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形意大豪李存義

第一卷 七七、「甩頭一子」來比武 文 / 寫意朋友

    鍛煉了兩個月後,有的士兵開始沾沾自喜了。舒蝤梟裻李存義說:「兩個月未免太短,這只是剛進地頭,想要攀上成功的山頂得付出經年的努力才行。果實來之不易,耐力終生有用,得到的寶貝要珍惜,盡量不要弄丟,即便將來退伍後還要堅持練習。如果不注意保持,耐力的流失相當迅速!」

    為增強士兵的平衡感,李存義教他們單腿蹦,即在身前抓住一隻腳,另一隻腳單腿蹦。然後,讓他們雙腿輪流隨繩,連跳三分鐘,休息一分鐘,再跳三分鐘。

    李存義這樣教士兵們防守技法:一是瞭解對手第二、第三個動作的時間,觀察他的招式,解決簡易進攻容易失敗的問題。二是觀察無助時候的對手。三是利用一般傾向,用「無效工具」達到目的。四是保持自身平衡,破壞對手平衡。五是向敵人移動時能夠顯出實力,利用一切可能性比如側步、曲線行走,保持平衡,完成打擊或踢擊。六是適當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攻,利用以下三點:正確保持自我一致;正確保持距離;把握適當時機。

    晚上,李存義往往要獨自練形意功夫到半夜才睡。有時,他也進行理論學習和寫作一些心得體會。這晚,他拿出劉小虎以前送給他、他沒顧上認真看過的一些練習資料,進行品讀:

    力量——確切的講,只要身體有足夠的力量,能夠在行動中操持平衡,才能學會打擊或投擲技藝。為使衝力同機械作用恰當結合,神經系統應把衝動傳遞給有用的肌肉,使足夠數量的纖維在真正合適的時候活動起來,而傳給抵抗組織的衝動卻減少以逼退抵抗。遇到不熟悉的情況時,運動員總過分調動肌肉,使出過多的力氣,這是由於反射神經肌協調系統「無知」。力大無窮的運動員不一定長得人高馬大,但他們一定能快速發力,力氣相當於力量乘以速度,如果運動員能夠更快行動,即使肌肉的可收縮拉力保持不變,他的力量也增大。因此,身材矮小的人如果轉動迅猛,也可能同那些身材高大卻轉動緩慢的人打擊得一樣凶狠。利用重量訓練強健肌肉的運動員,一定要同時在速度和柔韌方面下大力氣,力大無比,同時又速度奇快、柔韌良好、耐力持久,具備這樣素質的運動員在許多體育項目中都能成為佼佼者。不具備這些,一個強壯的人無非就是一頭徒然地追趕著鬥牛士空有蠻力的公牛,或是一輛追趕兔子的速度奇慢的卡車。

    平衡——平衡性是影響鬥士姿勢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不能時刻保持平衡,就絕對不能有力出擊。只有身體各部位聯合得當才有可能獲得平衡。足、腿、驅干和頭對保持姿勢平衡都很關鍵,它們是傳遞身體力量的運輸工具。使雙腳之間的關係保持適當,使雙腳同身體之間的關係保持適當,對身體各部位正確聯合有所幫助。站姿過寬不利於聯合,破壞了平衡,但卻以速度和效率為代價換取了聚集力量。站姿過矮也不利於平衡。速度起作用了,卻失去了力量和平衡。適當姿勢中的適當平衡秘訣在於雙足之間距離適中,身體重量或是均衡落在兩條腿上或是稍微多的落在主攻腿上,主攻腿相當直,膝蓋鬆弛自如。身體的主攻側從主攻足跟部到主攻肩部形成一條直線。這一姿勢可以使人擁有鬆弛感、速度、平衡和自如的動作,可能變得力大無比。一般體育競技中,準備姿勢包括半蹲式、重心下降偏前。前膝稍向前彎,隨之重心也稍稍前依。通常的準備中,即使是膝部彎曲之後,主攻足跟通常也是稍稍觸及地面。足跟同地面稍有接觸有助保持平衡,緩和緊張感。兩腳之間應留有可自然邁步的空間,這樣,雙腳就能支撐住身體,而不是僅僅立在一個點上。避免雙腳交叉,就不會被推得失去平衡也不會因步法糟糕而被打倒。同彈跳或交叉步相對照,碎步和滑行能夠保持重心的移動。當有必要快速活動時,出色的鬥士會用足夠小的步子,這樣其重心很少會失去控制。預備姿勢中身體傾斜是為了平衡伸出的手臂或腿。應在運動之中而不是靜止中尋求良好的平衡。鬥士的重心不時隨自己的行動或對手的動作發生變化。打而未中或題而未中意味著暫時失去平衡,因此通常是反擊者佔優勢,但採取小的階段性彎膝姿勢的進攻者也會相當安全。常和對手練習失去平衡後、特別是當他站立時的反擊。應一直保持平衡,以便再次出腿或出拳。但不要投入太多。

    好的招式——好的招式是達到行動目的的最有效方式,減少那些誤動作和多餘消耗到最小。耗費最少的體力取得同樣的效果,減少那些使人疲勞又毫無作用的多餘動作和肌肉收縮,這樣可以保持體力。

    讀到好的招式,李存義深入思考形意拳,又想到太極拳,尤其是吳式太極拳。他開始一遍一遍地打吳式太極拳,每遍都有新的感悟。尤其是吳式太極拳讓他更明顯地感覺到神經與肌肉的鬆弛感,這種鬆弛感招之即來,讓他能夠感覺到收縮和放鬆,知道肌肉在做什麼,從而讓身體敏感到這樣的程度;不能以最小的力量付出取得最完美的結果,身體就會感覺不舒服。

    這使他非常地思念啟蒙他瞭解吳式太極拳的小師妹。

    由於都標副把總劉儒曉患上牙病,時常痛得火攻兩隻額角,便時常時不時請假去看醫生。劉儒曉脾氣隨和,不管他在與不在,都有他的狐朋狗友來他屋裡打牌、聊閒天。一次劉坤一下來視察,見劉儒曉的辦公室髒污不堪,一地的旱煙頭子,便下令撤掉了劉儒曉的職務,由李存義升任副把總。

    如果是劉儒曉升任了更高的職務,那就沒事了,可劉儒曉是被撤換,所以劉儒曉的朋友們便都恨李存義,認為他是「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他們想報復李存義卻自不知武藝不佳,便請了個會武林絕技「甩頭一子」的一個叫孫長民的人來收拾李存義。

    甩頭一子統指用繩子繫著一樣東西的武器。

    甩頭一子起源於劉秀戰場上急中生智,把鸞帶解下來繫上一塊小石頭背打敵將,這是最古老的甩頭一子。後來勝英用繩子系鏢,這就是他的甩頭一子。

    甩頭一子實際就是繩鏢,一支長約六寸,重過半斤,頭尖尾廣,尾部圓環,用以系長繩索的鋼鏢,繩索長約三丈。平時可將繩鏢纏於腰間。繩鏢是用臂腕的抖甩之勁將鏢發出,可擊較遠之敵,發出後又可立即收回。後來宋代余氏發明了脫手飛鏢。

    這個叫甩頭一子的東西不用的時候往上一纏,用的時候一抖就開,遠打一丈多,近打二三尺,用足登著繩兒打,叫獅子滾繡球,在腳底下轉著打,叫張飛騙馬,在胳膊上盤著打,叫盤肘,在脖子上繞著打,叫纏頭裹腦。

    話說劉儒曉和他的幾個狐朋狗友來找李存義,說:「李副把總在忙啥呢,是不是升了副把總在沾沾自喜呢?這回你可偷著樂個夠吧!都說你功夫高超不凡,不知是不是真的,你只是仗著總督府裡有人好做官吧,你敢到沒人的地方比試比試功夫嗎?」

    「人多處都不怕丟醜,沒人處更不怕了。」李存義說。

    「好,說話像個爺們兒,那跟我們來。」

    一夥人來到一個僻靜處,「甩頭一子」在那兒等著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