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錦繡中華

龍騰世紀 第二卷 第28章 文 / 向唯達

    據史載,有關土家族的服飾宋代稱「溪布」、「峒布」、「土錦」等。後受漢族先進技術影響,土家人用自織自染的「土布」做成圍裙。到現代,土家服飾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仍保留了許多傳統樣式。土家族人始終著以琵琶襟為特徵的滿襟衣。托肩矮領大袖口,滾花邊。男捆腰帶,女套繡花圍裙。頭上均包青布帕或絲帕,男帕左方垂一節過耳,婦女全包頭。未婚閨女留長髮扎辮,用紅頭繩扎上下兩端,額前前留「劉海」。已婚婦女挽上發管,別簪,插銀首飾。褲子多為青、藍色、上結白布褲腰,褲腳短且大。青壯年男子打綁腿,女褲以對襯色布加邊,上綴三條均等的梅花條,腳上穿青布瓦鞋,包白色裹腳布。若遇喜慶節日或走親訪友,則另有一番梳妝打扮,如加佩牙籤、銀牌等。

    土家蠟染印花注重配色純淨,講究立意構圖,成形的布料呈花異彩流布,幅面藝術風格特異純美,突出的工藝特點為熱色:苗族蠟染土布注重染色純,不講究華美雕飾,給人一種自然純淨的藝術感,突出的工藝特點為冷色。

    蠟染印花布的製成是把倭雕成各種空白花孔圖形的軟木板或硬紙板模具鋪放在白布上,把蠟汁溶液灌入花模空白處,待干後,採用當地自然生長的一種染汁液含量較高的植物製成染液進行浸染,除去防染蠟後,即可顯現出藍白相間的花紋圖案。蠟染土布的做法是直接用蠟汁溶液在土布上畫出所需圖案或寫出字體,然後放入染液缸冷浸染色、氧化、高溫脫蠟、晾乾即成。

    土家蠟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地方色彩充滿藝術的魅力,遠銷日本、香港等地,享譽中外,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

    在土家族的心中,繁多的色彩中,紅色則最受人青昧。紅色有著熱烈、鮮艷、醒目、樣和之感,因此喜紅者諸多。有色必有紅,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飾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無紅不成喜,有喜必有紅之俗。「改土歸流」後,由於受封建王朝的壓制,以及中原文化的強大影響,土家族的服飾男女服裝均為滿襟款式,改掉了「男女服飾不分」的民族服裝,加以土家族的家織花邊,保持著本民族服裝的濃厚特色。

    土家族婦女穿的是無領滿襟衣。衣向左開襟。從上領到下擺到衣裙腳繡有一寸五寬的花邊,衣袖各有一大二小三條花邊,大花邊一寸五寬,小花邊有手指寬。袖大一尺二寸許,花邊寬窄與衣袖相同,褲大約一尺五寸。另外,胸前外套圍裙,俗稱「媽裙」,圍裙上為半圓形,下為三角形,從上半圓形及下腳也有一圈花邊,寬約一寸。圍裙胸前繡有花約五寸見方,圍帶即花帶均為五彩絲線織成,一般二尺長,兩頭分別留有三寸未織的花緩。顯示出土家婦女的心靈手巧。

    土家族的孩童衣褲不多講究,主要注重的是鞋帽。小孩一般戴貓頭尾巴帽,帽子前額用金銀打就的十三個菩薩像,中間大的一個為觀音坐像,兩邊釘有十八羅漢像,虎帽兩側至兩腮前有銀勾,用於小孩系帽用,帽頂兩側用白兔毛做成的虎耳,上前掛銀鈴,虎帽用大紅綢緞做面料,前簷繡有一個「王」字,後腦繡有雙龍搶寶等圖案,胸前持有金鎖銀牌,上打有「福、祿、壽、禧」字樣,帽後懸有金鏈銀梁。小孩的鞋也為老虎鞋;用紅綢緞做面料,鞋尖向後翻,兩耳插上兔毛,前繡一個「王」字,兩側繡花。土家族是祟虎的,小孩穿戴虎帽、虎鞋是受虎的「圍撫」,邪惡不敢侵害,可避邪壯威,既可使小孩顯得天真活潑,伶俐威武。

    一紅一藍出現在『美利堅大酒店』的樊瓊與范婧滋,一時間聚攏了眾多食客投來的驚羨的目光和從外賓口中發出的讚美聲——howbeautifulyouare!

    她們倆在美妙歌曲《vincent》(starrystarrynight星夜)的護送下,穿過大廳,走完包廂的走廊,在印第安部落粗狂的元木桌旁落座了。座位對面的曾濟賢笑問兩位女士:「這首《vincent》好聽嗎?是我們這位文不弱武更威的超級猛男,鳳河新貴石多金先生,專門為你們點的。他表示就餐間還為大家一展歌喉呢。」

    「謝謝!還不如現在,是增加食慾還是倒人胃口,就看石先生的了。」范婧滋轉臉向著樊瓊:「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