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殘寇

龍騰世紀 第二百零八章 登台拜將 下 文 / 豬太帥

    「將!」

    「將!」

    「將!」

    二人擺開車馬,左宗棠分毫不讓,乾脆利落地把周曉峰的棋子吃了個七零八落,三局棋不過是多半個小時功夫。要說到棋藝,兩人的距離相差八條街那麼遠。

    論起真實水平,周曉峰所依仗的『高瞻遠矚』也好,『超凡才華』也罷,都現出了原形,所謂『蓋世武功』更是用不上了。

    他的棋藝,大概也就只能在街頭棋攤旁邊觀戰的水準,上不得檯面。不過幾年海上討生活,頂多也就是和兄弟們喝酒打牌扎金花,在撲克牌還沒有普及的時代,也就下棋還能玩玩了,總不能兩個老爺們下跳棋吧。至於圍棋,對他來說難度太高了。

    這個時代,娛樂項目實在是太單調。

    「好了,今天就玩到這裡了,慢走不送。」

    受虐的感覺真好,能和大神級別的人物過過手癮,痛痛快快輸幾把不丟人,人家至少也是智商一百七八的才子,自個算什麼,不過是運氣罷了。

    周大少心態擺的很好,下棋至少比枯坐半天接受頂禮膜拜要爽,把棋子一推,自個唱著小曲回了後院,剛剛冊封了一後五妃,可不要宮斗才好。

    「無賴!」

    好歹人家也是登基稱王有身份的人了,左宗棠罵是不好再開罵,卻不免要大翻白眼心裡嘀咕。堂堂湖南第一才子,居然被吃得死死的,情知自己『聖眷』不減,上位只是早晚,要不人家用得著特意讓自己露臉嘛。

    不過老左是個急性子,與他的高智商想必,情商未免就一般般了,厚黑不如曾國藩,圓滑不如李鴻章,文韜武略是比胡林翼還要勝上幾分,卻很有幾分恃才傲物,容易喜怒形於色,喜歡直來直去。

    功名利祿面前,鮮有人能保持淡定,左宗棠倒也不是貪權貪財的人,他所追求的是施展才華的舞台,幹一番大事業。至於功成名就之後,從赤松子游亦無不可。

    有些人就是為理想而生的,左宗棠不會關心周曉峰會給他開多高的薪水,有沒有香車寶馬和美人,純粹只是想要知道自己將來有多大的發展空間,還有就是自己在這位年輕的老闆兼朋友心目中的位置。畢竟,誰都希望得到應有的尊重,才華出眾的人更是如此。

    將會得不到答案,左宗棠只好悻悻而去,估計這晚上是睡不好覺了

    「通通通!-」

    天色微明,隆隆登朝鼓聲便從王宮的半山腰響徹茫茫的巴拉望山林海,就是在十數里路外的泰泰灣出海口都能清晰可聞,隆隆鼓聲更是把往日叫南社,現在更名為南都的居民們從睡夢中喚醒。

    ]《唐書》記載:「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五更二點,鼓自內發,諸街鼓承振,坊市門皆啟,鼓三千撾,辨se而止。」

    百官可以據鼓聲判斷時辰,「官鼓」從「五更二點」敲起,相當於早上五點左右。古代君王講究「勤政」,所謂」夙興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上朝的百官們要更衣洗漱還要吃早點趕路,更要早起。

    天不亮就上班,和後世的朝九晚五比起來實在不夠人性化,周曉峰乾脆折中了一下,八點左右簽到剛剛好。開國之君嘛,改動一下工作作息表的權力還是有的。

    一國開創,登基大典不會只是一天時間草草而就。第一天祭天告地敬祖先繼承法統,其後冊封百官,只是構建了大楚政權的框架而已,後續的事項自有一套禮儀和章程。

    昨日裡批量封官,大家彈冠相慶還沒來得及擺酒相賀,得官的文臣大概免不了回自己的處所好好歡喜一番了,不過大典還沒有完成,倒是不好太過盡興了。大楚方興未艾,一切都才開始,以後有的是時間擺慶功酒。

    聽到早朝傳號,一眾文武們卯時起身,辰時出門,到了辰時中,幾百名文官武將就聚集在了奉天門外等候。

    「老哥,今天是個什麼章程?」

    官員們交頭接耳,互相打聽著,這登基大典的操作細節沒有對外公佈,搞得神神秘秘的,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話說,參與到楚政權構建的大儒和耆老們也是誰也沒有制定朝儀的經驗,整套大典流程部分參照了漢唐到明清歷朝歷代的典籍,也部分參照了周曉峰的後世經驗,當初那部《開國大典》可是明星雲集,場面很壯觀的。

    現在不過是草創階段,現場顯得有點亂,大家都是和相熟的聚成一團,小聲議論,等待宮門開啟。

    「王上有命,諭令眾官前往蚩尤神廟。」

    宮門沒有開,晚到的周博卻是在百官到齊後宣讀了詔書。蚩尤神廟就是巫族那座祖廟,供奉著巫族祖先戰神蚩尤和歷代祖先金斗遺物。

    這大清早的去爬山,到底弄的哪一出啊?

    「嗚嗚嗚!-」

    號角交鳴,雄壯的軍號帶著一種滄桑與激昂,在山谷間迴盪。

    原來的巴塔達哈部落聚集地所在的山谷如今已經整修一新,山中盆地平整出一片方圓數百畝的大校場,在拆除了部分木屋之後,原來居於部落中心的神廟現在卻是連接著校場北側。

    在神廟前數十步,新壘砌了一座高台,台上除了幾面軍旗與太陽紋樣紅底金龍王旗之外,現在還懸掛了一名楚字大旗。旗桿下,周曉峰憑欄而立,等待著文武百官到來。

    他今天其實也沒起多早,昨日幾位王妃受封之後可謂皆大歡喜,除了安兒這位大婦早在意料之中封後,其餘幾女還是平等身份,沒有什麼好計較的。

    周曉峰壓根就沒有什麼嫡庶觀念,王后王妃也不會區別對待,能夠讓他安享齊人之福早就讓他樂翻天了,後院葡萄架不倒,能讓他少cāo許多閒心。

    他還是低估了皇權對這個時代人的影響,雖然安兒幾女還是他的老婆,有了王族身份後個個都有些喜出望外,羞答答同意了他一龍五鳳的無恥要求,很是過了一把昏君的癮。

    要說這幾位娘娘可真算得上彪悍了,都七八個月身孕了活動起來一點不吃力,經過了雨露滋潤的女人,身手個比個的厲害。不過到底是快要做爹媽的人了,總歸也得節制著來,意思意思就了,還好有五娘助戰,要不還得你知道的。

    早上起床之後,也沒驚動多少人,帶了一隊侍衛就上了山,權當是晨跑活動一下筋骨,十多里山路,也不過小半個時辰,看來自己還蓋得住,身手也沒拉下。

    校場中,上萬戰士不動如山,一絲咳嗽聲都不帶有的。這都是遴選出來的精銳士兵,包括了近衛營近千人馬,還有從湖廣戰場上帶過來表現出色的將士,紅旗軍立過功的水師官兵,更多的還是訓練了近一年的山地勇士。

    沉默,但是殺氣凜然,金銳之氣直衝霄漢。

    有這樣一支強軍,周曉峰有理由相信,以這些從廝殺中成長起來的戰士為骨幹,很快就能擴充起十幾萬甚至是幾十萬軍隊。

    巴拉望島上現在有精兵上萬,輔兵三四萬,而粵勇出去北上湘粵兩省的兩萬餘『老兵』,新兵也有幾萬,加上湘軍和湖南湖北俘虜的太平軍戰士,即便是淘汰掉一些體能和戰力較差者,組建十萬雄師已不是問題。就是那些所謂『不達標』的戰士,起戰鬥能力也要超過滿清八旗和綠營兵。

    『楚』字大旗之下,已是旌旗十萬,可惜的是,旗下軍隊中到目前為止也就裝備了萬餘支火槍,米尼步槍只有三四成,其他都是老式火槍。現在大部分戰士還得使用刀盾長槍這樣的冷兵器,根本還稱不上一支近代軍隊。

    裝備成了軍力提升的短板,發展工業尤其是軍工已經是迫在眉睫。以前是手下無人,分身乏術,一群海盜和山民雖然打打仗還行,要讓他們搞科研,辦工廠那是趕鴨子上架了。

    現在好了,建立了政權,有了大義名分和正規的制度,大家分工各管一攤子,總算不至於要讓那些劃時代的裝備躺在庫房裡發霉了,話說那可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來著。

    「終於可以開始了!」

    「這是什麼狀況?」

    爬了一個多時辰的山路,左宗棠早就腿都軟了,他這湘上老農速度還比不上周博這六七十歲的老人,真是羞殺了人。

    他又不比梁老夫子這樣德高望重的大儒,還能有人牽馬伺候,等他踉踉蹌蹌進了山,看到肅殺的軍陣,再看高台上身著金甲,一手持盾一手握刀的周曉峰,可是傻了眼了。

    「不是要比武奪帥吧,這可不是咱的強項啊!」

    不只是左宗棠心裡有一種想要撞牆的衝動,看這情形,今兒個指定是要就武職作安排了,亂世出英雄,名頭可是靠打出來的,手下沒有一支得力的隊伍,沒準就要失了先手。

    「殿下威武!」

    「萬歲!」

    「」

    隨著文武百官漸次到齊,在將領們的帶領下,一個個方陣發出了山呼海嘯一般的呼喊聲。

    不怪將士們如此狂熱,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別說是在場的這些戰兵,就是那些輔兵和民夫都解決了生計。隨著周曉峰帶領他們取得了幾次大戰的勝利,不僅是餉銀和賞賜豐厚,不斷提升的地位也讓這些大多是下苦人出身的戰士有了榮譽感。

    跟著一個慷慨而勇敢的首領,當習慣成自然,原本是為了生存而追隨就會變成崇拜與忠誠。

    在絕大多數人為了溫飽而掙扎時,周大少爺給的待遇算是極其優厚的。

    吃誰的飯,聽誰的話,這是非常簡單而樸素的道理,當一個人的付出換來遠遠超出期待的回報,那內心絕對會產生一種深深的滿足和感激。別看花的錢多了些,這軍心士氣可是有錢都難買到的,值!

    「肅靜!」

    隨著周曉峰將手中寶刀下壓,軍官們立刻發出了禁聲的口令,台下頓時再度變得鴉雀無聲。

    「經合議,大楚各軍將統一更名,為楚軍!」

    果然是要安排軍職了,看來今日得來一出傳說中登台拜將的戲碼,只是不知道誰能成功上位了。台下還沒有上名單的文武一個個都豎起了耳朵,等待著下文。

    「大楚軍制,兼采各朝之長,海陸分立自大元帥以下,設元帥、大將軍、征(東南西北)將軍、鎮(東南西北)將軍、安(東南西北)將軍、平(東南西北)將軍最低一級為少尉,共九品十八級。」

    水師變海軍不是一蹴而就改個名字就行,不過大家這會都沒有理會這樣的細節,個個伸頭張望等著念名單呢。

    「楚軍新建,無以稱元帥者,茲命四征將軍為首,加大將軍號,分領各軍」

    四位大將軍啊,以後都是軍中大佬了。國人講資歷,排座次,聽到開始唱名,自覺有機會上榜的幾位不由得緊張了起來。

    「左宗棠左季高,上台聽封!」

    ()v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