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魔法與科學的最終兵器

正文 18.遠征終結(七) 文 / 千年帝國海軍上校

    精靈們很感謝王太子的激進行為,同時也沒忘記,王太子這個行為表面上似乎是為了增加國家對屬地的控制,本質上則是針對財團的。

    從地裡上看,這兩個地區都與財團的核心大本營——阿讓托拉通接壤,在「萬一有事」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從側翼發起突然襲擊。即便進展不順,從這些產糧區徵集、調度糧食也更加容易。最後,這裡處於v.e公司的勢力範圍之外,王太子在這裡幾乎不會受到摯肘,可以在較少受到干擾的情況下,將這裡建設成針對阿讓托拉通的基地。

    一般人很難理解,向來無孔不入的財團居然會放棄盡在咫尺的奧斯托利亞和聖伊斯特萬王冠領。事實上,當的原因非常複雜。

    直接的原因是查理曼的經濟政策,由於那條內部海關線的存在,任何在屬地建立工業的企圖都會遭受沉重打擊,即便有辦法繞開條條框框的限制,但屬地的貴族和居民本身對財團也頗多牴觸,考慮到相關成本,財團事實上放棄了經營屬地的打算。

    另一個不能說的原因是,這是財團為王太子精心準備的誘餌——一個看上去很可口,實際上會把他給噎死的毒餌。

    對現代軍隊來說,沒有全套工業體系支撐是無法持續作戰的,為了維持他的軍隊,王太子勢必要對屬地進行工業化。但沒有技術和資金的支持,要想把兩個農業重鎮變成工業地帶談何容易,唯一的方法是犧牲農業、輕工業的發展,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蘇聯曾經走過的道路,才有可能做到。然而誰都清楚,那條道路靠行政命令和政治手段是難以推行的,屬地上下一定會竭力抵制,財團也會串聯相關利益者進行反對,最終一定會無疾而終。

    和平的方式注定會失敗。那麼留給王太子的選擇就只有一個了——依靠刺刀和大炮去推行他的「現代化改革」。

    「王太子把所有公開的、潛在的反對者送進監獄後,迅速把他最精幹的部下送去了屬地,現在王冠領的運作是靠四根支柱維持的——站著的軍隊,坐著的官吏,跪著的神父和無孔不入的秘密警察。」

    布侖希爾一邊念一邊搖頭,亞爾夫海姆的ziyou派總是指責執政官過於獨斷專行,稱他為「ducai者」。他們真應該去王冠領看看王太子幹得那些「偉業」,見識一下什麼叫「獨夫民賊」。

    那位海瑙將軍開始實行軍管後,第一件事情就是頒發王太子的赦令,赦令第一條的內容幾乎讓整個王冠領驚掉了下巴。

    「……即日起,『一旦發現圖謀不軌的可疑人物,必須向軍隊或警察報告。』和『報告親屬的行動』成為王冠領所有領民的神聖法定義務。任何人都必須履行該義務,否則按軍法論處……」

    布侖希爾抬起頭看著天花板,神色古怪,彷彿看見什麼珍禽異獸。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吐出一句話。

    「天才。他不去幹特務簡直是浪費人才。」

    「看上去,那位殿下很清楚自己和自己的政策有多不受歡迎,索性也不浪費時間拐彎抹角了。」

    李林的笑容沒有分毫變化。王太子的驚人之舉一點也不令他感到意外。

    身為一個年輕的強權主義者,王太子根本不會拒絕加強秘密警察恐怖統治的誘惑,在赦令頒布的當天,布達城裡就多了一個名叫「國家保安部」,簡稱「阿弗歐(〞a--v〞o)」的特務機關。這個部門由投靠王太子的王冠領將軍彼得.加博爾指揮,受海瑙將軍的直接領導。其下轄三股力量:政治偵探、穿藍制服的保安部隊和穿綠制服的「邊境部隊」,即邊防軍。

    三股力量,最精銳的莫過於保安部隊。其徵兵標準幾乎和納粹黨衛軍挑選「純種雅利安人」的標準一樣嚴格,除了對身體素質的嚴苛要求之外,還要經歷複雜的政治審查,只有最死忠於查理曼和王太子的才能進入保安部隊,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配發精良武器。

    邊境部隊的職責是駐守邊境,但他們的任務不是防止外國人進入王冠領。而是制止王冠領的人們離開。從報告上來看,他們已經封閉了邊界,並試圖沿著邊界建立起包括3公尺高的牆、巡邏隊、崗哨炮樓、觸發式半自律術式在內的一整套封鎖體系,一但建設完成。恐怕無人能翻越那道「錯誤思想防衛牆」前往查理曼本土或是其他國家。

    至於政治偵探……和史塔西打過不少交道的布侖希爾也對這群人渣感到齒冷。這些人在進入王冠領之前,早已練就了一身抓捕、審訊和拷打犯人的本領,他們四處搜捕對佔領政策不滿者以及duli主義者,每捕獲一名即可得獎。被捕人員被送進鏈子橋廣場尚在建設的阿弗歐總部,為了不驚擾在此辦公的職員,一開始拷打都在地下室進行,但只用兩天時間,地下刑訊室便已不敷使用,改為大樓的第四層、第五層進行,同時建設新的牢房。

    政治偵探對牢房的使用只能用「迫不及待」來形容,一旦牢房建成,立刻就有被捕人員關押其,而這時隔壁牢房可能還在修建!就這樣,布達城被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

    「真是天才,我都想不出還有什麼詞彙能形容那位殿下了。」

    「ducai者、自大狂、妄想症患者,很多詞語可以用在他身上,不過這和我們都沒關係。」

    李林聳聳肩,從放在辦公桌邊上的餐車裡拿出茶杯,一邊提起茶壺往杯子裡倒茶,一邊用輕鬆愉快的口吻說到:

    「赦令的第二部分,關於糧食專賣的內容。看完那個後,你會對王太子的天才頭腦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這……我都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看了幾行字後,布侖希爾苦笑著搖頭,這次她真的是找不到形容詞來形容王太子和他那群高參們的愚蠢行為了。

    誰都清楚,沒有軍隊,王太子的任何計劃都不能得到施展;而沒有糧食,即使有軍隊。王太子能幹的事情也不多。為了支撐工業化,王太子決定犧牲屬地的農業和輕工業,但他同時也要維持前線和本土的糧食供應,以免招來本國其它政治勢力的責難,偏偏兩者是一對無法調和矛盾,選擇一邊勢必要放棄另一邊。結果路易殿下再次發揮他的超常思維,斷然決定用非常手段來解決這個矛盾。

    赦令第二部分:即日起實行糧食專賣。赦令在王冠領各地頒布一周之內,每個糧食持有者必須將種子糧和下次收穫前的定額消耗量之外的全部餘糧呈報交售。任何囤積糧食者都將遭到軍事管制當局恐怖無情的懲罰;凡有餘糧而不把餘糧運到收糧站者,一律視為查理曼和全體人類的敵人,判處死刑或10年以上苦役,沒收全部財產,家人永久驅逐出村社。

    彷彿是還嫌這不夠刺激王冠領人民似的。赦令還加注了一段內容——zhengfu將用軍票支付收購糧食的費用,拒絕接受軍票者與抗拒徵糧者同罪……

    「除了造反,我已經想不出王冠領的人們還能有什麼選擇了。」

    布侖希爾一邊搖頭一邊歎息,剩下禁止集會、禁止評論國家事務,禁止拿查理曼和查理曼王族開玩笑之類的條陳,她已經沒興趣看下去。

    僅僅第一條和第二條就足以徹底激怒王冠領的人們,剩下的玩意兒不過是些添頭。

    一直以來。王冠領的人民都還算是比較聽話的屬地人民,他們對統治者的要求並不高,只是要求他們不要瞎折騰,給大家製造貧困和飢餓而已。至於duli什麼的,那是老爺們的事情,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一日三餐的著落。

    然而,路易王太子的政策不光打擊了他們的自尊心,還打算搶走他們賴以生存的那點糧食。在這種殘酷的高壓管制措施下,除了造反,他們真的是別無選擇了。

    李林的看法與之類似,但有一個地方有所保留。

    「他們必定會造反,這是遲早的問題,但事情還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晃蕩一下手裡的茶杯,李林意味深長的說到:

    「下達這些指令的。是王太子。」

    「沒錯,下命令的確實是王太子……」

    布倫希爾不明白李林想表達什麼,誰都知道這些都是路易殿下的傑作……

    然後,她明白了。

    「您是說。查理曼會把責任全推給王太子?」

    「如果是黎塞留拿主意,一定會這麼幹。」

    由於全世界自古以來流傳的王權思想,查理曼國王在本國和屬地人民心目是一種「抑強扶弱」的百姓的慈父形象。因此在被逼到牆角後,他們會自然而然地將最後一絲希望寄托在「慈父」身上。希望用上書國王的方式,制止王太子的暴戾統治。也正是顧忌到這種情形,王太子迅速封閉了邊界,防止有人去呂德斯告狀。

    既然百姓還保有一絲希望,情勢又確實很危急,讓那位冷面紅衣主教抉擇,他一定會選擇某種程度犧牲王太子,來換取屬地對查理曼的忠誠和服從。

    「這樣也好,我們暫且按兵不動,由查理曼自己來殺掉這個幻想吧。」

    「原來如此。」

    一直以來,史塔西都在屬地秘密物色可以給查理曼添亂的人物,並且獲得了一定成果。但只要廣大人民還抱著那一絲幻想,他們對叛亂的支持就會有所保留,亞爾夫海姆期望看到的動亂就難以實現。

    既然如此,不管他們就可以了。

    幫助他們純屬浪費時間和資源,讓他們懷抱著幻想更有利於實現精靈陣營的目標。

    希望乃是絕望的前奏曲。

    只要對「慈父」出手結束暴政的期待越大,那份希望粉碎時更會帶來無盡的灰心與絕望,人們指責的對象將從王太子和他周圍的專橫官僚直接轉向查理曼和查理四世本身,無盡的憎恨將化為一場以民族duli和廢除王制為訴求的暴力革命狂飆,而為了撲滅革命瘟疫,各國王室勢必聯手進行武力鎮壓,這又會進一步撕裂人類陣營內部的認同。

    正因為如此,李林才會選擇放手。任由那些愚民自己往氣球裡塞入希望和幻想,等待適當的時機,為這個膨脹到極點的氣球送上一針就行了。

    為了明天的絕望,為了下一場戰爭,為了下下場戰爭,悉心培養今天的絕望和仇恨。

    這很合理,真的,非常合理,可說是非常符合李林風格的思維。

    「雖然有點抱歉……就讓我們欣賞一下,王冠領的諸位能做到什麼地步吧。」

    搖晃著白瓷茶杯,亞爾夫海姆執政官無情、殘酷地露出微笑。(。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