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宣德帝朱瞻基並不在京師,而在徐州;三大營已經輕鬆奪取了這座城,他就在軍中。徐州真不是什麼好地方,可謂「四戰之地」,無論南進還是北伐的軍隊都在經過這地方。「北軍」主力進佔徐州,是率先表明進攻的姿態,向天下人表明朝廷還佔據著優勢。英國公張輔建議要先拿下淮安府,朱瞻基對他言聽計從。
內戰擴大之後,其實朱瞻基就已經無法勝任軍事統帥了,他指揮軍隊的才能有限,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大部分軍事行動都聽從張輔的建議,英國公幾乎手握軍隊的決策權。那皇帝到這裡來就是多此一舉了?當然不是,朝廷裡「三楊」、夏原吉等文臣一致要求皇帝御駕親征,不是沒有道理的,君臣對其中玄機心知肚明。
兵者生死之地,能用的主將不是隨便找得到的,宣德帝剛剛登基不久,最好的選擇就是永樂時代過來的沙場老將,有資格有能力率領二十萬精銳的人選擇並不多,英國公張輔是最適合的人選。英國公張輔,其父榮國公張玉,戰死於「靖難之役」;將門虎子,張輔繼承父志,在幾乎整個永樂時代南征北戰,北征蒙古、南伐越南,在多次戰爭中表現出了極高的軍事才能,為他贏得了軍中的威信,也造就了一代名將。
此時的宣德帝非常地需要他,當然也不相信張輔會倒向漢王那邊。但是,就算如此,宣德帝要把三大營完全交到張輔手上照樣會害怕;就好像有人拿著一把槍對著你,你相信他不會開槍,但照樣會害怕……萬一張輔帶著三大營投了漢王,這場爭奪真就可以宣告結束了。這便是朱瞻基御駕親征的原因……因為張輔也是武將、而且和朱高煦很有點交情,三大營中有很多武將;而投靠漢王最多的也是武將。
這場內戰擴大的主因其實就是大部分武將都站到了漢王朱高煦那邊,文臣卻很少。如果南京守城的武將不輕易倒戈易幟,漢王僅靠山東帶來的人馬根本就難以攻佔南京。
無論朱高煦曾是如何厲害的名將,如果強攻要打下重兵設防的南京城,少了半年是幾乎不可能的,甚至於過江都很困難;如果他拿不下南京,這場內戰也沒什麼好打的了。歷史開了個很大的玩笑,朱高煦輕輕鬆鬆就佔領了南京,導致一場內戰漸漸擴大,有可能演變成「靖難之役」的規模;也許並不是玩笑,朱高煦在軍中的名聲威望是年輕的皇帝無法比擬的。
……朱瞻基坐在徐州府衙門的大堂公座上,知府以下的一群官員再次戰戰兢兢地跪在那裡。今年在徐州做官的這批人也真夠倒霉的,先是漢王來了可能被殺;現在朝廷的人又來了,於是顯而易見地背上了投降敵軍反叛朝廷的罪名。
知府伏在地上用幾近哀求的口氣辯解著:「總兵周遇吉奉旨阻擊漢王叛軍,連一天都沒有頂住,全軍潰散,徐州城無兵可守。罪臣等本想徵募平民壯丁上城死守,又擔心城破後連累全城百姓,只好用權宜,假意降了漢王,只等王師一來收復失地……」
坐在公座上的朱瞻基耐心地聽著他們的辯解,當然是不信的。這幫官員為了保護百姓才投降?這個假仁假義的理由實在是太幼稚了。
朱瞻基聽了這通辯解反而更加憤怒:這幫殺才是在侮辱朕的智商。
但他並不想馬上治他們的罪。如果現在就對投降過的官吏大開殺戒,以後收復投降漢王的城池肯定會遇到很強的抵抗;守城的將士官吏知道朝廷兵馬來了會死,為啥不拚死抵抗?
朱瞻基轉頭看向侍立在大堂上的楊榮,見他很輕微地搖了下頭,便打斷了請罪知府的鬼話,開口說道:「爾等雖有罪,但罪不至死,暫且仍領徐州事,待吏部議了,再作懲戒。都下去罷。」
皇帝心裡早已有了定奪,但還是在細節上徵求了楊榮的意見。做個樣子?也不僅僅是做樣子。「三楊」一開始的關係並非親密無間,其實楊榮和楊士奇有些矛盾,雖然楊士奇好幾次都在試圖修復關係……
知府等一聽負責懲罰的是吏部,當下就大喜,肯定是不用殺頭了,可能只是降級貶官,最多罷黜;總之比直接丟詔獄等待三司法議罪,然後殺頭甚至株連家人好百倍了。
「皇上仁德,罪臣等謝皇上不殺之恩。」眾官急忙磕頭。
朱瞻基揮了一下手,什麼都不想和他們說了。他還有很多事要勞心,雖在軍中,仍要處理其它國事;就像當初他的爺爺永樂帝,常常率軍在外,奏章都是送到軍中。
大事主要還是戰爭,除了漢王謀反最大的一場戰爭,還有松番叛亂、西南苗疆叛亂……南方對越南人的戰爭也不順利,一時又沒法撤軍;北方兀良哈的情勢也不怎麼穩定。
當初朱瞻基剛剛坐上紫禁城的那個寶座時,他認為自己應該是一個守成之君,是大潮流給他的定位,無法選擇;但很快他的帝國就戰亂四起,看來暫時是當不成守成之君了。
其實朱瞻基受永樂爺爺的影響,從小就把朱棣當作心目中崇拜的大英雄,一直夢想著自己能成為爺爺那樣的明君大帝,建立不朽功業;形成了他好大喜功的性格,只是後來發現自己所在的時代不會給他機會……可是如今有了用武之地,他又感慨這是時運?還是不幸?
朱瞻基放下批閱奏折的硃筆,沉思著,琢磨著什麼。侍立一旁的朝廷大員便隨之安靜下來,不敢打攪他。
這場戰爭有它的必然性,說到底是太祖的失誤遺留下來的問題延續。當年太祖打擊了功臣勳貴,卻唯獨不願意理智地面對兒子們的野心,給了藩王兒子們太大的權力、還有兵權。問題在太祖剛剛去世就爆發了,「靖難之役」打了四年,太祖的兒孫們自相殘殺,幾十萬人在帝國內部你死我活地廝殺;「靖難之役」過去了二十多年,問題仍然沒有被徹底解決,如今二十萬京營大軍開進到徐州,流血還在繼續。
「如果沒有張寧到樂安,事情接下來會如何?」朱瞻基用自言自語般的口吻說了出來。
下面的眾官不約而同地微微轉頭目視楊士奇,楊士奇一臉尷尬沉默不語……張寧幹的事與老夫何干?難道就因為曾經想把養女嫁給那個人?這關係扯得也太牽強附會,再說已經取消了婚約。
歷史沒有如果。就像史官們絕不會去說,唐朝如果安祿山被阻擊在潼關會怎麼樣,這些都是毫無意義的。列朝列代的官僚政客和帝王都在從史書中總結經驗教訓,他們寧肯相信一切事都是有深層原因的,並試圖從中找到奪取天下治理國家的規律和理念;談如果,就太沒意義了。
所以朱瞻基下面的朝廷大臣們沒有一個說話,也沒有一個人願意回答皇帝提出的奇怪問題。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它在掌握規則,在決定渺小的人的命運、以及國運。
朱瞻基回過神來,並不要求大臣們回答他剛才的問題,他開始面對更加實際的問題。
松番叛亂雖然也算嚴重,朱瞻基馬上就判斷出這件事不必太在意,更不用緊張。松番那地方主要是藏人在鬧事,藏人在唐朝時還可以威脅中|央政權,此後就不行了,他們根本不可能成為威脅中原的心腹大患,早些解決遲些解決並不妨礙結果。朱瞻基把松番的奏章丟到了一旁,可以傳回京師,讓兵部派個總兵過去負責就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湖廣苗疆的叛亂,那地方的苗人自開國以來不止一次起兵,當然每次都是失敗的,因為地形複雜平叛有持續幾年的,也有很快解決的……和松番藏人一個道理,苗人也翻不了天。幾千年以來,漢人不斷佔據大陸地上的生存空間,九州大地上其它種族的發展已經遠遠落後,不是這麼幾次叛亂就能改變大勢的。
朱瞻基拿起那份折子,正想丟到剛才那一份裡面,忽然間又放了下來。他想起兵部的另一份奏報,湖廣石門縣被亂黨攻破;另有錦衣衛的密奏,攻城的亂黨是辟邪教的人,為了營救被捉住的同黨。
雖然塘報上的消息亂黨只是小規模,但也不妨礙朱瞻基的重視。辟邪教查明是和建文餘孽有關……不僅如此,那個張寧勾結的亂黨也可能就是辟邪教。朱瞻基並不認為建文餘孽還有復起的機會,但也不影響他想將那些人扼殺在初期的願望。
他想了一會兒,抬頭問道:「朱勇現在北疆?」
兵部的一個大臣出列拜道:「回皇上的話,他確是在朵顏三衛之地領兵。」
朱瞻基當機立斷道:「讓兵部推薦一個人去,把朱勇換回來,讓他改任武陵總兵官……」他正想讓朱勇在來面聖,轉念一想太周折了,可以找個人太監帶密旨給他也行。
朱勇,朱能之子。成國公朱能,是靖難之役中大名鼎鼎的戰將:真定之役,擊敗耿炳文;鄭村壩之戰,擊敗李景隆;白溝河大戰,擊敗平安;救過永樂帝……攻克東阿、東平、淝水;淝水一戰大敗十多萬官軍;靈璧一戰,俘平安等十萬人……
朱勇雖不如父輩一樣有那麼多赫赫有名的戰功,但身為名將之後,對兵事戰爭的見識也遠非平常人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