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子和梅子現在正是如膠似漆,熱乎的分不開,家人的擔心也在情理之中,秀看著父母發愁,就安慰了「有什麼大不了的,懷孕了咱就讓他們生下來唄」
「哎呦,你不曉得,上次梅子來,我就把這事給她說了,你猜怎麼著,梅子說他爸是老封建,說未婚先孕是辱門敗戶,如果自家閨女這樣子,不一棍子打死,也不會讓她從家裡發嫁,更別說陪嫁妝了,這種事情都心照不宣的,我和你爸又不能上門去說,唉,你說說咱怎麼辦?」母親愁得眉頭緊皺著。舒嬡詪鯖讎
「她家不給嫁妝就不要,他爸不讓從家裡出嫁就想別的辦法,玉蘭嬸子結婚那會,她娘家不也是不同意嗎,現在兩家親戚不是很好嗎,自己的閨女,做爹娘的哪有那麼狠心,說不認的」,
秀對母親的擔心不以為然。
「唉,梅子不同意,說一定得聽他爸的話,我這不正犯愁嗎」,
「他爸的話是聖旨呀,還非得要聽,年輕人哪有這麼聽話的」
「唉,你不曉得,梅子也不是他爹媽親生的」看到秀不解的樣子,母親給秀說出了一個秘密。
原來梅子現在的爸媽是她的大姨,而她的二姨才是她的親爸媽,梅子的大姨生了一個閨女和一個兒子,大姨夫又是鄉村醫生,家庭條件相對好點,梅子在家排行老三,她媽生下梅子不久後又懷孕了——一連三個丫頭,梅子的爹娘發狠要生個兒子,東躲西藏也得再撈一個。
哪想到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竟然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可惜沒變樣,又是丫頭,一個農村家庭,五個丫頭片子,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可以想像日子過得有多艱難。
為了減少一張嘴吃飯,減輕家庭開支,權衡再三,她父母咬咬牙、跺跺腳,準備把兩歲不到梅子送出去——大姐、二姐已經大了,不用伺候吃喝,老四、老五還在嗷嗷待哺,梅子還不懂事,在中間不上不下,是最合適送人的年齡,梅子被先送到了姥娘家撫養,姥娘寡居多年,正歡喜著有一個孩子做伴呢,姥娘已經七十多歲,雖然沒有多大的能力,但對梅子還是疼愛有加。
父母四下托人給梅子尋找合適的人家,作為父母長輩還是希望送出去的閨女能找到一個條件好點的人家,孩子過去好不受罪呀,一晃小半年過去了,一直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家。
梅子小時候體質一直不好,感冒發燒、拉肚子很不省心,梅子一生病,七十多歲的姥娘就背著孩子去找梅子的大姨,大姨夫是村裡赤腳醫生,吃藥、打針方便。
大閨女和大女婿看著老娘背著孩子,顛著小腳走十幾里的山路,很心疼,總把留下孩子,直到病好了才讓走,一來二去,漸漸的大姨一家和梅子就有了感情,家裡就兩孩子,而且都比梅子大好幾歲,自己妹子的孩子又不是外人,再說,孩子的姥姥年齡又那麼大,照顧起來,非常不方便,大姨和大姨夫一商量,梅子就留下了。
梅子的父母正為找不到合適的人家犯愁,一聽說大姐一家願意收養孩子,自然很是高興,也沒有什麼儀式,剛能清晰的叫爸爸、媽媽的梅子就把大姨、大姨夫當成了自己的爹媽,而自己的親爹、親媽則隨著哥哥姐姐一樣叫起了二姨、二姨夫。
梅子記得很清楚,在八、九歲的時候,她二姨夫總愛在她放學的路口堵她,手裡拿著好吃的,騙她說,只要跟他回家,要什麼就給她買什麼。
那時候家裡情況已經漸漸好轉,父母後悔把閨女送人,做夢都想著把梅子接回來,可又不好意思跟姐姐、姐夫張口,後來是在沒辦法,就想出這麼一轍:只要孩子她願意跟著回家,姐姐和姐夫也不會說什麼,可那時候的梅子早已經從姥姥的嘴裡,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小小的孩子,心裡倔強的認為是爹娘首先拋棄了她,很感激大姨一家的收留,要不是他們,或許自己現在都不知流落何方。
梅子一直固執的躲著自己的親爹和親娘,拒不相認,一直到現在。
當然對自己的養父母,就是大姨和大姨夫一家,梅子在心裡早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親人,情感上除了尊重和愛戴,更多的是感激之情,甚至比親的兒女對父母更甚。
養父一直旁敲側擊的話語就是在對自己敲編鼓。
養父母撫養了自己一場,現在自己翅膀硬了,能獨自單飛了,不能回饋養父母的養育之恩情,反而因為自己讓一輩子好面子的養父在村裡抬不起頭,梅子無論如何也不願意這麼做。
一邊是心愛男友給予的火一般的情愛,一邊是養父母苦口婆心,17歲的梅子陷入了糾結的境遇:她貪圖男歡女愛,她又擔心未婚先孕給父母和親人帶來恥辱,年輕的女孩左右為難,只能把問題拋給了未來的一家人。
秀聽完母親的娓娓道來,直感慨: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天底下他們真是一對同病相憐的苦鴛鴦。
因為小弟和梅子一樣,也是抱養的,只是小弟的親生父母是遠在幾千里外的陌生人而已。
他們自小被家庭拋棄,雖然養父母都給予了他們無私的愛,但這畢竟留有遺憾。
小弟剛出生七天,被秀的爺爺奶奶從遙遠的黑龍江抱來,父母一直視如己出,撫養成人。
母親生下秀三個丫頭,為了躲避計劃生育去了黑龍江爺爺的家。
爺爺58年討飯到黑龍江成了一個煤礦工人,隨後又把晚奶奶和晚奶奶生的四個兒子和兩個閨女都農轉非進了城,老家就獨留下秀一家。
這次不是碰上坎,秀的父母絕不會千里迢迢投奔他們。
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雖然爺爺對秀一家不參假,但也頂不住晚娘一天到晚的指桑罵槐,沒過一個月,秀爸把媳婦和孩子送上了回老家的火車,自己隻身一人留下打工。
第三年,由爺爺奶奶做主抱養了小弟。
不過,抱養小弟頗有戲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