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形意大豪李存義

第一卷 五、美酒化作洗腳水 文 / 寫意朋友

    練鑽拳時,李存義先背誦:「鑽拳似電性屬水,生崩克炮若閃雷;在體為骨耳通腎,摟臂抖腕腰勁催。舒蝤梟裻

    劉師喊:「李存義,朝我打一鑽拳過來。」

    李存義便打一鑽拳過去。

    「你這是鑽拳?你這是敲鐘呢,連點鑽被窩的勁都沒有。你沒有鑽過被窩嗎?」

    李存義若有所悟,再打一遍,劉師頜了一下首。

    劉師講道:

    「鑽拳要求拳從口出,因為是擰著鑽出的,所以是拳心向上,在接手時用尺骨或撓骨搓著對方的胳膊,用拳鑽向對方的面部,所以,鑽拳在用法上是打化合一的。另外鑽拳之中還藏有肘打,並不是變肘,而是式子之中本身就含有肘的用法,在接手時,根據對方的遠近決定是用肘還是用拳,不可拘泥。至於拳的快慢,和你自身的功夫深淺有關。隨著功夫的加深,動作的不斷規範,成習慣後,速度會不斷的提高。還有,鑽拳之中還有很多東西,你們暫且自己體悟。

    一天趕著大車時李存義也練鑽拳,他坐在車轅上一拳鑽在牛屁股上,把牛鑽驚了,把他顛下了車。慌急中他兩手抱住了車卒子,隨著車一路跑,路上遇上有熟人說:「快看,驚車了,這不是李存義嗎?」他想說:「我不能鬆手,鬆手就碾死在車輪下了。」可是他不說,閉緊嘴巴堅持。

    牛跑了二十來里路忽然站住。李存義的鞋底子磨沒了,腳底板也磨去了厚厚一層。他便好久沒去學拳。

    師妹聽說後來看她,還帶著禮物。

    「知道我給你帶的啥禮物嗎?」她問。

    「是白面膜。」他饞白面饅頭。

    「那算啥好東西,我天天吃。」她說,「是一瓶酒。」

    「我不喝酒。」他說。

    「酒是洗腳水,你當然不能喝。」

    她把一瓶酒倒在洗臉盆裡,給李存義泡腳。

    李存義的父親在一旁饞得悄悄嚥唾沫。

    劉小燕到李存義住的屋裡參觀,見牆上窯窩裡有一個,書包裡鼓鼓囊囊的。

    「師哥,你窯窩裡那書包裡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嗎,讓俺瞧瞧。」劉小燕說。

    「沒有。」李存義說。

    「小氣。」劉小燕撅嘴道,「裡面有啥犯私的東西呀?」

    李存義只好拿過書包來倒空。

    書包裡只有一身衣服,另有一本書。劉小燕拿起書來一看,是一本中醫學基礎。

    「呵,你還研究這個啊?!」劉小燕說。

    「是我爹收藏的,讓我好好學學。」李存義說。

    劉小燕打開書,一幅人體穴位圖迎入眼簾。書中畫那個男子時沒畫衣裳,身體中部還畫了一個男人器官,像個倒寫的凸字。

    劉小燕忍俊不禁,邊盯插圖邊罵道:「這個鱉羔子!」

    「這個鱉羔子!」她又笑一聲,又罵。

    李存義的腳先腫起來,一天比一天腫得大,然後慢慢消下腫下,一個月後痊癒了。

    開始學崩拳了。

    練崩拳時李存義背誦:「崩拳似箭屬木性,生炮克橫半步功,在體為筋肝主目,迅猛剛實拳不空。」

    李存義特愛練崩拳,且一練崩拳就想到劉師提到的郭雲深,想著有機會一睹其風采。

    師父講崩拳其形似箭,它的勁是直而疾,拳是直出直入,道既近,手又快。經云:「腳踏中門搶地位,就是神手也難防。「講明它的技法是步踏中門,不僅徑捷而且力猛;再加上有沾身縱力的擊法,則不論是近擊、重傷、還是遠摔、輕放,用崩拳都能得心應手。因之在人們心中崩拳利害,便成為形意門的特長。尤其郭雲深以半步崩拳揚名武壇,更增加了崩拳的威名。

    崩拳以前腳墊進發勁、打人,故稱半步崩拳,若僅從這進半步來看該說是缺點,可是正因半步才顯出它的特點。崩拳形式上是進半步,事實上這半步卻有一步之遠,雖是只先墊前腳,卻比後腳上步的衝力還大。這就是它具有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憑後足蹬、腳打七分手打三、去意好似卷地風等技法特長而顯示其威力。

    只有掌握這些技法特長,崩拳的半步才成為它可貴的特點。如果不懂得腳打,不會趟勁,則崩拳的威力起碼要丟掉一半。

    一天李存義和師兄弟比賽打崩拳的速度和頻率,得了第一名,面露得意之以。這時劉師妹過來,說:

    「其實你是倒第一名。」

    「為啥?」

    師妹說:

    「崩拳雖是前腳進半步打一拳,左右交替循環不斷,但絕不是靠連珠炮單以速度勝人。經雲拳去不空回空回總不奇,火機一發物必落。這些技法要求,正說明打出一拳,就得有一拳的效果。崩拳充分體現明瞭三星多一精的精華,內涵擰、裹、抻,拔之內勁,又有三催的週身一體的整勁,特別還要理解和鍛煉到拳打三節不見形之特長。意到功深,自會有出拳必果之效,就不會用連珠炮打人,犯手出空回的毛病。打崩拳要打出它特有的直勁來,即帶有擰轉而又抻拔的直勁,且腰如弓發,身力得逞,兩拳相輔相撐,勢若奔雷,故迅猛而又剛實。腳打七分,更倍增崩拳之威,前腳前趟,後腳後蹬如卷地勁風,既勁疾而又步遠,因之形成它的強具特點和風格。」

    李存義便不再沾沾自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