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抗戰往事

第一卷 緬甸風雲 第038章 陽謀成 文 / 仲浦

    對於希姆萊這個溜鬚拍馬的傢伙,大家無比的鄙視,只是這個傢伙勢力太大,大家都明白他的野心很大,一般來說並不敢直接指出來,希特勒能夠從中學沒畢業的孤兒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元首,能力絕對是毋庸置疑的,至少在用人方面絕對是首屈一指的。

    希特勒這個時候並不像聽溜鬚拍馬的話,他需要的是勝利,他不耐煩的對希姆萊道:「好了,希姆萊,我知道你的忠心,不過你不是將軍,不懂打仗。」

    希姆萊語塞,其他人心底很是高興,希姆萊一直喜歡不懂裝懂,瞎出主意,這下讓元首叼了一頓,活該。

    這事戈林道:「元首,蘇軍雖然戰鬥力這段時間突然強了不少,但是畢竟不能跟我軍相比,我認為在嚴冬到來應該能拿下斯大林格勒,不過必須保證前線足夠的軍火武器,要是現在去運送大量的過冬衣物等物資,那麼恐怕我們的後勤壓力非常的大,難以承受。」

    約德爾挺戈林這個傢伙又要指手劃腳,瞎出注意,急忙道:「元首,雖然我們依舊還保持攻勢,但是前線並沒有佔據多大的優勢,巷戰並不能發揮我們的優勢,要是在平原作戰,我一定會支持先遠送軍火糧草,因為我相信我們忠勇的士兵一定能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拿下蘇軍,但是巷戰根本無法發揮我們的優勢,基本上我們的士兵被耗死在城區,但是斯拉夫人有一億多人口,我們日耳曼民族的人口加起來才他們的一半多一點點,要是長久消耗下去,我們肯定消耗不過他們,我們不是中國人,有四五億人口。」

    「現在我們在西線依舊要花重兵防禦,英美隨時都會登錄,我們的士兵要是耗乾淨了,那就沒有士兵保衛我們的勝利果實了。因此元首,在勝利的果實還沒有向我們招手之時,我們應該盡量的保存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今年打不下來,我們可以明年再打,只要士兵們還在,就隨時可以取來,但是沒有士兵的話,就算我們拿下來了,以後又靠什麼去抵擋蘇軍的反攻呢,元首,」約德爾越說越亢奮,作為堅定的納粹主義、民族主義份子,他更理智,希望自己奮鬥的國家能為後世子孫開拓更大的生存空間,而不是像一戰那樣,轟轟烈烈打完戰爭,除了割地賠款之外,沒撈到任何的好處。

    希特勒思考了一下,約德爾是他最為器重的將領之一,對他還是有相當的影響力的。

    希特勒對另外一位他所器重的將領道:「凱特爾,你認為呢?」

    國防軍統帥部參謀長凱特爾元帥在德軍高級將領中享有「走狗」的綽號,這是因他對希特勒俯首貼耳,心領意會而得寵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凱特爾仍留在軍中服役。1931年10月擔任軍隊署組織處的上校處長,1933年晉陞少將,並奉命在不來梅組建第22師。

    1935年,凱特爾從師長直接被任命為陸軍部局長,1938年2月晉陞為國防軍參謀長,一躍而為希特勒最親信的軍事顧問。但他在重大決策問題上都無法說服希特勒,儘管在希特勒決定進攻波蘭時他曾提出過勸告。

    凱特爾已晉陞上將。他對陸軍內部的反抗浪潮毫無接觸。他相信希特勒在軍事方面的判斷能力。雖然希特勒的所作所為同他個人的意見大相逕庭,但他始終以服從為天職。

    西方戰役結束之後,英國未來首相丘吉爾曾坦率承認:「德國人在計劃、指揮和堅定性方面,顯然佔了優勢。他們毫不動搖地實施自己的作戰計劃。他們充分瞭解如何在各個方面大規模地利用空軍。」

    這是對凱特爾軍事才能的高度評價。但他的軍事素養更有糟糕的時候,當德軍正在西線大敗同盟軍順利推進時,他竟然和約德爾將軍一起支持希特勒下了一個拯救了英國遠征軍主力和同它們一起被圍的法軍的莫名其妙的命令,這個命令當然引起了指揮戰役行動的德國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和以後軍事歷史的反對。

    西方戰役結束之後,凱特爾於1940年7月被授予陸軍元帥軍銜。他的晉陞曾引起許多將領的不滿,如德軍元帥曼斯坦因在他著的回憶錄《失去的勝利》中寫道:「……這種行動毫無疑問的是足以使這種官階的威望貶值,……在波蘭戰役結束時,陸軍總司令與兩位集團軍群總司令是能夠符合這個要求的。但是希特勒卻未把他們升任元帥,以來表示對於陸軍的感謝。現在他卻一次製造了一打元帥。其中除了曾經打了兩次卓越戰役的幾位總司令以外,也還包括了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部的那個主管在內,他既不是指揮官又不是陸軍總部的參謀總長……他的組織功績固不可沒,但卻決不足以與陸軍總司令相提並論。」

    當希特勒決心進攻東方時,凱特爾曾又表示了不同意見,並提出了一份不要進攻蘇聯的意見書。希特勒對此毫不理會。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凱特爾更加處處迎合希特勒。1941年7月25日,海軍元帥雷德爾為了在最短時間內取得決定性勝利,按首先要在戰爭中集中基本力量去打敗英國這一方針行事,寫了一份意見書給最高統帥部,書中建議在地中海海區實施軍事掃蕩行動,並加強北非的作戰力量。凱特爾知道希特勒的心思都在進攻蘇聯上,為避免引起希特勒的不快,就提請徹底修改這份意見書。

    在東方戰役過程中,凱特爾的指揮機構把一些戰役中個別將領成功的臨時措施當成了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用希特勒只進不退的公式去代替靈活和負責任的指揮,代替利用空間和交替實施進攻和防禦的原來陸軍總參謀部充滿活力的那種巧妙行動,而且越來越信奉這一公式。幾乎完全否認軍隊退卻是為了恢復行動自由或節約兵力的一種作戰手段。凱特爾的戰略觀點簡直染上了希特勒的病態特徵,他已經漸漸習慣於元首永遠也不會犯錯誤的神話,他信奉元首的直覺,不顧一切地保持對元首的信賴,從心裡感到希特勒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統帥」,這不是一般的阿諛奉承,他已被希特勒的魔力所降伏。如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最高統帥部完全清楚保盧斯的第六集團軍被圍後派增援兵力解圍非常困難,但卻順著希特勒不許第六集團軍突圍,嚴令其堅守。結果葬送了6個步兵師、3個摩托化師、3個坦克師、1個高射炮兵師和羅馬尼亞的一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以及克羅地亞軍隊的1個團,共26500人。德軍最高統帥部的僵硬指揮應該對此負戰敗之責,但德國的宣傳機構卻把最高統帥部不可饒恕的錯誤說成是合理的和不可避免的過失,這在當時就使所有瞭解事實真相的將領們感到凱特爾等人格外可惡。

    在東方戰役過程中,凱特爾毫無保留地同意希特勒撤掉那些功勳卓著的將領。他甚至助紂為虐,贊同處死許多高級軍官,而這些軍官的唯一罪名只是未能服從希特勒關於死守的命令。

    當然這些還沒有全部發生,要是歷史不改變的話,這些都近在咫尺了。

    凱特爾雖然處處迎合希特勒,但是更是會察言觀色,知道什麼時候該說好聽的話,什麼時候該說出比較有建設性的意見,讓希特勒知道他的才能,有了希姆萊的出醜,凱特爾立即知道希特勒想要什麼。

    凱特爾道:「我的元首,我認為約德爾的話很有道理,我們的士兵站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土地,我們沒理由讓士兵們挨凍受餓,因此我們還是早點把過冬用的物資運送過去,畢竟600萬人的需求不是一下子就能運送過去的,所以還是現在開始比較好。另外元首,根據熱脹冷縮,我們的武器和可能真的會出現中國人所說的那種故障問題,因此我們要現在開始防範了,給前線準備槍油等防凍的物資。」

    希特勒看自己的兩大愛將都這麼建議,加上覺得他們說的非常的有道理,於是對希姆萊道:「希姆萊我們的過冬物資準備的怎麼樣了?」

    希姆萊慌張了,因為德國壓根就沒有準備戰爭會打到嚴冬到來還沒結束,因此根本沒有任何計劃準備這些物資,要是幾十萬他從佔領區去搞搞還行,可是600萬人的物資,他沒辦法了,這個責任他擔不起,他決定對希特勒說實話。

    希姆萊神色慌張的道:「元首我們一直認為戰爭會在嚴冬之前結束,因此沒有計劃生產那些物資。」

    希特勒聽完之後,臉色鐵青,他示意其他人都出去,希姆萊留下,等只有希姆萊,其他人都出去的時候,希特勒突然對希姆萊咆哮道:「我是元首,我是元首,難道這種小事情還要我來過問嗎,是不是前線的士兵沒有衛生紙擦屁股,還要我提示你送衛生紙過去……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必須把前線的物資湊齊送到前線,否則,嘿……」

    在外面的人心裡竊笑,但是希姆萊卻繃著一張苦瓜臉出來了,伴君如伴虎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