到了這裡之後,雖然熊燦在離任之前,曾經跟他相談過有關於孝天的事情,讓他一定要善待於孝天,方能用得動於孝天,萬不可與之針鋒相對,那樣的話只能適得其反,於孝天這個人吃軟不吃硬,只有好好的順毛捋才行。

    但是鄒維璉對此卻頗不以為然,在鄒維璉眼中,於孝天再牛,也只是一個武夫,大明什麼時候會讓武將騎在臣腦袋上拉屎?這些武夫,不能太給他們面子,要不然的話,他們就不知道他們姓什麼了,肯定蹬著鼻子上臉。

    所以熊燦走之後,鄒維璉並未對於孝天多加以關照,以前於孝天麾下官軍的兵餉,就算是福建財政緊張,熊燦也會盡量想辦法給他解決,就算是拖一段時間,也先給於孝天說清楚。

    可是鄒維璉來了之後,同為福建軍將的一些人,便開始給鄒維璉大倒苦水,說什麼大家都是同朝為將,可是熊撫台在的時候,卻處處偏向於孝天,兵糧兵餉都是緊著先給於孝天,而他們這些兵將,則總是欠餉很長時間都不能給予解決。

    對此鄒維璉也覺得,既然大家都是朝廷兵將,那麼就該一碗水端平了,有好處大家平分,缺餉的時候,不能只滿足於孝天的要求,有苦大家也要一起承擔。

    (求月票,求月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