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血海之戰(三)
白蓮童子走後,婆娑淨土七層浮屠之內一片寂靜。
孔雀如來騰地一下從蓮台上起身,袍袖一捲,「師兄,不管如何,先將烏雲師兄救出再說吧。」
長出口氣,釋迦牟尼起身道:「諸位同門,同去否?」
「為烏雲師兄,豈可不去!」
「不錯,同去,同去!」
眾佛陀、菩薩、金剛、羅漢齊齊起身,口呼同去。
孔雀如來哈哈一笑,「諸位,吾先行一步!」話音剛落,整個人化作一道五彩霞光急射而走。
……
幽冥血海之上波浪兼天而湧,數道血浪沖起巍峨如山嶽聳峙,一朵畝大的血色蓮花破浪而出,冥河教祖高坐蓮台之上。冷冷地注視著陰山上的佛門諸佛與地藏王菩薩。
「地藏,汝亦是阿修羅族所出,前往西方也就罷了,為何還要回幽冥血海攪擾?」一身白袍的冥河教祖聲音柔和,卻是響如炸雷。
「教祖此言差矣,六道幽冥乃是眾生輪迴之地……」
「好了。」還沒等地藏王菩薩說完,冥河老祖站起身來出言打斷,「地藏,不用說這些虛言,冥河自開天闢地生化至今,什麼沒見過?汝怎麼選擇,吾亦不管,既然諸位至此,冥河就隨你們的願,你我做過一番便是!」說著,冥河老祖雙手微微擺動,有那血海污穢之氣夾雜萬千幻象齊往陰山撲來,猙獰可怖。
佛門九大高手見冥河老祖出手,齊齊運轉玄功,金色佛光在陰山上愈濃愈烈。
「呵呵……」冥河老祖看到這幾佛手段,淡淡一笑,「准提升人算計無雙,怎麼就派你們幾個來?」
冥河老祖話音剛落,血光大盛,佛光消融,陰山之上慘霧雲集,陰風呼號如怒。
諸佛與地藏王菩薩不退不避,緊緊守著一方狹窄的地域,金光固守虛空,封絕污血。
陳九公在遠處看著冥河老祖只是揮揮衣袖就將九位佛門准聖全部壓制,不由得心生讚歎,怪不得就連兄長鎮元子也自認不如這冥河老祖,果然厲害。
就在這時,冥河老祖也注意到了陳九公一行三人,「如果吾沒猜錯的話,這位小友就是紫微帝君吧?」
上前一步,向冥河老祖一禮,陳九公朗聲道:「陳九公見過教主。」不得不佩服這冥河老祖,根本不顧及那死死抵抗血光、血水的佛門眾准聖,自顧與陳九公交談。
「小友無需多禮。」冥河教主淡淡一笑,將目光落在鐵扇公主身上。
「拜見教主!」與陳九公不同,鐵扇公主直接拜倒在地,大禮參拜。
看出鐵扇公主是阿修羅所出,冥河老祖心下急轉,明瞭這女子身份。「你就是羅剎吧,起來吧,成親怎麼也不回來拜見你父王?」
見鐵扇公主要說些什麼,冥河老祖望了西方一眼,「好了,待吾擊退這些人,再帶你回血海。」說著,冥河老祖對陳九公笑道:「帝君少待,待吾收拾了他們,再請你入血海。」
「好,好!」看著腳踏血蓮騰空而起的冥河老祖,陳九公心內暗自盤算,可這時耳旁卻傳來了冥河老祖的聲音。「帝君,那人、闡門下已至,你自己小心吧。」
「來的好!」陳九公不怕人、闡二教來,就怕他們不來。只有他們來了,才能牽扯佛門的力量,為冥河老祖減輕壓力。雖然如今尚且不知佛門有什麼後手,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陳九公都不想讓佛門在六道輪迴之中佔去太大的便宜。若是能使得地藏王菩薩只困坐陰山之上,還能廢了佛門一個准聖。
一道五彩霞光閃過,孔雀如來出現在陰山之上,望著那腳踏十二品血蓮上的冥河老祖,孔雀如來眼中精光一閃,背後一道黑光衝起,凌空掃蕩,那血光、血水遇黑光便消失一空。
「汝是何人?」見孔雀如來有如此手段,冥河老祖一愣,那西方什麼地方,冥河教主不是不知。那是貧瘠、荒涼之所在,怎麼會有這般良才?
現在孔雀如來滿腦子想的就是將冥河老祖擊敗,將烏雲先救出。眼中凶光爆射,孔雀如來冷聲問道:「汝就是冥河?」
「呵呵……好傲氣的小子。」見這孔雀如來渾身殺氣,冥河老祖知道與他多說亦是無意,
用手一指,血光一閃,如疾電來在孔雀如來身前,卻是一頭高大的血神子。
還是黑光一掃,冥河老祖的血神子消失不見,再看黑光一轉,道道血光飛濺,原來是孔雀如來以五色神光將那血神子絞殺。
「好手段!」冥河老祖何等見識,頓時看出這孔雀如來那道黑光正好克制自己玄水之道,隨手一招,一白一綠兩道劍光如穿雲弩箭,電破長空一般,晃眼就來到孔雀如來身前。正是那殺戮至寶元屠、阿鼻雙劍。
知道這元屠、阿鼻威名不在自己師尊的誅仙四劍之下,孔雀如來也不敢硬接,將身一抖,赤、青、黃、白、黑五道霞光衝起,將兩把絕世凶器收入五色神光之中。
雖見孔雀如來將自己寶物收走,冥河老祖卻絲毫不慌,剛才親眼見到孔雀如來收走血光、血水,若是沒有完全的把握,冥河老祖又豈會拿肉包子去打狗?只見冥河老祖雙手一震,合掌一撮,孔雀如來渾身一顫,兩把血光從其背後暴射而出。
五色神光無人敵,並非虛言。但必須得是對付不超過自己太多的對手,才真正的能做到無人敵。就好似當日在西牛賀洲之上,孔雀以五色神光將八佛全部鎮壓。但今日,孔雀如來面對的是開天闢地之後的第一批生靈中的佼佼者,掌握三種大道法則的絕世強者冥河老祖。
冥河老祖隨手一揮,兩把凶器帶著無匹的血雲直衝而下,殺機凜冽。
「諸位,速速出手!」藥師王佛知道這冥河老祖的厲害,就自己九人連讓其出手的資格都沒有。若是不出手相助,恐怕孔雀如來亦會不敵。當即,藥師王佛將青蓮寶色旗一拋,青光、舍利沖卷而起。
眾佛知道孔雀如來五色神光的厲害,見藥師王佛所為,就知其打算,齊齊出手擋在孔雀如來身前,聯手替其擋下冥河老祖一擊。
知道冥河老祖雙劍的厲害,孔雀這一次催動五色神光向冥河老祖刷去。
腳下血蓮之上光芒閃爍,將冥河老祖護在其中,任你五色神光連連刷動,也破不開十二品血蓮的防禦。
手上寶光流轉,七寶妙樹杖現於掌中,化作一道霞光直奔冥河老祖而去。到其身前,現出本體,向那道道血光刷去。
五色神光與七寶妙樹連刷,冥河老祖卻巋然不動,笑看著佛門眾人,連連催動那元屠、阿鼻雙劍,化作兩條血色蛟龍攻擊著俱留孫等五位上古佛的防禦。
一顆顆舍利子翻騰,座座金身各揮法器,五大古佛咬死牙關死死抵抗。
重重一咳,九品金蓮閃現,東來佛祖全力催動九品金蓮相助五佛抵擋元屠、阿鼻雙劍,回身對大日如來喊道:「速速相助孔雀如來與藥師王佛!」
身上金、紅二色光芒閃動,大日如來持接引寶幢來在冥河老祖身前,狠狠地向血光上砸去。接引寶幢隨著五色神光和七寶妙樹的連刷,擊在血光之上。
「技止此耳。」冥河老祖撫鬚一笑,腳下血蓮血光大盛,任你千萬攻擊來,也難傷冥河分毫。
你大日如來不過仗著自己三足金烏之身強悍,又豈比得了冥河老祖這領悟了殺戮之道的老牌准聖。根本不理會在自己面前上躥下跳的大日如來,冥河老祖一指腳下血蓮,飄然滑行,已然來至陰山上的佛門眾人身前。
左手掐訣,右手外放,冥河老祖大笑間,袍袖揮舞,血氣縱橫。可就在這時,突然心頭警兆一現,右手上揚,一股血色火焰噴薄而出,陰山之上的血水霎時間被血焰點燃,火勢燎原,上燭重霄。
一股金光從虛空中崩爆而出,與冥河老祖的紅蓮業火撞擊到一起。縱使是冥河老祖,也不禁面色一變,腳下十二品血蓮轉動,道道忙光卸去了其中蘊含的澎湃佛力。
虛空劃開,無數的佛陀走出,無盡金光連成一片,釋迦牟尼當先,無量壽佛、金剛不壞佛緊隨其後,還有那虯首菩薩、靈牙菩薩、金光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密密麻麻,更有無數的羅漢、金剛,足有三千多人。
饒是冥河老祖也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多年未出血海,只是聽聞佛門勢大,可想到竟是這般陣仗。
陳九公見釋迦牟尼率眾人前來,心神一陣激盪,可這時耳旁卻傳來了釋迦牟尼的聲音。「九公,那二教之人到了,今日恐怕師伯。師叔幫不上你了。」
接到釋迦摩尼傳音,陳九公一怔,轉身對身後的鐵扇公主道:「汝帶袁洪先入血海,去大修羅王處暫避。」
「是。」雖然不知道陳九公要做什麼,但現在血海上的戰事已經不是自己能夠插手的了,鐵扇公主連忙帶著袁洪沒入血海之中。
看著那劍拔弩張的釋迦牟尼與冥河教主,陳九公不知那准提佛母應允了師伯、師叔什麼,但即使如此陳九公也不懼那人、闡二教。
飄身而起,陳九公一邊觀魔佛之戰,一邊等著那二教准聖到來。
冥河老祖與釋迦摩尼當空而立,這兩人一個生於鴻蒙開闢之初,血海中孕育的先天生靈,曾在紫霄宮聽道祖傳道的上古大神通者;一個是截教首徒,一身上清仙法盡得通天教主真傳,後又聞得老子傳道、阿彌陀佛親授佛法,集三教**於一身,融會貫通。
「教主,眾生得享極樂,乃是莫大之功德,如何只為一族之利,而棄天下蒼生於不顧?」釋迦牟尼高聲洪亮,聲浪在陰山上空迴盪。
聽釋迦牟尼之言,冥河老祖指著他笑道:「吾本以為汝在佛門的地位不低,以為能盡得二聖真傳。誰想那准提聖人舌燦蓮花的本事,汝連一層都沒學到。汝等就是為吾阿修羅眾而來,又何必於此口是心非?」
被冥河老祖譏諷,釋迦牟尼也不惱怒,淡淡一笑,「老祖乃絕世強者,心志堅定,看來只有做過一番了。」
「大善!」
「師弟。」
聽釋迦牟尼喚自己,孔雀如來飛身來在釋迦牟尼身後。
「且為師兄壓陣。」
「這……師兄小心!」孔雀如來知道師兄這是要親自出手與這冥河老祖較量一番,卻也不阻攔,只是退回陰山之上,時刻準備著出手相助釋迦牟尼。
自巫妖之戰後,截教弟子向來是橫行無忌,教中多桀驁之輩,釋迦牟尼作為截教首徒,雖平日不顯,但卻也心高氣傲。雖然聽聞這冥河老祖法力無邊,但不做過一場,就要釋迦牟尼率人圍攻,卻是心有不甘。
運轉玄功,赤、青、金三色光芒在週身流轉,頂上一尊佛陀閃現,這佛陀千手,盤在背後,萬種寶光,絢麗無比。千手揮舞,千種法器在手中揮舞,晶芒閃耀,氤氳流動。又有五大明王浮現釋迦牟尼身旁,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剛夜叉明王表情各異,猙獰憤怒、冷笑滾煞,剛猛凌厲的殺意縱橫虛空。
「哦?」冥河老祖見釋迦牟尼施展神通,心中有些驚訝,驚訝的並不是因其那多寶如來、五大明王分身,而是此人身上竟然有人、截、佛三教功法出現。
與孔雀如來不同,那只孔雀當日雖得老子傳法,卻只悟其道,不修其法。但在釋迦牟尼看來,既然自己以身化佛,償還了傳法授道的因果,自己修煉太清仙法也並無不可。後見那俱留孫佛將闡教玉清仙法與佛門的寂滅佛法融合,便將自己所會的三教功法通匯貫通。
陳九公也想知道自己這位驚才艷艷的師伯能夠與冥河老祖斗上幾招,但此二人爭鬥,陳九公是看不上了。因為此時,那人教玄都、闡教廣成子、雲中子和太乙真人已行至陰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