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錦繡中華

正文 第四卷 048 補遺之四 文 / 向唯達

    為了造勢,向左在《來賓商報》發表了一篇題為《邪惡之花》的文章。文章說傳銷(指中國大陸本土意義上的)是一朵邪惡之花——是一朵陰生的邪惡之花——傳銷之花開遍中國大陸,更開到了一部分國人的心中。它流出蜜一樣的汁,香而毒······

    什麼樣的商業環境產生什麼樣的商業文化,當然也產生什麼樣的商業行為。任何模式栽種在中國商業這塊不成熟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商業幼苗要麼成不了大器,要麼經過了變異。

    直銷即是最嚴重病變的一種模式,在國內,病變的結果是傳銷。但實際上,在國外,直銷即被叫作傳銷,本意是「傳播銷售」,特別之處在於,其「市場倍增原理」相比傳統經營模式而言,低風險但有高回報。

    但在國內,「低風險高回報」被急功近利的社會環境無限放大了,被利用和綁架了,一些不法企業披著直銷的外衣,賣的是毫無價值的產品,本質則是吃人逐利的邪惡與欺騙。最近引人注目的類似事件,一是某省某市的傳銷活動東窗事發,被媒體掀了個底朝天;二是,一網民通過微博上傳造假的「被斷指」、「割腹」照片,向父母索要加盟費。國內商業環境中多種複雜因素不斷累積、擠壓,讓傳銷案愈演愈烈。

    還有一件頗受關注的事情是,千家覬覦的第n塊直銷牌照,已經落入了xxx生物科技公司。直銷牌照的消息之所以受到關注,則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了直銷業內一種經久蔓延的浮躁和複雜情緒。事實上,最早進入中國的直銷企業雅芳,眼下正在困境中左右為難。

    那麼,直銷究竟是怎樣一種商業模式?它在中國為何衍生出邪惡的一面來?

    直銷模式的變異

    在國外,作為一種獨立的商業模式,直銷最核心的本質,是基於個人消費加個人創業的商業模式,其直銷員完全不同於傳統企業的僱員,而是所屬企業的最先消費者和獨立經銷商。一般而言,這種模式具有進入成本小、方式靈活和具有累積效應等特點。直銷公司通常選擇可重複消費的產品切入市場,實施多層次構架、團隊計酬和基於銷售技巧的個人培訓作為體系支持,由此實現企業與個人的同步成長。

    直銷模式的特點,決定了一家成功的直銷公司,一定會把產品策略和團隊建設放在最關鍵的戰略地位。

    在選擇產品上,絕大多數直銷公司會把快速消費品作為切入市場的主要產品。因為快速消費品一般都便於攜帶,運輸和存放都比較方便。但另一方面,這類產品也是傳統銷售企業主要經營的項目,因此,產品和文化的差異化戰略,就不得不作為直銷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即不斷地在產品功能、產品特性等方面求新求異,盡最大努力打造一個與常規渠道迥然不同的產品系列。

    在團隊建設上,直銷公司則需要建立員工利益與企業利益的雙贏體制,這也是直銷模式的最大魅力之一。這就要求,直銷企業會在定價上採取高價策略,即是說,雖然直銷省去了傳統流通渠道的中間環節,但是直銷企業的產品一點都不便宜,以滿足各階層消費者的需求和各級經銷商的利益分配,使企業和團隊得以持續發展。

    但這兩點,在國內的商業環境裡很容易發生變化。

    一是國內直銷企業的產品,往往除了在進行效果演示的時候起一定作用外,其他的時候只不過是一帶而過,而且更多的時候產品只不過是一個道具,更多的直銷企業的產品也並沒有真正的效果。如此而來,直銷的核心不過變成了產品之外的拉人頭,以利益將一小撮人捆綁到一起的非法傳銷組織。

    二是,國內直銷企業喜歡把直銷團隊計酬和多層級結構所產生的激勵效應,稱之為內驅力。這種內驅力的最大特點,就是在一定的利益機製作用下,直銷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能得到充分發揮。以安利為例,其經銷體系中對從業者的報酬主要源自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直接銷售提成(這部分所佔比例較小);另一部分則是發展下級的報酬,而這部分通常會產生累積和放大效應。

    但是,這樣的激勵機制並沒有嚴格的監督和約束,很容易被膚淺地模仿,以致帶來**的不斷膨脹,讓直銷模式嚴重變異,演變成非法集資,甚至產生更為嚴重的後果。

    實際上,直銷即傳銷,傳銷才是直銷的真正稱號,稱號不同並不能嚴格區分它們。而直銷之所以容易異化成非法的傳銷,還需要從監管自身尋找原因:其一,監管層要求的直銷模式,乾癟而僵硬,其最為核心的利益「倍增」效應完全喪失,倘若機械地遵從和堅守,則與傳統銷售模式基本無異;其二,由於直銷和傳銷的概念並未界定得十分明確,至少解釋起來和聽起來都比較費勁,所以本身也容易被某些從業者有意無意地混淆;其三,監管層缺乏專業度,管起來並不是很有底氣,時松時嚴已是常態,甚至監管隊伍中也會有人經不住誘惑從事傳銷活動。

    當然,現行商業環境下,一般企業和經營者,往往會形成急功近利的心態,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灰色商業環境下的灰色生存

    國內,直銷實行嚴格的許可證制度。根據《直銷管理條例》的規定,直銷企業的實繳註冊資金要不低於8000萬元,並需繳納2000萬元的保證金;此外,隨著公司銷售額的提高,還要增加保證金的數額,直至達到1億元。除了繳足初期註冊資金和保證金外,直銷企業還應有自己的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並承諾完全銷售經商務部核准的自己或母公司的產品。說到底,任何企業要想從事直銷,都必須邁過一道高企的門檻。而一旦入了門,很多公司都會無奈地發現,政府層面上,幾乎沒有任何有用的指導和服務,有的只是嚴格的限制和監管。

    因此,直銷之所以常常伴以「灰色」,除了某些合法公司偶爾劍走偏鋒所產生的「灰色」,以及某些野雞公司純天然的「灰色」,幾乎可以說,針對直銷企業的整個商業環境的不明朗,則是產生「灰色」的根源。由於立法、政策、市場,以及本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我國監管層要求直銷企業必須建立自己的服務網點。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無店舖經營的模式。而從實際運作來看,有店和無店是攪合在一起的。於是,直銷模式的走訪和相對固定的店舖,就有機地結合了起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中國式的創新,或曰具有中國特色的直銷。當然,能做到這一點的企業,並不是很多。以雅芳為例,自1998年轉型以來,團隊的組建和市場的拓展,都遇到了不少問題。這顯然是國內特殊的商業環境使然。

    獨立的直銷模式被閹割,又天然處於一片灰色地帶中,逐利的誘惑會生出各種各樣的奇門怪招。很長時間以來,國內外的一些非法企業,一直都是在有意無意地混淆直銷概念、並過於強調「簡單易複製」的「理念」,在灰色地帶實施斂財,而且其目的性和利益鏈從一開始就很明確。這實際上也說明:直銷這種商業模式,自身免疫力很弱;在利益的誘惑面前,自律意識往往會蕩然無存。

    鑒於直銷企業在中國商業環境下的亂象,憑我從事直銷多年的經驗而論:

    「現在有些拿牌的直銷企業竟然在違法干多層次和異地展業,甚至還在搞「雙驅」,但它們就像已經上過稅的婊子一樣變成合法了。

    直銷公司與監管部門的關係就如同超載車主與交警,只要交警隨便上路,就可以理直氣壯地罰款,因為如不超載車主就無利可圖。

    有些地方政府不是聾子傻瓜,明知直銷公司在違法,但又恐喪失了難得的人氣和財氣,乾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偶爾有所暗示捏住把柄點到為止也就算了,反正這個法不是哪家私有的。

    傳銷圈人騙錢是赤裸裸的危害社會,拿牌企業是披著合法外衣在違法。要麼就乾脆把多層次和異地布線拿到檯面上來立法,不然的話,執法就成了少數人中飽私囊的暗道。」

    ······

    至於傳銷之花的陰生性,它就像巴西鐵、綠籮、花蝴蝶、龜背竹、綠霸王、富貴竹、發財樹、金錢樹、百合竹等植物一樣,忌畏強光而生長,更有一種陰上述陰生植物所不具備的陰暗性······所謂「善意」的謊言為傳銷蒙上了一層充滿誘惑的外衣——使之變得冷艷無比。相對可信的宣傳:新型的行業,可以讓人在短期內發財致富的良機——讓參入者趨之若騖。所謂的為行業設限(四種人不得加入)增添了行業神秘與詭譎度。「積極捍衛祖國的經濟長城」使傳銷者甘願為傳銷大業而志存高遠······

    《邪惡之花》用概括扼要的筆墨表達出了豐富的內容,讓讀者感到文章飽滿充沛,氣「盛」已極。讓人們真正知道了傳銷之危害所在,也懂得了滅害的具體方法,因此,《邪惡之花》連同其作者向左,從此便被廣大的鼠頭,獵頭視作為洪水猛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