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窖藏財物,埋藏者又不輕易透露消息,若干年後,宅第易人,新主人在翻修或重建時,往往可以挖出前人的窖藏。舒殘顎副因此,後人遇到拆遷、搬家時,往往都會「掘地三尺」,把家前屋後地下翻一遍。從古人房產買賣史料上,確實可以找到「掘錢」的記錄。
有一家分家時,記載窯藏了19缸銀子,但最初只挖出了8缸。就算是擴大挖掘面積,向四周挖掘,也不能找到。後來有經驗的長輩提醒,再往下深挖試試,果真挖出了埋在下層的11缸銀子。
一天鄰居家在打孩子,李存義等人過去解勸卻問不出打孩子的原因。後來聊天時得知那家的孩子毀地板了。晉商還有一個極端的防盜法子,他們覺得將財寶埋到地下、放進牆壁,寄放錢莊都不放心,於是便把成堆的銀子熔化成液體,澆灌進家中的地板。這手法太另類、太出人意料,盜賊確是找不到了,但「家賊」難防,其子孫沒錢的時候便會悄悄敲下點銀子。
這時有文化人過來插嘴,說沈括的《夢溪筆談·異事》中「無枉費亦無得」條,便記錄了一則買房遭索「掘錢」的事。當時洛陽很多財主家都有掘地藏金的習慣,其後人在賣房時便會想到這一點,有意向買主索要「掘錢」。在朝廷當大官的張觀買房時,賣家一而再、再而三地索要「掘錢」,最後張觀多付錢1000多緡(計量單位,即一千錢),賣主才交付房子。時人都認為張觀付這筆錢太吃虧,誰想張觀買下後,竟然真的挖出一大筆財寶,挖出的一隻石匣子裡裝有數百兩黃金,正好是張觀買房的全部費用。還有商代青銅重器「後母戊鼎」,就是被採取窯藏方式處理的,藏匿的地點是吳姓人家的糞坑下面。
與車永宏住在一起後李存義瞭解到,車二師傅經過長期的演練和比武實踐,融會貫通李洛能拳法,總結自己的練功經驗,對古老的傳統形意拳作了重大的革新和改進。在套路動作上,對形意十二形拳中的某些形象,刪繁變簡,只取一手特技,左右反覆練習,一招一式清晰樸實,陰陽互變,剛柔相濟,使各形形象特點和技擊用意更加集中突出,既便於行動,又健身效果良好。對一些形意拳單練和對練套路,如進退連環,雜武錘,安身炮等也作了改進。進一步突出了裹勁,橫勁等勁力特點。在練法上講究練氣與養氣並重,直勁與橫勁並重剛硬軟化並重,攻擊與防守並重,充分體現了形意拳節奏鮮明,力順勁整,內外合一,形神一致,剛柔相濟,動靜相間的特點。從而,在套路勁作,勁力發放上形成了「拳勢緊湊,勁力精巧」的獨特風格。在技擊用法上,車二師傅精「形意十四處打法」,尤其擅長顧法。多採用先顧後打,引進落空,吞吐趨邂,顧中取勝的技法。以「游鼉化險」、「拘馬拼」等手法著稱。以抖絕勁,橫豎勁和化勁後發制人,而名噪武壇。車氏形意拳的特點、風格與眾不同,氣勁儲、發順而不逆,身之三盤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迅捷而統一,出手圓弧離心拋物線而有加速度,以上合一瞬間完成,身之三盤靜如碾盤,儲勢即發,身之動如猛虎,手之動如凶鷹,形勢緊湊而又不拘一格,既具技擊實用性又具藝術觀賞性謇。
之後車二命弟子李復禎保護李存義安全,並推薦存義到太谷富商孟氏家中與另一名護莊員擔任護莊。
李復禎經常保鏢於京津及遼寧一帶。一次李復禎為太谷縣王莊富商保鏢時,叫上了李存義一塊去。他們從北京至行唐、靈壽,路經十八盤時,與強人黑老鴉交上了手。此綽號黑老鴉者,以全身著黑衣、輕功高而得名。黑老鴉經常在靈壽一帶搶劫商民,濫殺無辜。黑老鴉在十八盤埋伏,見李復禎鏢車過來,便上前動武。黑老鴉手持雙刀逼李,李持槍相迎,二人交手幾個回合,黑老鴉一刀沖李直砍,李猛一個長槍短用,將刀打飛,翻槍一挑,將黑老鴉挑出一丈多遠,跌在地上,血流如注。其餘眾歹徒也被李存義等人打得人仰馬翻,從此靈壽至十八盤商旅一路平安無事。
鏢局不論何時開設,山西人業此行者不少。直至清末尚有不少山西人開辦的鏢局。如山西榆次人安晉元在張家口開辦有「三合鏢局」,王福元在蒙古三岔河開辦有「興元鏢局」。此外還有「志一堂」、「長勝」、「三義」、「無敵」等等鏢局,太谷車二、祁縣戴二閭等都是有名的鏢師傅追。
山西人食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那實在是個遙不可及的久遠年代。油鹽醬醋這類瑣事只能躲藏在長風浩蕩的金戈鐵馬之後,偷偷佔據著歷史的一角,可它又確確實實同四大發明一起,經由一代又一代人傳承到了今天。
鏢師中有一個叫李鳳林的,其行囊中有一件特殊的而又必不可少的物品,那就是醋葫蘆。
一次李存義伴李鳳林押鏢,護鏢途經臨汾時路遇強盜,只三五個回合就把強盜制伏。李鳳林仁厚,一番良言便放了強人。不想強盜終究是強盜,乘其不備搶了鏢師的槍和醋葫蘆。此時的李鳳林鏢師怒髮衝冠,一把奪回醋葫蘆,大聲喝道,「強盜,留下醋葫蘆。」這就是在山西很著名的一句俗語「繳槍不繳醋葫蘆」的由來。槍對於一個習武之人來說,無異於第二生命,可這位鏢師在生命和醋之間卻選擇了後者。能把醋看的比生命還重要的,恐怕只有山西人了。
李存義上前把槍給他奪了回來。
李鳳林給李存義講了許多關於醋的故事:
據說,漢文帝以前,醋被叫做醯,醯成於商朝,是高粱美酒變化而成的。
此後,「苦酒醯」逐漸成了山西人離不開的調味品,而在外的山西人由於頓頓吃「酸」,也被人們稱作「老醯」了。孝文帝十二年,晉陽送來貢品,照例要到後宮拜見孝文帝生母薄太后,薄太后是晉人,自然喜歡家鄉的東西,但聽到宮女太監們叫「老醯」時感到十分不舒服,便想將「醯」改個名字。孝文帝知曉母意後,便要臣子們想個好名字取代「醯」。一個學士想了一會兒奏道:「今年是癸酉年,又是臘月二十一日,將年月一合,即是『醋』字,而『昔』字拆開,正好是二十一日。孝文帝龍心大悅,御筆親書「醋」字,貼於盛「醯」的器皿上,此後,「醯」便叫為「醋」了。
相傳,明朝永樂十九年,有江蘇武進縣官吏楊玉攜帶家眷,隨晉王三千歲來太原府上任,不久便受命到羊方口(即現在楊房村)一帶催收公糧,楊玉來到羊方口,見這裡汾瀟二河並流而不合,羊方口夾在其中,有「二龍戲珠」之趣,故而認定:「此乃寶地也」。隨後他便舉家遷往羊方口定居,並讓其子楊恕辦起了醋坊,以供晉王府食用。由於楊恕經營有方,又有官府保護,不到幾年就把醋坊辦得生意興隆,財源滾滾,從此,楊房村便有「釀醋寶地」之稱。
到了清代,楊房村先後出現了數十家遠近聞名的釀醋作坊,龍王廟水井也因「白蛇飲水」的傳說而出名。相傳清順治年間,一天早上,雞初叫,「順泰號」醋坊的小夥計到龍王廟井邊挑水,見一條白蛇,長數丈,粗若水桶,尾卷鼓樓柱,頭伸井漕中,正忙於飲水。小夥計受驚逃走,告之掌櫃,掌櫃聽完大喜道「白蛇就是龍神,同我等共飲一井水,發跡不遠矣」。於是,掌櫃便親手蒸好了五支「蓮花大供」,到龍王廟拜祀一番,後來,「順泰號」果然發跡了。此後愈傳愈神,龍王廟井水也就此出名,醋坊也跟著興盛起來。民三年,龍王廟井水枯乾,醋井再度向北挪位,地點就選在「武家維」(即現在水塔老陳醋公司所在地)。水井出水後,水質極佳,釀醋極好。因此,大小醋坊相繼開辦,清徐醋業由此開始蓬勃發展起來。
李鳳林又講起名人與醋的故事:
白樂天贊醋留詩篇:相傳白居易閒居履道裡時,因其住所與寺院相鄰,且與寺僧來往甚密,互有饋贈。一日神秀長老執酢到履道裡與樂天品茶閒敘酢之神效,興致之時,神秀向樂天索句,樂天以酢研墨,揮毫書就:長生殿上競爭傳,老來齒衰嫌茶淡。無契之處誰相依,疾酢倍覺酸勝甜。這首藏頭詩暗藏「長老無疾」四字,喻指神秀長老因經常食酢而能長壽健康。
女皇武則天飲醋療疾:相傳女皇武則天有次龍體欠安,常常腹脹氣滯,不思飲食,御醫們想盡了辦法,也未能奏效,有位御醫因此還被砍了頭。後來有一道士進獻陳醋,武則天吃後胃口大開,龍體轉安,從此以後,武則天御膳時總要放上一壺醋。此習慣傳與民間,以開胃解酒,流傳至今。
食醋蒜宋太祖病癒:相傳公元947年,宋太祖趙匡胤統兵下河東,征剿北漢。遠征途中,遇狂風,身遭風寒,故兵扎清源縣羊房口。
一日,太祖心中煩悶,遂微服出遊。行至汾河灣,見一老叟鶴髮童顏,甚有道風。他將太祖打量一遍,上前躬身一揖道:「虎步龍行者,貴人也。然印堂赤黃,風寒入體矣。」太祖回揖道:「奈何?」老叟道:「寒舍藏三年老陳醋蒜頭數枚,貴人須取兩枚去,和飯吃下便愈。」
太祖隨老叟入捨,取回醋蒜。以方試之,果然病除身愈。遂賜老叟紋銀百兩,絹扇一把。並於扇面書曰:「味食之道,亦可除病,河東老醋,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