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唐雄

第二六三章 二瘋子攔路 文 / 華岳青陽

    三天時間,轉瞬及至。訪問下載txt小說

    當臉色鐵青的坌達延帶著五萬大軍被阻擋在距離伏俟城二十里外的一處土丘之下時,他看到了兩支旗幟鮮明的唐軍部隊就那麼囂張恣肆地攔住了己方前行的道路。

    看起來,攔路的唐軍人數並不眾多。

    一支部隊大概有兵五千,另外一支部隊人數則更少,估計最多不會超過三千人。

    單看這兩支部隊的旗號,一個中軍位置高懸一面書有「王」字的大旗,另外一個中軍位置則懸著「周」字大旗。兩支唐軍呈犄角之勢分列於更遠處唐軍主力的側前方,挑釁的用意十分明顯。

    原本臉色就很難看的坌達延,看到前方唐軍竟然敢於出城迎戰,而且還擺出兩支小股部隊進行挑釁時,緊緊地擰起了眉毛,也不知心中在琢磨些什麼。

    坌達延在數日前便獲悉了前方的戰況,當他聽說五萬吐蕃本族的主戰兵力竟然被唐軍圍死在伏俟城下全殲時,除了巨大的憤怒之外,便是難以掩飾的震驚和難以置信。

    曾幾何時,大唐軍隊的戰力便高漲到可以全殲吐蕃人數過萬的主力了?

    臨行前,大讚普赤德祖贊給坌達延下達的任務是整合青海吐蕃各部兵力,全權指揮青海戰事,救出大論乞力徐,將背信棄義的唐軍全都趕出吐蕃的疆域,如果條件許可,則從唐軍手中奪取幾座位於河湟谷地中的城池。

    當老將坌達延看到唐軍放棄城池之險將兵陣擺在曠野上,打算與己方進行野戰時。他便意識到這次恐怕難以完成赤德祖贊交給的任務。

    雖然心中忐忑,但本著輸人不輸陣的原則,坌達延立即抽調軍中精銳,同樣組成兩個人數各位五千的兵陣,然後指揮這兩支部隊與前方不遠處那兩支擺出挑釁姿態的唐軍狠狠地壓了上去!

    不是坌達延真的想講什麼君之風,所以沒有將五萬主力同時壓上去,實在是因為他到現在也沒有摸清唐軍後方的主力部隊究竟有多少兵馬,如果就這麼冒然地將主力投入戰場,一旦被前方那兩支送死的唐軍部隊纏住,那麼唐軍的主力大軍便可以從容地調整陣型。從外圍對陷入近戰的吐蕃主力發起致命的一擊。

    實際上。崔希逸和郭英義兩位主帥也確實有這種打算。目前坌達延所看到的唐軍主力,不過是鄯州聯軍一部,而兵力更足的河西聯軍已經機動進入了伏俟城內,一旦雙方主力纏鬥於一處時。崔希逸並不介意帶著大軍出城。讓坌達延最終飲恨沙場。

    看著遠處步騎混編的吐蕃部隊向己方壓了過來。周承業嘴角有些生硬地扯了一下,然後自言自語地說道:「這個坌達延還真他麼的不要臉,果然就高不就低。按照對戰白水軍的兵力來戰吾軍!」

    一旁的哥舒翰滿臉殺氣地說道:「將軍勿憂,就算彼方出動了五千兵力,吾方不過三千兵力,但我們一定會比白水軍打的還漂亮!」

    南霽雲把玩著手中的黑色巨弓,也是信心滿滿地說道:「我帶著手下兄弟們在牛心堆已經領教過幾次吐蕃狗的衝鋒,不過爾耳,只要能頂住他們的前兩撥衝擊,勝利基本上就屬於我們了!」

    周承業聽了手下兩員猛將的話之後,並沒有表現出驕狂的神色,而是沉聲說道:「待會吐蕃人肯定會讓排在前面的騎兵進行衝鋒,意圖將吾軍陣型衝散,然後緊隨其後的步兵則掩殺過來,讓我軍徹底失去抵抗的機會,最終彼方騎兵在內進行穿鑿突擊,而步兵則對我實施分割圍殲!」

    「傳吾將令!騎兵營哥舒翰立即率領本營一千五百騎兵出戰,務必將吐蕃騎兵的首輪衝鋒徹底粉碎!騎兵營鑿穿吐蕃兵陣之後,南霽雲率領五百長弓兵進行遠距離集中射擊;賈二龍率領五百長槍手和五百斧戟手最後接戰,務必讓吐蕃人有來無回!」

    週二手下三位金牌打手依次領命,立即指揮各自麾下士兵做好接戰的準備。

    哥舒翰當初夜襲伏俟城時,不是只帶了五百重騎和兩百輕騎麼?這次出戰怎麼就變成一千五百騎了?

    大家莫要忘記了伏俟城內還有數千投靠了綏戎軍的吐谷渾人。這些吐谷渾青壯,原本就是騎在馬背上養馬的老把式了,只要給他們配上戰馬和武器,那就是現成的一支騎兵部隊,絕對比讓他們在城頭進行防守作戰更為好使。

    吐蕃人將伏俟城丟的十分窩囊,根本來不及運出城內蓄養的數千匹上等戰馬,而南霽雲從蒙谷趕來支援時也是帶了上千匹戰馬,足以

    讓周承業武裝起一支人數超過三千的騎兵部隊。

    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周承業最終只從吐谷渾人中挑選出一千人作為後備騎兵,其中五百人劃入重騎營,五百人劃入輕騎營,目前全都交給哥舒翰統領。

    哥舒翰從綏戎城中帶來的七百騎兵,因為傷亡的原因,如今留下來的也就五百出頭,再加上新加入的這一千騎兵,正好就是一千五百之數。

    除了給輕重二騎營擴充了一千兵力,週二還從剩餘的吐谷渾青壯中挑選了一千名箭術嫻熟和力大身壯的,補入步兵中的弓弩營和斧盾營,使得自己在伏俟城中的兵力勉強達到三千五百人。

    這次出戰,週二只在城內留下一百騎兵、一百警衛營衛兵還有三百漢軍步兵,作為綏戎軍未來擴張的火種,其餘的兵力則盡數隨他出城作戰。

    從週二剛才下達的作戰命令不難看出,這一次綏戎軍迎敵的戰術其實與對面的吐蕃人差不多,可謂是一場硬碰硬的戰鬥。吐蕃人將騎兵放在前面進行衝陣,週二便將自己手頭的全部騎兵交給哥舒翰與之進行對抗;吐蕃人打算趁著己方騎兵衝破唐軍陣型之後派出步兵來擴大戰果,週二同樣的安排了長弓兵和長槍兵、斧戟兵等步兵緊隨騎兵身後,打算給吐蕃人一個狠的。

    週二這次的安排,看著有點過於囂張和高調,卻也並非一時腦發熱,而是根據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定下的戰術。

    唐時的吐蕃人與突厥人的作戰方式有不小區別,特別是在騎戰方面。吐蕃國的疆域,大部分位於後世的青藏高原,因為氣候和海拔的原因,在其境內並不出產體型高大的戰馬,而且戰馬的數量也不是很充裕,所以吐蕃人的騎兵戰力整體要劣於突厥人。

    大唐騎兵的戰力與突厥騎兵相比尚有差距,但與吐蕃騎兵相比,無論在正面衝鋒時的爆發力和兵馬的裝具護甲方面都佔有一定的優勢,只要參戰的部隊保持旺盛的鬥志和求勝之心,那麼在狹路相逢時,唐軍騎兵並不吃虧。

    大唐一代軍神王忠嗣在對陣吐蕃騎兵時不僅鮮有敗績,而且經常打出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便是這個緣故。

    綏戎軍這邊忙著調兵遣將,另一邊的河源軍也是有條不紊地做著迎戰的準備。

    王忠嗣選擇了與周承業相同的戰術,也是將河源軍的精銳騎兵全部擺在了戰陣的前方,而他本人更是親自擔任騎兵衝鋒的箭頭,足見這位猛人對於自己的武藝有多麼自信。

    週二自認騎戰的本事不如王忠嗣,但他卻是早早地將原本屬於王忠嗣下屬的哥瘋招到了麾下,所以絲毫不擔心本軍騎兵鋒頭部位沒有猛將親自帶隊。

    而且,週二不僅有哥舒翰這位騎戰猛人,他手下另外一位剛剛打的吐蕃人吐血不止的牛人南霽雲,也是足以勝任騎戰先鋒之職的。南霽雲可是有點像三國趙雲那樣的狠角色,不僅馬上槍法十分厲害,而且一身箭術出神入化,其他刀劍斧戟之類的短兵器也是拿到手中便能殺敵,絕對不可小覷。

    「咚、咚、咚……」震天的鼓聲響徹曠野。

    「嗚、嗚、嗚……」蒼涼長的牛角號穿透雲霄。

    「殺光吐蕃狗!」

    王忠嗣向前猛地一揮長槍,如同一隻下山的猛虎,毫不猶豫地向著滾滾而來的吐蕃騎兵迎了上去。

    「兄弟們隨我衝啊!」

    哥舒翰手持長長的馬槊,像一頭卷毛獅般一路當先地朝著吐蕃人殺將過去,他的近衛左車不由自主地伸出舌頭舔舔了嘴唇,露出一個嗜血的表情。

    高速奔騰戰馬下一刻狠狠地撞擊在一起,不斷有人被飛矢射中而墜落,不斷有人被鋒利的馬刀削掉了胳膊和脖,不斷有人被長槍刺穿了胸腔,不斷有人被發狂的戰馬拖著向前亂衝亂撞,不斷有受傷的士兵被紛亂的馬蹄踩成了肉泥……

    狹路相逢勇者勝,王忠嗣和哥舒翰的勇猛極大地感染了身旁的隨從,他們拚命匯聚在這兩位猛將的兩旁,形成一個銳不可當的進攻鋒頭,狠狠地在吐蕃人的隊伍中鑿出一道一道觸目驚心的血槽。

    交戰的雙方雖然都有士兵不斷地受傷和死去,但唐軍這一方的兩支部隊在各自將領的率領下越戰越勇,而吐蕃這一方卻是越戰越心寒,他們已經被王忠嗣和哥舒翰那種瘋狂的作戰方式嚇破了膽。

    看到吐蕃騎兵的陣型徹底凌亂,身處後方的週二面無表情地下令:「步兵結陣,以三段擊殲敵!」(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