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殘寇

龍騰世紀 第二百零一章 展示肌肉 文 / 豬太帥

    一夜風流,終於撫平了內心的躁動。

    安兒四女因為已經接近臨盆,其實和周曉峰親熱之時也是惴惴的,生怕影響了腹中的胎兒,也就是通過一番廝磨慰藉心中的思念,倒也不介意又多了一位姐妹來照顧自己的男人。

    更何況,在這個時代男人三妻四妾本是平常事,對周曉峰這樣的上位者來說尤其如此,非是幾名柔弱女子可以改變的現狀。

    難得幾天平靜,正好陪伴幾位嬌妻,也算是彌補一別半年的虧欠,不知不覺間,時間已經到了咸豐三年新春。

    南洋的冬天比起大陸的春天還要暖和,即便是過年也沒有多少寒冬臘月那種年味,如果不是各家各戶門上貼的春聯,不時傳來的鞭炮聲,還有到了晚上城裡熱鬧的街市上耍花燈、舞龍燈、斗獅等各種活動的烘托,幾乎感覺不到新年到來。

    「新年好!」

    「恭喜發財!」

    「」

    走在街道上,到處都是互相道賀說著吉利話的居民,一派喜慶的氣氛。

    而隨著新年到來,從各地來到巴拉望的船與人也越來越多了,先是駐紮周邊諸多島嶼的大小部隊將領,其後是南洋各大姓的代表和結好土著部落的頭人。

    到了接近元宵節時,剛剛忙完了官面上往來的潘仕成及一眾兩廣名士也已經渡海南下,同來的竟然還有兩廣,兩湖,四川,福建,江浙數省以及南洋各地會黨頭目與山頭堂口龍頭。

    三教九流齊聚,看得人眼花繚亂。

    各地會黨大多為天地會分支,名目眾多,有四川的袍哥會,浙江的哥老會,還有孝義會、三合會、三點會,青紅幫、雙龍會、九龍會、千人會、白布會、錦華山、金龍山光是幫派勢力代表就有上千人,就是美洲的致公堂也派了人過來與會。

    這簡直就是反清勢力大聚會

    「父天母地,反清復明!」

    天地會的這個口號到了清末已經只能是口頭上喊喊而已,少有人扯旗造反的,而經過了一兩百年的打壓,天地會也已經分成了互不統屬的無數地方分支。

    所謂哥老會、孝義會、三合會、三點會,青幫,紅幫等等,都不過是洪門分支中比較大一點有名一點的派系而已,大大小小的支脈何止百十個?

    洪門者,乃是是中國源於明末清初的一個秘密會黨組織。傳說康熙清剿福建南少林寺,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收留了逃出來的五人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這就是所謂的「少林五祖」,令其開設天地會的分支機構,即稱為洪門。

    洪門以父天母地,反清復明為宗旨,是清末民初規模最大的會黨組織。

    其又稱紅幫、三合會、三點會、三和會等,美國的致公堂則是洪門的一個海外分支機構,尚有分支別名,不勝枚舉。他們一致的對外稱曰天地會或紅幫,對內則稱洪門。

    隨著清朝對天地會的鎮壓,洪門流傳到港澳南洋,成為重要的華僑組織,各國華僑,大半入洪門。海外華僑若無洪門,則華僑民族意識,不能如此堅強。

    海外洪門組織自開山立堂的宗旨,是愛國家,愛民族,團結華人。

    當此時也,經歷數百年風雨摧折,洪門早已失去了統一組織,數百萬洪門兄弟散落世界各地,各自為政,山頭林立。多年離散,許多人幾乎忘了反清復明的本來面目。魯魚豕亥,錯綜雜沓,甚至投靠官府,為虎作倀,魚肉鄉里。

    如此龐大的組織,正是周曉峰所要倚重的力量。周家許多代人建立起來的勢力和洪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有許多堂口就是周家建立起來的,如今正當其用,而今天,就是要確定洪門統屬的日子。

    「拜見王爺!」

    王宮大殿內,聚集了數十位江湖大佬,坐在上首前列的是陸阿采、李鬍子等洪門前輩,見是身著蟒袍的周曉峰走入殿內,大家紛紛拱手行禮。

    對於江湖人物,周曉峰早就給了他們無須大禮參拜的優遇,畢竟,洪門向來是不與官府往來的,而現在的周曉峰,也不過是一個造反派頭子罷了。

    江湖事,江湖聊!

    周曉峰大拇指指天,小指頭朝地,三個指頭內曲,響亮念出一句切口。

    「洪氣一點,通達五湖四海。」

    原來是同門中人,一眾江湖漢子紛紛以禮應答,神色之間多了幾分親近。

    「宗發萬枝,到處三合橫通。」

    周曉峰知道,同門相見,非一句切口便可認定,洪門自有一套獨特的禮儀,切口詩比之後世的密碼也是不遑多讓。

    「入洪門非親非故。」

    「到此地不義不來。」

    「天地開闢以來兄弟永合。」

    「風雲會合之際忠義常存。」

    對切口就是半天,大家確認了同門身份,溝通起來就要容易得多了。

    周曉峰在殿內盛情招待了陸阿采等江湖前輩,嗣後,一行人又參觀了碼頭,船廠和艦隊。

    最後,他又親自領著人來到了山中營地,一片熱火朝天喊殺聲震天的軍營,高昂的士氣,犀利的武器,立時便把各地來的江湖大佬們鎮住了。

    咱洪門,啥時候有如此強大的實力了?!

    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偌大的軍營內足有上萬精銳士兵,一隊隊人馬組織有序,進退得法,頗有法度,乃是一支強大的隊伍。和有組織無紀律的會黨相比起來,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很多人看向周曉峰的眼神,可就有些意味深長了。

    這位殿下,可是敢做大事的人物啊。

    「眾位兄弟,我周家乃是洪武血脈,湘王后裔,周某繼承先祖遺志,意圖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正需各位忠勇之士捨身為國,共圖大業。然,寡人遊歷南北數省海內外,深感各地山頭林立,同門互相爭鬥,非是洪門之福。是以,小弟我有意在此開山立堂,希望能得到各位同門照應。」

    話說蛇無頭不行,其實多年以來,洪門中有識之士早就意識到這種鬆散狀態的弊端,然而各地洪門一直沒有一個強大的勢力可以整合各派系,也沒有一個強勢的人物可以令各方信服。

    雖說陸阿采作為洪熙官傳人,在門內輩分極高,在清廷的打壓下也不敢如何動作,而金鉤大俠李鬍子雖然名氣也很大,手下勢力卻不足以稱雄一地一省,更別說統一洪門了。

    「不知道殿下先祖是哪一位王爺?」

    聞聽周曉峰這廝居然自己要開宗立派,一同洪門以為己用,在座的龍頭會首神色都有些凝重,為首的陸阿采不得不開口動問。

    「吾第二十八代先祖,乃是大明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諱元璋,第二十七代先祖為太祖十二子湘獻王諱柏。家祖生於洪武四年八月初三,洪武十一年正月初一ri封湘王。十八年十二月就藩荊州。建文元年四月十三日,詔命赴京師問罪,先祖不願含冤受辱於小人之手,乃閤家**而死,時年二十九歲」

    自從認祖歸宗以後,周曉峰的底氣可就足了,再次搬出他那套說辭也不怕人挑理了。周家可是傳承有序的大族,在南方各省影響力不小,更何況,周曉峰展示出來有金寶玉蝶宗親族譜,由不得人不信!

    這一樁石破天驚的秘聞如同一道霹靂,炸得人暈頭轉向,目瞪口呆,喏喏不能言。前朝皇族血脈,親王世子,在有清一朝,對官吏來說如同香餑餑,必拼了命來爭奪。而對於天地會這樣的造反組織來說,卻是爭相擁戴的對象。

    這就是大義,一面旗幟!

    經過了兩百多年的血雨腥風,朱家直系後裔已經無法找到了,哪怕是名義上的後裔如『朱三太子』楊起隆之流。而自明初就開始隱居山中的湘王后裔,已經是血統最純,傳承最正統的明朱後裔了。

    「周家,原來是王族,隱藏得好深啊。」

    和周家打交道最多的湖廣兩地天地會感慨,心裡都已經信了七八分。天地會本就是為反清復明而設,但在康熙收復台灣之後,隨著鄭氏政權消亡,天地會已經失去了根基,慢慢變成了一盤散沙。

    驚疑間,周曉峰繼續娓娓道來。

    「是年,第二十六代先祖尚在胎中,在一眾忠僕家將保護下秘密南下,途中降生於湘中大熊山,乃隱姓埋名,改姓周世代耕讀傳家,至今已有二十六代歷四百五十三年矣。」

    一部家族興衰史早就爛熟於胸,重複起來沒有絲毫遲滯,當初的漏洞早就彌縫上了,除非是俊叔的老祖宗前來對質,就是來了,關上門都是一家人,外人根本就無從知曉。

    歷史在他口中,簡直就是一個任由他打扮的小姑娘,隨他怎麼編造都行,而且還是死無對證。

    「我周氏先祖乃明室後裔,兩百年來銳意反清復明,驅除韃虜,復興中華。是以,經數代人努力,十數次在兩湖兩廣一帶起事,可惜未能成功。先祖父鳳林公,立志學貫中西,取各方之長,於五十年前擺舟率眾西遊,彙集泰西各國能工巧匠,籌建了一處秘密工坊,窮搜西洋各種奇技淫巧,終於有今日成就。」

    周曉峰組建粵勇和湘軍已經不是秘密了,在巴拉望島上,他就是土皇帝,連潘仕成都屁顛屁顛趕過來籌備大事了,上下關係還用說嗎?

    擺在明面上的力量就有十數萬精兵,掩藏的實力估計也少不了,逢此亂世,這不是機會來了嘛。

    能在江湖上成名立萬的人物,沒有一個是頭腦簡單的。

    「吾等拜見殿下,願為殿下效死!」

    ar_left15fred">趕快看看作者的推薦作品

    ()v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